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of unemployed Chinese youth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央行3个月以来第二次宣布降息

▷ 中国阻止英特尔最新并购

▷ 中概股连续3周下滑

▷ 钉钉或脱离阿里云独立上市

本周中概股评分:35/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高调的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通常情况下都比较低调,但是上周显然是个例外。出乎外界的预料,它在3个月以来第2次宣布降息,此举让中美国债利差达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

8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将继续“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强调了“国内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报告还指出,应当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因为商业银行“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

青年失业率数据暂停发布

国家统计局上周宣布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相关的失业率数据目前暂停发布,待相关统计方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再恢复发布。最后公布的数据停留在6月,当月青年失业率为创纪录的21.3%。

中概股继续下滑

通常情况下,降息会提振投资者的信心,但中概股还是连续第3周下滑。恒生H股指数上周下跌6%,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5.5%。而恒生指数下跌了5.9%,今年以来已下跌11%。3周以来,中概股跌幅超过10%。

中国反击——英特尔并购受阻

上周我们报道了拜登政府扼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最新动作,这周中国的反击就来了。英特尔收购以色列Tower Semiconductor的计划由于没有获得中国的批准,而宣告失败。而有关部门其实并没有直接阻止这项54亿美元的并购案,只是始终没有批准,从而导致交易无疾而终。有评论称这种状况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

因为英特尔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因而其并购交易必须要通过中国的反垄断调查方能实施。而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第一次动用这样的权力,早在2018年特朗普当政时期,中国也用相同的操作阻止了高通对恩智浦半导体的收购。

泰森退出中国

根据业内人士消息,美国最大的肉类公司泰森食品有限公司(Tyson Foods, TSN)拟出售其中国家禽业务。据悉,泰森已聘请高盛担任顾问来寻找买家。

此前,跟泰森食品同为肯德基、麦当劳重要供应商的嘉吉(Cargill)也将其中国区蛋白业务出售给德弘资本(DCP),后者曾投资过蒙牛、现代牧业、圣农发展等多家农牧企业。

钉钉或脱离阿里云独立上市

阿里巴巴的拆分进入了新阶段,下一个独立的部门可能是钉钉。根据业内人士消息,钉钉将从阿里云中独立出来并寻求上市。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今年3月宣布准备拆分出来的6大独立集团之一。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大增

阿里巴巴二季度财报显示,同样来自拆分出来的六大业务集团之一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41%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运营着布局全球的电子商务业务,包括东南亚B2C平台Lazada、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B2C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服务欧洲市场的Trendyol和专注南亚的Daraz。除速卖通(AliExpress)外,其他资产都是阿里在过去几年收购而来的。将这些资产更有效地组合起来,对公司来说会是一个挑战。

喜茶挑战伦敦

2012年在江门开设第一家奶茶店时,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就定下了与星巴克竞争的目标。现在瑞幸已经超过了星巴克中国,而蜜雪冰城、新时沏、茶百道等公司都在准备美国或者香港上市。喜茶最近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上一次传闻该公司朝这个方向迈进还是在2021年9月,当时有报道称其任命瑞银为香港IPO的主承销商,拟筹集高达5亿美元(36.5亿元)的资金。

不过8月份喜茶正式登陆欧洲,在伦敦的Shaftesbury Avenue开设了亚洲之外的第一家门店。如果不了解这条大街的话,我们或许可以简单地把它类比为上海的福州路——是一条时尚又有文化的大街,同时伦敦唐人街也在那里附近。

这个高调举动很可能意味着喜茶即将重启IPO计划。

新闻

简讯:中国私募基金注资3.5亿美元 持股汉堡王中国83%

继星巴克后,又一家外资餐饮品牌出售中国业务股权。中国私募基金CPE源峰与汉堡王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QSR.US)周一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CPE将注资3.5亿美元,持股“汉堡王中国”83%,RBI保留约17%,合资公司估值约4.21亿美元。 根據公告,双方已签署20年主开发协议,授予汉堡王中国在内地的独家经营权。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行销与产品创新,计划到2035年将门店数量由现有约1,250家增至4,000家以上。 CPE源峰是北京的私募股权公司,投资涵盖科技、工业和消费等领域,是泡泡玛特的早期投资者。其投资组合包括蜜雪冰城、爱尔眼科、老铺黄金等上市企业。 汉堡王于2005年进入中国,2012年,土耳其快餐运营商TFI Asia Holdings BV和笛卡尔资本(Cartesian Capital Group)接手汉堡王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权,利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使中国市场成为汉堡王门市数量最多的国际市场,但平均单店营收却在所有国际市场中垫底,2024年仅为40万美元,远低于法国的380万美元。 RBI于今年初自前合资方手中回收股权,重组管理团队后,2025年二季度实现同店销售转正,三季度可比销售增长10.5%。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置地获批发39亿美元票据

内地开发商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109.HK)周一公布,已获香港联交所批准,可于十二个月内,发行总值39亿美元的中期票据。公司表示,票据只向专业投资者发行。 华润置地已委托六家银行作为安排行及交易商,主要有中国银行、星展银行及汇丰等。 今年首三季度,公司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544亿元,按年减少10.4%;涉及的建筑面积约572.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4.1%。 周二华润置地开市跌0.14%报29.04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1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emiconductor firm Silicon Integrity Semiconductor applies for HK listing with lofty valuation unlikely

半导体股芯德申港挂牌 料难高估值上市

芯德半导体主攻半导体封装与测试业务,乘着内地重点支持半导体行业,递表申港上市         重点: 收入增长放慢,业绩续见红 获小米创办人雷军及台湾晶片股龙头联发科技入股   白芯蕊 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及汽车电子大时代下,半导体成为重要产业,半导体封测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江苏芯德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递交上市申请文件,为在香港上市铺路。 芯德半导体于2020年9月由心联芯、南京元钧及宁泰芯创办,主要从事半导体开发封装设计、提供定制封装产品以及封装产品测试服务,随后引入多位股东,当中包括台湾联发科技(2454.TW)、龙旗科技(603341.SH)及由小米(1810.HK)董事长雷军私人持有的小米长江。 目前宁泰芯为最大股东,持有9.49%芯德半导体股权,宁泰芯主要股东包括主席张国栋及总经理潘明东等管理层。 先进封装突破摩尔定律 半导体产业链主要由三大领域组成,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加工以及封装与测试,目前半导体工艺正迈向3纳米或以下的更细尺寸进发。不过,未来五年,随着摩尔定律(Moore's law)放缓,半导体性能受限,依靠先进封装便成为技术突破点,更成为芯片提升技术最核心路线。 所谓先进封装是通过创新结构、互联技术、材料及设备,令半导体在高密度及更细小尺寸下,仍能保持低功耗、更佳性能及维持电子零件的可靠性。由于不同半导体产品在电气性能、尺寸、应用场景等都存有差异,因此封装形式各有不同,加上设备开支大,同时需要大量顶尖晶片业人才,变相入场门槛相当高。 现时封装行业主要采用OSAT(委托半导体封装与测试)模式,当中包括通用用途OSAT产品和特定应用OSAT,通用用途OSAT提供多种不同类型芯片封装与测试,产品能应用于多个领域。至于特定应用OSAT,则专门针对特定用途封芯片。据上市申请文件指,芯德半导体是中国通用OSAT企业中排名第7位。 整体上,芯德半导体涵盖QFN(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BGA(球栅阵列封装)、LGA(栅格阵列封装)、WLP(晶圆级封装)及2.5D/3D等封装产品技术,当中QFN及BGA封装产品占2025上半年收入达31%和31.8%,达到1.47亿元和1.5亿元,按年分别增长25.5%和18.4%,带动集团2025上半年总收入增长升22%至4.75亿元。 成本超过收入 尽管收入持续增长,但集团销售成本却比收入多,以2025上半年业绩计,销售成本达5.52亿元,比收入多7,741万元,主要是材料成本所致,令集团纯利见红,达亏损2.07亿元。不过,销售成本的折旧及摊销比例近年持续下降,令集团经调整EBITDA已在2024年上半年转赚934万元,到2025同期更提高至5,934万元,按年大增535%。 随着通讯、消费电子、高效能运算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挈全球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市场发展,单是在2020年整个市场规模已达4,956亿元,到2024年便提高到6,4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同时汽车电气化范围扩大及人工智能不断进步,市场估计2029年半导体封装与测试行业规模增至9,330亿元。 不过,值得留意是芯德半导体业务会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因客户主要是消费电子行业,尤其会受到春节假期,以及客户假期前或后备货等因素左右,因此公司全年第二季及第四季度销售额,通常会出现周期性增加。 整体来讲,中国晶片行业受惠国策,加上国产替代成风,晶片股前景一片光明,例如中芯(0981.HK;688981.SH)及华虹半导体(1347.HK;688347.SH),两间企业不单录得盈利,加上内地北水资金追捧,令估值持续推升,目前预期市盈率分别达104.9倍和205倍。 芯德半导体拥有联发科技小米长江等股东支持,背景相当特独,但要注意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2023年、2024年及2025上半年收入增幅分别为89%、62.5%和22.1%,加上纯利仍未能扭亏为盈,故未必能以一个高估值方式上市,除非集团能加快收入增长,减少各类支出,令业绩扭亏为盈,才能提升估值,否则股价不容易有理想表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简讯:英国调查宇通电动巴士可否被遥距关停

英国政府正在对数百辆中国制电动巴士能否被远距关停展开调查。凸显出英国对“中国制造”的担忧似乎正在加深。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交通部正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合作,评估中国巴士制造商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是否拥有对车辆控制系统的远程访问权限,以进行软件更新和诊断。 此调查源自挪威先前的发现。挪威奥斯陆公共交通公司Ruter上月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宇通位于中国郑州的总部,可使挪威境内的宇通巴士“停驶或失效”,丹麦因此也展开审查。挪威与丹麦的测试均显示,宇通巴士具远端电池与供电管理存取权限,理论上制造商可使其停用。 丹麦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Movia则表示,此类管理权限是电动车的通病,许多西方制造商也存在此问题。 报道称,宇通已向英国供应约700辆电动巴士,分布于诺丁汉、南威尔斯及格拉斯哥,由Stagecoach与FirstBus等公司营运。该公司近期亦希望打入伦敦市场,推出双层电动巴士。 宇通回应表示,公司遵守各地法律与数据保护规范,远端数据仅用于维护与优化,并采加密储存与权限管控,不会未经授权取用资料。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