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600万美元收购房地产数据和服务提供商添玑,符合它在动荡时期保持盈利的策略

重点:

  • 易居最新的适度收购符合其在中国房地产服务市场的长期保守做法
  • 这种方法可以保护公司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也可能导致它被更为活跃的同行超越而显得无足轻重

阳歌

在过去20年里,在经济大幅增长的背景之下,中国房产市场蓬勃发展。但你可能无法从专营房地产服务的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E-House (China) Enterprise Holdings Ltd.,港交所:2048)身上看出这一点。它是早期的市场领导者,刚刚宣布了一项不大不小的新并购,感觉就像碰上打折买到便宜货。

也许这就是这家公司的问题所在。它早期与中国互联网先驱新浪有着紧密联系,在当时这种联系使它看起来必将成为中国年轻且快速增长的房地产市场的领导者。当其他公司立鸿鹄之志时,易居似乎总是更关注小细节。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清楚地体现在该公司周二收盘后发布的最新公告中。公告宣布收购一家名为添玑网络(Tianji Networks)的小公司,它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易居说它将以相对低廉的3亿人民币(4600万美元)收购添玑,公告称后者的数据和服务“可补充本公司的线上房地产分部”。

添玑肯定不会给易居带来大额的新收入或利润,至少不会直接带来。公告说,添玑去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近一半,为3560万元,而净亏损从一年前的4600万元增加到6700万元。这些数字只是易居的一小部分,易居自己去年的收入下降了11%,达到81亿元,而其利润下降了近三分之二,达到3.15亿元。

尽管如此,投资者似乎还是乐见易居的这一则不大的好消息,该公司的股票在公告发布后第二天的早盘交易中上涨了3%。

小规模的收购似乎反映了易居没有什么凌云壮志,这或许有助于保持公司的稳定,但也使其无法实现更大的潜力。该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在过去两年保持盈利的公司之一,即便新冠疫情和政府的限制措施在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对市场起到了打压作用。

易居甚至在最近还宣布了一个非常温和的年度股息,相当于约0.7%的派息比率。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我们嗤之以鼻的事情,尤其是考虑到大多数中国房地产公司目前都不分红,但这也不太可能吸引投资者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在某些方面,易居似乎是其早期主要投资者新浪的房地产版本。新浪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新浪经营着门户网站,它的名字在21世纪前半叶是独立新闻的代名词,并且是首批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之一。

但在过去十年中,由于被更具野心的同行超越,新浪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现在它正试图进行私有化和退市。

搬家

易居在2016年有过一次类似的行动,从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退市,当时有一批中国公司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些公司中的多数都觉得纽约的投资者不懂欣赏或者不能理解它们的叙事,希望能在靠近大本营的地方——要么是中国大陆的两个主板市场,或者临近的香港——重新上市。

易居于2018年7月成功地在香港重新上市,也就是在离开纽约大约两年后。它通过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短暂地实现了它所寻求的更高估值,当时公司的估值约为34亿美元。这几乎是其在纽约私有化退市时12亿美元估值的三倍。

但是自香港上市以来,该股已经损失了大约一半的价值,因为缺乏耐心的投资者看着该公司被更积极和灵活的同行超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贝壳找房(KE Holdings),这家在纽约上市的公司旗下有链家地产——中国房地产服务领域的领导者。

贝壳找房的股票从不到一年前的IPO价格上涨了近两倍,因为该公司从2019年的大额亏损转为2020年实现28亿元利润,同时全年营收增长50%。这显然比易居去年收入的小幅下降让投资者更加兴奋,即使该公司在困难的情况下仍设法保持盈利。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易居的市盈率(PE)目前相当高,为28倍,尽管如果基于其较强的2019年利润计算,该数字将降至仅10倍。相比之下,基于2020年的盈利,贝壳找房的市盈率高达100倍,尽管基于分析师对今年利润的预测,该数字会下降到仍相对较高的56倍。

从全球范围来比较,易居目前的估值与美国同行纽马克集团(Newmark Group)的估值大致相当,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为27倍。

综上所述,像易居这样的公司由于相对保守,很难让投资者感到兴奋。对于那些希望在中国不断变化的房地产版图中寻找稳健的人来说,易居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赌注。但话又说回来了,正如新浪这个例子所显示的,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中,这种保守的企业也有可能变得无足轻重,被贝壳找房这样更为积极的新来者赶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后 朝聚眼科重启收购扩张模式?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或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