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审批标准趋严格 基石创新药合作告吹

基石药业终止与美国药企EQRx有关两款PD-1/PD-L1药物的海外授权协议,但不会影响已取得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 重点: 由于美国FDA对创新药的审批渐趋严格,双方合作的新药难以在当地上市,最终踏上分手之路 合作方EQRx因财政紧绌,除了裁员重组,亦仅保留了一款在研管线   莫莉 作为中国创新药研发最为“内卷”的领域,多间药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抗体药项目早已开启“出海”之路。由于创新药企业在海外申请上市、建设商业化团队成本太高,不少药企都选择与海外合作伙伴达成对外授权许可(license-out)。可是,当监管审批进行不畅、开发进度不如预期,或是公司研发管线调整时,医药授权合作终止也时常发生。 上周二,基石药业(2616.HK)发布公告,表示终止与美国药企EQRx(EQRX.US)有关两款PD-1/PD-L1药物的海外授权协议。公司将重获其自主研发的PD-L1抗体舒格利单抗和PD-1抗体nofazinlimab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与商业化权益。基石药业表示,双方将致力于权益平顺过渡,协议终止不会影响该公司已从EQRx获得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根据之前签订的协议,EQRx的首付款为1.5亿美元(10.4亿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1.5亿美元。 基石药业在之后召开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透露,这次两款药物遭遇“退货”的主要原因,在于合作方EQRx的战略方向调整,目前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预期最快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获批。 根据公开信息,舒格利单抗是由基石药业开发的一款“潜在同类最优”抗PD-L1抗体。该公司表示,基于这两款药物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令人鼓舞的临床试验数据,对舒格利单抗和nofazinlimab海外市场拓展抱有充足信心,将寻求这两款药物在大中华区以外开发与商业化的合作伙伴。 EQRx是一间相当年轻的医药企业,成立于2020年1月,同年8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模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为了让更多患者能以较低价格获取创新药,EQRx在成立之时就定下战略,主要引进“Me too”靶点的药物,并用低于专利药的价格获得竞争优势。Me too药物是在不侵犯专利的情况下,通过对首创新药(First in class)进行分子结构改造或修饰,实现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的新药。中国目前上市的创新药,绝大多数都是Me too类创新药。 政策转风向 EQRx的愿景相当美好,但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创新药的审批渐趋严格,一款创新药只有在效果不劣于标准疗法的情况下,才能够获批上市。以舒格利单抗为例,美国治疗NSCLC的标准疗法是默沙东(MRK.US)的PD-1帕博利珠单抗,EQRx若想推动舒格利单抗获批上市,就需要再进行“头对头”临床试验,不仅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以及巨额研发投入,试验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在去年的第三季度财报中,EQRx已透露“根据最近FDA的回馈,舒格利单抗加化疗治疗IV期NSCLC在美国没有商业上可行的途径。” 引进的新药迟迟无法上市,多个药品又卡在临床研究阶段,同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令EQRx财务陷入困境。去年,EQRx净亏损1.69亿美元,较2021年扩大69%,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该公司今年2月已解雇约18%员工,期望重组完成后,每年可节省至少1.25亿美元的开支。 5月8日,EQRx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将重新聚焦于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高价值疗法,正式放弃“通过推出廉价仿制药来降低药品价格”的业务计划。在退回基石药业两款产品权益的同时,EQRx还退回了凌科药业的一款JAK-1抑制剂,至于从豪森药业引进的阿美替尼(第三代EGFR抑制剂),EQRx则表示寻求在大中华区以外商业化的合作伙伴,仅保留了一款CDK4/6抑制剂Lerociclib作为重点开发项目。 进入收获期 为降低运营成本,基石药业的苏州产业化基地去年11月宣布暂停生产,但该公司的整体业绩仍稳步上升,主要得益于成功实现了艾伏尼布和舒格利单抗的商业化。 去年,基石药业的营收为4.81亿元,其中商业化收入3.94亿,同比增长142%。虽然年内仍亏损9.03亿元,但相比2021年的19.2亿元,已明显收窄逾50%。 当前,基石药业已成功上市四款同类首创或潜在同类最佳的肿瘤创新药,另有五项新药上市申请正在审评中。此外,潜在全球同类最佳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CS5001正在美国、澳洲和中国大陆开展第一期临床试验,预计2023年底前公布初步数据。 ADC药物是近两年免疫疗法的热点,CS5001则是基石药业2020年从韩国药企LegoChem引入的新药,获得了在韩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退货”事件披露后,基石药业的股价当日下跌3.5%,但其后两日已收复大部份跌幅。基石药业最近的市销率约8.3倍,远低于同类创新药企再鼎医药(ZLAB.US; 9688.HK)的16.2倍。由于基石药业核心产品出海不利,未来或需要引入更具实力的合作伙伴,才能明显提振投资者信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 和铂医药转型CRO

这家财务状况紧张的创新药研发企业,经历出售厂房及药物管线的求生阶段后,正寻求业务转型 重点: 和铂医药去年营收同比增加逾8倍,源于与大型药企的多项药物对外授权合作 该公司去年向受托研究组织(CRO)进发,为客户提供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并已获得多张订单   莫莉 2022年下半年,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142.HK)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研发进展最快的两款核心产品一个被叫停,一个被出售,尚未使用的全新工厂也转手卖出,原因在于运营资金紧张,力图收缩管线以便“囤粮过冬”。 在生物医药行业回暖之际,和铂医药的业务似乎也出现起色。该公司上周四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录得4,066万美元(2.8亿元)收入,同比增加843.8%,但仍然录得1.37亿美元亏损,与2021年基本持平。 该公司收入大增,源于多项药物对外授权合作,期内与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LN)达成双抗开发及商业化的全球授权协议,获得2,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最高3.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另外,和铂医药与石药集团(1093.HK)的合作,也让公司获得了1.5亿元的首付款以及超过10亿元的里程碑付款。 今年2月,和铂医药再宣布一项重磅授权合作,公司将一项肿瘤相关的双抗药物在美国的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限,授予制药公司Cullinan Oncology(CGEM.US),和铂医药将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达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近20%销售额百分比的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和铂医药是一间成立于2016年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公司在创始之初通过收购荷兰的Harbour Antibodies,获得了全球稀缺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平台,2017年再从韩国药企HanAll Biopharma引进了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在大中华区进行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这两款药也是和铂医药进展最快的两个管线。 曾陷财务困境 由于没有商业化产品,和铂医药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2022年9月5日,和铂医药遭港股通名单除名,遇上生物医药行业资本寒冬,公司几乎无法再通过融资获得现金支持。截至去年6月底,其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余额为2亿美元,而上半年的研发开支加上行政开支就已达1亿美元,手头资金或许只能支持一年运营。 虽然去年4月与阿斯利康达成的合作协议,为和铂医药带来高昂收入,但依靠授权合作非长久之计。因此,其管理层决定“断臂求生”,不仅大幅缩减管线,也开始抛售资产。10月10日,和铂医药宣布将巴托利单抗转让给石药集团子公司,同时也结束了特那西普的III期临床试验,这两项决策不仅快速回笼资金,也减少了在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等环节的更多支出。 既然两项最接近商业化的项目均已脱手,下一个动作便是转卖生产厂房。同年11月,该公司位于苏州的产业化基地以1.45亿元转让给了药明生物(2269.HK)子公司药明海德,带来约6,193万元的财务亏损。 尽管手头资金并不充裕,但和铂医药并未在研发上减少投入,去年研发开支高达1.35亿美元,同比增加26%;不过,行政开支已大幅减少32%至2,727万美元,其中员工人数从385人下降至216人,员工成本接近减半至1,477万美元。 除了努力“节流”,和铂医药亦设法“开源”,通过转型为平台药物发现公司,跻身受托研究组织(CRO)的行业上游位置。 与莫德纳合作 去年11月,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将利用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Idea-to-IND)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是抗体药物开发的重要引擎,可以产生全人源、亲和力成熟,并具有优良成药性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新型抗体。 诺纳生物成立不久,订单已纷至沓来。11月11日,诺纳生物与莫德纳(MRNA.US)达成合作,根据协议,莫德纳将使用诺纳生物专有的平台发现开发核酸免疫疗法,诺纳生物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11月21日,诺纳生物与Dragonfly Therapeutics合作,进行双特异性抗体及多特异性抗体疗法的开发。此外,科伦博泰12月将7款临床前用于治疗癌症的抗体偶联物(ADC)药物授权给默沙东(MRK.US),当中有两款是与诺纳生物联合开发的产品,诺纳生物享有30%权益。 和铂医药从成立到登陆港股市场,一向颇受一级投资者青睐。2020年底登陆港股市场时,高瓴资本、贝莱德等多间明星资本跻身基石投资者,IPO前投资者也包括鼎晖投资、君联资本、国寿大健康等医疗赛道专业投资者。 可是,和铂医药上市以来,股价却一路走低,目前已跌至2港元水平,比招股价12.38港元跳水逾八成。该公司当前的市净率约2倍,远低于同样拥有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的百奥赛图(2315.HK)的8倍市净率,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和铂医药断臂后谋求轻装上阵,可是切入CRO赛道是否为能带来更佳收益,则需较长时间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科伦药业再分拆公司 默沙东真金白银支持

由科伦药业分拆上市的科伦博泰,除了获得跨国药企默沙东的丰厚对外授权合约,更获对方斥资入股支持 重点: 科伦博泰暂无商业化产品,去年收入大增是因为部分研发管线对外授权 不到两年间,该公司的融资估值已翻倍,并获IDG资本、礼来亚洲及高瓴资本等资深医疗投资机构入股   莫莉 生物医药行业在经历一年多的“资本寒冬”后,近期已重获市场青睐,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也重新踏上冲击港股旅途。上周一,科伦药业(002422.SZ)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并由高盛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承销人。 科伦博泰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抗癌药的研发,现有33项正在研发的药物管线,13项已经处于临床阶段,进度最快的PD-L1单抗药物泰特利单抗注射液KL-A167,已于2021年向中国药监局申请上市,但仍然未获批。据招股文件引述的报告,科伦博泰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已建立全面一体化ADC开发平台的生物制药公司。 根据母公司科伦药业1月公布的数据,科伦博泰亏损严重。2019年至2021年,其收入从1,101.7万元逐步增至3,341.2万元,但这三年的亏损额约为8亿至9亿元,累计达24.8亿元。不过,在去年前9个月,其收入突然大增至6.24亿元,亏损也明显收窄至3.21亿元。 不过,该公司仍然未有任何商业化产品,期内收入大增是与部分研发管线的对外授权(License-out)有关。迄今为止,科伦博泰已签署了9项对外授权合约。2022年,该公司与跨国药企默沙东(MRK.US)订立了三项与ADC研发管线有关的合作协议,涉及9项ADC资产,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共高达118亿美元(812亿元)。同时,科伦博泰亦与英国药企Ellipses Pharma、和铂医药(2142.HK)分别订立合作及授权合约。 坐拥突破性药物 科伦博泰主攻的ADC药物领域,是2020年以来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ADC药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是通过连接符(Linker)偶联而成,结合了二者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癌细胞的优势,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杀灭,被称作“生物导弹”。 招股文件引述的报告显示,ADC的全球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5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9%,预计从2021年至2030年仍将以31.2%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发展。 科伦博泰的核心产品SKB264,是一种靶向晚期实体瘤的新型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antigen 2,TROP2)的 ADC药物,有望成为中国首款国产TROP2 ADC,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TROP2经常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卵巢癌等高患病率或难治愈的癌症中过度表达,因此成功靶向 TROP2的药物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也是当前ADC药物研发领域最热门的靶点之一。 2022年5月,科伦博泰向默沙东授出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SKB264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同年7月和12月,科伦博泰分别再与默沙东进行对外授权合作。在12月签订的合作协议中,默沙东同意向科伦博泰支付首付款1.75亿美元,未来里程碑付款总额最高为93亿美元。该合作是至今由中国公司获得的最大生物制药对外授权交易,按2022年交易金额计,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合作。 默沙东高度看好科伦博泰的发展前景,在达成多项药物授权合作后,默沙东更投入真金白银入股科伦博泰。去年12月底,科伦博泰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默沙东投资了1亿美元。在IPO之前,默沙东拥有科伦博泰6.95%的股权,是科伦药业之外的第二大股东。 最新估值百亿元 在多项药物对外授权的加持下,科伦博泰的市场估值快速上升,亦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入股。在2021年的A 轮融资中,资深医疗投资机构IDG资本、礼来亚洲、高瓴资本等加入,投后估值约为50亿元。在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资本寒冬中,科伦博泰成功完成了B轮融资,除了默沙东之外,还有IDG资本、国投招商等老股东跟投,公司的投后估值翻了一倍,达到100亿元。 科伦博泰背靠大树,获母公司科伦药业源源不断输血。截至2022年9月30日,科伦博泰从科伦药业借款达28.76亿元,今年初,科伦博泰将尚未偿还科伦药业的25亿元借款进行了“债转股”,意味当前所有借款均已偿付。科伦药业以输液业务起家,是中国输液行业中最大的生产商。 值得一提的是,科伦药业刚刚推动了另一间子公司川宁生物(301301.SZ)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川宁生物去年12月27日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5元,上市首日即大涨101%,最近仍徘徊在9元到10元水平,比发行价格高近一倍。 科伦博泰近期刚提交招股文件,暂无招股价、招股数量等具体信息,若以B轮融资的估值计算,科伦博泰的市销率为12倍,ADC药物研发企业荣昌生物(9995.HK; 688331.SH)的港股市销率则为12.9倍,反映两者估值相当。由于荣昌生物已有两款产品成功商业化,如果科伦博泰的研发管线能加速兑现商业化利益,当该公司获批上市时,或许投资者愿意给予更高估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复宏汉霖肺癌药物 获欧盟孤儿药资格

最新: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696.HK)周四公布,旗下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自主研发药物汉斯状,获欧盟委员会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利好: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后,将让该药物在欧盟的后续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临床研究方案协助、享受药品集中审批程序,以及在药品获批上市后享有10年市场独占权等。值得关注:目前于全球范围内上市的同类药物包括默沙东(MRK.US)的可瑞达、百时美施贵宝(BMY.US)的欧狄沃,以及再生元制药(REGN.US)的Libtayo等,意味市场竞争不少。深度: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是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旗下的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于2019年取得一项重要突破,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的销售批准,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复宏汉霖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5款产品成功商业化,引领过去两年半的收入大幅增长,但伴随着昂贵的研发及销售开支,该公司至今仍然未能扭亏。市场反应:复宏汉霖周五早盘曾涨5.3%,其后走势疲软,中午收盘转跌2.4%至12.82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记者:何仲尼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