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film eyes Hong Kong listing

耐看娱乐先后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均以失败告终,近期内地影视业务表现理想,公司乘势再申上市,冀望能第四度闯关成功

重点:

  • 公司2022年利润大升2.5倍,主要是年内出售许可IP获7,500万元
  • 由于业务性质取决于制作最终是否受欢迎,过去几年公司盈利较为波动

      

陈嘉仪

中国网剧及网络电影制片商耐看娱乐控股有限公司两年内第四度闯关港股,继去年1月、7月和今年3月后,于9月再向港交所提交申请。从最新递交的初步招股文件所见,之前一直被诟病业绩太波动,未见有太大改善。

耐看娱乐原称耐飞科技,于2016年成立,主要经营网剧、网络电影、许可IP以及院线电影四大业务,其中网剧及网络电影占据绝对的比重。历年生产及制作的作品中,29部网剧及61部网络电影已首播并产生收入,主要在中国五大网络视频平台——优酷、爱奇艺(IQ.US)、腾讯视频、芒果TV及哔哩哔哩(9626.HK)发行。

根据初步招股文件,该公司2020年至2023上半年的收益和利润,继续如过山车般上落。

收益方面,由2020年的2.59亿元,大升33%至2021年的3.46亿元后;翌年回落逾40%至2.06亿元;今年上半年再同比反弹1.18倍至1.6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方面,过去三年半分别为3100万元、1805万元、4,755万元及1,097万元。期内,网剧及网络电影分别占总收益的76.8%、93.2%、62.3%及91.4%。同时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净利润大升1.68倍,主要是年内出售许可IP收入7,500万元,毛利高达5,079万元所致;而今年上半年同比大升2.4倍,主要是去年同期只赚303万元的低基数效应。

成功靠爆款

收益和净利润大上大落,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收益往往取决于单项目的表现。初步招股文件披露,耐看娱乐单一网剧产生的收益介乎10万元至7,410万元,单一网络电影产生的收益介乎5,000元至3,940万元,范围差异甚大导致经营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在每年上架的作品中,如果有一部或多部网剧及网络电影“爆款”、“爆雷”或成本严重超支都足以反转全局。

内地网剧主要分为分账剧、定制剧、版权剧三个类型。分账剧是指视频平台以收益分成的方式,向制作公司支付许可费,具体费用由收益分成机制决定;定制剧是由视频平台主导产品内容,制作公司只承担制作的职能;版权剧则是由视频平台以固定费用方式支付许可费。每部网剧及网络电影的毛利范围高低,取决于网剧类型、投资规模、投资比例、采用的收入确认模式以及网剧及网络电影播出时的行业整体环境。

一般而言,分账剧及版权剧的毛利率较高;近年比较多平台采购的定制剧,毛利率通常是最低的。以耐看娱乐为例,分账剧过去三年半毛利率介乎35.8%至53.7%,版权剧介乎42.3%至83.3%,定制剧只介乎5.6%至19.9%。耐看娱乐早期以制作版权剧为主,自2018年以来由于市场低迷,各大视频平台为了“降本增效”均倾向制作质量及成本效率较高的自制剧,如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及腾讯视频的自制剧均取得不俗口碑,导致版权剧采购量大幅下降,定制剧则持续上升。

耐看娱乐前五大客户都是知名视频平台,在大势所趋下,版权剧由2020年贡献总营收45.2%,断崖式下降至2021年的5.5%,2022年至今更是清零;定制剧营收占比则由2020年的15.2%,反覆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7.3%。受到新冠疫情打击,叠加低毛利率影响,去年网剧业务营收同比大挫近七成,至7,913万元,要靠出售许可IP来撑起业绩。如视频平台继续加大自制剧的投入,定必进一步压缩其发展空间。

创优酷分账剧纪录

虽然今年情况略有改善,上半年网剧营收达1.2亿元,6月中旬播映的的分账剧《当我飞奔向你》,票房收入超过6,080万元,在2023年优酷播出的分账剧中创下最高票房收入;较高的分账剧贡献营收占比,也由2020年仅4.4%,上升至26.6%;惟网剧业务毛利率由去年全年39.9%降至20.2%,拖累整体毛利率由44.7%降至25.5%。再加上短视频平台入局,衍生出微短剧等网剧影视作品,也对其网剧和网络电影制作业务构成竞争,如何才能突围而出是未来的最大考验。

同类可比的影视公司中,已经上市的稻草熊娱乐(2125.HK)去年全年及今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9.8亿元及4.62亿元;柠萌影业(9857.HK)分别为9.51亿元及4.22亿元。然而资本市场对两者均投下不信任票,去年8月上市的柠萌影视,在今年春节电影票房报捷后,曾乘势冲上34.15港元,惟近日已回至9港元水平;而2021年1月上市的稻草熊娱乐,同年4月高见15.3港元后,股价也步入长期下降轨,刚于9月21日做出0.55港元历史低位,追踪市盈率跌至4.4倍,市值仅3.92亿港元。

观乎两者表现可以预期耐看娱乐即使有阿里系背景,由阿里影业(1060.HK)间接持有10.4%,恐怕也难争取到高估值。耐看娱乐最终是否耐看,我们拭目以待。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明合联发盈喜净利按年升50%

为制药公司提供合同服务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68.HK)周二发盈喜,截至2025年六月底止,收入增长超过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过67%,净利润增长逾50%,按去年中期的净利是4.9亿元人民币,即今年中期盈利达7.4亿元人民币。 盈利大幅增长,主要是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下游需求持续强劲,集团通过稳固的地位及竞争优势,获生物偶联药物CRDMO的重要市场份额,以及新投产线的产能迅速爬坡,及生产设施持续保持高利用率及运营效率。 公司周三开市升9.1%报53.9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76%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稻草熊今年中期转盈为亏

影视制作发行商稻草熊娱乐集团(2125.HK)周二表示,由于当期播映剧集数量减少,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转盈为亏。 公司称,截至6月底的六个月,预计净亏损额介于350万元至8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990万元。公司补充,经调整后,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约290万元至盈利16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790万元。 稻草熊指出:“变动主要因为集团于2025年上半年,播出集数较少的「小而美精品化」创新剧集,集数减少使收入减低,而运营成本维持相对稳定。” 稻草熊娱乐周三开盘走低,早盘下跌6.7%至0.56港元,公司年内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TRenew files ESG report

万物新生加码ESG承诺 制定减排目标

公司去年二手产品销售增长,推动年收入增长26% 重点: 万物新生去年处理、销售了超3,530万件二手智能手机及其他二手商品,23年销售量为3,230万件 公司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希望在2030年前将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量较2024年水平削减35%,范围三排放量削减50%    梁武仁 在ESG(环境、社会和管制)领域,万物新生(RERE.US)天生占据有利地位。作为一家专业回收公司,它通过业务增长即可减少污染——这正是ESG中的“E”。公司的年度ESG报告详细阐述其如何减少污染,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助力打造绿色环境。 公司去年处理、销售了超过3,530万件二手商品,23年销售量为3,230万件,驱动2024年的营收增长26%,达到163亿元(约23亿美元)。公司指出,为扩展其回收产品类型,2022年启动的 “多品类”战略在去年获得“强劲势头”,其多品类回收门店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在电子产品回收这个传统优势领域之外,多品类业务将回收范围扩展至名牌箱包、黄金乃至名酒等其他消费品回收领域,这些物品如果不进行回收的话,很可能会被当成垃圾处理。 万物新生还拓展了以旧换新服务,以配合国家通过补贴及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以旧换新,进而提振消费的计划。截至去年底,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1,800家线下门店,其中超过650家提供多品类回收服务。 技术无疑是公司的重要赋能因素。具体而言,它使用人工智能检测二手产品,以简化运营并确保结果更加一致。 回收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原因有多重。以万物新生的核心回收产品——手机为例:这些设备含有大量化学物质,不当处置会使有害物释放到环境中。 丢弃旧手机同时意味着购买新机,导致稀土等资源的大量消耗,而目前的稀土资源短缺正在影响全球市场。开采此类矿物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为生产过程往往伴随森林砍伐和水污染。同时,制造及运输新手机会释放温室气体,这正是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早在2022年,WEEE(废弃电子电气设备)论坛估计,当年将有约53亿部智能手机被弃置,相当于当时总拥有量的近三分之一。尽管没有更新的数据,但由于电子设备整体回收率较低,估计近年来弃置手机的数量还在增长中。依据另一项同样源于2022年的预测,因为不足2%的设备被回收,仅中国报废智能手机数量将在2025年达到60亿部。 废弃手机仅仅是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物(e-waste)中的一小部分。有数据估计,电子废弃物年总量约4,000万吨,仅约12.5%被回收。其余被填埋或焚烧,均对环境造成危害。 电子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管理是万物新生为ESG中的“E”部分做出贡献的另一领域。公司称,去年通过环保方式处置13.7万台电子设备,使电子废弃物污染减少21.9吨,高于2023年的17.8吨。 除这些成就外,万物新生正主动致力减少自身碳足迹,这是在ESG中实现“E”目标的另一关键环节。 公司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30年前将“范围一”(Scope 1)和“范围二”(Scope 2)排放强度——即单位经济产出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4年水平降低35%。万物新生目前未产生任何“范围一”排放,即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 Gas Protocol)下由其拥有或控制的源头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实际运作中,公司着力于大幅削减通过采购电力产生的“范围二”排放。 公司还以2024年为基准,期望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Scope 3)排放量减半。此类排放间接源于多种来源,例如用于配送及员工通勤的交通运输。 这些目标是公司未来大目标中的一部分——整体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随后三十年内达成碳中和,契合国家规划。尽管实现减排或有挑战,万物新生仍专注于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能源效率。虽然其在2022年至2023年成功将“范围二”排放强度从0.30降至0.28,但我们注意到去年该数字回升至0.31。未来五年维持下降轨迹需持续努力,才能达成“范围二”减排目标。 万物新生对环境承诺相当明确:仅其持续披露“范围三”排放这一点便是掷地有声。此类数据因需追踪估算多种排放源,且整合过程复杂繁琐,故鲜有公司愿意披露。两年前,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气候披露要求的原提案中纳入强制“范围三”排放披露;但遭到许多公司反对,导致SEC最终从正式规则中剔除。 万物新生亦在改进ESG中的其他领域,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采取包括主动识别潜在问题在内的各种措施。 这些努力也得到了第三方的认可——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性评估(The…

简讯:上市不足两年 优必选第五次配股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 配售3,015.5万新股,相当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4%,每股配售价82港元,较周一收市价折让9.1%。 集资所得净额约24.1亿港元,将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偿还集团相关金融机构授信业务下的款项。 优必选自2023年12月上市以来频频在市场集资,之前四次配售共集资19亿港元,连同是次配售,共集资达43亿港元。 优必选周二开市跌3.6%报87港元,股价持续向下走,中午收市跌近6%报85.15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