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电商巨头旗下的子公司Daraz表示将裁员11%,就在几周前,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京东宣布将关停东南亚电商业务

重点:

  • 巴基斯坦电商平台Daraz宣布将裁员11%,一周后,据报道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又在印度作出重大撤资举动
  •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电商企业要想在海外取得成功,可能需要更好地实现本地化,而不是简单复制它们在国内的成功

西一羊

中国几个电商巨头在海外的发展最近纷纷遭遇挫折,在不同国家的业务陷入困境,导致裁员甚至关停。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全球经济不景气,这些困难表明,它们在向外输出国内取得的成功时,面临的困难正日渐增加,迫使它们应对无效的本地化战略和工作文化冲突等挑战。

最新的挫折来自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巴基斯坦电子商务网站Daraz Group,其首席执行官Bjarke Mikkelsen在2月6日发给员工的备忘录中宣布将裁员11%。阿里巴巴于 2018 年从德国公司Rocket Internet手中收购了Daraz,该网站自称为南亚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

Mikkelsen表示,Daraz的增长势头在 2022 年大幅放缓,原因包括俄乌战争,以及“飙升的通胀扰乱了供应链和经济”。因此,该公司进行裁员是为了准备应对“当前的市场现状,并确保Daraz能够长期蓬勃发展”。

Daraz并不是阿里巴巴旗下唯一一个在过去两年业务放缓的全球资产。除Daraz外,这家中国领先的电商公司还运营着另外三个全球性平台: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Lazada、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以及专注于中东市场的Trendyol。

据阿里巴巴最新季报显示,在截至9月的三个月里,Lazada、全球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加起来的订单同比下降3%,但它没有给出有关各平台单独业绩的更多细节。

事实上,阿里阿巴巴不是唯一一个出海遇阻的。

它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京东(JD.US; 9618.HK)在东南亚也一直难以看到起色,并最终于1月31日证实了广泛传言,宣布关闭在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电商业务。它补充说,关停电商后,那些地区的业务将把重点转向为当地客户提供“供应链基础设施”,继续在东南亚、欧洲和北美打造仓储和物流业务。

各大电商最近遭遇的困难,部分因素是这些中国公司无法控制的,如全球经济疲软,以及中国与美国和印度等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一些国家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的变化,也影响了中国公司的电商业务出海。在之前的财报中,阿里巴巴将全球速卖通订单下降归咎于欧洲税收规则的重大变化。2021年,欧盟取消豁免价值低于22欧元(147元)的跨境包裹增值税,打击了对该公司B2C业务的需求。

尽管如此,正如分析师和行业专家所说,由于中国电商企业的背景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相对缺乏,它们还面临许多其他具体挑战。

本地化挑战

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学习如何将产品和服务本地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中国互联网公司作为全球企业的历史还很短,短期内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很多。

他以中国臭名昭著的“996”企业文化为例(意思是高科技公司的员工从周一到周六工作6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这种文化帮助推动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公司在国内的崛起,并获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马云和刘强东辩护。但张周平表示,这种文化恐怕不适合它们在海外的企业。

虾皮就发生过这种企业文化所导致的冲突,这是一个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电商平台,由中国出生的李小冬创立,得到了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的支持。

据中国的科技媒体品玩去年8月的一篇报道,因为来自中国的新任首席技术官的一番言论,在新加坡员工当中引起轩然大波,让这场文化冲突达到了高潮。

据报道,在公司的一次全员大会上,有员工对加班时间过长提出了担忧,表示动辄要到晚上九点半才能结束工作,该名首席技术官不但没有询问该员工的工作情况,更当众表示:“9点半下班很晚吗?”

虾皮对这位首席技术官的任命,是该公司大规模引进中国员工计划的一部分,此举削弱了新加坡本地员工的话语权,导致长达一年的动荡局面,期间管理层频繁更迭。据品玩的那篇报道,该公司越来越多地将其核心业务和运营从新加坡转移到中国大陆,包括深圳和北京。该报告援引多名虾皮员工的话称,到去年8月,深圳和新加坡的员工数量比例达到了4:1,打破了此前的平衡。

在前两年采取大规模扩张战略后,虾皮去年变得谨慎起来,最近关闭了在欧洲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据彭博新闻社报道,在截至去年9月的6个月里,其母公司冬海集团(SE.US)已经削减了约7,000个工作岗位,也就是大约10%的员工。

虽然虾皮借由腾讯对冬海集团的投资而获其支持,但腾讯作为中国领先的游戏运营商,并没有从电子商务中获得重大收入,而且它认为对这家新加坡公司的投资更多的是出于财务考虑,而不是战略考虑。话说回来,虾皮最近的麻烦可能会给希望走向全球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敲响警钟,提醒它们需要考虑当地的工作和其他习俗。

另一方面,中国近期另一个重大的全球电子商务扩张,是来自低价专家拼多多(PDD.US),该公司针对美国市场的平台Temu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这一举措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尚不清楚它的长期表现会如何,也不清楚在运营中是否出现了工作文化方面的问题。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电商企业进军全球的努力取得好坏参半结果,其他中国互联网巨头可能会追随京东的脚步,剥离部分国际业务。多家媒体本周报道称,阿里巴巴已经出售了所持印度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Paytm剩余的3.1%股份,完全退出了这家印度本土大型支付公司。此前阿里巴巴放弃了与Paytm建立更具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希望。

去年初,有报道称腾讯已减持冬海集团股份,持股比例从21.3%降至18.7%,套现30亿美元(206亿元)。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腾讯未来可能会继续减持冬海股份,这取决于其自身的资金需求以及虾皮的发展状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

新闻

Seres gets set for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赛力斯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者带来豪华之选

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拟在港交所募资约17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火爆IPO市场的第三大IPO   阳歌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赴港上市之际,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有了一个新选择。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其中国版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的高端市场定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已迅猛增长至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而塞力斯是其中的新锐。其拥有四年历史的问界(AITO)品牌快速打开局面:2024年问界M7交付量超过20万辆,成为当年30万元价位段销冠。 赛力斯以每股131.50港元向香港投资者发售约1亿股,募资总额约129亿港元(16.6亿美元),将成为今年香港第三大IPO。市场消息称其香港IPO超额认购达133倍,融资认购额超过1200亿港元。该股将于11月5日挂牌,使赛力斯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赛力斯拥有高端技术,其辅助驾驶系统是核心亮点。数据显示,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至今已超34.5亿公里,占车辆总行驶里程约40%。 自2022年推出问界系列中的首款——M5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当年341亿元(约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450亿元,实现近四倍增长;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达38.71万辆,同比激增268%。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04亿元微降至592亿元。但赛力斯指出,在因缺乏新车型导致一季度疲软后,随着4月问界M8上市,二季度销量强势反弹,实现同比10.8%的增长。 在中国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赛力斯是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这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2023年的7.2%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6.5%。该指标助推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延续盈利态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亿元。 目前赛力斯已推出四款问界系列SUV,售价覆盖23万元至57万元区间:入门级问界M5起售价23万元,顶配问界M9搭载全系高端配置,售价达57万元。 公司核心吸引力在于与华为的重要合作——华为已成为问界全系车型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pro Precision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鹰普精密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6.8%

精密机械零件制造商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286.HK)周五公布,受人工智能相关终端市场(比如大马力发动机领域)销售强劲提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达13.6亿港元。 公司多元化工业板块本季度表现最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0.6%至7.78亿港元,占其总营收57%。该板块强劲增长,抵消了汽车板块的同比下滑12.7%至3.55亿港元。 按地域划分,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增速最为强劲,该区域营收同比增长37.2%至2.81亿港元,约占整体营收21%。作为公司最大市场的美国,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2%至5.92亿港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3.5%。 公司未披露本季度利润数据。 财报发布后,鹰普精密周五港股股价上涨4.8%,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5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海尔智家三季度净利按年升12.6%

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6690.HK; 600690.SH; 690D.DE)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收入按年增长9.5%至775.6亿元(108.9亿美元),净利润增长12.7%至53.40亿元。 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按年增长10.8%;分业务板块来看,冰箱、洗衣机、水联网等优势产业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增长平稳;空调、厨电等潜力产业增幅优于行业,如家用空调产业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长超30%。 公司称,业绩成长主要受惠于多种因素,包括原创科技打造的爆款产品,带动用户体验提升,同时推进数位库存与数位营销变革,提升运营效率及用户转化率。以及其高端品牌卡萨帝及年轻品牌Leader,前三季度收入分别增长18%及25%,带动扩大多元客群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达2,340.54亿元,按年增长9.98%;净利润173.73亿元,按年增14.68%。 海尔智家港股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5.18港元,升2.36%,今年至今累跌约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非洲尿裤王乐舒适 招股集资近24亿港元

婴儿品牌乐舒适有限公司(269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9,088.4万股,10%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24.2至26.2港元,集资23.8亿港元,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5,292.85港元。公司于下周三截止认购,11月10日在港挂牌。 乐舒适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亚等地销售自家制造的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及女性卫生用品。2024年按收入计,在非洲的婴儿纸尿裤和卫生巾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7.2%及11.9%。 过去三年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由2022年的3.2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4.54亿美元,期内盈利亦由1,839万美元升至9,511万美元。今年首四个月,公司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盈利3,110万美元,同比升12.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