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mino's makes pizza

达势股份布局低线市场 达美乐中国登顶全球排行榜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披露,上半年通过净新增190家门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7% 重点: 达势股份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强劲增长,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扩张战略 公司在六个月内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门店数达1,198家,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有望如期达成 阳歌 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作为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特许经营商,如今正深刻体会到,成功有时亦是一把双刃剑。 该公司已成为达美乐全球体系中的亮眼明星,在全球新店开业首30天业绩排行榜前50席中独占48席。如此优势表现,部分源于其深耕中国非一线城市的策略,在这些地区,比萨仍被视为新潮美食,新店开业常能吸引大量追逐餐饮风潮的客流。 这样的新鲜效应会随时间和门店加密分流,新店通常在开业一年或更久后销售额回落到更低且更可持续的常态化水平。这导致明星门店难以避免地面临短期同店销售额下滑。 其8月28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出现1%的微降,首次体验到“首店开业红利”消退的影响。这对急速扩张成为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企业的公司而言,标志着其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最新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今年仍保持强劲的营收利润双增长,其持续在“非一线新增长市场”的低线城市极速拓店。由此,公司正向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稳步迈进,较去年末1,008家门店总量提升约30%。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达势股份还发现,随着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餐饮选择,其位于最发达国际大都市的成熟门店表现依然稳健。 “我们将延续‘走深’与‘走广’的网络扩张策略,构筑全国布局网络并提升达美乐的品牌价值。”达势股份在中期业绩公告中称。 达势股份最初于2010年与达美乐品牌展开合作,2017年成为该美式连锁品牌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此后公司启动极速扩张,去年凭借第1,000家门店突破重要里程碑。目前是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品牌,但相较行业龙头必胜客来说,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后者截至6月末拥有3,864家门店,规模约为达美乐中国的三倍。 2023年的香港IPO成为达势股份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后股价已近翻番。近期达美乐启动股份减持,表明其认为达势股份已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尽管公司流动性已有所改善,但公司大部分股权仍由一些秉持长期投资理念的股东持有。当前主要投资方包括持股约7.9%的The Capital Group Cos.及其他长期股东。 版图持续扩张 上半年达势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7%至25.9亿元(约合3.6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全国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量达1,198家。7月迄今开设43家新店,另有62家处于在建或签约阶段,今年净增300家新店的年度目标已近在眼前。 上半年进军九座新城使其全国覆盖版图扩至48城。沈阳首店尤为亮眼,开业仅198天以3,100万元即刷新达美乐全球单店年销售额纪录。原纪录保持者是位于厦门的门店,该店首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强劲的开业表现助力新店实现惊人的短期回报周期。去年12月至今年6月进驻15个新市场开设的64家门店,实际或预期平均回本周期仅11个月,远低于成熟市场约三年的常规水平。截至8月15日,其中24家新店已实现现金回本。尽管快速回本令人瞩目,但正如前文所述,此类门店销售额终将回归可持续的常态水平,由此形成“双刃剑”效应。 相对而言,成熟门店的同店销售表现更为稳健。公司特别指出2022年12月前开业门店上半年同店销售额保持正增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该指标同样为正,彰显“在高度竞争市场中具备韧性表现与强大的品牌认知”。截至6月末,公司在一线城市拥有515家门店,低线城市则为683家。 达势股份同时着力构建会员体系,截至6月末会员数达3,010万,同比增量达1,940万。此类客群当前贡献公司约66%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63.6%有所提升。客户规模扩张叠加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上半年单店经营利润率升至14.6%,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经营优化叠加快速门店扩张,推动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激增79.6%至9,140万元(上年同期5,090万元)。雅虎财经调研的11位分析师中,2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其余9人均建议“买入”,市场对其成长叙事及股票前景普遍乐观。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比萨市场2022至2027年预计年增15.5%,期末年销售额将达771亿元。达势股份正共享这一盛宴。与许多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类似,达美乐中国也推出多款贴合本地口味的产品,包括榴莲比萨、可可芝士流心卷边比萨等备受欢迎的风味。 尽管存在前述同店销售短期波动,但达势股份在低线城市的极速扩张与持续提升的品牌认知度,有望支撑其长期稳健增长。在快速开店与可持续盈利之间寻求平衡的同时,公司或将凭借中国比萨市场的不断扩容,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消费者与星巴克渐行渐远——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PMI数据喜忧参半 ▷ 五一机票价格 “跳水” ▷ 中国太阳能企业或需在美欧建厂 ▷ 华为一季度利润增长六倍以上 ▷ 达美乐中国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本周中概股评分:7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3b2Ni27etrY 》》宏观 PMI数据喜忧参半 上周,中国核心制造业发出喜忧参半的信号,显示出口有所反弹,但国内需求依然疲弱。4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仍处于扩张区间,但较3月的50.8有所下降。与此同时,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4,较3月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15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多数观察家认为,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官方PMI更好地反映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制造业状况,而财新PMI更能捕捉到通常更加出口导向的小型私营制造商的脉搏。由此,不少人称,出口可能正在恢复,但国内消费者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美国再次制裁中企 虽然经济方面的信号喜忧参半,但在外交方面,信号则更加明确。美国对一些中国公司实施了新的制裁。此前,华盛顿曾针对可能协助中国军方的公司进行制裁,而这一次,制裁了20家据称正协助俄罗斯军方对乌克兰开战的公司。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政部长耶伦最近访问北京时,都对中国可能面临制裁的风险予以警告。 恒指冲入牛市区域 上周,中概股正式冲入了牛市。恒生H股指数上涨4.4%,MSCI China ETF上涨5.7%,恒指上涨4.7%。恒生H股指数从1月的低点上涨约31%,恒指上涨23%,两者双双进入牛市区域。 今年迄今,外国投资者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购买中国内地上市A股的投资激增。这种热情似乎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寻找新的交易机会,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美联储不会很快降息。 》》行业…
DPC Dash reports strong annual results

​​积极扩张增长强劲 达美乐中国蓄势待发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表示,去年收入增长51%,并首次录得经调整年度盈利 重点: 随着大举进军中国二线城市,达势股份去年收入增长逾50% 作为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底的768家增加一倍,到2026年达到1,600多家 阳歌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发现,将业务扩展到更多城市总会带来增长潜力。 自2010年经营达美乐门店以来,公司大部分时候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服务对味道有较精细要求的消费者。但和中国很多西式快餐连锁店一样,它最近在中国一线城市外发现了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达势股份称之为“新增长市场”,比萨和其他西式食物在这些市场被视为时尚,甚至是风潮的象征。 公司从2017年开始,引入本地化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运营。现任首席执行官王怡曾就职于麦当劳中国等全球品牌,她的的任命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达美乐中国近年开始在中国寻求更积极的扩张。除了是中国内地的独家特许经营商外,公司还将特许经营权范围扩展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去年3月在香港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以及首份年报显示,2023年的下半年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在新增长市场的收入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业绩还表明,这些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已成为达美乐中国的超级明星——它们拥有非常短的门店投资回报期——会让其他餐厅运营商羡慕不已。公司去年的同店销售以高个位数增长(此前两年为两位数增长),轻松地实现连续26个季度同店销售正增长。 说实话,几乎所有中国的快餐连锁店运营商,都非常乐意向股东提交像达势股份这样的财报。其主要亮点包括去年收入增长51%至30.5亿元,以及公司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全年净利润22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2.01亿元出现重大逆转。公司还实现了经调整(通常不包括员工股权激励和一次性上市费用)利润878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1.14亿元。 强劲增长源于达势股份去年新开180家门店,公司全年门店总数增加31%,到2023年底达到768 家。今年第一季度,又新开67家门店,预计今年全年将新开240家门店。公司开始大举扩张以来,至今已在33个城市开展业务,包括最近在台州、金华和惠州开设了门店,此前它还制定中国开店蓝图,到2026年底开店逾1,600家。 达美乐的标志性特色也帮助公司够迅速扩张——一是较小的门店模式,二是高度重视外送服务。中央式厨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已经在在华东、华南和华北三个主要区域设立中央厨房,并计划今年在武汉市开设第四个,主要服务中西部地区。公司还打算搬迁和升级华北地区的中央厨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达势股份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我们在新进驻城市的持续成功,以及在2023年新开门店的整体强劲表现,是越来越多的消者认可我们优质比萨和卓越的服务以及达美乐比萨于中国品牌实力及品牌发展势头的有力证明。” 深入中国二线城市 接下来我们再来深挖一下这些宏观数据,看看达美乐中国的这些新增长市场门店到底有多赚钱。公司指出,就开业首30天的销售额而言,达美乐全球表现最好的首19家门店全被中国占据,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新增长市场。 鉴于销售如此强劲,中小城市的门店能很快收回投资也就不足为奇。公司表示,去年上半年进驻六个城市后,新开的48家门店平均投资回报期仅为9个月,远低于全球很多快餐店通常所需的两到五年。 自2020年以来,北京、上海门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而在去年略有下降,但新增长市场的门店同期大升了51%。去年这些中小城市的门店日均销售额为12,285元,较2022年的9,009元大幅增长,并接近去年北京和上海门店的日均销售额12,881元。 公司新增长市场门店数量,在去年上半年正式超过北京和上海总和,截至去年底,占总门店数量的54%。 有趣的是,新增长市场的顾客多选择堂食或自己取餐,只有42%使用它的配送服务,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76%的外卖订单占比,反映这些较小的市场更喜欢到店消费,在那些市场,达美乐比萨品牌被视为“风潮“,也丰富了消费者外出就餐体验。 虽然数据总体上相当乐观,但我们也应指出,疫情期间同店销售增长强劲,2021年增长18.7%,2022年亦上升14.4%,但去年的增幅放缓至8.9%,一定程度反映后疫情时代人们恢复外出就餐的趋势。即便升幅为8.9%,期内同店销售增长也也不输于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以及Tims天好咖啡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甚至略微领先。  去年3月IPO之后,因为投资者看好其强劲增长的故事,达势的股价一度上涨63%。此后回吐部分涨幅,但目前仍较46港元的IPO价格高出15%。以此计算,该股的市销率(P/S)约为2倍,高于百胜中国的1.48倍,更是遥遥领先于Tims天好中国的0.77倍及日本拉面连锁味千(中国)(0538.HK)的0.58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H International in need of more cash commitment

需注入更多资金助力 Tims天好中国扩张计划放缓

由于与品牌所有者在新投资方面存在分歧,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华运营商的扩张落后于计划 重点: 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RBI的首席执行官表示,Tims天好中国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个咖啡品牌的在华业务 此前的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月中旬Tims天好中国在华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门店,低于此前计划到2023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阳歌 有没有人想要甜甜圈? 自从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运营商去年决定把该品牌的这道招牌餐点之一从菜单上去掉后,如今在它的中国门店里,你很有可能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现在,对于该连锁品牌在中国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来说,现金似乎也越来越少,而这正在侵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的计划。 这是餐饮品牌国际(QSR.US)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多番言论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息。该公司是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也是Tims天好中国的合作伙伴。作为一家合资企业,Tims天好中国的其他股东包括Cartesian Capital,以及中国本土合作伙伴腾讯和物美。在电话会议上,餐饮品牌国际(简称RBI)首席执行官乔希·科布扎(Josh Kobza)发表一些言论,暗示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业务意外放缓。 单独上市的Tims天好中国尚未公布第四季度的业绩。一位发言人告诉咏竹坊,公司对科布扎的言论不予置评(科布扎具体说了什么,我们稍后再做介绍)。 但这并不妨碍投资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在RBI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并发表中国市场相关言论当天,Tims天好中国在纽约挂牌交易的股票下跌了5.6%。今年迄今为止,该股已下跌22%,自2022年9月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以来,该股已下跌超过80%。 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是,最新这一轮抛售导致Tims天好中国的市销率(P/S)跌至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1倍以下,截至上周末是0.97倍。相比之下,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9987.HK)的市销率为1.54倍,而披萨连锁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的运营商达势股份(1405.HK)的市销率则为3.75倍。 我们上月首次指出可能出了问题,当时Tims天好中国公布的部分最新门店数量数据似乎表明,该公司落后于在华开店目标。数据显示,1月初,该公司在中国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餐厅,远低于其在2023年中预测的到去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扩张放缓背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中国经济放缓,加上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中国的业绩不及预期造成的双重打击。经济放缓的影响谁都逃脱不过。但就具体公司而言,2018年进入中国并在几年后开始大举扩张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似乎仍在努力站稳脚跟。 科布扎含蓄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在华业绩疲软”是对四季度RBI总的同店销售额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因素。他没有具体提到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RBI旗下的另一个大品牌汉堡王也通过另一个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疲软的国际业绩 话到这里,我们就来仔细看看科布扎究竟说了什么,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Tims天好咖啡未能达成开店目标是因为资金短缺。  “关于Tims天好咖啡的业务,我们认为我们的合作伙伴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项业务,我们认为他们这么做至关重要,”他在谈到该品牌在华业务时说。“我们正在与这两家公司合作,为实现我们的增长愿望奠定必要的基础,我们知道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在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几位分析师问到了中国市场的情况,科布扎随后补充说:"我们也确实认为,需要向该业务投入更多资金,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这些言论似乎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正在犹豫是否要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大举向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投入资金。此外,该公司最近也很有可能难以获得资金,因为出于对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中美紧张局势相关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心,许多银行和其他资金来源都在减少对华投资。 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不及预期,RBI表示将把今年全球餐厅数量的增长预测,从5%下调至4.5%左右。 科布扎在谈到中国时提到的“业绩疲软”,体现在了Tims天好咖啡国际业务的同店销售额数据中。尽管汉堡王的国际业务录得同店销售额增长,但在四季度,Tims天好咖啡的同店销售额却下滑6.3%,较上年同期4.3%的降幅有所加快。 发布最新季度业绩的同时,RBI公布了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到2028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7,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将比去年底的4,525家增加50%以上。该连锁店的中国业务是其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在华连锁门店数量为909家,约占去年底全球1,308家门店总数的70%。 除了在去年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之外,Tims天好中国此前还表示,他们计划到2026年底在华拥有3,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些计划与百胜中国和达势股份等公司的大举扩张计划相类似。百胜中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拥有2万家门店,达势股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开设1,500家门店。 Tims天好中国去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42.7%,达到4.36亿元。表面上看可能还不错,但要考虑到大部分乃至全部增长可能都来自新店开业,而同期新店开业增幅更是高达57%。所有这些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在华扩张计划面临阻力,并且除非RBI愿意介入并提供更多援助,否则它可能需要收缩扩张计划。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达美乐中国运营商 拟增两倍门市数量

这家不久前上市的公司计划将门店数量从去年底的588家,增至2026年的1,500家 重点: 达美乐在中国的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宣布,计划到2026年底,将门店数量增加近两倍 该公司正在大举进军中国二三线城市,它在这些地方的初期销售数据强劲    阳歌 或许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中国似乎吸引了西方快餐连锁品牌为这个潜力巨大但又迥异于本土市场的国家,推出高速增长计划。 上周,达美乐比萨(DPZ.US)连锁在中国的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宣布计划未来三年将门店数量增加近两倍,达到1,500家左右,成为最新一家意欲在中国高速扩张的企业。该计划值得注意,因为它试图顺应最近兴起的外卖餐饮趋势,这是达美乐的专长,并于疫情期间在中国大受欢迎。 达势股份还希望用更集中的厨房设施来推动其快速扩张,这对于外卖餐饮专家来说,可行性甚于传统堂食餐厅。 与其他大型西方连锁品牌在中国的情况相比,达势股份说到的这些数据看起来确实可行。据上周四的公告显示,该公司截至去年底在中国拥有588家门店,并表示计划今年新开180家左右,2024年再开240家。然后,2025年和2026年再开250到300家餐厅,使其总数达到我们前面提到的1,500家。 相比之下,市场领先的必胜客连锁品牌在中国的经营商百胜中国(YUMC.US; 9987.HK),截至3月底拥有近3,000家必胜客餐厅,同比增长约10%,过去一年它新开了300家店左右。百胜中国在华还经营着规模大得多的肯德基连锁,它是中国最大的餐厅运营商,截至3月底拥有逾1.3万家门店。 但这张中国路线图上,也充斥着不少备受瞩目的西方品牌失败案例,它们一开始怀着类似的雄心壮志,但后来却因为吸引当地消费者的方法未能奏效而跌了跟头。我们稍后再来细看其中的一些失败品牌,以及它们未能成功的原因。 但首先,我们先回到达势股份的最新计划,它们也值得注意,因为这些计划非常注重远离北京和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几乎总是那些激进扩张的第一站。达势股份也不例外,其3月在香港IPO之前的最终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其大约一半的门店位于北京和上海。 但该公司一直在迅速进军一些较小的城市,包括4月底在青岛、常州和温州等二线城市开设的当地首家门店,这使其开店的城市总数达到了20个。 这些较小的城市似乎表现很不错,至少在初期是这样。达势股份表示,它在济南的第一家店,去年12月创下达美乐全球最佳首周销售记录,以及前30天最佳销售记录。它还说,济南首店、连同在成都和武汉新开其他店的首月销售,是达美乐近期全球表现最好的。 新鲜感 这些强劲的数据表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潜力是否具有持久性,或者这种增长仅仅是由于一种可能迅速消退的新鲜感所致。 来自美国的快餐连锁品牌Popeye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一开始因为新鲜感而表现强劲,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2020年,这家连锁炸鸡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经轰动一时,顾客在上海的第一家门店外排起长龙。当时,它的母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QSR.US)宣布,计划未来十年在中国开设1,500家店。 但这家公司并未走太远,最近它关闭了在上海的最后几家门店。消息人士告诉我们,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与在华合作伙伴出了问题,这种现象在中国还是比较普遍的,之前也曾经出现过合资项目难以为继的情况。 达势股份在这方面看起来更稳固一些,因为该公司与达美乐在中国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并且还在2017年与美方续签了总特许经营协议。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达势股份近期的业绩情况,由于专注于疫情期间受到欢迎的外带和外卖,它在这方面看起来也相对稳健。该公司的同店销售额呈现普遍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9%上升到2021年的18.7%。去年,这一数字回落至14.4%,当时由于中国采取了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许多店面长时间关闭。 该公司去年收入增长25.4%至20亿元左右,较前一年46%的增幅有所放缓。但同样,这种放缓可能是暂时性的,我们预计今年增长将回到更稳固的轨道,尤其是在扩张加速的情况下。该公司的利润表现也正在改善,净亏损从2021年的4.71亿元减半至去年的2.22亿元。 自IPO以来,达势股份的表现相对较好,不过在上周公告出来后的两个交易日,其股价下跌了4.1%。该股目前仍较46港元的发行价上涨了约13%,不过其上个月的涨幅高达38%。这可能表明投资者相对看好该公司,但也变得更加谨慎。 在估值方面,达势股份的市销率较为强劲,为4.04倍,略高于百胜中国的2.7倍。但这个数字与TH International(THCH.US)的4.54倍大致相当,这是咖啡连锁品牌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