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US
GigaCloud announces share buyback

这家B2B电子商务公司为重振低迷的股价,公布了一项4,6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重点:

  • 大健云仓二季度收入翻倍,净利润增长46.7%,截至6月的12个月,其平台GMV突破10亿美元
  • 投资者似忽略该公司上周公布的乐观财报和股票回购计划,其股价在随后几天下跌

谭英

有时你就是赢不了。不管是因为中国科技股近期走势动荡、中国制造业整体疲软、海运成本失控,还是美国家具市场低迷,自大健云仓科技公司(GCT.US)两年前上市以来,投资者基本上都对其敬而远之。

上周,这家跨境B2B电子商务公司宣布了一项规模较大的股票回购计划后,投资者继续对其避之不及。大约一个月前,投资者还忽略该公司最新的出色业绩。二季度该公司的收入实现了三位数增长,利润也实现强劲的两位数增长。

大健云仓是一家B2B电子商务公司,运营总部位于苏州,主要业务是从中国采购家具、家用电器和健身器材等大件物品,并将其销售给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销商。自3月份公布首季度业绩以来,公司股价已下跌近60%。最新的二季度业绩未能阻止股价下滑。

上周公布的4,6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短暂中止了抛售,但随后下行压力再次出现。

投资者的忽视,导致大健云仓股票的市盈率只有6.7倍。这还不到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21倍的三分之一,与全球巨头Shopify (SHOP.US)的69倍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大健云仓试过各种办法来赢得投资者的支持,包括在2023年6月的股票回购。它的部分努力有效果,但大部分也是徒劳无功。

为了应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大健云仓先是将其官方总部从苏州迁至沃尔纳特,然后又迁至艾尔蒙特,两地都位于洛杉矶。公司最近还更换了首席财务官,由曾在洛杉矶普华永道工作了10年的临时负责人Erica Wei,取代David Kwok Hei Lau。

去年11月,公司出资8,500万美元收购了Noble House Furnishings,这是一家已破产的室内和室外家居用品B2B分销商,总部位于查茨沃斯,这让它在洛杉矶地区,有了库存和230万平方英尺的仓库空间。同月,公司还以1,000万美元收购了Wondersign,后者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

二季度,公司新推出面向家具供应商的品牌即服务(BaaS)平台Christopher Knight Home,利用一批核心市场卖家完成了试点阶段。

公司似乎成功抵御了Grizzly Research在5月份发布的做空报告带来的压力,该报告称,大健云仓的网络流量与其报告的增长不匹配。大健云仓在回应时指出,与B2C公司不同,它的客户通常是经销商而不是消费者,并且2024年4月其网站的访客为13万,与经销商终端市场一致。

虽然它自身的进展看起来足够稳健,但也有一些它无法改变的因素正在影响业务。其中包括美国市场整体疲软,2024年上半年美国零售家具销售额同比下降7%。除此之外,来自数据聚合服务商Statista的数据显示,集装箱运费从2023年10月一个40英尺集装箱1,342美元,骤涨至今年7月的5,900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价格。

改善财务状况

尽管存在这些宏观不利因素,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大健云仓董事长吴雷表示,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03%至3.1亿美元,连续第六个季度扩张。公司当季净利润增长46.7%至2,700万美元。

公司唯一显示出疲软的关键指标是8.7%的净利润率,低于上年同期的12%。但即便如此,净利润率下降主要是受股票的薪酬支出1,390万美元影响,去年同期仅为150万美元。最新的收入增长延续了2023年总收入增长43%至7.038亿美元,净收入增长292.1%至9,410万美元的趋势。

上个月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吴雷向投资者表示,大健云仓的商业模式是“独一无二的”,并将强劲的二季度收入增长,归因于其“新商业模式,显然这在供应链中提供了更好的效率”。

公司的收入来自产品和服务。其产品不仅在自己的GigaCloud Marketplace平台上销售,还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销售。公司还为买家和第三方卖家提供一系列服务,不仅包括电子商务服务,还包括海运和仓储等。二季度来自产品的收入为2.26亿美元,增长了105.2%,而来自服务的收入为8,540万美元,几乎是2023年第二季度4,330万美元的一倍。

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大健云仓平台上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从2023年同期的6.075亿美元,增长80.7%至11亿美元。在这12个月期间,其市场上第三方卖家的GMV增长76.1%,达到5.719亿美元,占总GMV的52.1%,活跃的第三方卖家数量增长了39.8%,达到930家。

大健云仓二季度的总收入为3.11亿美元,轻松超过了三个月前给出的2.65亿至2.8亿美元的预期。公司给出这么保守的估计并不少见,目的是降低预期,希望超出预测能够提振股价。

大健云仓的股价在上个月公布二季度财报的当天小幅上涨,但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回吐了所有涨幅甚至进一步下跌。同样,在上周宣布股票回购计划后,公司股价短暂上涨,但随后几天又回吐了所有涨幅并进一步下跌。

公司估计三季度的总收入在2.66亿美元至2.82亿美元之间,按中值计算,较去年同期的1.78亿美元增长54%。标志着和最新一季度的增长相比大幅放缓,不过该公司很有可能只是作出保守的估计。

在雅虎财经大健云仓的页面上,有一位投资者评论道:“毫无疑问,目前做空占据主导地位,但就我而言,我会继续持有,并对长期前景保持乐观。”雅虎财经8月份调查的五家分析机构,都将公司评为“买入”。因此,显然有些人对公司持乐观态度,或至少认为它的股票从目前的价格看,具有相当的投资价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云锋金融获批开展虚拟资产业务

金融科技保险供应商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证监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已批准一项申请,将其现行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公告发布后,股份周三飙升28%,创七年新高,收盘报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虚拟资产相关事宜后,也录得较大涨幅。 上月,云锋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6.86亿港元,利润则增长142%至4.86亿港元。 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在中国大陆属非法,但在香港却是合法。众多企业正在香港试水虚拟资产投资及提供相关服务。香港于8月1日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为发行方订立许可与合规要求。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即将恢复生产 快于市场预期

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矿,在停产近一个月后,即将重启运营。该矿于8月9日采矿许可证到期,并于8月10日全面停产,此举曾一度推动中国碳酸锂价格在短短10日内上涨24%。 据CnEVPost报道,宁德时代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周二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会议上透露江西省枧下窝锂矿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审批进展顺利。消息人士称,恢复速度“快于市场最乐观预期”。 停产期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每吨70,000元跃升至86,500元,反映供应收缩带来的即时冲击。虽然近期价格回落至约75,000元,但波动显示锂供应对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的重要性。碳酸锂与磷酸铁是锂铁电池的核心原料,占电动车整体成本比重甚高。 宁德时代港股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32.8港元,升0.4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roya makes cosmetics

珀莱雅能否将成功经验复制全球?

营收增速放缓之际,为提振海外扩张之势,这家中国化妆品龙头企业正寻求赴港二次上市 重点: 珀莱雅正筹划赴港上市,作为对A股地位的补充,并为跻身全球十大化妆品企业而募集资金 尽管野心勃勃,但经历五年强劲增长后,公司今年的核心护肤品增速已然放缓 谭英 2024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603605.SS)实现重大突破,成为首家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大关(14亿美元)的中国美妆企业,这标志着公司十年规划取得重要进展。事实上,创始人兼董事长侯军呈认为,要跻身全球十大化妆品企业,需要每年营收达到500亿元。 然而,珀莱雅最新发布的2025半年报似乎为上述前景蒙上阴影,尽管公司披露拟通过赴港上市,作为A股上市地位的补充,并募集资金提升全球知名度,但财报显示其营收增速放缓。市场关注焦点则恰恰完全落在增长放缓上,财报发布后两周内,投资者抛售导致公司股价跌幅逾10%。 许多在沪深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因看上香港市场的国际化而选择再赴港上市,珀莱雅若实现"A+H"上市,亦属顺应潮流。公司于2017年在A股上市,募资7.67亿元,后股价累计上涨四倍,早期投资者回报丰厚。 为实现全球布局,珀莱雅去年在巴黎设立欧洲研发中心。侯军呈去年12月向股东透露,计划“收购具有历史积淀与核心技术的欧洲品牌”,瞄准总价不超过5亿美元的护肤品及香水领域。 这家公司在其英文领英主页宣称:“赴港上市不仅能更有效触达全球投资者、传递品牌价值,还将加速多品牌矩阵国际化进程”,并指 “此举将助力吸引亚太地区核心消费群体与优质合作伙伴,为海外业务高速扩张提供支撑”。 珀莱雅当前市值逾320亿元,意味潜在港股上市募资规模可达数亿美元。 2024年,珀莱雅实现108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1%,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净利润劲增30%至16亿元。 这些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国内市场,即使正值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捂紧钱袋。去年,这家公司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收入仅1.406亿元(占总营收1.3%),尽管同比增幅达69%。公司在去年12月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探索和试水,深耕日本和东南亚市场,打磨产品的同时逐步渗透线下渠道。” 2006年,珀莱雅发轫于下沉市场,采取数字化优先策略,避开与国际大牌正面交锋。公司是首家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的中国美妆企业,拼多多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首选。除核心品牌珀莱雅护肤品外,该公司还培育了多个子品牌。 全球劲敌环伺 不过,面对法国欧莱雅(OR.PA)、西班牙普伊格(PUIG.MC)、日本资生堂(4911.T)等国际巨头,已属艰巨挑战,更遑论本土后起之秀。珀莱雅半年报显露增长见顶迹象,财报传递多重警报,营收与盈利增速骤降,核心珀莱雅护肤品线收入出现萎缩。 公司上半年营收53.6亿元,同比仅增7.2%;净利润7.99亿元,虽实现13.8%的增长,但仍远低于历史增速。占营收74%的珀莱雅品牌产品,收入同比微降0.08%至39.8亿元,为五年来首度下滑。同期,销售费用增长13.64%至26.6亿元,研发费用却持平,令一些分析师担忧,在功效型新品与细分赛道日益驱动增长的国内市场,此举恐难支撑后续发展。 志在角逐全球市场之际,珀莱雅本土大本营正遭受国内竞品日益严峻的挑战。对手毛戈平(1318.HK)和上美股份(2145.HK)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者营收劲增31.3%至25.8亿元,后者增长17.3%至41亿元。 毛戈平着力布局体验式线下营销,在全国120个城市设柜并配备逾3,000名美妆顾问。反观珀莱雅,96%收入依赖线上渠道。上美股份则收缩达人带货策略,凭借韩束护肤品牌,强化抖音自有内容投放。 作为行业龙头,珀莱雅仍有底牌应对高增长对手的冲击,收购日本洗护品牌Off & Relax,该品牌上半年营收飙升103%至2.79亿元;另一宣称“致力于跳出主流叙事”的子品牌Insbaha原色波塔也表现强劲,营收增长80%至9,700万元。 中期业绩公布后,券商观点出现分化。杰富瑞将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目标价从115元下调至102元;中信证券则肯定珀莱雅“新品梯队”建设与成本管控成效;招商证券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将勉强维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2%、13%和10%。 珀莱雅A股市盈率约为20倍,估值看似合理,但远低于毛戈平84倍、上美股份39倍及欧莱雅35倍的水平。 纵使珀莱雅与本土竞争对手怀揣全球雄心,中国化妆品出口规模仍相对有限,今年上半年该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2%至187亿元,主要销往美国、英国、印尼、荷兰及日本。 中国企业应能在东南亚发挥比较优势,当地支付生态与消费习惯与中国相似。欧睿数据显示,2019至2024年,中国大众彩妆出口年增速达70%,大众护肤与面部护理品牌同期分别增长115%和111%。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茂销售渐复苏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产开发商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销售数据,8月销售金额90.77亿元,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个月,集团累计的销售金额达708.8亿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楼面面积达318万平方米。 中国金茂周三平开报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上升逾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