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HK
AsiaInfo slips into the red

这家电信软件开发商表示,今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约10%,自2018年香港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重点

  • 亚信科技表示,预计2024年上半年营收下滑7%至13%,期内亏损7,000万元至1.2亿元
  • 公司是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三大运营商减少5G支出的受害者

阳歌

我们写了很多关于消费者日益谨慎,导致很多零售商收入萎缩并出现亏损的文章。现在,可以说电信服务面临的光景也是如此,上周五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信软件提供商之一的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发布盈利预警,就可见一斑。

预警公告显示,公司近期业务恶化的趋势延续到今年上半年,这是公司自2018年在港上市以来首现亏损。亚信科技于2000年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是中国电信行业的先驱,在2014年私有化前,作为纽约上市公司的14年里总体上是盈利。

因此,2024年上半年陷入亏损,对这家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而迅速崛起,并从没亏损的老牌电信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光彩的里程碑。这不令人意外,随着三大主要客户开始控制支出,亚信科技的业务从去年开始恶​​化。

根据收盘后发布的盈利预警,亚信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净亏损7,000万元至1.2亿元之间,扭转去年同期2.12亿元的盈利局面。公司表示,期内营收同比下降约10%,从上年同期的32.8亿元降至28.5亿元至30.5亿元间。

亚信科技将其归咎于来自三大电信公司业务的不确定性,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在30年的高速增长后放缓,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加大了自主研发力度,以图节省资金。公司还表示客户也纷纷推迟订单,加剧亚信科技的营收压力。

虽然陷入亏损是第一次,但公司营收萎缩可以追溯到去年下半年。亚信科技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长5.6%,达到32.8亿元。但用公司数据进行计算会发现,下半年公司陷入萎缩,营收下滑0.4%至46.1亿元。

尽管营收开始萎缩,但公司去年全年仍设法保持盈利。但就连这个指标也开始从上半年增长12%,下降至下半年萎缩50%。因此,最新亏损和营收萎缩加速,只是延续了早前的趋势。

亚信科技股价在周一早盘大跌20%,这是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该股今年下跌了约50%,自2018年IPO以来已缩水逾半。目前,其市盈率(P/E)为8倍,与在香港上市的国内同行中兴通讯(0763.HK; 000063.SZ)持平,但落后于全球网络设备和软件巨头思科(CSCO.US)的16倍。

不景气的电信软件市场

虽然亚信科技的处境看起来不容乐观,但我们应指出,全球电信软件市场的情况看上去更糟。大多数类似的中型电信软件开发商目前都在亏损,意味着亚信科技是最后几家的坚守者,最近它才陷入了亏损。

从全球看,传统电信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的衰落已经持续多年,因它们的主要客户,即大型电信公司随着新一代小型企业级网络的兴起而停滞不前。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住了该趋势,三大国有电信公司继续在政府的指令下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5G网络。

实际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报告​​今年一季度营收继续增长,不过三家公司的营收增幅都不超过5%。它们均报告一季度在网络上的支出同比略有增长,不过似乎正在减少从亚信科技等更小、更通用的公司采购,转而专注于更新、更专业的产品。

亚信科技正试图通过专注于这些更新的业务来提振自己,公司将这些业务分为三类:数智运营、垂直行业数字化和网络支撑系统。去年,来自这三个领域的收入增长12.7%,远高于2%的总收入增幅,约占全年收入的37%。相比之下,公司较老的核心业务支撑系统(BSS)软件的收入去年开始萎缩,全年下降0.9%,至48.8亿元。

在去年的年报中,亚信科技称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并指出很多通信公司正在努力降低开支,加大产品自主研发力度。

这些信号可能表明,三大电信公司在过去几年,按照政府的命令大力建设5G网络后,正在放缓支出。几年前5G网络开始推出时,北京方面将建设5G网络列为重中之重,导致电信公司投入巨资,尽管很多观察人士表示,这种超高速服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必要。

这些运营商现在都运营着全国性的5G网络,尽管很多网络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随着不确定性增加,中国消费者正在控制支出。最新的政府数据显示,6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2%,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虽然化妆品和汽车等非必需品类别受到的打击最大,但很多消费者可能也在下调手机资费套餐,以便每月能省点钱。

最重要的是,今年剩余时间,亚信科技的收入萎缩和亏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并且可能还会持续到明年。表现更好的新业务可能会抵消部分损失,但由于它们在公司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作用有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规模效应扭亏为盈 正力新能最多赚2.4亿

锂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预计上半年成功扭亏,净利润1.98亿至2.4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 公司将盈利能力归因于销量攀升,其电池产品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特别指出,生产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向上。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盘交易中,正力新能高开,早盘报价10.66港元,涨幅0.76%。该股目前较4月上市定价8.27港元累计上涨2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扩张门店 绿茶中期料赚2.3亿

经营餐饮的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发盈喜,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录得盈利介乎2.3亿元至2.37亿元,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于门店网络持续扩张,同时提升经营效率。不过,部份利润被上半年的上市开支所抵销,该部份的开支约1,500元至2,000万元。若扣除此,以及减去权益结算的股份开支,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介乎2.47亿元至2.54亿元,同比升38%至42%。 绿茶周五开盘升8.8%报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emo faces cash squeeze and credibility questions

小市场大机会? 乐摩物联争议声中再递表

号称全国超过53万台按摩椅的乐摩物联再次叩关港交所,这次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考验,更有信任危机 重点: 超过83%的按摩椅部署于电影院 公司设备数据遭官方媒体质疑    李世达 在许多城市的角落,如商场百货的走廊、机场或火车站的等候区里,你一定见到过一排排闪着光、不断运作的机器按摩椅,但你可能不知道,这门不起眼的小生意,估值高达数十亿元。 在全国运营50万张机器按摩椅的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该公司自今年1月递表失效后,第二度闯关港交所。 机器按摩服务在中国整体按摩产业中仍属边缘产业。申请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中国整体按摩市场规模为5,362亿元,而机器按摩服务市场仅为27亿元,占比仅0.5%。然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却高度集中,乐摩物联2024年市占率已达42.9%,是机器按摩领域的龙头企业。 成立于2014年的乐摩物联,总部位于福建福州,于2016年推出 “乐摩吧”品牌,为消费者在商业综合体、影院、机场和高铁站等交通枢纽场所等消费场景提供更放松、便捷、专业的机器按摩服务。截至今年7月18日,乐摩在全国31省市、339座城市的商场、影院、机场与高铁站等“等候时间长、人流密集”场景中,铺设超过48,000个服务点,布置超过53.5万张按摩椅,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6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3,200万名。 乐摩物联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直营模式与合伙人模式。以网点数量计算,目前直营模式占约71%、合伙人模式约29%。在合伙人模式下,公司收取服务费,提供设备和品牌由合伙人运营。 近年公司收入持续增长,由2022年的3.3亿元增至2024年的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但去年收入增速35.9%,远低于2023年的77.8%,今年首季更只有18.4%,增速明显放缓。 去年,来自直营按摩椅服务的收入占比超过83%,合伙人模式则贡献约14%收入。从整体毛利率来看,2023年达到41.8%,2024年回落至36.1%。占比更高的直营模式毛利率仅为29.87%,远低于合伙人模式的73%。 资源错配?效益下降? 净利润方面,公司在2022年仅赚648万元,2023年疫情后迅速扩张至8,734万元,去年则略降1.7%至8,581万元。然而,经调整后净利润仍录得1.02亿元,较2023年的9,457万元略升。今年首季,净利润更是按年下滑11%至2,333.8万元。 公司宣称网点覆盖全国69%面积超三万平米的大型商场、渗透55%年票房超500万元的影院、进驻58%年人流量超千万的机场。实际上,公司有超过80%的设备(43.2万台)部署于电影院,但每台设备日均交易量仅0.07次,远低于商业综合体的2.8次与机场的3次。 以今年首季的单台设备收入计,电影院设备季度收入仅约168元,商业综合体单台设备季度收入却高达1,692元,整整高出9倍,然而公司部署于商业综合体的设备数量仅占约14.1%。 同时,设备使用率也在下降。每台设备的平均交易量从去年的2.04次降至今年首季的1.92次,平均按摩费则从去年的14.69元微增至14.74元。合伙人模式占总设备比重持续降低,由2022年的23%降至目前的约8.1%,直营主导模式比重越来越高。 数据真实性受质疑 除了上述问题外,公司也陷入数据造假的争议。根据今年7月份官方媒体《中国证券报》的调查,公司按摩椅设备编号呈跳跃式分布,以“元气蛋”系列为例,理论编号应有3.2万台,实际仅531台被验证,占比1.63%。采购数据则显示,乐摩前五大供应商累计采购仅1.53亿元,按行业最低成本价计算仅对应6.11万台设备,与宣称的53.5万台相差近8倍。 另外,公司目前的实际控制人谢忠惠,被指是为创始人吴景华代持,2016年吴曾持有乐摩超60%股权,至递表前减持至15.16%。吴景华目前的身份是荣耀健康董事长,该公司正是乐摩按摩椅的供应商。 乐摩并未对该报道作出直接回应,申请文件中亦未提及相关争议。 一连串争议外,最迫切要解决的,还是资金问题。截至2025年3月末,乐摩物联账面现金仅2,621万元,而短期借款便达4,500万元,实为捉襟见肘。 乐摩物联的递表,象是共享经济的最后一搏。但是对投资人来说,数据的可信度是估值的基础,容不下一丝怀疑,未来能否说服投资者相信“小市场也有大机会”,恐怕不只靠铺设更多按摩椅,而在于能否理顺其盈利逻辑与治理结构,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药明康德配股集资76.5亿元

中国医药外包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周四公布,拟配售7,380万股新H股,每股作价104.27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112港元折让约6.9%,净集资约76.5亿港元(9.75亿美元)。 此次配售股新股占扩大后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6.01%及2.51%,筹得资金中约90%将用于加速推进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约10%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公司此前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207.99亿元,按年增长20.64%;股东应占溢利为82.87亿元,按年上升95.46%。 药明康德股价周四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07.8港元,跌3.75%。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上升9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