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金控将从纽约退市,创始人胡义南再次掌权

重点:

  • 在保险新规明年1月实施前夕,泛华金控宣布私有化
  • 分析认为,即便公司未来到香港上市,也难以取得高估值

何仲尼

在美国上市的三大保险在线中介公司,〝先行者〞已经宣布离队,另外两家应该何去何从?

率先退市的是被称为〝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泛华金融控股集团(FANH.US),它通过在线平台及线下团队,为客户提供人寿、财产和意外伤害险等产品。我们最近曾在这里报导过泛华第三季业绩,无论收入与盈利都录得降幅,没想到三星期以后,这家公司就宣布离开美股。

泛华上周四宣布,董事会收到初步非约束性建议函,由公司创始人兼董事胡义南领导的财团,以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9.8美元(约62.5元)、收购公司尚未拥有的所有流通普通股,将公司私有化,出价比该公司前一天的的美国存托股票收盘价,溢价约10.2%。

市场对消息的反应,是短暂亢奋后回归冷静。泛华股价上周四曾大涨17.3%,高见10.43美元,比私有化出价还高,但不少投资者在高位沽出,最终仅涨1.1%到8.99美元,在之后的交易日更大挫5.4%。该股本周进一步下跌,周一收于7.80美元,比收购价低20%,表明投资者可能担心收购不成功。

收入首被超越

胡义南是泛华最大股东,拥有约18.6%已发行普通股,据要约条款,他会组建潜在买方财团,包括现有股东与其他投资者,涉及资金来自胡义南与其他潜在买方财团成员。同时,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汪春林向董事会请辞,由曾任20年董事长的胡义南再次掌权。

泛华成立于1998年,早于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它与分别于去年和今年上市的慧择集团(HUIZ.US)及水滴公司(WDH.US),仿如三国时代的魏蜀吴般三家争霸。

作为中国保险经纪第一股的泛华,今年第三季营收6.83亿元,首度被后起之秀水滴公司的7.8亿元赶过,虽然泛华仍然获利,后者却未扭亏,但对这家龙头公司已经响起警号。

最严保险新规

公司另一挑战是监管风险。中国针对网络科技的全面监管,已把在线保险卷进风眼。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年1月起,对互联网人身险产品的经营门坎、产品范围及费用控制作出更严格的界定,部分互联网人身险产品需在明年底前下架、线下的产品线下卖,在线的产品在线卖等,被业内称为互联网人身险最严新规。

这对泛华来说,可以说是〝有危有机〞,管理层认为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关闭自己的互联网业务,与泛华等中介机构合作,但泛华未有提供任何资料证明公司完全合规,以排除于风险之外。

有分析便预测,互联网保险的销售环境将迎来巨变,无论是中介平台,或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互联网保险,销售都会受限,市场明年或出现洗牌潮。

因此,泛华此刻选择私有化,可能是为迎接行业整合,因此举有助回归国内A股或港股市场,以较理想的估值筹资,强化资本以迎接风浪;特别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兴趣大减。

单计最近半年,泛华股价跌了44%,以这家业务稳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与大量长期亏损的生物医药与科技股比较,在中概股板块更显珍贵,其价值可能被美国资本市场低估。因此,与其仰人鼻息,倒不如私有化后〝回家〞,同时迎合当前中美关系大环境下,中概股回归国内的趋势。

以泛华的私有化出价,预测市盈率(forecast price-to-earnings ratio)约11倍,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为1.95倍,慧择及水滴公司预测今年亏损,市净率分别约1.48倍与0.9倍,与同业估值相比,泛华大股东的出价尚算不低。

但是,市场也有另一种看法,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认为,中港股市近月表现不佳,加上中国官方政策多变,市场对中概股看法转趋保守,难以回到一两年前的炽热气氛。

他举例说,在香港交易的欧资和美资基金,对中概股看法已出现很大转变,即便像快手(1024.HK)、哔哩哔哩(9626.HK ; BILI.US)般著名,招股时录得明显超额申购的大型科网企业,近月股价也大幅调整;泛华金控作为下游保险中介公司,盈利能力比传统保险公司低,吸引力本已不高,当上游保险公司股价也表现不理想,保险行业前景也不明朗,若泛华未来到香港上市,将欠缺利好条件争取高估值。

随着美国监管更严格,当地基金对中概股兴趣消退,郭思治认为,不管A股与港股的表现好不好,〝它终究还是要回来〞,但像以往以高估值上市的美好光景,恐怕难以复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ewtrend makes sweetners like syrup

贸易战看不到尽头 新琪安上市阴霾密布

公司超过三分之一的收入与美国密切相关,随着关税和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前景承压,其港股上市计划面临不确定性 重点: 尽管国内外面临双重压力,新琪安赴港上市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 公司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去年占其收入的35.2%,随着新关税的影响显现,可能挤压其盈利能力    夏飞 中国人造甜味剂生产商正掀起一股甜蜜风暴,其中一员正密锣紧鼓地准备在香港上市。但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让这个上市计划增添了一丝苦涩。 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甘氨酸和三氯蔗糖等甜味剂生产商之一。上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计划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备案,即将加入其他六家已公开上市的中国甜味剂生产商行列。 产能过剩是中国很多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于许多中国同行,新琪安似乎受此影响不大。这是因为通过专注全球客户,主要是美国和欧洲客户,得以避免这个问题,通过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 去年,新琪安近80%的收入来自海外客户,其中北美地区占总收入的 41%。根据贸易数据库沃尔扎(Volza)的数据,新琪安的主要客户包括美国食品和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卡夫亨氏等公司。 虽然到目前为止,海外战略让公司获得良好的发展,但随着中美陷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贸易战,这一战略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拖累。这可能会引发人们对新琪安前景产生疑问,如果完成港股上市,其估值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美国梦渐远? 尽管新琪安的总部位于内陆的江西井冈山(那里是毛泽东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方,如今也是备受爱国人士推崇的热门旅游景点),但该公司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全球视野。 2003年成立的新琪安,抓住新一代消费群体对健康注重的商机,大力生产三氯蔗糖,这是一种第五代人造甜味剂。新琪安在2月份提交的上市文件中披露,预计未来五年内,三氯蔗糖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一类甜味剂。 2023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多家全球机构宣布,1965年问世的第三代人造甜味剂、最受行业欢迎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一消息给新琪安和其他三氯蔗糖生产商带来了机遇。 与金禾实业(002597.SZ)以及其他一些竞争对手不同,新琪安是中国唯一一家将生产放在海外的人造甜味剂生产商,2019年它建立了首个海外工厂。这一举措颇具前瞻性,旨在避免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内卷入中美贸易战。 公司在上市文件中表示:“为分散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风险,我们在印尼工厂生产食品级甘氨酸,并从印尼向美国客户出口我们的食品级甘氨酸。”然而,从印度尼西亚出口的甘氨酸最终仍需缴纳美国征收的4.2%的反倾销税,而从中国运往美国的三氯蔗糖缴纳的关税税率相近,为3.7%。 如今,中美贸易战迅速升级,很可能会给把美国作为最重要海外市场的新琪安造成更大的打击。 本月,特朗普政府将所有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了145%,促使中国采取了报复性措施。但对新琪安来说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还威胁要对印度尼西亚的进口商品征收32%的关税,对泰国的进口商品征收36%的关税。后来,特朗普对这些威胁要加征的关税暂停实施90 天,以此向这两个国家施压,迫使它们在此期间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 去年,新琪安向美国销售三氯蔗糖和可食用甘氨酸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5.2%,较2022年的仅9%大幅上升。该公司披露,去年约41%的收入来自北美地区,2022年仅为9.3%,而同期来自欧洲的收入占比从32.1%降至20.9%。 2022年,新琪安的收入达到7.62亿元(约合1.043 亿美元)。随后,由于甘氨酸和三氯蔗糖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2023年的销售额暴跌逾40%,降至4.47亿元。去年,其收入有所回升,达到5.69亿元,不过仍远低于2022年的水平。 国内挑战重重 目前尚不清楚新琪安的美国客户是否会承担部分或全部新增关税,新增关税可能会使产品价格翻倍还不止。如果客户不承担,海外市场利润率更高的新琪安,可能会被迫承担部分新增成本,并且还得更加依赖国内需求。但国内市场也绝非一片坦途,由于产能过剩,国内市场价格战激烈。 这意味着,向国内市场的转移可能是一场硬仗,导致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承压。上市文件显示,随着国内三氯蔗糖价格从2022年的每吨386,261元降至去年的每吨148,904元,新琪安的毛利率已从2022年的25.6%跌至2023年和2024年的17.9%。 随着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公司利润从2022年的1.22亿元降至2023年的4,500万元,去年进一步降至4,300万元。 在谋求港股上市前,新琪安早前曾试图在上海和深圳的国内A股市场上市,但未获成功。去年8月,由于频繁的股权变更,以及对计划项目可能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担忧,公司在面临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查后放弃了这一计划。 新琪安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也值得关注,不过这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并不罕见。67岁的创始人王小强与妻子丁丹通过多家实体共持有公司54.8%的股份。两人34岁的儿子王皓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担任执行董事并领导销售团队。…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