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龙头钴业公司申请到港股上市,但其面临的两大风险不容忽视

重点:

  • 南京寒锐第二次申请到港交所主板上市
  • 特斯拉与日产致力电动车电池无钴化,或减低市场对钴产品的需求

何仲尼

钴(Cobalt),一种化学符号为Co的银灰色金属,它听起来很陌生,但原来是制造电动车电池的重要材料,它用于电池正极位置,可防止过热,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中国主要钴粉生产商南京寒锐钴业股份有限公司(300618.SZ),本周一第二次向港交所呈交上市申请文件。这家掌握重要战略资源的民企,主要业务为生产钴粉及钴化合物,应用于电动汽车及电子仪器等领域。随着全球多家电动车及电池生产商研发无钴电池,而且该公司主要业务所在地刚果民主共和国社会不稳,可能对其收入带来风险。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产量计算,南京寒锐为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钴粉生产商。该公司今年首9个月收入同比翻倍到32亿元(约5亿美元),盈利更翻了两倍到4.86亿元,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受新冠病毒影响,拖累钴产品市场活动;今年市场回复正常,钴价反弹,集团的钴化合物与钴粉收入随即受惠,协助业绩重回正轨。

钴产品占收入六成

过去三年,上述两项产品占收入50.5%到76.2%,今年首9个月则占59.4%,可以看到该业务对公司相当重要。但从最近电动车行业的举动,却反映市场未来对钴产品的需求可能降低。

首先是电动车巨企特斯拉(TSLA.US)今年9月公布,它将采用无钴电动汽车电池,改用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并首先在低价车款试行这种策略。日资大型车厂日产也透露对钴价上升的担忧,将最快于2025年左右开始使用无钴电动车电池,以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

不止两家电动车大厂,连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也于8月发布了首款无钴电池,由于其客户包括长城汽车(2333.HK),东风汽车(0489.HK)和吉利汽车(0175.HK)等国内知名品牌,如果它们未来研发的电动车采用无钴电池,或减低国内对钴产品的需求。

南京寒锐仿佛看到了这个不利趋势,公司在招股文件的风险因素中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增长率、以及电动车对钴的实际需求并不如当初炒作般热烈, MB标准级钴价从2018年的每金属吨54.4万元,逐年大跌56.3%到2020年的23.8万元,公司2019年的收入与毛利也因此下降,毛利率更从2018年的42.3%,大幅下降到2020年的19.8%。

该公司认为,随着笔记本电脑及手机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有助丰富产品种类,并推动电池钴化合物需求提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但在电动车电池转型的行业背景下,公司两度申请到港股上市筹资,背后可能看出了某些端倪。

另一个风险也不容小觑,南京寒锐自2007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采购绝大部分钴和铜原材料,并在当地完成这些原材料的粗加工,但这个依赖采矿业支撑经济的中非国家内乱频繁,虽然各大武装势力于2003年签署了和平协议,但2019年备受争议的总统选举,曾经引发大规模示威及诉讼,反映社会仍然不稳。

依赖非洲生产设施

南京寒锐位于该国的两个生产设施,设计年产能为5,000金属吨氢氧化钴,以及41,000金属吨电解铜,分别占该公司钴产品与铜产品产能约45%和100%。公司在上市文件的风险因素中便表明,即便已对该国附属公司加强经营管理流程,并就外汇限制、征收征用设施与动乱战争等事故购买保险,但武装冲突一旦重现,其业务和经营业绩恐受不利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寒锐仍在该国新建产品线,大增钴产品每年约41,000吨产能,涉及资本开支超过8亿元,明年6月起投产,此举将加强对该国生产线的依赖,风险恐有增无减。

南京寒锐仅处于申请港股上市阶段,未能提供招股价、发行股数等详细资料,但该股在2017年已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值约250亿元,估计会在港股市场筹资数十亿港元。

公司今年股价从第二季开始稳步上升,从4月最低的63.2元,涨到11月底最高的101元水平,本周二收报80.98元,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约38倍。参考同业股、经营锂电材料研发的华友钴业(603799.SH)市盈率约48倍,赣锋锂业(002460.SZ)与盛新锂能(002240.SZ)的市盈率,更分别高达63倍与94倍,反映南京寒锐的估值处于折让水平。

基于上述提及的两大风险因素,以及香港投资者较保守的风险胃纳,如果南京寒锐能成功申请在港股上市,估计定价亦不会太过进取,相信要提供比A股稍低的市盈率定价,才能说服投资者参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亿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顺丰首季业绩盈收双升

物流企业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业绩,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22.3亿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为19.7亿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实现总件量35.6亿票,同比增长19.7%。当中速运物流受惠于公司完善产品矩阵,以及强化服务竞争力,收入同比增长7.2%。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9%,主要受惠于公司持续加强国际网络能力建设。 周二顺丰开盘升1.3%报37.8港元,现股价较公司去年上市定价高1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