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小鹏4月交付量年增273% 小米按月下滑

中国电动车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多家新能源车制造商陆续公布4月销量,其中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交付量3.5万辆,按年增长273%,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亦公布,4月销量达38.01万辆,按年增长21.4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9.57万辆,按年升45.57%;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17.69万辆,按年跌0.4%。零跑汽车(9863.HK)交付量4.1万辆,按年增173%,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理想汽车(LI.US;  2015.HK)4月共交付新车3.4万辆,按年增31.61%,但较3月份的 36,674 辆下降 7.46%;蔚来汽车(NIO.US; 9866.HK)期内交付新车2.39万辆,按年增长53.01%,与3月的15,039辆相比增长了58.92%,为历史第二高纪录。 小米(1810.HK)旗下车型小米SU7于3月底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上月交付逾2.8万辆,较3月的逾2.9万辆少1,000辆或3.4%,仍为连续七个月突破2万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pollo Future Mobility's net loss widened by nearly 80%

仍靠卖珠宝维生的Apollo Future出行 造车是转机还是梦境?

去年仅交付两辆车的Apollo Future出行,造车梦能否继续? 重点: 公司去年扩大亏损近八成至15.4亿元 公司珠宝、钟表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过85%    李世达 在新能源车这条跑道上,有企业如火箭般直冲云霄,也有公司像一架在跑道上滑行的飞机,尽管引擎声震天响,却始终没有离地。曾扬言颠覆未来出行模式、打造高端智能超跑的Apollo Future智慧出行集团有限公司(0860.HK),就是这样的例子。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业绩报告,Apollo Future出行2024年录得年度亏损15.38亿港元,较2023年的8.6亿港元扩大78.8%。尽管收入按年增长21.8%,达到3.4亿港元,但毛利却由6,314.7万港元大幅下跌至1,572.4万港元,毛利率仅为4.6%。公司表示,毛利率下滑是受到贷款融资利息收入下降,以及珠宝钟表毛利率下滑影响。 业绩公布后,Apollo Future出行股价不跌反升,当日收报0.69港元,升逾30%,过去六个月则跌1.8%。 去年交付两辆车 根据公司的介绍,Apollo Future出行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的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交通效率和用户出行体验。尽管以“出行”为名,公司去年却仅交付两辆Apollo FutureIntensa Emozione(IE)超级跑车。该款车限量发售10辆,在2017年发表时即已售罄,去年完成最后两辆的交付。 卖十台车就用了八年,显然不能以此为生。事实上,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仍是珠宝销售。去年公司珠宝、钟表产品销售收入录得2.9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达85%,且较2023年的2.37亿港元增长约22.6%;至于分销汽车及相关组件、提供工程服务、零部件设计等汽车相关业务,仅录得4,059.5万港元收入,占总收入11.9%。另外还有一部分收入则来自贷款融资的利息。 公司的前身力世纪有限公司,最早经营珠宝钟表产品销售业务,2015年进军电动车市场,先后收购日本电动车整车制造商GLM、德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Ideenion Automobil AG,以及德国小众超跑品牌Gumper,两年后正式更名为Apollo Future出行。 Apollo Future出行并非传统新能源整车厂,而是试图走出一条“高性能+智能科技+国际品牌”的差异化路线。然而,尽管理念很美好,实际的进展却很有限。除了初代超跑Apollo Future IE卖出10辆外,新一代车型Apollo Future EVO迟迟无法推出,研发的工程原型车G2J也不了了之。 出售“关键武器”…

简讯:小鹏预计下半年在印尼生产两款电动车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9868.HK; XPEV.US)周一宣布进军印尼市场,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本地化生产,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海外投产。 据CNEVPOST报道,公司将在当地率先推出右舵版小鹏G6和小鹏X9两款车型,并与印尼知名经销商ERAL(Erajaya Active Lifestyle)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表示,印尼作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 年印尼新能源汽车 (NEV) 销量将增加43,000多辆,同比增长150%。 小鹏汽车此前表示,计划今年将国际业务拓展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未来10年内实现50%的销量来自海外市场。小鹏汽车美股周一上涨3.5%至24.56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零跑汽车提前一年实现盈利目标

新能源车制造商零跑汽车(9863.HK)周一公布,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但公司并未公布盈利金额。 零跑汽车2024年销量为29.3万台,按年增长104%,预期2024年度收入不低于305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80%,毛利率不低于8%,2023年仅为0.5%。 第四季度,零跑汽车月平均交付超4万台,起售价约13万元的C系列车型销量占比超77%。公司表示,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与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是毛利率改善的主因。2023年,零跑汽车与西方汽车巨头 Stellantis(STLA.US) 结成重要联盟。 财经媒体财新报道,中国生产新能源产品的车企超过60家,仅理想汽车(LI.US; 2015.HK)、比亚迪(1211.HK, 002594.SZ)、赛力斯(601127.SS)与特斯拉(TSLA.US)四家公司实现盈利。零跑汽车将是第五家。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极氪携三款新车亮相CES 2025

吉利(0175.HK)旗下的电动车企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本周将携三款纯电动车型亮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并将公布其最新AI智驾与AI座舱技术。 美国汽车网站CarBuzz报道,三款登场车型分别是001 FR、极氪 009光辉与,三款车型目前均未在美国发售。其中,001 FR配备四台电动机,总功率达1,265匹马力,零到100公里(62英里)加速仅需2.0秒,足以和1.99 秒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媲美。极氪 009光辉则是一款纯电动豪华MPV;极氪Mix则是一款多功能MPV。除极氪Mix外,001 FR与极氪 009光辉在中国的售价都超过70万元。 极氪汽车本月1日公布, 2024年12月交付新车27,190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2%。2024年全年共交付222,123辆,同比增长87%。同时,极氪公布2025年将挑战32万辆的交付目标。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 Motors

斩获近百亿融资 智己准备打一场翻身仗

销量并不亮眼的智己汽车,并未被新能源车企的内卷压力打败,反而完成总额94亿元的B轮融资 重点: 公司2024年B轮融资共募得94亿元 明年将推出增程型车型,进军更大市场    李世达 就在极越汽车爆雷事件的余波下,作为上汽集团(600104.SH)征战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力军,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IM Motors)在造车新势力的内卷中找到“上岸”的希望。在整体大环境低迷下,智己近日宣布顺利完成B1轮股权融资,整体B轮融资金额达94亿元(12.8亿美元)。 算上天使轮100亿元和A轮的30亿元,智己成立以来融资总额已达224亿元。智己表示,此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数字智能底盘、线控转向、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研发,并将加快新产品推出。 事实上,当外界在讨论谁是下一个倒下的造车新势力时,智己的名字总是会被提及,但在高合、威马、极越2024年陆续倒下后,智己却渐渐站稳脚跟。2024年12月,智己汽车宣布由成立至今,累计达成交付量10万辆的里程碑,同时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辆,创下新纪录,销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0万辆通常被视为新能源车企的“生死线”,只有跨过这道门槛,才有继续生存的可能。 股东实力雄厚 成立于2020年的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与张江高科(600895.SH)、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等出资组建,上汽集团直接和间接持股约46.5%,阿里系企业持股约13.1%。部分供应商也是股东,包括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300750.SZ)和清陶能源分别持股0.49%,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Momenta亦持股0.24%。这份股东名单代表的是智己背后的科技实力。 截至目前,智己汽车已推出四款车型,销量却仍在月均万辆徘徊,较其他头部品牌还有很大差距。智己联席CEO刘涛2024年设定的目标,是年销量12万至13万辆,即平均月销量需超过1万辆,但2024年首11个月,累计销量仅57,000辆,虽然按年增长106.5%,但年度目标达成率还不到50%。以销量计算,智己在造车新势力中还排不上前十名。 销量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售价。智己创立之初,就定位为高端品牌,前两款车型L7和LS7售价都超过40万元。从销量看,消费者似乎不为这种策略埋单。 2024年11月,两款高端车型单月合计销售不到200辆,而售价不到21万元的L6和LS6反而大卖,其中光是LS6就卖出5,509辆,甚至超过售价更便宜的同级车蔚来(NIO.US; 9866.HK)乐道L60。意味若能推出更多高性价比车款,销量或许还可再上层楼。智己透露,计划在2025年推出四款新车,其中两款将是增程式混动车型,扩大市场接触面,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 另外,2024年5月,上汽集团与奥迪签署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型。财经媒体财新报道,新车型将来自智己平台,这代表智己的技术能力得到高端品牌认可,有望转换成更好的市场表现。 一把手亲自督军 智己显然被上汽集团寄予厚望。作为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旗下合资品牌销量持续下跌,智己的增长已成为集团业绩唯一亮点。 2024年前三季度,上汽营收同比下降 17.4%,股东应占溢利则下滑近四成,若不是2024年出售MG印度公司股权换回51.3亿元,盈利下跌会更惨。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油车市场逐渐被电动车蚕食,合资品牌不再“躺着赚钱”。包括上汽在内的许多车企,都要面对电动车业务不断烧钱,燃油车却越来越不赚钱的两难。 为此,上汽2024年下半年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12月初,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接任智己汽车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职务,一把手亲自督军,显见集团对智己的重视。 46岁的贾建旭在7月刚刚成为上汽最年轻总裁。他在10月一场内部讲话中说:“要学会跪着做人,才有站起来的一天”,直言汽车市场已不再是合资主导的世界,自主品牌才是成功的关键,“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对智己品牌的重视不言而喻。 相比被投资方抛弃的极越汽车,资金到位的智己,有了母企的全力支持,已准备好打一场翻身仗。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比亚迪巴西承包商涉侵犯劳工权益

为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1211.HK; 002594.SZ )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Camaçari)兴建工厂的承包商,被巴西劳动部门指控存在严重侵犯劳工权益的行为,工地内163名工人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目前工人宿舍及部分工地已被封锁及停工。 据财经媒体《财新》周二报道,上述163名工人是China Jinjiang Construction Brazil Ltd. 的员工,该公司为比亚迪提供外包服务,这些工人居住在卡马萨里市的四个工地宿舍。 比亚迪方面向《财新》表示,该外包服务商没有按照比亚迪的要求提供劳工条件,决定立即解除与该公司的合作。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则称,将确保分包员工的所有权益得到保护。 比亚迪近年积极发展巴西市场,去年7月,比亚迪宣布投资30亿巴西雷亚尔(约35.7亿元),在卡马萨里市建设三座工厂。目前比亚迪在当地已推出13款新能源车。截至12月13日,2024年比亚迪已在巴西销售新能源汽车约70,000辆,较2023年增长29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