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要:沪上阿姨通过上市聆讯 料将启动香港招股
这家茶饮连锁品牌若上市后,本轮茶饮企业上市潮暂告一段落,累计募资金额近20亿美元 阳歌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周三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标志着这家企业将成为近期中国新式茶饮上市潮的收官之作。通过聆讯后,公司已在港交所网站上载聆讯后资料。 此前报道称沪上阿姨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在同类企业中,其募资规模相对较小——霸王茶姬(CHA.US)上周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逾4亿美元;头部品牌蜜雪冰城(2097.HK)今年在港IPO募资约5亿美元;古茗(1364.HK)则募资约2.5亿美元。 这些新股上市后表现强劲:古茗和蜜雪冰城股价较发行价均翻倍有余,霸王茶姬上市首周涨幅稍逊为10%。三家新上市公司当前市盈率倍数均达30倍以上。若参照此估值水平,沪上阿姨基于2024年净利润的估值约为100亿元。 所有新股均获得散户投资者超额认购,意味着品牌热度及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的庞大规模。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消费需求减弱叠加行业竞争白热化,多家企业近期正面临经营压力。 总部位于华北的沪上阿姨深耕下沉市场,其门店约半数分布于三四线城市。蜜雪冰城同样主攻下沉市场,产品均价多控制在10元以内。 藉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各大连锁品牌门店网络均达数千家规模。截至去年末,沪上阿姨门店数达9,176家,较2022年底的5,307家显著增长。 伴随规模扩张与市场繁荣,沪上阿姨2023年营收同比激增逾50%至33.5亿元。但随着市场降温与竞争持续,去年营收微降至32.8亿元。盈利表现呈现相同趋势:2023年净利润同比翻倍至3.88亿元,去年回落至3.29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古茗扩张茶百道收缩 中国茶饮市场风云变幻
古茗控股有限公司(1364.HK)周五发布年报显示,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4.5%;而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55.HK)则在竞争白热化的新式茶饮市场中录得相近幅度的营收下滑。 根据其今年2月登陆港交所的首份年报,古茗2024年实现营收87.9亿元,较2023年的76.8亿元有所增长。该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30.6%,净利润则增长36.9%至14.8亿元。2024年古茗净增门店913家,截至年末门店总数达9,914家,上年同期为9,001家。 与此同时,茶百道周五披露,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4%至49.2亿元(2023年为57亿元)。其毛利率下滑3.2个百分点至31.2%,年度净利润同比骤降近60%至4.72亿元。该公司年内净增门店594家,截至2024年末门店总数达到8,395家。 截至周一午盘,古茗股价下跌6.2%至16.28港元,但仍较9.94港元的IPO发行价上涨64%。茶百道股价午盘微跌0.45%至8.93港元,较去年4月17.50港元的发行价已下跌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蜜雪冰城公开招股 茶饮龙头集资35亿港元
茶饮企业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 (2097.HK)于周五公开招股,每股招股价202.5港元,将发行1,706万股,共集资3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20,454.22港元,本月26日截止,下月3日挂牌。 截至去年9月底止,收入186.6亿元,按年上升21%,盈利达34.9亿元,按年上升45.2%,毛利率达32.4%。期内共有45,000家门店,覆盖中国及海外十一个国家,共售出71亿杯饮品。 茶饮业"内卷"严峻,多家茶企盈利下跌甚至出现亏损,古茗(1364.HK)刚于本月初在香港上市,首天下跌6.4%,近日才收复失地。现时行业龙头蜜雪冰城到港上市,集资后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及产品、扩大产能及加强品牌,业内竞争肯定更激烈,势将进入汰弱留强的时代。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蜜雪冰城通过港交所聆讯 料3月初挂牌
中国茶饮业巨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五披露聆讯后资料集,这表明其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挂牌上市。据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蜜雪冰城计划2月底为IPO进行账簿管理,3月初正式挂牌,集资额5亿美元。 根据聆讯后资料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为46,479家。2024年,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实现出杯量约90亿杯,同比增长约21.9%。终端零售额约583亿元,同比增长约21.7%。2024年首9个月,公司净利为35亿元,按年增长42.3%。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仅以截至2024年9月底的门店数量计算,蜜雪冰城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 蜜雪冰城的竞争对手古茗(1364.HK)上周三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这是睽违近一年后再度有内地茶饮企业登陆港交所。古茗在香港IPO中净筹集17.2亿港元(2.2亿美元),本地发售获得近195倍认购。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本地发售获194倍认购 古茗首挂跌6.4%
内地茶饮品牌古茗控股有限公司(1364.HK)周三在港交所挂牌,开报10港元,较招股定价9.94元高0.06元或0.6%,成交近4.8亿港元。股价午后由升转跌,一度跌逾10%,全日收报9.3港元,跌6.4%。 古茗公布,香港公开发售获194.87倍认购,一手(400股)中签率100%。按回补机制,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增至7,930.6万股,占发售总数43.48%。国际发售录得15.0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9.94港元为上限定价,共计发行1.82亿股,集资净额17.21亿港元。 古茗主要贩售新鲜茶饮饮料,截至去年9月底,古茗在全国开设9,778门店,其中80%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2024年前9个月,古茗的收入增长至64.4亿元,同比增长15.6%,但同店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中国老男孩的“酒替” 大窑如何说好新故事
近年掀起热潮的大窑汽水,被传拟在香港上市,虽然公司随即否认,但市场对这家内蒙古公司的未来仍有无限想象 重点: 2022年收入32亿元,按年增50% 公司否认赴港上市传闻,强调以经营发展为主 李世达 农历新年到来,资本市场迎来一波餐饮行业上市潮。其中,近年成为饮料市场新宠儿的汽水品牌大窑,其生产商内蒙古大窑饮品有限公司也被点名拟赴港上市,不过随即被公司否认。 据彭博报道,大窑正与顾问合作,最快下半年赴港上市,寻求筹集至多5亿美元(约36.3亿元)资金。不过,大窑在响应传媒查询时就否认有关消息,称公司以经营发展为主,暂未考虑上市。 尽管大窑已澄清了上市传闻,但外界对这家公司的好奇并未消减。 大窑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呼和浩特八一饮料厂,1996年被创始人王庆东收购后,以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大窑文化命名,创建了大窑饮料品牌。凭借低单价大份量定位,大窑汽水快速打开市场,成为内蒙古区域饮品代表品牌之一。成立以来,公司陆续打造“大窑嘉宾”、“大窑橙诺”、“大窑荔爱”及“大窑冰畅”等不同口味的畅销产品。 背后的男人们 与其他品牌瞄准一般消费者的策略不同,大窑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一群男人”。 在大窑发迹的内蒙古,男性饮酒比例超过60%,与黑龙江、辽宁等东北省份位居全国领先。东北汉子爱喝酒,酒局应酬多,王庆东却注意到“不喝酒”的需求。 一些男性基于开车、健康等因素不能饮酒,而拿着可乐瓶碰杯面子又挂不住,于是王庆东将汽水包装成啤酒的样子,以绿色玻璃瓶装、520毫升大份量为卖点,成为酒桌上的“仿真酒”,搭配“喝酒不开车,开车喝大窑”的广告词,大窑成功让汽水也能喝出“微醺”的感觉。 大窑很清楚自身产品适合佐餐与社交的定位,因此锁定餐饮渠道进行销售。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大窑85%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渠道。 然而,餐馆食店一般将饮料价定得颇高,大窑为要推高销量,选择对餐饮业让利,一瓶520毫升装大窑汽水,官方零售价6元,但餐饮店提货价不到2.5元。那么食店在销售时,即使提价也不会太过份,让食客愿意花费在饮料上,从而提升大窑的销量。 2021年,大窑启动品牌营销升级,“大汽水、喝大窑”这句广告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循环播放。还请来电影《战狼》男主角、深具硬汉形象的吴京作为品牌代言人,在每一瓶汽水上印着吴京的形象,让消费者每一次举瓶都像在与吴京碰杯。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让公司业绩提升到新高度,据媒体披露,大窑汽水2022年营收为32亿元,按年增50%,其营业额是陕西品牌冰峰的10倍、北京品牌北冰洋的3倍。 一路向南 怀着雄心壮志的大窑,目前已在内蒙古、宁夏、吉林、辽宁、安徽、陕西及山东设有七座智能工厂,一路南下朝全国市场迈进。2023年11月,大窑在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向华南市场发展的计划。2024年提出“北商南援”计划,将依靠北方经销商,分批次、分阶段向南推进。 不过,主打低价实惠与情绪价值的大号汽水,能否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还有许多疑问。首先,可口可乐(KO.US)与百事可乐(PEP.US)占据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超过八成,剩余的两成,大窑必须与冰峰、北冰洋、健力宝、元气森林等品牌竞争。 另外,大窑依靠的是较低的成本与较大的让利,与其他品牌相比,大窑汽水不含果汁,口味依靠香精调味,在健康当道的趋势下亦较为不利。而一款北方饮料要送上南方人的餐桌,还要先过王老吉、天地壹号与椰树椰汁这几关。 在搞定了中年男人的需求之后,大窑正试图说好年轻人的故事。农历新年是餐饮消费的高峰期,大窑在北京三里屯巨幅广告屏幕上轮流放送新春主题广告,以电子音乐和强烈的色彩为主轴、用年轻人的语言打出新口号“有汽就出,疯感十足”,希望将品牌知名度提升到新高点。 港股市场上,包括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品牌正在冲刺上市,而去年上市的新茶饮品牌中,茶百道(2555.HK)目前市值约142亿元、市盈率约16.8倍,但股价自上市以来已下跌近40%,显示话题度与股价不一定成正比,这看在大窑眼中,或许是个重要的讯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土到极致就是潮 肥西老母鸡奔向港交所
将土味玩出新花样的连锁中餐厅老乡鸡,正在发展加盟模式,并寄望通过在香港上市获得全球认可 重点: 2024年首九个月,老乡鸡收入46.8亿元,按年增11% 加盟管理服务业务毛利率达81.5% 李世达 自去年底以来,港股市场逐渐热络,多家内地餐饮企业纷纷赴港申请上市,在内地颇具话题性的中餐连锁品牌老乡鸡(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近日也正式向港交所递表,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去年老乡鸡曾传出拟赴港上市的消息,但公司随即否认。此前,老乡鸡曾于2022年5月及2023年2月两度申请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后于2023年8月自愿撤回申请。公司在申请文件中表示,在港交所上市可让其获得全球认可,并为其提供直接接触海外投资者和外资的渠道。 原名“肥西老母鸡”的老乡鸡,最早可追溯至1982年,退伍军人束从轩在安徽合肥肥西县开始养殖土鸡。2003年,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开业,其名即取自发源地肥西县。 从养殖走向餐饮,束从轩使用自家养鸡场饲养的180天肉鸡,凭借招牌菜“肥西老母鸡汤”迅速俘获食客芳心,并且开始在全国展店,目前累计已售出逾7,170万份“肥西老母鸡汤”。截至2024年9月30日,老乡鸡共计在全国53个城市开设1,404家餐厅,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及上海。1,404家餐厅中,949间为直营店,455间为加盟店。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以2023年交易总额计,老乡鸡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位列第一。 由老母鸡到老乡鸡 2012年,肥西老母鸡进行品牌升级,将品牌名称更改为“老乡鸡”,原因是原名过长、且简称不雅、“肥”字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油腻等负面印象。不过,公司并未放弃在“怀旧”与“土味”元素中展开营销。 2020年3月,束从轩召开了一场“200元预算”的“战略发布会”,现场以村口的破屋断墙为背景、铺着红布的桌子、土墙上挂着大黑板,束从轩手拿绑着花布的麦克风,宣布获得10亿元战略投资。所谓“土到极致就是潮”,这场发布会立刻在网络上获得爆量关注,创始人束从轩也成为网红老板,为公司带来热度。 “土”出新花样的老乡鸡,很懂年轻人的网络语言,不仅时常发出老板的趣味照片,也经常和其他品牌互动,人性化的文案与随意的风格,收获不少网民支持。束从轩曾在一场演讲中说:“要想把餐饮生意做好,就要混进年轻人的圈子,这样我也能变年轻。” 近年来,老乡鸡业绩稳健成长,由2022年的45.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6.5亿元,同期股东应占溢利由2.5亿元增长49%至3.8亿元。在2023年大基数效应下,去年增速稍有放缓,前九个月录得营收46.8亿元,同比增长11.9%,盈利则增长3.3%至3.7亿元。 加盟管理服务毛利高 公司自2022年开启加盟模式,也让公司业绩更上层楼。截至去年9月底,老乡鸡加盟店数量由2022年年底的118家增加至455家。去年首三季,老乡鸡直营店的单店日均销售额约为1.6万元,加盟店则为1.2万元,存在一定落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老乡鸡有89%毛利来自直营店运营,但毛利率仅为23.8%,加盟管理服务毛利率则高达81.5%。加盟管理服务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提供加盟管理服务,包括预付加盟费、特许权使用费及提供其他服务的收入。 对于连锁餐饮行业来说,23.5%的毛利率已属偏低,刚刚上市的小菜园(0999.HK),毛利率平均在65%以上,海底捞(6862.HK)去年上半年也有61%。究其原因,可能是老乡鸡上游供应链的成本较高,鸡肉来自自家养殖场,养殖业本就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 另外,老乡鸡直营店的人均消费价格从2022年的29.7元降至2024年9月的27.6元,降低2.1元,加盟店也从2022年的31.5元下降至2024年的29.2元,比起61.5元的小菜园或97.4元的海底捞并不高。 自产自销的老乡鸡,实际盈利能力并不强,凭借薄利多销,老乡鸡仍能维持盈利,而发展加盟、扩大展店,将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公司正在积极推动直营店转加盟,料将有助缩减成本及增加利润。 从原本否认到正式递表,老乡鸡显然在小菜园、蜜雪冰城、古茗等赴港上市的餐饮同行中,看见了机会的窗口。平价餐饮如今在中国内地大行其道,以老乡鸡的口碑和规模,在平价餐饮中具备一定竞争力,但要观察的是,快速发展加盟店是否能够兼顾质量、口味与食品安全,否则或将适得其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