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业从事芯片封装和测试的公司从一批国家支持的实体中筹得了3亿美元的新资金

重点:

  • 盛合晶微从受制裁所困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分拆出来后,通过新一轮融资筹得了3亿美元
  • 中国为实现高科技微芯片行业的自给自足而做出的努力,势必使盛合晶微受益

张劼

中国确定半导体微型芯片自力更生的目标,促使大量资本涌入该领域。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SJ Semiconductor Co.,曾用名:中芯长电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是这些飞来横财的最新受益者之一。这家公司属于该领域科技含量较低的部分,专门从事芯片封装和测试。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收到了3亿美元的C轮融资,使其迄今筹得的资金总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3亿美元。

公司表示,此轮融资使它的估值超过了10亿美元,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

盛合晶微能够从中国拥挤的芯片初创企业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曾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981.HK; 688981.SH)的子公司。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渴望有朝一日能挑战全球领先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去年12月,美国将中芯国际列入它认为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名单,使其成为华盛顿打击中国高科技硬件领域的最新受害者,它的愿望受挫。作为中芯国际的一个部门,盛合晶微也未能幸免。

中芯国际随后以将近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它在盛合晶微的全部权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出售旨在将盛合晶微和中芯国际脱离开来,希望能将盛合晶微从名单中解放出来。列入名单的成员禁止接受来自美国实体的投资。陷入困境的电信巨头华为去年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将其低端的荣耀(Honor)智能手机品牌分拆出来,希望该部门能从美国对它的制裁中解脱出来。

鉴于中国对该行业的大力支持,并不缺乏资金来入股盛合晶微。七个买家参与了此次收购,其中五个是国有企业或隶属于国有机构。

盛合晶微的最新一轮融资情况也类似。它的新投资者几乎都与国有实体密切相关,包括大银行和政府投资基金。它们中的许多近年来设立了以技术为侧重的基金,以支持中国政府推动本国芯片行业发展的决心。

对选择了盛合晶微这样路径的公司来说,依靠国家资本既带来机会,也带来风险。一方面,这类资金很慷慨,不管这种投资是否具有经济意义,只要给钱的一方认为投资符合国家总体战略,往往附带的条件也相对较少。

另一方面,光靠钱不一定能解决中国芯片行业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许多其他因素,最明显的是实践习得的成熟的技术经验,这是钱买不到的。今年年初,武汉一个价值185亿美元的芯片项目轰然倒下,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由于拥有中芯国际的血统,盛合晶微似乎不太可能出现这种命运。不管它如何发展,钱应该是它近期最不担心的一个问题。虽然该公司尚未提供任何财务数据,但其最新公告的高调性质甚至可能在暗示,它在不远的未来会上市,可能是在中国成立两年的以高增长科技初创企业为主的科创板。

上市热潮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有22家半导体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上市。今年2月至8月,另有9家公司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其中包括6家芯片设计公司和2家设备制造商。其中一家新近上市的企业,就是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企业——气派科技(688216.SH),它是盛合晶微的直接竞争对手。

在6月上市后的首个交易日,气派科技的股票暴涨逾380%,收于72.12元,而它的发行价是14.82元。此后,该公司股价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在人民币50元左右,使其市值达到54亿元人民币(8.45亿美元),市盈率(PE)为45倍。根据8月份发布的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今年前六个月实现收入3.7亿元,净利润6800万元。

那么,盛合晶微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虽然它没有公开发布财报的义务,但在江苏长电科技(600584.SH)的董事会会议记录中,可以看到它的部分财务数据——该公司是5月售出盛合晶微股份的股东之一。

会议纪要显示,盛合晶微在2020年的收入超过2.16亿美元,远远高于气派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数字。但盛合晶微相应的净利润只有814万美元,远低于气派科技上半年的数字,这表明盛合晶微可能需要更好地控制成本。

与被视为封装领域顶级企业的江苏长电科技相比,盛合晶微的数字显然不尽如人意。长电科技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今年前六个月实现收入138亿元,净利润13亿元。长电科技目前的市盈率约为25倍,是气派科技的一半左右。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今年总体表现良好,尽管自7月份以来,监管机构对其他许多行业的打击导致市场普遍低迷,但该行业仅遭遇了一些小挫折。由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SZ)今年以来上涨了逾20%。自今年3月以来,国泰证券追踪半导体行业的一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的净值(NAV)增加了近40%。

在如此有利的宏观环境下,人们可能会得出结论,盛合晶微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强劲增长。不过,它可能需要控制支出,以便在一个以巨额成本著称的行业中进行长期竞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涨

芯片制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涨16%,收市报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过上市集资22.6亿港元,首个交易日收盘市值达152亿港元。 香港的公开发售获得137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发行1,870万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与其科创板现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公司专注于无刷直流(BLDC)电机控制及驱动芯片领域,此类芯片通过电磁力驱动,与传统电机存在技术差异。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至6亿元(折合8,400万美元),利润增长27%至2.22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果链巨头蓝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挂牌,开市升近4%报18.8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19.06港元,升4.8%。 公司发售2.62亿股,每股以上限18.18港元定价,录得超额认购近462倍,国际配售超额16倍,集资净额46.9亿港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9亿美元,当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资产、Redwood Elite及世运线路版等。 蓝思科技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去年收入约6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汽与Stellantis合资车企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资成立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产管理人申请法院裁定破产。管理人表示,公司已无重整及和解可能,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无力清偿到期负债。 广汽菲克透过管理人微信公众号披露破产清算最新进展。该公司曾凭借Jeep车型本土化生产,在中国市场取得高峰,但随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吸引力下滑,最终陷入长期停产。 2022年10月,广汽菲克因经营不善,且实际资产无法偿还全部债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随后近3年里,广汽菲克拍卖了超过3,000件标的物,包括模具、试验车等。至于土地、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等核心资产已五次公开拍卖,但因无人出价而全部流拍。虽然该公司曾招募投资者重整,但一直无人问津。 广汽集团表示,此为法院及破产管理人依程序推进的正常安排,集团将尊重并支持相关工作。Jeep品牌虽已停止中国本土化生产,但牧马人、大切诺基等高端车型仍透过进口方式销售。 广汽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96港元,转升1.0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zi makes thin-film packaging

营收下滑叠加行业阵痛 新子光电逆势赴美上市

尽管去年录得净亏损且营收下滑,这家薄膜太阳能封装企业仍将其纳斯达克的集资规模扩大了一倍 重点: 新子光电已递交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国太阳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之际,公司去年营收下滑 这家公司押注强劲需求,称预测数据显示,其核心薄膜太阳能产品销售额2019至2029年将翻倍有余   谭英 杭州新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XZ.US)扩大纳斯达克上市规模的举措或许令人侧目,尤其考虑到其疲弱的财务状况,以及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戒心。 当众多中国企业蜂拥赴港上市,这家规模较小的太阳能薄膜制造商却选择纳斯达克。公司今年3月首次递交赴美上市申请,最新披露显示,新子光电拟将发行量提高150%,从原定的150万股增至380万股,潜在市值上限达1.16亿美元。 新子光电是薄膜产品市场的利基企业,专攻标准太阳能组件保护封装材料。此类薄膜亦可安装在窗户,及其他透明物质表面发电,但其光电转化率通常低于传统太阳能板。 招股书援引第三方研究称,去年其薄膜产品全球销售额达99亿元人民币(14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5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或是新子光电扩募的信心来源。目前,公司聚焦江苏宿迁经济开发区的客户,涵盖行业龙头天合光能(688599.SS)。 新子光电披露,上述开发区的企业年产太阳能板可达40吉瓦,即年产4亿平方米太阳能板,对应需耗8亿平方米共挤膜作封装材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太阳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产能或大量闲置,但过剩局面将随时间而缓解。 鉴于产品需求增长预期,新子光电计划新建8条共挤膜封装生产线。自2022年启动出口业务,公司重点开拓越南市场,该国已成为中国太阳能制造商规避西方关税的热门地。 若成功上市,新子光电将成为继斯凯蒙太阳能3月挂牌后,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光伏企业。斯凯蒙太阳能上市以来股价已下跌35%,这对新子光电不是好兆头。 过去三年,新子光电业务表现也乏善可陈,营收从2022年的3,800万美元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3,280万美元,去年更跌至2,500万美元。期内,利润从2022年的180万美元,到去年亏损340,050美元。 与业内同行相似,新子光电正承受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下行压力,目前多数企业处于亏本生产状态。公司两大核心产品——透明、白色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薄膜)薄膜及POE(聚烯烃弹性体),去年平均售价分别下跌26%和21%。 业务渐趋稳定 积极信号是,新子光电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900万美元降至去年的2,250万美元,降幅达23%。去年上下半年营收也保持稳定,上半年销售额1,260万美元,下半年微降至1,250万美元。同期业绩明显好转,上半年亏损70万美元后,下半年实现36万美元盈利。 新子光电称,2023年公司是全球第九大透明光伏封装薄膜制造商。当前,行业龙头福斯特(603806.SH)市值为367亿元人民币,市销率(P/S)维持在2.07的较高水平。若采用同等估值,新子光电市值仅5,000万美元,远低于其7,500万至1.12亿美元的估值区间。 中国掌控全球超80%的光伏供应链,因而易受美国等国保护性关税冲击。但当前产业最大症结在于产能过剩,源于前几年厂商为应对预期需求而大肆扩产。近期在上海举行的行业论坛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去年全行业亏损总额达400亿美元,多数制造商现仍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2月,发改委召开线上会议,呼吁禁止新增产能。禁令虽未落地,高纪凡倡议通过兼并重组与减产推动行业整合。 尽管近年行业阵痛,太阳能无疑代表未来潮流趋势。能源智库Ember数据显示,太阳能装机量每三年倍翻,2024年贡献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40%。行业协会SolarPowerEurope称,2024年全球装机量增长33%,突破2太瓦,但今年增速预计放缓至10%。 增速放缓部分归因于美国市场波动,其约占全球光伏市场8%的份额。去年,美国新增装机量50吉瓦,创历史纪录,较2023年增长21%。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逐步取消新增光伏装机补贴,未来数年恐难复制此增长态势。 新子光电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定价,按中位数计算可募资约1,900万美元。部分资金将用于扩产及培育出口业务。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5%降至去年的32%。 归根结底,新子光电在中国庞大的光伏生态中体量有限,近三年营收盈利持续波动。不过,当前其经营渐趋稳定,增发目标的实现或表明有投资者看好公司前景。最终,需由华尔街主流投资者判定,他们是否认同前述乐观预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