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业从事芯片封装和测试的公司从一批国家支持的实体中筹得了3亿美元的新资金

重点:

  • 盛合晶微从受制裁所困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分拆出来后,通过新一轮融资筹得了3亿美元
  • 中国为实现高科技微芯片行业的自给自足而做出的努力,势必使盛合晶微受益

张劼

中国确定半导体微型芯片自力更生的目标,促使大量资本涌入该领域。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SJ Semiconductor Co.,曾用名: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是这些飞来横财的最新受益者之一。这家公司属于该领域科技含量较低的部分,专门从事芯片封装和测试。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收到了3亿美元的C轮融资,使其迄今筹得的资金总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3亿美元。

公司表示,此轮融资使它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盛合晶微能够从中国拥挤的芯片初创企业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曾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981.HK; 688981.SH)的子公司。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渴望有朝一日能挑战全球领先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去年12月,美国将中芯国际列入它认为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名单,使其成为华盛顿打击中国高科技硬件领域的最新受害者,它的愿望受挫。作为中芯国际的一个部门,盛合晶微也未能幸免。

中芯国际随后以将近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它在盛合晶微的全部权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出售旨在将盛合晶微和中芯国际脱离开来,希望能将盛合晶微从名单中解放出来。列入名单的成员禁止接受来自美国实体的投资。陷入困境的电信巨头华为去年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将其低端的荣耀(Honor)智能手机品牌分拆出来,希望该部门能从美国对它的制裁中解脱出来。

鉴于中国对该行业的大力支持,并不缺乏资金来入股盛合晶微。七个买家参与了此次收购,其中五个是国有企业或隶属于国有机构。

盛合晶微的最新一轮融资情况也类似。它的新投资者几乎都与国有实体密切相关,包括大银行和政府投资基金。它们中的许多近年来设立了以技术为侧重的基金,以支持中国政府推动本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决心。

对选择了盛合晶微这样路径的公司来说,依靠国家资本既带来机会,也带来风险。一方面,这类资金很慷慨,不管这种投资是否具有经济意义,只要给钱的一方认为投资符合国家总体战略,往往附带的条件也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光靠钱不一定能解决中国芯片行业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许多其他因素,最明显的是实践习得的成熟的技术经验,这是钱买不到的。今年年初,武汉一个价值185亿美元的芯片项目轰然倒下,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由于拥有中芯国际的血统,盛合晶微似乎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命运。不管它如何发展,钱应该是它近期最不担心的一个问题。虽然该公司尚未提供任何财务数据,但其最新公告的高调性质甚至可能在暗示,它在不远的未来会上市,可能是在中国成立两年的以高增长科技初创企业为主的科创板。

上市热潮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有22家半导体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上市。今年2月至8月,另有9家公司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其中包括6家芯片设计公司和2家设备制造商。其中一家新近上市的企业,就是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企业——气派科技(688216.SH),它是盛合晶微的直接竞争对手。

在6月上市后的首个交易日,气派科技的股票暴涨逾380%,收于72.12元,而它的发行价是14.82元。此后,该公司股价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在人民币50元左右,使其市值达到54亿元人民币(8.45亿美元),市盈率(PE)为45倍。根据8月份发布的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今年前六个月实现收入3.7亿元,净利润6800万元。

那么,盛合晶微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虽然它没有公开发布财报的义务,但在江苏长电科技(600584.SH)的董事会会议记录中,可以看到它的部分财务数据——该公司是5月售出盛合晶微股份的股东之一。

会议纪要显示,盛合晶微在2020年的收入超过2.16亿美元,远远高于气派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数字。但盛合晶微相应的净利润只有814万美元,远低于气派科技上半年的数字,这表明盛合晶微可能需要更好地控制成本。

与被视为封装领域顶级企业的江苏长电科技相比,盛合晶微的数字显然不尽如人意。长电科技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今年前六个月实现收入138亿元,净利润13亿元。长电科技目前的市盈率约为25倍,是气派科技的一半左右。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今年总体表现良好,尽管自7月份以来,监管机构对其他许多行业的打击导致市场普遍低迷,但该行业仅遭遇了一些小挫折。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SZ)今年以来上涨了逾20%。自今年3月以来,国泰证券追踪半导体行业的一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的净值(NAV)增加了近40%。

在如此有利的宏观环境下,人们可能会得出结论,盛合晶微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强劲增长。不过,它可能需要控制支出,以便在一个以巨额成本著称的行业中进行长期竞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恒瑞医药首挂 半日升三成

中国领先医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五在港交所挂牌,开市报57港元,较招股定价高29%,早盘一度升逾33%,至中午收市报57.65港元,升30.87%。 公司公布,此次全球发售约2.245亿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占21.50%,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454.8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7.09倍认购。股发售价44.05港元,为上限定价,全球发售净筹约97.473亿港元(12.45亿美元)。 1970年创立的恒瑞医药,是中国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之一。今年首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0.1%至72.06亿元,利润同比增长37.2%至18.76亿元。 李世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our operates hotels

新闻概要:零售业务强劲增长 推动亚朵首季营收飙升三成

该酒店运营商的零售业务在第一季度增长67%,占其营收的三分之一以上    阳歌 酒店经营商亚朵生活控股有限公司(ATAT.US)周四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尽管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核心酒店业务疲软,公司仍依靠新酒店开业及零售业务的强劲表现,带动整体营收大幅增长。 根据最新季报,亚朵首季营收达19.1亿元(约2.6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7亿元同比增长29.8%。公司预期第二季将延续类似增速,营收同比增幅介于25%至30%。 具体业务方面,酒店业务首季营收同比增长16%至11.6亿元,占总营收约61%;而客房内商品(如枕头、床品等)的零售业务表现亮眼,营收同比暴增67%至6.9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8%上升至36%。 另外,首季度净增加108家酒店,总数增至1,727家,总体增长6.7%。不过,平均入住率由去年同期的73.3%下降至70.2%,日均房价亦由430元跌至417.9元,导致综合入住率和房价的行业指标——每可售房间收入(RevPAR)同比下滑7.2%,降至304.4元。 首季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5.5%至2.44亿元,但经调整后净利润则上升32.3%至3.45亿元。 董事长兼CEO王海军于财报电话会上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出现波动,多重不确定性带来挑战与机会。进入第二季度后,我们观察到市场需求持续分化,商务旅行虽有复苏但仍存在不确定性,休闲旅行需求则展现出显著韧性。” 最新业绩发布后,亚朵股价周四上涨8.9%收报32.86美元。年内累计上涨24%,当前市盈率为26倍,与国内竞争对手华住集团(HTHT.US;1179.HK)的25倍相近,高于法国雅高集团(AC.PA)(索菲特和宜必思品牌运营商)的20倍。 中国酒店业者正面临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压力,与专注中高端市场的亚朵相比,华住集团旗下汉庭等经济型品牌运营商通常表现更好。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rip.com first quarter result

海外业务续增长 携程首季纯利微跌

从Ctrip到Trip,携程持续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但其对利润的侵蚀也可能引起投资人担忧 重点: 首季度收入年增16%至138亿元,纯利42.77亿元,微跌0.8% 公司国际平台预订量同比增长60%    李世达 世界旅游组织(UNWTO)2025年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预计将恢复至疫情前的95%以上,其中亚洲与中东地区恢复速度最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重新开放出入境后,对区域内外旅游业起到强劲带动作用。 在这样的趋势下,提供一站式旅游平台服务的携程集团有限公司(9961.HK; TCOM.US),在今年第一季度交出不俗的成绩单。 根据携程公布的最新财报,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138亿元(19亿美元),按年增长16%,按季亦增长9%,主要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股东应占溢利维持在42.77亿元,按年微跌0.8%,环比则实现翻倍。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亦达42亿元,按年增长1亿元。期末,公司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理财产品余额约为929亿元。 携程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旅游平台,其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的强劲表现。其中,住宿预订业务贡献收入增长最快,首季度录得55亿元,按年大增23%;交通票务业务收入54亿元,年增8%;旅游度假业务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升7%,商业管理业务收入按年升12%至5.73亿元,但按季下降18%,主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 在中国与亚洲多数地区,第一季度包含农历新年假期,企业普遍会在此期间放假或减少营运,很多业务行程、会议和差旅计划都会暂缓。这使得1月和2月的企业差旅需求大幅减少,造成整体差旅管理业务的营收环比下降。但与之相对的,由于假期带动旅游需求增加,也为公司在住宿、交通预定方面带来较大增长。 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海外业务的进展,是首季度业绩的最大亮点。携程在公告中指出,旗下国际OTA平台总预订同比增长逾60%,出境酒店与机票预订更已超越2019年同期的120%,入境旅游预订则同比激增逾100%。这一增长得益于有利的签证政策和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提升。至于海外业务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度,则未有明确说明,这可能显示该部分收入仍相对有限。 为了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Trip.com于2019年将公司英文名称从「Ctrip」更名为“Trip.com Group”。这一举措旨在打造一个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在国际市场的辨识度。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收购了Skyscanner、MakeMyTrip等国际知名旅游平台,开始在全球旅游者心中建立起可靠形象,进一步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 目前,Trip.com作为集团国际旗舰平台,已在东南亚、欧洲、韩国、日本等多地取得快速成长。今年4月30日,携程也与阿曼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了为期三年的谅解备忘录(MOU)。推动阿曼旅游,也意味着携程正加速出海,布局中东旅游业务,也将进一步构建竞争新优势。 不过,海外业务的拓展,也导致公司销售与研发费用持续增加,进而侵蚀公司的利润基础。今年第一季,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按年大增30%,达30亿元,约占收入约22%,产品研发费用年增13%至35亿元,占收入25%,也让市场担忧成本控制压力会侵蚀利润空间,影响中长期财务表现。此外,公司并未公布全年营收的指引,也可能会让投资人转趋观望。 在此情况下,市场对携程的业绩报告显得冷淡。业绩公布当日,携程港股下跌2.22%,报505.5港元。虽然股价在过去一年有15.8%的增幅,但今年以来已下跌近6.5%。 目前携程市盈率约18.8倍,低于Expedia(EXPE.US)的19.5倍及Booking.com(BKNG.US)的33.4倍,反映出携程在资本市场中的相对估值仍具吸引力,尤其在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国际业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投资者对其盈利潜力仍可能有所低估。 对于希望参与旅游复苏、又偏好业绩稳健、现金充沛标的的投资人来说,携程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然而,需留意其未来几个季度在海外市场的持续表现、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营运成本控制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其估值进一步修复的空间。当然,若短期市场波动导致股价回调,也将构成更具吸引力的切入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lla does gaming

雅乐科技借势股票回购及中核游戏强势拉升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与游戏公司宣布,将于第三季度推出备受期待的自研中核游戏 重点: 雅乐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5%,同时创逾两年最强劲用户增长纪录 公司计划年内推出中核游戏,首款产品将于第三季度上线,旨在激活新增长引擎   阳歌 在全球贸易争端加剧导致经济不确定性攀升之际,中东地区正成为最可能规避动荡的避风港。这一趋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为期四天的中东访问后得到了进一步背书,其释放的信号暗示中东作为一个战略要地将迎来更多技术合作与西方投资。 雅乐科技(YALA.US)正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作为中东及北非(MENA)地区领先的社媒与游戏平台,正获得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这些政府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降低国民经济对于能源产业的依赖。成立九年之际,公司周一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在一季度持续受益于区域社媒与游戏市场红利。 雅乐科技不仅在当季实现收入持续增长,更创下逾两年来最强用户增速。公司同时披露将大幅加速始于2021年的股票回购计划,这或是推动公司股价自三月上旬以来翻倍的重要因素。 尽管近两年营收增速较早期高增长阶段显著放缓,公司仍希望通过推出自研中核游戏重拾增长动能。据披露,首款中核游戏将于第三季度面世,更多储备产品有望年内陆续上线。 当前休闲游戏仍是其两大收入支柱之一,但公司认为中核与硬核游戏因玩家付费意愿更强,有望显著提升游戏板块收益。 雅乐科技董事长杨涛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作为公司核心战略市场,MENA地区始终保持显著稳定性与巨大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该区域年轻的人口结构、优良的数字基建及政府对文娱产业的前瞻性支持,正为游戏行业创造独特增长动能。” 当季最亮眼经营指标为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比增长17.9%至4,460万,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首席运营官许剑峰(Jeff Xu)将强劲增长归因于经过优化的斋月期间获客策略及AI驱动的流量采买优化,但同时警示“今年MAU增长或难以延续过去两年的平稳轨迹”。 用户高增长伴随当季营收同比提升6.5%至8,390万美元,与近两年个位数增速基本持平。公司指出,今年斋月完整落在一季度(去年为3月11日至4月9日),在这个时间段,更多用户需要进行每日斋戒,也处于肃穆氛围中,因而也影响了营收数据。 游戏业务提速 细分业务中,游戏板块表现尤为亮眼:该业务当季增长13.6%至3,010万美元,远超聊天服务2.5%的增速(聊天服务营收增至5,350万美元)。公司强调,游戏业务强劲增长是在营销支出削减14.3%的背景下实现的。 尽管游戏业务仍占比较小,雅乐科技期望借力中核游戏实现格局转变。经数年多款产品测试后,公司已开发至少两款潜力产品。其中一款三消新游戏完成首轮测试后,拟于第三季度推出。 许剑峰补充道:“我们还有多款中核游戏储备,最早或于第三季度面世。这些产品不仅聚焦中东市场,也将试水其他海外市场以拓展用户基础。”尽管未具体说明,雅乐科技当前在土耳其与拉美等地区也已经有业务布局。 为巩固区域游戏市场声量,公司去年起在阿布扎比、巴格达、开罗与利雅得等城市举办六场线下玩家活动。今年三月末在伊拉克举办的Yalla Ludo友谊赛延续了这一品牌策略。 雅乐科技素以成本管控严格著称,持续的成本控制与收入增长推动净利润率从上一季度的35.8%跃升至43.4%——彼时公司正加大新游研发投入。当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3,640万美元。 雅乐科技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超90%,近期反弹后市盈率达11倍,高于微博(WB.US;9898.HK)的7.3倍,与体量相近的全球同业Pinterest(PINS.US)的12倍及Match Group(MTCH.US)的15倍差距不大。 最后,雅乐科技宣布将今年股票回购规模从2,800万美元大幅上调至5,000万美元。截至5月16日,公司已斥资2,740万美元回购其美国存托凭证(ADS),接近原定目标。 同时,公司决定注销今年所有回购股份,此举将增厚每股收益并推升估值倍数。雅乐科技手握充足现金实施该计划,且资金池持续扩容:截至三月底现金储备达6.91亿美元,较去年底的6.56亿美元进一步增加。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