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sys makes memory products

江波龙获中证监开绿灯 香港上市迈进一大步

这家存储器制造商获准在香港进行第二次募股上市,作为A股上市的补充 重点: 江波龙在中国存储器行业的低端定位,让它或成为相对稳健的投资标的 公司营收增长在年初疲软后,随着全球存储器价格企稳回升,于第二季度显著改善   阳歌 在中国半导体企业中,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01308.SZ)似乎更能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这家存储器制造商正筹备香港上市,这种优势或成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键。 上周三,公司香港上市计划获中国证监会备案,为推进上市计划铺平道路。2022年,江波龙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今年3月提交香港二次上市申请。该申请是近期浪潮的一部分,众多深沪上市公司,正通过香港二次上市提升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投资者。 遗憾的是,江波龙香港上市申请在获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几日后,即触及六个月有效期上限。2023年起,企业赴港上市需获得证券监管机构备案,这很可能是该公司赴港上市计划停滞的症结。 获证监会放行后,江波龙终于可推行上市计划,预计下个月将提交更新版上市申请。此次延期反成利好,因去年开启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的行业低谷后,江波龙所处的存储器市场近月明显回暖。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重申此前观点,相较于当前募资的其他中国半导体企业,此次上市风险更低。简言之,江波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芯片制造商,而是各类存储模组及U盘等消费端存储设备的龙头供应商,其产品主要集成DRAM与NAND类型存储芯片。 这意味着,在存储芯片产业链中,这家公司技术门槛较低,体现在其毛利率显著低于美光科技(MU.US)、韩国SK海力士(000660.KS)等实体芯片制造商,也不及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中国新兴企业。 江波龙从美光等供应商采购存储芯片,意味其不太可能遭受美国此前对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实施的技术封锁及投资限制。但也导致该公司自有技术储备相对薄弱,毛利率因此受限。 公司通过Foresee、Lexar International及Zilia品牌,服务消费端与企业客户。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仅为13.28%,远低于美光约37%和SK海力士54%的水平。 芯片制造雄心 尽管在存储市场定位低端,江波龙确怀芯片制造的雄心。2023年,公司宣布从台湾封测巨头力成科技(6239.TW)收购苏州某存储芯片封装厂70%股权,已显露此意图。 在交易公告中,江波龙强调已推出自研SLC NAND闪存芯片,尽管目前对公司收入贡献甚微。不过,芯片封装作为原始芯片设计与制造的关键环节,可能推动其实现成为国内主要存储芯片制造商的终极目标。 现阶段,江波龙多数收入源于PC及手机等设备的嵌入式存储产品,该品类去年贡献约半数营收,固态硬盘占比近25%,移动存储约占20%,其余来自存储模组。 需警醒的是,近年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迅猛发展,正使存储需求从PC、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向云端转移,构成江波龙的重大风险。该趋势或最终冲击其消费端业务,但部分损失将被云计算中心运营商等企业客户的增量需求抵消。 因存储行业强周期属性,江波龙业务近两年波动明显。去年营收从2023年的101亿元猛增73%至175亿元人民币(约合24.6亿美元),较此前22%增速明显加快。但今年上半年,增速骤降至12.8%,营收从上年同期的90.4亿元增至102亿元。 增速放缓的元凶仍是供需失衡,去年下半年延续至今年初的供应过剩压低了存储价格。但随着二季度行业库存出清,市场颓势初现转机。江波龙披露其二季度营收达59.4亿元,环比较首季大增40%,创单季历史新高。 需补充说明,江波龙海外业务盈利能力远超境内业务,此现象在众多高科技产业链中相当普遍。占其总收入约70%的海外产品,上半年毛利率达15.02%,境内产品毛利率仅为8.37%。 受供给过剩拖累,上半年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5.94亿元大跌98%至1,480万元。但公司强调,剔除一次性项目后,二季度2.34亿元的净利润已达首季利润的三倍左右。 投资者视角下,公司基本面总体向好。其存储器领域的低端定位本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但涉足实体芯片制造或改变这一局面。同时,市场对中国芯片题材的强劲需求叠加存储芯片行业复苏,也构成潜在利好。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igaDevice eyes Hong Kong listing amid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兆易创新谋港上市 内忧外患值博率不高

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芯片设计商兆易创新,正申请在香港挂牌 重点: 2024年净利润虽然按年大增,但仍远低于2022年的水平 估值比国际同业贵,业务或受美国断供芯片设计软件影响   白芯蕊 原先在内地上市的美的集团,去年9月来港上市掀起新股热潮,加上宁德时代在香港挂牌获热烈追捧,令多间内地已上市企业跟随,其中已在A股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3986.SH),最近也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为进军港股铺路。 主力发展专用型存储及MCU芯片的兆易创新,2005年由董事长朱一明及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成立,2012年12月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引入香港赢富得,随后在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目前大股东为朱一明,持有6.89%的股权,香港赢富得为第二大股东,持股量1.97%。香港赢富得的大股东则是独立第三方舒清明。 周期起跌频密 集成电路为半导体行业之一,受惠人工智能及电动车急速发展,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3,562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5,1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在AI等投资急速扩张下,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003亿美元。 虽然整个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增长,但细分行业表现却有不同,尤其兆易创新主攻的存储芯片,该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单是过去20年中,平均约4年便出现一个行业盛衰周期。 自2022年起,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减弱,加上2023年存储芯片厂商持续扩大产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令市场竞争变得激烈,拖累存储芯片价格跌入谷底,要到2024年人工智能应用增加,行业需求才好转,令存储芯片市场气氛回升,展现新一轮增长。 兆易创新主要收入来自专用型存储芯片及MCU,分别占集团2024年总收入70.6%和23%,也占兆易创新去年毛利79.7%和23.6%。所谓专用型存储芯片包括Flash和利基型DRAM,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应用、通讯及汽车电子等,负责储存资料。至于MCU则是与内存(Memory)、计时器及其他功能电路,整合在单一芯片上,与个人计算机上中央处理器(CPU)的能力相似。 受惠人工智能应用增加,加上手机行业需求回暖,兆易创新2024年收入按年升27.7%至73.56亿元,当中收入占比达七成的专用型存储芯片,去年收人升27.4%至51.94亿元,配合该业务毛利率按年大增7.3个百分点至40.3%,带动兆易创新2024年净利润达11.02亿元,按年急升584%。 芯片均价续下滑 虽然兆易创新2024年净利润急升,但与2022年净利润20.53亿元相比,其实是下滑46.3%。此外,占兆易创新两大业务,即专用型存储芯片及MCU业务,其平均售价持续下滑,当中专用型存储芯片均价由2022年的2.14元,大降至2024年的1.46元,跌幅达31.8%;MCU则由2022年均价8.22元,大幅下滑至4.13元,即几近腰斩。 值得留意的是,兆易创新业务易受中美关系影响,尤其是其身处芯片行业,需要用到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奈何EDA软件国产化亦不足,全球行业龙头为美国Cadence、Synopsys及西门子旗下的美国公司Mentor Graphics,上述三家企业便占全球EDA市场份额46%、32%和14%,即合共92%。 兆易创新在上市申请文件风险因素中披露,EDA软件供应商最新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终止向中国供应EDA软件,或会对兆易创新设计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整体来讲,兆易创新虽然身处半导体行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存储芯片,但最大问题是未能做到英伟达(NVDA.US)最需要的高频宽存储器(HBM),故未能踏上数据中心快速扩建增长的热浪;相反兆易创新存储芯片目前主要集中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产品,易受到行业周期性影响,从而业绩大幅波动。 另一方面,目前存储芯片两大龙头为韩国SK海力士(000660.KS)及三星电子(005930.KS),两家企业目前预期市盈率分别为6倍及12倍,相反兆易创新目前在内地上市预期市盈率已达49.7倍,意味估值已高一大截,若按此估值在港上市,股价被炒高难度甚高,除非能打入高端存储芯片市场,否则目前水平的值博率有限,反之上市后股价受压机会更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