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7.HK 600837.SHG
Haitong International privatization

海通国际获母公司海通证券建议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且私有化价格有较高溢价

重点:

  • 海通国际获海通证券以每股1.52港元私有化,较停牌前收市有1.14倍溢价,涉资最高34.2亿港元
  • 海通国际去年度录得逾65亿港元巨亏,随着公司加强资本金的措施,今年上半年亏损大幅收窄至7.81亿港元

     

罗小芹

海通证券(6837.HK,600837.SH)以协议安排(Scheme of Arrangement)私有化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665.HK),而且私有化溢价高达1.14倍,市场憧憬其他中资券商有潜在的私有化机会,但实际上海通证券提私有化有加强公司治理及简化集团架构的考虑。

海通证券根据公司法第99条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海通国际,程序上只需至少75%参与投票的无利害关系股东的票数投票批准,同时反对票不超过无利害关系股份的10%投票权,门槛较自愿性全面要约为低,而且海通国际早前进行10供3,已剔除部分投票意向不明的小股东,所以使用All or nothing的协议安排是便更捷的私有化方式。

在私有化前,海通证券持股比例为73.4%,无利害关系股东持股为25.43%。按每股私有化1.52港元,连购股权在内涉资最多34.17亿港元。

海通国际去年突然录得巨额亏损65.41亿港元,公司归因中港两地股债市场的波动,导致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录得47.21亿港元。

在母公司支持下,今年海通国际进行一系列加强资本金的措施,3月底在年度业绩日,同时宣布按10供3供股,净额集资11.6亿港元,另外,海通国际向母公司发行一笔2亿美元的次级永续债,并成功筹组160亿港元银团贷款。随着财政改善,海通国际获标准普尔重申BBB评级,长期展望“稳定”。

今年6月初,海通国际资产管理部主管及董事总经理王胜祖接受彭博访问时称,过去一年公司已不断减低对内地房企美元债的敞口,并将资金转移至美国长年期国债或投资级别的债券。

他说,海通国际已积极转出亚洲固定收益资产,以增持美国长债,会将视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讯号而为。

海通国际减持内房美元债,转投美债的策略暂时未见成果,中期亏损只收窄至7.81亿港元,未能亏转盈。然而,受惠于期内发行永续债及供股等加强资本金的举措,资产负债情况趋向稳定。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总负债较年初下降2%至672亿港元,净资产较年初增加20亿港元至227亿港元。

今年2月中证监严厉打击非法跨境证券业务,对专注港股的券商影响仍大。例如国泰君安国际(1788.HK)继去年度净利润大跌九成三后,今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再跌26%至1.19亿港元,而去年录得亏损的申万宏源香港(0218.HK),今年上半年亏损只收窄至7,134万港元。

券商业务陷困境

随着港股成交转趋淡静,近期更有多日罕有录得不足500亿港元成交。另外,新股表现也乏善可陈,若不计及转板、以介绍方式上市及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今年前三季香港新资集资额约24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跌六成七。在如此疲弱的市况下,证券业经营环境严峻,其他券商的大股东未必愿意拿真金白银私有化,所以要在券商股寻宝,想法并不切实际。

事实上,海通证券提出私有化,本身有加强海通国际治理的考虑,去年海通国际录得巨亏,负责投资决策的现任副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林涌要负上很大责任,今年6月原任海通证券证券金融部总经理宋世浩获委为海通国际联席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与林涌共同肩负领导公司的重责。海通证券其后发起供股及发行永续债等资本操作,旨在强化子公司海通国际的财政状况,也是为私有化先行铺垫。

究竟今次私有化价格是否合理?1.52港元的私有化价格相当于海通国际市值128亿港元,表面上公司净资产为227亿港元,相对而言,私有化价格不吸引,但这些金融资产的质量成疑。再者,私有化价格较10供3的供股价高1倍多,考虑到港股市况前景不明,1.52港元的私有化价格已经不差。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hipu makes AI products using LLMs

智谱率先抢上市 成败还看能否续创收入

专注为企业客户提供大型语言模型的智谱,今年已向政府融资20亿元 重点: 智谱欲在中国AI“六小虎”中率先上市,而竞争对手正逐渐放弃成本高昂的基础模型 公司严重依赖政府扶持,但该策略存在风险,其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所受的教训,已充份证明此点 陈竹 识别型AI还是知识型AI? 这是横亘在中国数量众多的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面前的问题,它们在努力探索既能规避争议及过度依赖政府,同时兼具强大增长潜力的道路。虽然很多早期参与者专注识别型AI(其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监控),但新一代初创公司在基于知识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中,发现了更大的潜力,而且争议也相对较少,比如OpenAI和最近的DeepSeek的模型。 据财经媒体财新报道,智谱正谋求在新一批纯LLM公司中拔得头筹,率先上市。公司上月向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迈出IPO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顺利,智谱有望在以LLM为依托的AI“六小虎”中,率先登陆资本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智谱普遍被认为是六家公司中,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的。它们所处的LLM领域,最近被DeepSeek打破。后者不久前发布成本效益更高的模型,包括专注推理的R1,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最近声名鹊起,但DeepSeek并不属于LLM领域的AI“六小虎”。“六小虎”中的其他五家公司分别是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阶跃星辰和零一万物,其中两家已经发出战略转移信号,不再专注于LLM所属的基础模型。由AI先驱、著名风险投资家、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已表示,将停止投资基础模型的开发,因基础模型开发需要在AI芯片和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这些公司正转向以DeepSeek开发的基础模型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曾任搜狗的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创立的百川智能,同样也表示将转变战略,专注医疗保健应用,而不是继续投资基础模型。 虽然其他三家公司近期并未就各自的战略发表评论,但智谱因对基础模型开发的坚定投入,终能脱颖而出。公司最近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于3月推出一款其专有GLM模型的通用AI代理。此外,它还采取类似DeepSeek的额外举措,开源其基础模型。 政府的支持 在大模型领域的AI“六小虎”中,智谱展现出惊人的融资能力。过去一年,同行在筹资方面相对沉寂,而智谱却成为了投资者的宠儿,仅在今年就获得至少20亿元(2.76亿美元)的资金。 这轮筹资始于3月初,作为浙江省会的杭州,市政府成为一轮10亿元融资的领投方。随后,中国其他三个城市也加入投资:广东珠海市出资5亿元;四川省会成都市投资3亿元;就在最近,北京市政府也投资了2亿元。 鉴于中国大力发展该领域,最近这波由政府支持的资金颇值得关注。智谱抓住这一政策红利,标志已改变公司对私人资本的依赖。 2019年由清华校友唐杰、张鹏创立的智谱原本是校企,后从清华脱离。其早期的融资轮吸引知名私营投资机构,如红杉(前身为红杉中国),以及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脱胎于中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学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它获得大量国有资本青睐的原因。 智谱是中国大语言模型开发领域的先驱之一,早在2022年末,OpenAI推出具有变革性的ChatGPT前就已成立。ChatGPT的推出,引发中国的人工智能热潮,众多公司竞相开发本土替代产品。智谱的所有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在后ChatGPT时代成立。 从公司的融资历史,可以看出其财务实力。研究公司来觅的数据,自成立以来,智谱已完成14轮融资,筹集资金超过90亿元。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领域,其强大的筹资能力以及早期对大语言模型的专注,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智谱真正的竞争并非来自其他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是来自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迅速崛起的DeepSeek。虽然智谱拥有来自政府和风投的强大支持,但这些老牌企业借核心业务的造血能力,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储备。 虽然人工智能商业化仍处早期阶段,但争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揭示了当前的市场状况。根据人工智能产品追踪网站Aicpb.com4月的数据,智谱“清言“的月活用户为900万,排名第九,与市场领先者差距明显。阿里巴巴的夸克以1.49亿月活跃用户数领先,其次是字节跳动的豆包,月活跃用户数为1.07亿,Deepseek的月活跃用户数为9,600万。 话说回来,消费者应用程序并非智谱的主要关注点。公司的定位是为企业客户和政府机构,提供定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类业务往往比面向消费者更赚钱。 在中国的技术市场,政府机构以及国有和地方国有企业,是软件和数字解决方案的最大买家之一,由于智谱与政府关系紧密,这可能对其有利。 但严重依赖政府本身也存在风险。ChatGPT出现之前的“AI四小龙”,正是前车之鉴。彼时,AI主要与识别技术有关,涉及计算机视觉。 AI四小龙,即商汤(0020.HK)、旷视科技、云从科技(688327.SH)和依图科技,业务主要围绕政府工作开展,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监控系统。然而,随着政府削减监控相关项目的支出,这些公司已失去往日的辉煌。 由于无法实现客户群的多元化并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AI公司,如今面临业务萎缩和亏损加剧的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商汤最近正将业务重心,从原来的识别技术迅速转向更具商业潜力的基础模型。 总而言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要与科技巨头一较高下,智谱凭借雄厚的财力,有望笑到最后。然而,准备在同类公司中拔得上市头筹之际,智谱仍面临着一项严峻挑战:如何向投资者证明能够通过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可持续的收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招股集资310亿港元 宁德时代势成今年新股王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开招股,发售近1.18亿股,7.5%在港公开发售,每股价不超过263港元,集资总额达310亿港元。 据彭博消息,宁德时代的发售将采取“Reg S”方式,即不会向美国境内投资者售股,目的是减低美国的风险。 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及553亿元。 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资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资5亿美元,另外内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资2亿美元。集资所得约90%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及二期建设,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