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智能学习设备生产商在港交所上市不足一个月,已发盈警宣布转盈为亏

重点:

  • 今年7月12日才上市的读书郎发盈警,表示受新冠疫情和股票公允值变动影响,上半年将转盈为亏,亏损额为4,000至4,500万元
  • 读书郎积极拓展线下分销网络,但表现未如理想,在疫情封控下,销售额更受到严重影响

裴梓龙

新冠疫情反复,学校不时停课,你有为家里的孩子购买智能学习机和点读笔,让他们“停课不停学”吗?

这些都是已经有23年历史、主要销售教育硬件的读书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2385.HK)的核心产品。在新冠疫情下,不少学童需留家抗疫,理论上,家长们会多买一些学习产品,让无法上学的孩子们继续充实知识,但读书郎却并没有好好把握这个机遇。

7月12日登陆港交所的读书郎,在公布上市后首份业绩前,却先来一份盈利警告。该公司8月10日公布,预计上半年将录得4,000至4,500万元亏损,表现远差于去年同期录得2,910万元净利润。

虽然与不少有拥有前期投资者的公司一样,读书郎上市后,都需要向首次公开发售前的投资者发行股份,并需从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令读书郎上半年录得约4,780万公允值变动亏损,但这属于非经营项目,并未反映公司核心业务。

收入减少27%

然而,读书郎上半年的销售表现,才是令市场失望的主因。因为公司的收入竟同比减少9,540万元或26.9%,反映其学习产品不但没有因疫情受惠,甚至因为官方的防疫管控措施,影响了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及线下分销业务,导致学生个人平板及可穿戴产品的销售减少;相反,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却同比增加了910万元或29.4%,主要因为有新产品推出,以及拓展社交媒体等营销渠道,令广告开支上升。

盈警公布后,虽然读书郎的股价翌日仅小幅下跌0.3%,但从该股上周五的收盘价7港元计算,已比一个月前的IPO价7.6港元低8.6%,而且公司挂牌首天已经破发,上市以来也只有短短两个交易日的股价比IPO价高,反映投资者不太看好公司前景。

去年4月,读书郎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最终失败而回,到11月再接再厉,但仍然无法通过,再三努力下,今年7月终于成功上市。可是当时的招股反应不太理想,公开发售仅录得0.7倍超额申购,令该股最终以招股价范围的低端定价,但挂牌当日仍大幅低开29%,其后从谷底略为反弹,估计是承销人出手稳定股价。

在中国“教育双减”的政策冲击下,K-12课外培训赛道全军覆没,不少教育机构转型经营智能教育硬件,读书郎作为行业元老,面对一群后起之秀,在策略上却仍然依靠赖以成功的“广告加线下经销”模式,大撒金钱拓展线下经销商网络,然而在网络时代,此举看来已经过时。

根据读书郎上市时的招股文件显示,过去三年,公司的线下销售点分别净增长40个、480个和916个,截至去年底共与132名线下经销商签约,在中国344个城市一共拥有4,523个销售点;因此在这三年间,来自线下经销商的营业额分别占总收入91.7%、85%及85.5%,反映公司严重依赖线下销售,导致业绩在疫情封控下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读书郎也有开拓其他收入来源,包括为学校设计智能课堂解决方案,以搭载智能课堂管理功能的智能教育设备,为教师及学生提供相互联系及互动的学习环境。但是,该业务过去三年的收入分别仅为820万元、2,230万元及2,360万元,占公司总收入只得1.2%、3.1%及2.9%,对减低收入单一风险没有太大帮助。

后起之秀挑战

读书郎销售未如理想,除了因为受疫情影响,估计与市场竞争持续增加有关,因为除了很多K-12教育企业转型外,还有科技巨企加入教育赛道,例如百度(BIDU.US; 9888.HK)推出了小度智能学习平板产品和小度智能词典笔,直接挑战读书郎的人工智能学习机和人工智能词典笔;掌门教育(ZME.US)也有内置10科的同步教辅资源智能学习机;另外,科大讯飞(002230.SZ)推出了可以批改作业和试卷功能的学习机,而有道(DAO.US)也推出多款智能型学习机和人工智能词典笔,可见读书郎正面对四方八面的竞争,不易维持市场份额。

估值方面,作为港交所新丁的读书郎不算便宜。以去年业绩计算,其市盈率约24.6倍,然而今年上半年转亏,虽然经调整净利润介乎1,500至2,000万元,估计公司下半年将同样面对疫情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就算全年能赚钱,相信净利润也会同比大幅下滑,意味预测市盈率有机会升至三位数水平。如果计算市销率来说,同业有道只有0.99倍、科大讯飞为4.8倍,读书郎的2.6倍则位处行业中间水平。

另一方面,读书郎上市时引入了8名基石投资者,一共申购该公司2,819.6万股,占已发行股本8.01%,设有6个月禁售期,意味将于明年1月12日届满。由于最近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松绑日”股价跳水,投资者宜密切该股会否在禁售期完结时,被前期投资者大举抛售获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J&T is a delivery company

新闻概要:极兔速递东南亚业务强劲增长 营收利润双升

这家物流公司上半年处理包裹约140亿件,在东南亚及南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实现强劲增长   余特莉 全球物流服务商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1519.HK)上周五披露,得益于新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47.1%,由去年同期的3,100万美元跃升至1.56亿美元。 近年来极兔全球布局提速,业务版图从最初的东南亚和中国,扩展至沙特、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等新区域。 今年上半年,在东南亚、中国以及拉美、中东等新市场的包裹量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3.1%至55亿美元,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占比为97.1%。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主要受东南亚业务扩张驱动,经调整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上升24.2%至4.36亿美元。 极兔速递副总裁后军仪表示:“我们在东南亚的领先地位更加稳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仍保持增长韧性,新兴市场业务迎来盈利拐点。” 上半年公司处理包裹量达139.9亿件,较去年同期110亿件增长27%。优势市场东南亚增速领跑,在电商业务日趋繁荣,以及依托价格优势在非电商领域取得的拓展下,该区域包裹量增至32.3亿件,同比增长57.9%。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该增长使极兔在东南亚的市占率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至32.8%,连续六年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称该区域单件成本同比下降16.7%,竞争力持续增强。 公司最大业务区域为中国市场,上半年包裹处理量达106亿件,同比增长20%,市占率11.1%。尽管价格战激烈,通过运营提效,单件成本仍降低10.3%。 新兴市场包裹量增至1.7亿件,同比增长21.7%,南美表现尤佳。随着拓展成效显现,该区域收入贡献增至3.6亿美元,并首次实现经调整EBITDA盈利157万美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784万美元。 截至6月30日,公司拥有6,900家网络合作伙伴,较2024年末减少100家;服务网点增加100个至19,200个;分拣中心数量维持239个。 极兔速递在2015年创始于印度尼西亚,现已成为东南亚头部快递企业;2020年进军中国市场后,业务已覆盖13个国家,目前持续向拉丁美洲及中东拓展。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国富氢能折让17%配股 集资9,099万港元

氢能储运设备制造商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582.HK)周日公布,以每股配售价54港元,配售合共最多173万股新H股,集资总额9,347万元,所得净额9,099万元。 配售股份占经扩大之已发行H股总数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3%及1.62%。每股配售价较上周五收市价65.1元折让约17%。 公司拟将配售所得款项用于为中国及海外氢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制氢工厂、加氢站及氢气液化工厂的投资与合作拨付资金。 国富氢能上半年录得收入1.09亿元,按年下降19.2%。亏损由上年同期1.12亿元,收窄至8,925万元。 公司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64.4港元,跌1.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ininglamp makes marketing software

投资者星光熠熠的明略 获中证监放行拟集资1亿美元

这家领先营销软件制造商的香港上市计划,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此次上市可能筹集超过1亿美元 重点: 明略科技赴港上市获中国证监会放行,为公司筹集逾1亿美元的上市计划铺平道路 投资者包括腾讯、WPP及淡马锡的明略,正积极削减成本,向实现盈利迈进   阳歌 明略科技上市申请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顶级投资者阵容,几乎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稳步改善;上周五,公司的上市申请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意味香港上市的进程取得重大监管进展。 明略科技潜在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去年收入有所下滑,公司的服务旨在帮助企业通过更好地理解客户,进而提升营销能力。公司也在相当积极地削减成本,这体现出良好的内控纪律,但如果力度过大,可能导致未来的业内领导地位动摇。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潜力下,公司过去三年将其研发支出削减过半,在行业中这做法可能过于激进。 继前一次申请过期后,明略科技今年6月再次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根据上周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公告,明略科技的上市计划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新申请可继续推进。公告还显示,明略科技拟发行不超过83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在2024年1月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降至16.7亿美元,较2020年11月融资后高峰期的30亿美元估值大幅缩水。此次上市计划由国内投行龙头中金公司承销。最新估值加上中金公司的行业地位,上市可能筹集相对可观的1亿美元或更多资金。 尽管如此,我们将深入剖析该公司的运作细节,其基本面虽存少量问题但仍较为乐观。在多年跟踪中国科技领域的经历中,鲜有见到像明略科技这样具备众多明星投资者的公司。这一名单以互联网巨头腾讯为核心支柱,后者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 腾讯的投资背景可能是帮助明略科技吸引其他知名机构的关键因素,包括红杉中国、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以及全球风投巨头凯鹏华盈。其他投资者还涵盖两大媒体行业巨头,英国的WPP和中国领先短视频平台快手。这些投资者持股比例各异,从1.8%到红杉中国的7.5%不等。 根据上市文件,公司核心产品“秒针系统”去年占其总收入的90%,该系统“整合媒介预算优化、社交媒体管理及客户增长软件”。明略科技提供工具,帮助企业客户,如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和餐饮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并优化主要通过在线媒体平台投放的营销内容。 例如,上市文件指出,客户可利用明略科技的分析服务发现,北方地区的产品消费者在冬季更喜欢观看以雪景为背景的视频,且喜爱视频中的小提琴音乐。“可推断广告素材中文字、图片与视频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影响,协助企业识别出可能生成最佳营销效果的广告内容。” 收入下滑 接下来,我们将审视财务数据。公司收入去年短暂受阻,但盈利指标正稳步改善,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5%至14.6亿元(约合2.05亿美元),但去年下降5.5%至13.8亿元。未提供今年的财务数据,但我们推测降幅在今年上半年可能延续。公司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运营智能和营销智能去年双双下滑,两者占总收入九成以上;仅有行业解决方案板块实现11.3%增长,但该板块仅占收入的9%。 相较而言,据上市文件中第三方数据,明略科技处于龙头地位的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预计2023至2028年的年均增长18.7%,到2028年销售额可达713亿元。因此,明略科技增长已滞后行业均值;去年收入收缩又显著丧失市场份额,作为自居市场领军者的公司而言,这不是好兆头。 然而,下滑的主因看似合理,即公司正尝试从低毛利的定制产品转向更盈利的标准化产品。伴随这一转型,毛利率从2023年的50.1%改善至去年的51.6%,不过两者均低于2022年53.2%的水平。 过去三年,明略科技也在大幅削减开支,进而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如先前所述,研发支出从2022年的7.51亿元降至去年的3.53亿元,降幅逾半;同期行政开支下降38%,销售及营销支出减少55%。 所有这些开支削减,帮助公司去年实现首次调整后经营利润58万元,2023年同期则亏损1.18亿元。公司调整后净亏损,不包括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及股票薪酬,也从2023年的1.74亿元大幅收窄至去年的4,500万元。 现金流也稳步改善,明略科技预计今年这一趋势将“显著向好”。净现金量增长的同时,负债比率从2023年末的47.9%锐降至去年的13.8%。 所有这些向好趋势意味着,此次上市一旦落地,可能吸引相对较强的投资者关注。雄厚投资者阵容构成重大信心信号,成本自律及盈利指标的改善也是积极因素。这家公司很可能成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但需谨慎维持下滑的研发支出,以免被更激进对手赶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行科工招股集资近4亿港元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集资3.92亿港元,本月4日截止认购,8日正式挂牌。 公司的自行车销量由2022年的148,956辆,上升至2024年的229,525辆,复合年增长率24.1%。今年首四个月,销量93,398辆,同比上升146.5%。 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2.54亿元增至去年的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期内盈利则由3140万元,增至5,230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1%。今年首四个月收入及盈利分别为1.85亿元及2,150万元,同比上升46.8%及69.3%。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