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抗癌药制造商的股价因其核心产品获得批准而大涨,但在早期投资者淡马锡退出后又股价回落

重点:

  • 在药明巨诺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将核心产品在中国进行商业化后不到两周,重要的早期投资者淡马锡出售了持有的所有股份
  • 药明巨诺的股票现在比IPO价格低近30%,因为在将其尖端的癌症治疗方法商业化的进程中,它仍面临许多障碍。

梁武仁

药明巨诺(开曼)有限公司【JW (Cayman) Therapeutics Co. Ltd.,2126.HK】的其中一位早期投资者来说,一项重大的突破似乎还不够。这就是这家中国抗癌药物开发企业目前的情况,在过去两周,它先是取得了监管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随后又遭遇一个主要机构投资者撤离,股价坐上了过山车。

据《国际金融评论》(IFR)9月14日报道,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通过大宗交易的形式,以每股22.20港元的价格出售了持有的药明巨诺全部6%的股份。两天后一份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文件披露了此项交易。

药明巨诺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由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BMY.US)旗下的朱诺医疗(Juno Therapeutics)和上海的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药明康德(2359.HK;603259.SH)于2016年共同创立。淡马锡出售股权后,百时美施贵宝仍然是药明巨诺的大股东,持有20%的股份。

淡马锡是药明巨诺去年11月上市前的早期投资者之一,其退出的时机令人费解。就在淡马锡选择退出的两周前,这家抗癌药物制造商表示,它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文,将其核心产品“relma-cel”商业化,这一产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对治疗无反应的淋巴瘤。

该公司宣称,这是全球第六款被批准的CAR T细胞疗法。这种疗法是新兴治疗方法之一,它提取患者自身血液中的免疫T细胞,然后对其进行改造,制造出攻击癌症的CAR T细胞。

从9月3日这一消息首次报道,到9月13日淡马锡出售股份被披露之前,药明巨诺的股价飙升了38%。而第二则消息的出现则抹去了之前所有的股票涨幅,该股现在的交易价格比其IPO价格23.80港元低了近30%。

根据《国际金融评论》报道,淡马锡以低于药明巨诺9月13日收盘价9.8%的价格套现,接近该股大宗交易价格范围的底端,比药明巨诺的IPO价格低约7%。淡马锡从这笔交易中净赚约5.39亿港元(6900万美元)。

考虑到它很早就买入了药明巨诺,而且其股权出售的价格可能远远高于其上市前的估值,这家新加坡投资机构仍可能从这笔投资中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回报。淡马锡决定退出药明巨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作为一个积极的投资机构,淡马锡也许正在从一项投资中套现以进入另一项投资。说到底,机构投资者总会进行这样的行为。

虽然这么说,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低于IPO价格的价格出售股票,就这家生物制药公司的近期前景来说,仍说明了一些问题,至少在淡马锡眼中是这样。

药明巨诺已经成立五年了,但是像许多药物初创公司一样,还没有产生任何收入,更不用说盈利了。根据其上月底发布的最新中期报告,今年上半年的一般和行政费用以及研发支出比上年同期激增。

更重要的是,由于加大了relma-cel的商业化努力,该公司在这六个月里产生了销售费用,而在2020年上半年没有此类费用。因此,其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亏损同比增加一倍多,达到3.336亿元(5160万美元)。

巨大的潜力

CAR T细胞疗法是药明巨诺的主要关注点,该市场似乎具有巨大的潜力。根据该公司的IPO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24年,全球市场的规模将从2019年的7.34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181亿美元。

随着癌症患者人数的增加,同时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更多人能负担得起价格昂贵的CAR T细胞疗法,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可能会更快。政府支持药物开发的政策也为制药行业带来了福音。

作为推向市场的准备工作,药明巨诺已经建立了一个1万平方米的工厂,每年可以为2500名患者生产这种名为relma-cel的新药。它已经组建了一个由9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专门负责该产品的商业化,并且还筹备了一家分销公司。

然而,作为一家在未知领域、药物尚处于临床阶段的药企,药明巨诺在实现盈利的道路上,可能还会有一条漫长而坎坷的道路要走。监管部门的批准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这只是需要跨越的诸多障碍之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CAR T细胞疗法的“新”意味着还有一长串未知因素。生产过程复杂,涉及专用设备和材料,因此该公司可能无法实现批量生产。药明巨诺也没有销售经验,所以不能排除销售可能永远滞后于不断增长的开支的可能性。

此外,中国的制药行业受到严格监管,这意味着任何不利的变化,比如对其疗法实施价格上限,都可能让药明巨诺受到影响。药明巨诺的产品是否会被广泛接受,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因为对许多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保险保障,治疗的费用会非常高。

最后同样重要的一点是,癌症药物开发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今年6月,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和Kite Pharma合资的复星凯特(Fosun Kite Biotechnology),击败药明巨诺,率先在中国拿到了CAR T细胞疗法的批文,成为第一家拿到通行证的中国药企,尽管它的成立时间比药明巨诺还要晚一年。复星凯特受益于凯特公司Yescarta背后的技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批的CAR T细胞疗法,早在2017年就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

在招股说明书中,药明巨诺警告,从安全性、有效性再到成本方面,如果竞争对手的技术更具竞争力,可能会使其产品 “过时”。

尽管存在所有这些风险,药明巨诺还是有可能成功。如果成功,它将为耐心的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但至少对淡马锡来说,这样的等待可能风险太大、时间太长,或者两者可能兼而有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订单量突破1,400万 萝卜快跑领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萝卜快跑(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累计已完成1,400万单。这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未来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总经理Gary Black近期亦称该公司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导者”。 财报显示,仅第二季度萝卜快跑完全无人驾驶订单超220万单,同比增长148%。百度表示,其车队迄今累计实现超2亿公里无人驾驶里程,且保持优异的安全记录。与此同时,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计付费订单量达1,000万单,并宣布其无人驾驶里程达1亿英里(约1.6亿公里)。 截至六月,萝卜快跑业务版图已覆盖全球16个城市,并逐步扩大公开道路测试范围。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区域启动中东路测。香港是萝卜快跑首个右舵车市场,近期测试已拓展至东涌和南区,推进商业区与住宅区更复杂路况的测试。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在那里(香港)的经验为进军其他右舵车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增强了我们在全球扩展萝卜快跑业务的信心。” 七月,百度与Uber达成多年期合作,计划在亚洲和中东等多个市场部署数千辆无人驾驶车辆。八月又宣布与Lyft在欧洲达成合作,首站覆盖德、英两国,加快推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全球布局。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职教需求日增 中国东方教育盈收双升

这家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10%,净利润飙升近50%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较过去两年的增长率翻倍有余 • 公司受益于中国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后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阳歌 职业教育不仅助力中国青年应对严峻就业市场,更为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强劲动力。本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近50%。 对投资者更具意义的是,这家公司崛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军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价强势反弹,52周内累计涨幅逾200%,触及近四年高位。不过,投资者跟风追涨前需注意,职教板块已显现分化格局,龙头股表现强劲,中小同业则持续承压,详细分析见下文。 过往数年间,职教机构在中国庞大教育体系中一度遇冷,因资本竞相追逐K-12学段服务,以及顶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长私营企业。2021年监管风波叫停多数K-12学科培训服务,使前者几乎清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后者近期也明显承压。 此消彼长之下,专注烹饪、汽修、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职教机构,反成民办教育领域表现最佳的板块。与触碰监管红线的K-12教培机构不同,职业教育正持续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政策红利直接体现于财报: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补助金倍增至2,150万元(折合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70万元。金额绝对值有限,但显著印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类无须偿还的资金既可冲减运营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润空间。 近期关键政策突破在于,职教机构首获颁发学士学位授权,这是原属传统高校的特权。除象征高等教育类型平等化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职校毕业生由此获得报考公务员及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东方教育在财报中指出,为应对市场变局,其三年制长期课程的报名占比持续攀升。为使日益趋近传统高校模式的长期培养获得更佳环境,公司正打造多个“职业教育产业园”。此概念实则暗合高校校园的职教版本。 新园区将与遍布全国的234个教学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学点)形成互补。目前,四川、山东、贵州、河南四省职教产业园一期已投入运营,江苏、江西两省同类项目也在规划中。 公司强调:“本集团相信职教产业园,将成为增加学生对本集团教育服务需求的主动力,并可在未来达致成本协同效益。” 美容领域的大生意 财报深层数据进一步揭示,中国东方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加速扩张,但当前疲弱就业环境下,各专业冷热不均。时尚美业板块表现亮眼之际,信息技术(IT)领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1.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相较过去两年3%至4%的年增速显著提升。期内新生注册量同比增长7.1%至83,521人,学员月均总数增长5.5%至152,817人。 时尚美业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中的业绩明星,营收几近翻番,学员月均人数增长76%。但该板块营收占比仍较小,最新财报期仅贡献总营收的4%。 烹饪技术作为核心创收板块,贡献近半数营收,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学员月均人数增长8.3%。规模较小的西点西餐部门表现更优,营收增长14%,学员月均人数增长18.5%。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板块成为业绩洼地,期内营收同比下降3%,占公司总营收17%。该板块学员月均人数同比下滑6.8%。 招生规模扩容的同时,营业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实现了师资零扩张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终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48.4%至4.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72亿元。 伴随盈利提升,公司将去年的末期股息从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该举措也是投资者青睐度攀升的潜在动因。 需要重申的是,并非所有职教股均享行业需求红利。中教控股(0839.HK)作为另一业内主要参与者,当前市盈率27倍,与中国东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后者市值约为前者一倍。规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团(2001.HK)估值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则几近亏损边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贡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