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互联竞购战愈演愈烈 高管收购团队获重大支持

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董事长领导的收购团队,获得了大型政府基金对该交易的重要支持
重点:
- 据中国媒体报道,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基金,准备支持由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管理层主导的私有化交易
- 寻求从这笔交易中获利的大型西方投资机构包括黑石、美国银行和先锋领航
阳歌
几家大型金融机构似乎正在紧盯可能是中国民营科技领域今年最具活力的并购故事之一,故事的主角是纽约上市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世纪互联(VNET.US)。本周,这个故事出现了新的进展,中国媒体报道,一个强大的国有参与者准备支持由世纪互联创始人领导、公司管理层主导的私有化竞标。
我们稍后将关注这一最新进展,以及它对这笔交易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首先,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笔交易已经在西方和国内吸引了多少大投资者的关注,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实际上,世纪互联在其领域大大落后于同行,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是由美国私募巨头贝恩公司控股的秦淮数据(CD.US),以及行业领导者万国数据(GDS.US; 9698.US)。世纪互联是三者中成立时间最长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但近年来,它已经被两个年轻的竞争对手超越。
虽然地位弱小,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世纪互联吸引了相当多大型私募竞购者,即使它从来没有正式挂牌出售。中国私募公司汉能集团是唯一一个发出正式收购要约的,欲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8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
然而,今年据称正在考虑竞购世纪互联的公司,还包括韩国的安博凯直接投资基金、太盟投资集团和晨岭资本。据彭博社报道,太盟和晨岭是在上个月开始考虑投标的。与此同时,世纪互联宣布了由该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升牵头的内部竞购,价格是每股ADS作价8.2美元。
虽然大牌私募公司都在考虑竞购,但至少有一家大公司——黑石,正在以其他方式参与这场竞赛,即收购世纪互联的主要股份。它在6月底持有7.3%的世纪互联股票,在该公司还有一项潜在的主要权益,因为它今年早些时候购买了世纪互联2.5亿美元的五年期票据,后期可以转换为股票。
世纪互联最新的大股东名单,听上去就是大投资机构名录,其中包括持有公司3.3%股份的美国金瑞基金、持有3.1%股份的先锋领航、持有2%股份的美国银行,以及持有1.5%股份的贝莱德。它们都没有被列入世纪互联最新的年报中,由于该报告列出的是截至今年2月底的大股东,这表明它们可能大多数是新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似乎完全是利益驱使,因为世纪互联目前的股价远低于汉能和管理层主导的收购价格。周三,在关于领导层收购的重要消息传出后,该股上涨了10.3%。但即使是最新的收盘价5.03美元,仍然比两方的收购价低了约60%。
这意味着,如果以其中任何一个收购价发生交易,股东们都能大赚一笔,如果有更高的报价,可能还会赚得更多。
来自“国家队”的支持
说了这么多,我们接下来就关注一下最新消息——据说由国家信息中心管理的一个基金,已同意支持管理层主导的竞标。这个基金看起来很厉害,因为它隶属于国家发改委,它是中国最高的经济规划机构,也是最有权力的经济机构之一。
报道称,国家信息中心已经设立了一个20亿元的基金来支持管理层主导的收购要约,要约对世纪互联的估值约为12亿美元(87.6亿元)。陈升等高层管理人员总共持有该公司约10%的股份,这意味着管理层主导的收购方必须拿出约10亿美元回购其余股份。最新消息显示,国家信息中心可能会提供其中的大约四分之一。
因此,管理团队仍然必须找到其他支持者,再提供7.5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考虑到世纪互联在同行中的落后地位。
这种落后状态体现在该公司的市销率上,目前只有0.76倍,相比之下,秦淮数据高达4.05倍,而万国数据则为1.37倍,这个数字虽然不是特别厉害,但仍算强劲。想详细了解世纪互联为何落后,可以阅读我们在该公司8月份发布二季度业绩时的一篇报道。
投资界想要分一份羹的原因相对明确,而政府的动机则略有不同。中国政府认为,数字化、大数据和高速互联网等对国家未来发展极为重要。数据中心是这个等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拥有大量的数据、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一直以来,中国让外方难以进入它的电信基础设施,虽然数据中心并非完全属于该领域,而且考虑到秦淮数据在贝恩资本手里,似乎看起来这个领域是对外国人开放的。但是,不难看到,北京方面可能更愿意把世纪互联这样的公司牢牢控制在本国人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国家信息中心会支持管理层主导的竞购。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就来斗胆一猜,看看这笔交易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政府的支持肯定让管理层主导的竞购看起来无疑是目前的领跑者,尽管汉能集团或其他私募股权公司很有可能提出更高的报价。虽然私募股权买家有可能最终获胜,但我们也认为管理层主导的收购方机会是较大的,因为它已经得到了内部人士的支持,现在又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