1368.HK
Xtep sells K-Swiss and Palladium

收购盖世威(K-Swiss)和帕拉丁(Palladium)品牌仅五年后,这家运动服装制造商欲出售这两个品牌,将其从账面上剔除

重点

  • 特步国际欲通过一系列交易,将盖世威和帕拉丁的所有者KP Global作价1.51亿美元出售给公司的控股股东
  • 自从2019年被这家运动服装和运动鞋销售商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这两个外国品牌持续亏损

梁武仁

确实是失策。在收购全球知名的鞋履品牌盖世威和帕拉丁仅五年后,特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368.HK)正准备将它们脱手止血,那次收购被证明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行为。

上周五,这家运动服装制造商发布了一份100多页的文件,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复杂的交易,以便剥离2019年从韩国衣恋集团手中收购的这两个品牌。该公司在5月首次宣布出售计划。

此次出售对特步来说是一个痛苦的举动,表明中国公司收购境遇不佳的全球品牌,并计划通过将其引入中国市场使它们恢复活力的做法,有时可能会事与愿违。特步收购盖世威和帕拉丁时花了2.6亿美元,自那之后又累计亏损超过1亿美元。仅去年一年,特步就因这两项资产计入亏损约3,200万美元,并表示预计今年的亏损还会增加。特步将这两个品牌的困境归因于中国消费者需求下滑,但这并不是它们面临的唯一挑战。

帕拉丁是一个法国品牌,以休闲帆布靴而闻名,定位不同于特步核心的运动鞋。但如今,这类国际运动大品牌的日子不好过,市场份额被更具创新意识的初创企业抢占。在就连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巨头都感受到了压力之际,不难看出为什么像曾经的网球鞋先驱盖世威这样的资深二线品牌,难以保持地位。

特步正在通过一系列交易剥离盖世威和帕拉丁,这些交易相当复杂,似乎也反映出该公司在处置这两个品牌时面临一定困难。

KP Global,出售给特步的控股股东丁水波持有的Ding Shun Investment。然后,特步会以特别股息的形式,将交易所得资金全部分发给股东。

公司称派发股息是“为感谢股东的长期支持”。但这个计划看起来也像是一种补偿丁氏家族为了将KP Global从特步的账面上剔除而花费的部分资金的方式。丁氏家族拥有特步46%的股份,因此通过特别股息拿回的资金应该略少于1.51亿美元的一半。公司称,因在股息中拥有“重大”利益,丁氏家族在特步董事会对此事进行投票时弃权。

但到这里,这一系列交易并没有结束。KP Global还将赎回一位第三方投资者持有的价值6,500万美元的盖世威可换股债券。之后,特步再向该第三方投资者发行金额大致相当,并将于2030年到期的可换股债券。因此本质上看,特步是把第三方投资者持有的盖世威可换股债券,换成自己的可换股债券。

认购期权

丁氏家族收购KP Global将包括给予投资者认购期权,使投资者有权在五年内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KP Global 20%的股份。综上所述,KP Global将通过赎回盖世威的可换股债券,向投资者支付6,500万美元。然后,投资者将通过认购特步的可换股债券,将同样数量的资金转回特步。之后,投资者可能会行使其认购权,购买KP Global 20%的股票。

最重要的是,KP Global将向特步发行1.54亿美元的可换股债券,以筹集赎回盖世威可换股债券所需的6,500万美元,并弥补相关业务累积的亏损。如果特步未来转换这些票据,它将重新获得KP Global的部分权益,持有该公司约30%的股份。

通过这些交易,特步能够在不完全切断与KP Global关系的情况下,停止计入KP Global的亏损。这使得特步仍有机会在盖世威和帕拉丁出现反弹时获得收益。丁水波的最终目标,可能是将这些品牌出售给一家没有关联的企业,并从中获利。但振兴这两个品牌可能需要大量投资,而目前KP Global资金紧张,似乎很难做到。

目前,盖世威和帕拉丁在中国的销量正在飙升,不过它们的起点较低。去年,这两个品牌的国内收入增长了两倍多,达到4.65亿元。但海外市场的销量下降了近10%,反映出这些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正在下降。

就目前而言,特步最好还是专注于在国内扩大自己的品牌,借鉴李宁(2331.HK)和安踏 (2020.HK)等竞争对手的做法,近年来,这两家公司发展迅速,从耐克和阿迪达斯手中夺取了许多市场份额。民族自豪感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崛起,但产品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牌运动员的代言也是助推力量,尤其是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NBA球员。

2018年,李宁与13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的德维恩·韦德(Dwane Wade)签订终身合同,对方放弃了耐克,转而选择了这个中国品牌。穿李宁球鞋的NBA球员中还有另一名超级巨星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去年,安踏与凯里· 欧文(Klay Thompson)签约,是对该品牌与克莱·汤普森(Klay Thompson)达成的长期合作的重要补充。

特步的代言人是林书豪,后者曾效力于纽约尼克斯,在2011-12赛季引发了“林疯狂”文化现象。中国顶尖马拉松选手脚穿特步运动鞋参赛,也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随着特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品牌,盖世威等需要重组的资产可能会成为障碍。因此,变卖盖世威和帕拉丁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干扰。

在5月首次宣布计划出售这两个品牌后,特步股价有所上涨,但之后回吐了所有涨幅。该股目前的市盈率(P/E)约为10.7倍,略高于李宁的9.9倍,但远低于中国最大的运动服装品牌安踏的17.3倍。特步的市值也远不及它们。

出售亏损的盖世威和帕拉丁后,重新关注核心品牌可能有助于特步迅速改善财务状况。但随着海外扩张遭遇重大挫折,公司将被迫证明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自己能够从更大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山东黄金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120%

黄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一公布,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5亿元(3.56亿美元)至30.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84.3%到120.5%。 本公司预计上半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至人民币30.5亿元,同比增长80.3%到115.6%。 公司将业绩增长归因于统筹优化生产布局,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实现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另外,由于黄金价格上行,利润涨幅较大。 山东黄金股价周二平开,至中午休市报26.50港元,跌1.6%。今年以来已升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受惠新股市场火热 中金中期盈利爆升

头部投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601995.SH,简称:中金公司)周一表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介乎34.5亿元至39.7亿元间,同比增长55%至78%。 公司指受惠于上半年资本市场活动回暖,带动核心投行业务需求水涨船高。香港成为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市场,44家企业在六个月内共计募资1,071亿港元。作为今年迄今最大规模IPO的联席保荐人之一,中金公司与另外两家中国投行和外资投行,共同助力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实现约400亿港元的募资。 周二中金公司港股开盘下跌0.1%,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科上半年劲蚀最多120亿元

房地产开发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发盈警,料截至今年六月底的上半年,将录得亏损介乎100亿至120亿元,去年同期蚀98.5亿元。 公司表示,亏损主要因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而毛利率仍处于低位。同时因行业的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考虑到业务风险敞口上升,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另外,部分大宗资产或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万科续称,上半年续获得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新增融资和再融资达249亿元,并偿还164.9亿元公开债务,在2027年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周二万科开盘跌0.4%至5.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由高位下跌6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el is a glass maker

印度生产基地成形,伯恩光学会否重启IPO计划?

港股IPO近期表现强劲,同业上市表现亮眼,或促使苹果手机玻璃供应商伯恩光学重启香港上市计划 重点: • 伯恩光学正在印度新建生产基地,并在越南进一步扩张,以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境外制造多元化布局 • 这家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玻璃配件的企业可能重启在港的上市计划 阳歌 2025年或将成为港股十年来IPO表现最为强劲的年份之一,同时也可能成为“玻璃之年”。 一家领先的高科技玻璃制造商、伯恩光学的竞争对手刚在港募资48亿港元(6.11亿美元)仅数日,市场传闻伯恩光学也可能筹备融资额更高的IPO。因为蓝思科技(300433.SZ; 6613.HK)此次登陆港股是对其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补充,而若伯恩光学在港上市,则将是首次公开募股。 伯恩光学并未对此次传闻作出任何评论。公司之前曾尝试赴港上市,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当时报道称其拟募资高达20亿美元,约为蓝思科技募资额三倍多。 伯恩光学最受瞩目的是其iPhone核心供应商的地位,公司客户还包括三星、荣耀及小米等头部智能设备制造商。据悉,正是与苹果的合作关系,正推动伯恩光学进军印度市场。为了减少对中国的过度依赖,苹果近年加速将智能手机生产转移至印度。 据媒体报道,苹果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目前约有20%的iPhone是通过富士康和塔塔电子在印度生产的,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将比例提升至约三分之一。随着产量提升,苹果正鼓励其供应商在印建立本地生产基地。 据官网信息显示,总部位于香港的伯恩光学在全球设有八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达400亿港元,其中中国与越南工厂年产能合计18.5亿件,雇员总数逾7万人。 据去年的媒体报道,伯恩光学拟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相关投资的报道最初源于去年1月,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Samvardhana Motherson International Ltd.表示伯恩光学将投资其电子零部件子公司Mothers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Pvt Ltd. 去年8月,印度媒体Business Standard报道称,该电子零部件公司将成为双方的合资企业,投资额约250亿卢比(2.9亿美元),伯恩光学最终持股比例或达49%,剩余股份由Motherson International持有。今年4月的后续报道显示,伯恩光学已完成首期注资。 该报道同时指出合资公司将生产玻璃盖板及其他零部件,厂址或定于泰米尔纳德邦——苹果另一家玻璃供应商康宁(GLW.US)正在当地建设新厂,预计今年底投产。据报道,伯恩光学在印度的合资企业预计前四至五年营收可达10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伯恩光学有望通过此合资项目构建其海外产能,为客户提供更多选项,从而成为更受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也获得更多海外发展的机遇。 相比之下,蓝思科技大部分生产仍在中国,但正通过越南及墨西哥工厂实现多元化布局。伯恩光学进军印度的举措或使其占据竞争优势,因其印度工厂能更高效地服务苹果及其他正将生产转向印度的客户群。 手机行业元老 作为元老级的中国科技公司,伯恩光学三十余年前开始在深圳生产手表玻璃盖板。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早期试验田,这里培育出微信运营商腾讯及全球最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等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