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攀升

▷ 3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2%

▷ 茶百道拟通过香港IPO融资3.3亿美元

▷ 阿里巴巴试图出售饿了么未果

▷ 中资行开展房企追债潮

本周中概股评分:50/100

Portrait of Doug Young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宏观

中国经济2024开局强劲

上周的重磅经济新闻是中国最新的GDP数据出炉,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3%,远超路透社此前的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市场预期增长4.6%。不过,许多人仍然保持谨慎态度,称一度是中国主要增长动力之一的房地产市场依旧非常疲弱。

疲软的零售销售和通胀数据则表明,在经济稳步增长数个季度之前,中国需要展示更强劲的GDP增长,从而让人相信经济处于更加稳定的基础之上。积极的一面是,超出预期的增长数据令许多分析师上调了今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看起来,中国正在实现约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攀升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推动更多的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人民币,这一努力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来自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涉及人民币的国际贸易比例从2月的4%上升至4.7%,为Swift去年7月设立新基准以来的最高水平。

去年11月,人民币超过日元成为全球交易量第四大的货币。人民币虽然仍远远落后于美元及欧元,但可能很快就会超过英镑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

中概股低迷上涨行情谢幕

典型的“买在谣言起,卖在消息出”案例。中国宣布第一季度GDP增长强劲后,中概股上周出现下跌,结束了前几周相对低迷的上涨行情。上周,恒生H股指数下跌2.3%,恒指下跌3%。MSCI China ETF上涨0.3%。

中国股票买家已经等待了几年时间,期待着一个持续的上涨行情,但却希望落空。去年年初开始时,有一波强劲的涨势,但很快就消失了,今年也出现了一波从1月下旬开始的大幅下跌行情。所有人都将密切关注下周市场的走势,看投资者是否能回到早期的乐观情绪,或者最近的上涨行情是否会继续消退。

》》行业

房价创近十年来最大跌幅

尽管一些人可能正为超出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举杯庆祝,但对于备受困扰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气氛要严峻得多。据路透社利用官方数据计算的结果,3月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2%,较2月1.4%的降幅加速,创下2015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过去两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受到困扰,许多市场的房价现在已较先前的峰值下降了20%或更多。政府正试图通过推动大型国有银行提供资金,以重启一些停滞的项目来整顿这一混乱局面。然而,银行方面担心不良贷款继续增加。

英特尔推出“中国特供版”AI芯片

先是英伟达,现在英特尔,正准备推出两款全新的人工智能优化芯片,专门为中国设计,以避免与美国的出口限制相冲突。英特尔对其计划非常低调,这些计划包含在其官网发布的一份白皮书中。白皮书表示,这两款芯片,HL-328和HL-388,将分别于6月和9月推出。

白酒泡沫破灭

中国白酒制造商的股票,往往在高估值方面挑战着一切理性,包括行业领导者茅台的崛起,成为该国最有价值的公司。然而,茅台一款招牌产品最近的降价可能已经消减了白酒业泡沫的部分气泡。

中证白酒指数上周从4月初的高点下跌近6%。年初以来,茅台持续降价,许多公司的股价下跌。当然,一切都是相对的,茅台每瓶2615元的最新价格仍然相当可观,相当于360美元。大多数其他白酒品牌要便宜得多。

》》企业

阿里试图出售饿了么未果

阿里巴巴的观察者最近注意到了,该公司计划将其六大主要业务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剥离并单独上市的计划逐渐失败的情况。现在,财新的最新报道援引内部消息人士的话称,这家电商巨头今年早些时候曾与字节跳动就出售外卖送餐业务饿了么进行过谈判,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饿了么是阿里巴巴的较大资产之一,尽管不是去年该公司的标志性分拆公告中命名的六大主要业务之一,但此次失败的谈判凸显出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新股IPO市场持续疲软,我们可能会看到,市场情绪改善前,阿里巴巴尝试通过出售大型但非核心主要资产来实现更多的这类交易。

茶百道拟通过香港IPO融资3.3亿美元

近期在IPO方面,消费品行业并不太活跃,投资者因担心中国消费者信心谨慎而避开了这个行业。不过,茶百道似乎对投资者能够接受其上市计划充满信心,该计划上周启动,融资目标达到3.3亿美元,是今年香港市场最大一笔融资。

我们已经写了不少关于茶饮制造商突然寻求通过香港IPO筹集资金的报道。自去年十月以来,至少有五家类似的申请提交。我们需要等等看,此番上市的市场反应。如果茶百道最终不得不降低融资目标,以适应投资者的冷淡反应,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

苹果中国应用商店下架WhatsApp及Threads

Meta的热门即时通讯服务WhatsApp,以及其作为Instagram一部分的Threads应用,均已根据中国管理部门的要求从苹果的中国应用商店下架。Telegram、Signal两款应用也被要求下架。

中资行开展房企追债潮

上周,我们将聚光灯对准另一家几近资不抵债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集团,该公司正在迅速制定债务重组计划。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故事的最新变化中,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建行亚洲本月早些时候向香港法院申请对世茂清盘。

这不是债权人第一次向香港法院提出这样的清盘要求。今年早些时候,当法官裁定类似的请求可以继续进行时,恒大就成为头条新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机构,建行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这意味着其几乎肯定在采取如此重要的举措之前,得到了北京的批准。

盛丰物流股价大起大落

上周,我们还关注了一家名为盛丰物流的小众物流公司。该公司是2022年及去年,作为“迷因股”大起大落行情中的在美上市中概公司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盛丰物流的股价在2023年IPO后翻了一番,之后大跌,后又飙升至更高,然后再次大跌。

尽管我们找不到太多证据证实盛丰物流确实是一只“迷因股”,但这家相对保守的公司曾在社交媒体平台Reddit上被提及,称其是一个良好的做空目标,当时股价处于高位。有趣的是,当所有事情都结束了,“迷因股”的买家打道回府,股价实际上以一个看起来相当合理的估值稳定下来。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