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业务竞争更激烈 叮咚买菜首季或见亏损
公司报告称,去年第四季度连续第四次盈利,同时指出2025年竞争将“更加激烈” 重点: 叮咚买菜第四季度收入增长18.3%,在经历了一年的萎缩后,于2024年恢复了年度增长 随着公司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以上海为中心的富裕长三角地区,它在本季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阳歌 生鲜电商叮咚买菜(开曼)有限公司在2024年恢复收入增长,并实现首次盈利后表示,随着激烈的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2025年还会出现更多变化。 此外,公司表示将加强与伙伴合作,标志着它将摆脱目前严重依赖自营业务的商业模式。公司最新季报还暗示,在去年四个季度均实现盈利后,2025年一季度可能再现亏损。 过去几年,叮咚买菜的日子并不好过。自成立以来,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它一直努力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起初,它的目标是向全国的消费者销售基本的生鲜杂货商品;后来,公司逐渐收缩业务范围,专注于其大本营上海,以及周边经济同样发达的江苏和浙江等长三角地区。 公司还一直致力拓展自有品牌,以及推出特别打造的季节类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有助它与同行区分开来,还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公司最近表示,将开始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表明它计划摆脱目前的自营商业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自营模式虽然能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但也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引入合作伙伴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还可借助合作伙伴,协助叮咚买菜在某些经验不足的产品领域取回专业优势。 叮咚买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周四在发布最新业绩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商业模式方面,我们计划开放关键品类,与合作伙伴展开合作。这将使我们能够发挥双方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成功局面。我们的目标是超越传统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以便我们能够有效地相互支持。” 与此同时,梁昌霖还暗示,在2024年取得辉煌业绩后,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动荡,但他拒绝透露具体细节。 “2025年,我们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且我们也正处于从追求短期规模和盈利能力,向注重质量和长期竞争力转变的过程中,这可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他说。“尽管如此,我们对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即便如此,投资者还是对最新财报感到满意,在公告发布后的周四交易中,叮咚买菜的股价上涨了13.4%。过去一年里,该股累计上涨了160%,反弹已成为中国科技股自去年秋季以来的常态,尤其是对电商公司而言。 即使反弹后,它的远期市盈率仍然相对较低,为13倍,不过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的14倍相差不远。但远远落后于其他以生鲜杂货为主的电商股,例如美团(3690.US)的21倍,以及美国巨头开市客(COST.US)的58倍和沃尔玛(WMT.US)的37倍。这意味着随着全球投资者重新调整投资组合,远离看起来越来越高估的美国市场,中国股票可能有更大的潜在上行空间。 重回营收增长轨道 过去几年里,叮咚买菜马不停蹄地进行调整,试图找到一个能够带来可持续利润和营收增长的理想模式。规模比它小的前竞争对手每日优鲜也曾做出类似努力,但最终在寻找合适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烧钱过快而倒闭。这使得叮咚买菜成为了中国主要的自营生鲜电商,不同于美团和拼多多(PDD.US)等竞争对手,它们采用的是严重依赖合作伙伴的模式,成本较低。 叮咚买菜的营收在2022年达到峰值后,于2023年出现下滑。在与这些竞争对手的激烈角逐中,叮咚买菜收缩了业务范围,专注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的消费者更加富裕,也更愿意为其更优质的服务和自主研发的产品埋单,结果在将重心转向高消费客户群体后,营收恢复增长。 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18.3%至59亿元(约合8.14亿美元),商品交易总额(GMV)也有相近幅度的增长,达到65.5亿元,增幅为18.4%。收入和商品交易总额如此接近并非偶然,全得益于叮咚买菜的自营模式,公司主要是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不过,随着未来叮咚买菜与更多伙伴展开合作,预计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 在第四季度,叮咚买菜大部分以客户为中心的指标也都有所改善,反映客户的忠诚度在不断提高。这些指标包括每用户月均收入(ARPU)增长了3.7%,每用户月均下单也有3%的类似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公司的履约支出同比仅增长了9.1%,约为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这是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前置仓”网络,不仅效率更高,还能更快地完成订单配送。这使得公司的运营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负0.4%,提升至第四季度的1.1%。不过,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水平仍低于开市客的3.5% 和美国杂货零售巨头Kroger(KR.US)的2%。 利润率的提高帮助叮咚买菜在本季度实现了9,160万元的利润,扭转了去年同期亏损440万元的局面,并且是其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正现金流。但如我们之前指出,该公司暗示在当前的第一季度可能会再次出现亏损,它在业绩指引中表示,目标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non-GAAP下的盈利”。这与上一份季报不同,当时该公司表示希望在下一个季度同时实现GAAP和non-GAAP下的盈利。 投资者似乎并不太担心该公司会再次陷入亏损,可能是因这种亏损是由非经营性的一次性因素导致。但总体而言,对2025年整体谨慎的基调或许更值得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叮咚买菜摸出新模式 连续三季录盈利
这家生鲜电商报告称,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目前利润率超越克罗格,并迫近沃尔玛 重点: 叮咚买菜三季度收入增长27%,并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这家生鲜电商调整了业务模式,专注于更富裕的市场,尤其是其总部所在的长三角地区 阳歌 对生鲜电商叮咚(开曼)有限公司(DDL.US)来说,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亏损数十亿元。但在进行大量尝试后,公司终于找到了可以持续盈利的秘诀,使其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庞大但竞争极其激烈的生鲜市场,几乎多数公司都在亏钱。 根据周三发布的最新业绩,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内,叮咚买菜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当季净利润1.33亿元。自一季度报告盈利1,230万元以来,公司今年一直保持盈利。二季度盈利增长至6,710万元,这意味最新盈利环比增长了一倍。 叮咚买菜成立仅七年,却对业务模式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很多同行一样,叮咚买菜被中国庞大的生鲜杂货市场吸引,最初试图成为一家面向所有人的生鲜杂货商,不仅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场,还有中小城市。 但它发现,小城市对成本的敏感程度远高于大城市。使其在与拼多多(PDD.US)和美团(3960.HK)等对手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将大部分生鲜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拼多多和美团大幅降低了成本结构。相比之下,叮咚买菜从仓储到配送的大部分业务都自己处理,这提高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稳定性,但也增加了成本。 叮咚买菜发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消费者愿意为了更稳定的服务和产品支付溢价,而小城市的消费者则更热衷于最低价格。因此,公司几年前开始退出小城市,将重点放在相对富裕的长三角地区,包括其总部所在地上海。 随着重心的转移,它在相对富裕的地区提高了门店密度,以便更好地服务那里的客户。与此同时,公司尝试将重心更多地放在高端产品上,包括自有品牌产品,它们的利润率普遍高于蔬菜等普通生鲜和米面等主食。 此模式的成功在叮咚买菜的净利润率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其净利润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0.2%,稳步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1.2%,最新报告期内更是达到了相对较高的2.0%。也就是说,叮咚买菜的最新利润率,超过了美国超市巨头克罗格(KR.US)最新季度的1.37%,但仍落后于沃尔玛(WMT.US)的2.66%。 不过,能与全球最大的两家超市运营商相提并论就已经很不错了。相比之下,叮咚买菜的中国上市竞争对手中,包括实体超市运营商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辉超市(610933.SH),大部分都在亏损,因此净利润率为负。 股东乐开花 财报公布当天,投资者对叮咚买菜快速增长的利润表示欢迎,将其股价推高了13%。由于担心特朗普可能当选美国总统,当天大多数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都大幅下挫,这个涨幅就更加了不起了。 此次反弹使叮咚买菜的美国存托股票(ADS)收于4.45美元,是过去2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在这里,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到,该股较2021年23.50美元的IPO价格下跌了约80%,那时正处于市场对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的情绪转冷前夕。该股目前的远期市盈率(P/E)为18倍,领先于克罗格的13倍,与美团的22倍相差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初以来,分析机构对该公司的看法迅速改善。在雅虎财经调查的9家分析机构中,有6家现在将该公司评为“买入”或“强烈买入”,多于年初的5家。更重要的是,这些分析机构已将公司今年的收入预测上调至增长9.8%,是年初预期增长4.3%的一倍多。 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1.4亿元大涨27.2%至65.4亿元。公司将强劲增长归因于人们下单量增加,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网络扩大。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指出在最新报告期内,长三角地区13个较小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50%。 公司并未对今年最后三个月的业绩提供具体指引,但表示“预计四季度和今年将实现可观的同比增长”。 叮咚买菜的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其所售杂货的成本,相对较难降低。但它对履约成本(如仓储和配送)有了更多的控制权。随着专注度的提高,叮咚买菜在最新季度,将履约成本降低至收入的21.4%,而去年同期为23.2%,这也是它能够实现如此可观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机构对公司的乐观情绪,不仅反映叮咚买菜已练就提高效率的技巧,也反映随着经济放缓,中国消费者成本意识日益增强。餐饮业感受到了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带来的压力,这为像叮咚买菜这样的平台带来了优势,它们满足了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在家就餐的需求。 叮咚买菜目前现金流稳健,其现金和短期投资储备从去年同期的41.6亿元,增加到9月底的43亿元。事实上,没有什么能阻止叮咚买菜继续保持最近的势头,因为看起来目前的商业模式让它处于有利地位,甚至可能从消费者越来越谨慎的局面中受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药网首现运营利润 股价仍持续低迷
这家药品分销商预计会从一场持续性的行业反腐行动中受益,因公司主要面向药房而不是医院进行分销 重点: 1药网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去年同期因中国结束疫情管控后药品需求激增,它的营收异常高 尽管在最新季报中首次实现运营利润,但公司股价仍然低迷,市盈率仅为0.05倍 阳歌 虽说水涨船高,但当前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上涨浪潮中,事实证明一些公司因较其他公司更重而涨不起来。药品批发商1药网(YI.US)便是其中之一,尽管公司刚刚报告了有史以来的首次运营利润,但股价仍然低迷。 说实话,1药网并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公司,而且在很多方面看着都像传统的杂货店运营商。这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制药商,与面向消费者售卖药品的医院和药房等企业之间的中间商。此外,与国药控股(1099.HK)等历史悠久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公司相对处于劣势,后者与大部分大型药企和零售商都建立了长期联系。 话虽如此,1药网和那些比它大的竞争对手相比,也确实有一些相对优势。 由于年轻且规模相对较小,它更容易尝试新技术。在这方面,高管兴奋地谈到公司正将大量由数据驱动的功能,融入自己的服务中,以帮助客户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优的价格和交付。 当前环境下,公司另一个有趣的优势,是极度重视面向药店销售药品,而不是与国药集团等老牌国有分销商关系密切的大型国有医院。 去年末发起的一场反腐行动,为1药网等公司创造了机会。腐败的根源在中国众所周知,主要发生在医院层面,药企贿赂医生和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以便让他们订购自己的产品。1药网董事长刘峻岭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反腐一直持续到今年,甚至还在深化。 去年11月,另一家医疗公司、癌症筛查设备制造商燃石医学(BNR.US)其中主要收入在第三季度大幅下滑的原因,归咎于该类医疗设备市场的类似整顿行动。 “(反腐的)结果就是,预计更多的药品销售将转向零售药店。和医院系统相比,零售药店更容易进入、更透明。”刘俊岭说:“这种转变是国家鼓励的,并将让我们受益,因为我们专注于医院外药品市场,预计这个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虽然这转变应会对1药网有利,但我们尚未看到这一点体现在公司的最新财报中。公司第一季度的收入实际上比去年同期的37亿元下降了4.6%,至35亿元。 管理层解释说,营收下降是由于去年同期情况异常,导致当时的营收异常高。确实,在中国突然取消严格的疫情管控,导致新冠病例突然激增后,2023年第一季度药品需求量巨大。2022年第一季度总计30亿元的收入可能更适合比较,最新的季度营收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约17%。 一个负面的里程碑 虽然1药网在本季度首次实现运营利润,但当市值正式跌破同名数字(公司英文名叫111,Inc.)时,它也创下了一个更具负面意义的里程碑,公司在过去一周正式跌破了1.11亿美元大关,不过我们应该指出,它此前也曾跌破过这一门槛。在2018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公司的市值要高得多,达到12亿元,当时投资者仍看好中国药品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这一里程碑事件凸显出,尽管公司规模相对较大,业绩也在不断改善,但投资者对它缺乏尊重。目前没有一家大型券商关注该公司,也反映了这一点。但公司似乎受到了个人投资者的关注,有很多人出席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尽管其中一些或所有人,很有可能是公司“邀请”而来。 1药网的股价在上周四,也就是业绩公布当天上午下跌了5.5%,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23%。不过它已经从3月下旬的低点反弹了20%,不过仍落后于中国股票的反弹,而更广泛的中国ETF-iShares MSCI(MCHI.US),从1月下旬的低点上涨了25%。 像1药网这样的杂货店和药品分销商,因其中间商的角色而往往获得非常低的估值,这意味着它们通常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运营,提供的增值服务相对较少。 公司目前的市销率(P/S)极低,只有0.05倍,看起来被严重低估了。国药控股也算不上超级巨星,市销率为0.10倍,不过倒是比1药网多出一倍来。国内线上生鲜杂货商叮咚买菜(DDL.US)的股价同样疲软,但市销率仍相对较高,为0.16倍,而美国杂货巨头Kroger(KR.US)则是这个低市值群体的“王者”,市销率为0.26倍。 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1药网主要通过控制成本,实现了运营利润的里程碑。本季度,不包括收入成本在内的运营成本和费用,从一年前的2.58亿元下降20.6%至2.05亿元。成本控制可能进一步改善的一个领域是履约费用,这是公司本季度最大的支出之一,达到了8,850万元。最新的履约成本同比下降了13.8%,但1药网表示,随着最近推出“简化物流的新交付和运输模式”,这项成本可能很快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成本的下降帮助该公司实现了370万元的运营利润,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170万元。公司在净利润方面继续亏损,本季度净亏损1,380万元,但较去年同期的3,180万元亏损有所收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叮咚买菜弃小攻大 再录季度盈利
退出小市场,专注大城市后,这家中国领先的生鲜电商在第一季度恢复增长 重点: 一季度叮咚买菜的收入小幅增长,结束了一年多的萎缩状态 公司录得上市以来第二个季度净利润,并表示预计今年收入和利润都将“同比大幅增长” 阳歌 是生鲜故事还是科技公司? 说到中国领先的生鲜电商叮咚(开曼)有限公司(DDL.US)时,投资者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公司周一发布财报称,在经历了一年的收缩后,今年一季度收入恢复增长,并实现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尽管如此,公司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还是下跌16%,显示投资者的期待远不止于此。 我们应指出,即使经历了这一轮抛售,在近期海外上市中概股普遍上涨的带动下,该股今年迄今仍上涨21%,较1月的低点上涨了67%。尽管如此,叮咚买菜18倍的远期市盈率,跟体量更大的美国生鲜巨头克罗格(KR.US)一样,但落后于沃尔玛(WMT.US)的25倍。 关键是,叮咚买菜是一家生鲜杂货销售商,由于难以在竞争对手之间做到产品差异化,因此这一行的利润微薄且竞争激烈。叮咚买菜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降低配送成本存在困难,这是它主要的支出之一,而它正在取得一些进展的一个领域是,削减供应链中大量环节涉及的中间商。 叮咚买菜也承认最好把重点放在更大、更富裕的城市,那里的消费者不那么注重成本。该公司从去年开始退出亏损巨大的小市场,导致全年收入萎缩。 随着从小市场撤出的影响逐渐减弱,公司表示预计今年将重返增长轨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在公司的业绩公告中表示:“我们上调了对净利润和规模的预期,预计二季度和今年都将同比大幅增长。”梁昌霖没有细说“规模”的意思,不过他指的可能是收入。 叮咚买菜还一直在尝试通过增加自有品牌来提高利润率,这些产品的利润率往往更高,是它能够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少许领域之一。但在最新业绩中它几乎没有提及这些努力,首席财务官王松仅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积极致力于提高我们的自有品牌产品开发能力”。 那么,这家公司在投资者眼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尽管最近市场普遍看好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但分析机构对叮咚买菜的看法明显还是好坏参半。雅虎财经调查的九家机构中,只有五家给出了“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级,其他四家给出的评级为“持有”或“表现不佳”。但它们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2.65美元,意味该股较最新收盘价1.82美元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言归正传,我们来仔细看看该公司显得相对稳健的最新财务数据。首先,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1.4%,达到55.3亿元,而一季度同店GMV更是同比增长4.4%。公司提到2023年前两个月仍受疫情影响,并指出今年3月GMV同比增长6.5%,3月是一年前消费模式恢复正常后,更适合作为参照对象的第一个月。 收入增长 随着GMV的提升,叮咚买菜在一季度实现了营收从上年同期的50亿元小幅增长至50.2亿元。在此之前,公司上一次报告类似的同比收入增长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当时它还没有开始“瘦身”。 总部位于上海的叮咚买菜在华东地区(包括上海以及临近的浙江、江苏两省)实现了盈利。公司指出,三月份这三个地方每个站点的订单量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指出,在南方城市广州和深圳,以及北京市场,亏损都在“快速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市场,前竞争对手每日优鲜(MFLTY.US)倒闭,它因而受益,每日优鲜曾在首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里也是它的总部所在地。叮当买菜也面临着来自领先的外卖配送公司美团(3690.HK)和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的竞争,不过这两家公司都更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市场。 叮咚买菜表示,最近一个季度的运营成本和支出基本持平,为50.5亿元,上年同期为50.4亿元。公司在该季度的履约开支同比下降3.9%,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3.9%降至22.8%,主要得益于订单规模的扩大。不过,销售和营销及一般和行政费用增长超过20%,抵消了履约开支的下降。 重要的是,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非GAAP(不包括与员工股票薪酬相关的成本)盈利。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公布了自2021年上市以来的第二次GAAP的盈利1,230万元,扭转了去年亏损5,240万元的局面。 公司还表示财务状况相当稳健,指出一季度实现了现金流为正数,这是它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运营现金净流入。 公司此前曾表示,预计“二季度和今年”在“规模”和净利润方面都将实现可观的同比增长”,对此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对此并未抱持太大期望,至少在营收增长方面是如此。它们预测二季度的营收增幅仅为2%,全年为4.3%。 在未来几周,这些预测很可能会有上调,甚至评级也会上调。总言之,叮咚买菜似乎正在集中精力,专注于能够盈利的大城市,并通过更直接地控制供应链来提高效率。归根结底,它始终是一家生鲜运营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成为庞大的中国生鲜市场的领导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市场要闻:收入跌利润升 叮咚首录非GAAP盈利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生鲜电商,因专注利润最高的市场,第四季度的收入下降了近 20% 余特莉 总部位于上海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上周四公布业绩,通过专注于利润最高的市场,公司在 2023 年首次实现非GAAP年度利润 4,540 万元人民币(合 630 万美元),其前竞争对手每日优鲜 (MFLTY.US) 因战略失误而于 2022 年中期倒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但伴随着这个利润里程碑却有一个重要的备注,公司正逐步退出无利可图的较小市场,这些市场曾经是其增长故事的主要部分,因此公司的收入也在加速萎缩。 叮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在非公认会计准则基础上,我们在 2023 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这对叮咚和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补充道:“这反映我们如何成功应对极具挑战性的宏观经济和竞争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许多人对公司的可持续性曾经表示担忧。” 去年第四季度,叮咚的收入接近50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19.5%。这一下降归因于疫情限制放松后导致订单量减少。此外,叮咚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撤出了几个利润较低的城市,进一步对该季度的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全年看,叮咚的营业收入为199.7亿元,较2022年的242亿元人民币下降了约17%。然而,2023年的平均订单价值从58.6元增加到72.1元,平均每月订单频率增加到4笔订单。 尽管存在这些积极的发展,投资者更关注持续的营收下降而非其盈利里程碑。在此次业绩发布后,叮咚的股价下跌了10%。自公司两年多前公开招股上市以来,叮咚的股价已经缩水了超过90%。 关于盈利能力方面,叮咚在去年实现了非GAAP净利润率为0.2%,这是继2022年的净利润率为负2.4%和2021年的负30.4%之后的正面转变。 按季度计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了非GAAP净利润1,630万元,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非GAAP利润。然而,公司在该季度仍然录得440万元的净亏损,尽管这相比去年同期4,990万元的亏损有了显著改善。 梁昌霖说:“我们预计在2024年第一季度能再度实现非GAAP盈利,”他续称: “在当前环境保持盈利,能够凸显我们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并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额外资源。” 公司表达了对今年重新获得增长势头并保持非通用会计准则盈利能力的信心,並表示将继续贯彻其专注于高端市场的新策略,将自己定位为高质量服务提供商,并达致最高的成本效益。 公司刚于1月底宣布了一项2,000万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来支持其股价。 叮咚于2017年在上海成立,2021年在纽约上市。公司在主要城市经营广泛的分销和送货网络,向消费者提供新鲜农产品、熟食和其他食品产品。它还在自己的设施中经营较高利润的自有品牌业务,涵盖各种食品类别。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人民币持续回升 旅游、生鲜零售冰火两重天——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人民币持续回升 ▷ 中国沙特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 北京批准Broadcom巨额并购 ▷ 亚朵收入飙升 本周中概股评分:5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DlVHdPsSqKQ 》》宏观 人民币持续回升 美国人在过感恩节的时候,人民币正在迅速收复失地。上周,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在7月以来,首次同时超过了中间价。 中间价机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些复杂,但总的来说,这代表了市场认为经过一年的下跌,人民币已经触底。同时随着美元开始走弱,美联储加息空间的减少,相对而言,人民币也应该有更强的反弹动力了。 日本商界看衰中国 尽管人民币在强力回升,但这不代表外资投资中国的信心也在回升。来自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7.7%的日本公司高管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中国的业务。 这是该项调查开展以来,这一项数据首次跌破30%。去年和前年的数字分别是33.4%和40.9%。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海外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前景和运营环境的忧虑。 中国沙特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与沙特签署了价值约70亿美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方将在更多贸易和投资领域用本地货币代替美元进行交易。 截止上个月,有效的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已经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与沙特的新协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又是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主要石油输出国家的石油贸易,还是必须用美元来结算,沙特、阿联酋等国家目前还只能在石油贸易之外,寻求美元的替代。 中概股徘徊在旧金山会晤余韵中 由于没有重大的催化剂,中概股上周仅录得了小幅攀升。恒生H股指数上涨1.1%,iShares MSCI China ETF上涨0.9%,而恒生综指上涨0.6%。 投资者们还沉浸在旧金山元首会晤的余韵中,而会晤所传达出的正面情绪,已经慢慢开始转化为一些积极的行动,我们接下来会展开讲一下。 》》行业…
叮咚买菜收入跌盈利增 竞争仍激烈前路续难行
这家生鲜电商三季度收入下降,但在中国竞争激烈的食品配送行业,它继续录得盈利 重点 因为退出了收益较差的城市,叮咚买菜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14% 公司正透过节省成本和利息收入来保持盈利,同时努力提高利润率较高的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 梁武仁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 同理,叮咚买菜(DDL.US)的表现究竟如何,取决于你怎么看它。 这家生鲜电商现在处于盈利状态,这绝非易事,因为与大多数线上和线下同行一样,它所处的是一个利润微薄、竞争激烈的市场。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其有别于很多崭露头角的中国科技初创公司,后者尽管产品华丽且增长迅速,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叮咚买菜的成就,与曾经的劲敌每日优鲜(MF.US)的消亡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如此,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增长也不会是无限,而叮咚买菜在提高收入方面似乎遇到了瓶颈。归根结底,投资者想要的是增长,尤其是对于叮咚买菜这样的年轻科技企业来说。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能够实现盈利,但叮咚买菜的实际业务仍在亏损,并且它依靠非经营性因素来支撑利润。 上周四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叮咚买菜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约14%至52亿元(7.05亿美元)。虽然这样的下滑怎么看都不是好事,但叮咚买菜将其归因于公司退出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城市,转而专注于最赚钱的中心,比如华东基地。 为了弥补收入损失,该公司削减成本,从而大幅缩小营业亏损。而且其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但利息支出却减少了,可能是因为未偿还银行的贷款减少所致。因此,叮咚买菜较上年实现扭亏为盈,尽管只是微额利润。 按照不包括股权激励费用的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叮咚买菜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净利润。叮咚买菜管理层在最新财报中谈到这一点。 “在非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过去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对叮咚买菜和整个行业都至关重要,”叮咚买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梁昌霖表示。 他还称赞公司度过“艰难的宏观经济和竞争环境”的能力,以及公司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并表示公司有信心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 所有这些都确实值得称赞。叮咚买菜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中国人不再像新冠疫情期间那样积极网购生鲜食品。毕竟,只要附近有市场,很多人还是更喜欢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新鲜的肉类和农产品,而这些也正是叮咚买菜所销售的产品。 每日优鲜的消亡 即使每日优鲜倒闭,叮咚买菜仍然面临许多竞争。虽然它专注于生鲜,但要与拥有专业生鲜服务的综合电商平台竞争,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拼多多(PDD.US)。此外,传统的实体生鲜连锁也越来越多推出与叮咚买菜类似的产品,包括在网上下单时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送货服务。 面对如此多类似的产品和服务选择,像叮咚买菜这样的公司,很难找到提高利润的新增长点。在控制成本方面,它还需要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最新的业绩表明,它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就此而言,至少有部分成本的下降,可能来自于它撤出了利润较低的城市。 但一家公司能削减的成本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叮咚买菜来说,它的服务涵盖采购、加工到配送等一系列工作,整个业务链的运营成本结构十分沉重。在第三季度,其毛利率确实略有提高,但仍只有30%左右。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叮咚正在努力提升自有品牌产品的销量,这些产品的利润率高于竞争对手同样产品的利润率。梁昌霖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8月,公司推出了用于包水饺和馄饨的“手作纸皮”,两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600万元。 撇开种种挑战不谈,叮咚买菜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就已经遥遥领先于每日优鲜,后者的壮观崩盘可能很快就要画上句点了。自2014年成立以来,每日优鲜亏损累累,现金消耗殆尽,去年它关闭了能在一小时内送达货物的前置仓业务。其他业务也没逃过关闭命运,包括数字化赋能传统生鲜市场业务。 由于成本结构过于沉重,每日优鲜无法盈利,而且还遭遇会计丑闻。在通过出售新股筹集了约2,700万美元后,公司试图通过收购一家香港公司转型为数字营销机构。但上周五,公司(目前市值仅800万美元)表示,这一计划已经失败,其股票将退市。 叮咚买菜的利润微薄,但还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跟每日优鲜的倒下相比,可以说还是值得一些肯定。但投资者对于最新业绩不大买账,在财报发布当天,该股下跌了7%。 也许投资者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线上生鲜生意。自两年多前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叮咚买菜的股价下跌了90%以上。它目前的市销率 (P/S) 只有0.14倍,远期市盈率 (P/E) 也不高,为5.9倍。广受欢迎的大润发连锁超市运营商高鑫零售(6808.HK)的市销率同样低迷,仅为0.17倍,反映出投资者对生鲜运营商普遍缺乏兴趣。 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叮咚买菜能够在一个困难重重的行业找到利润,应该得到更多的赞誉。但与其他利润率较高、竞争较少的生意相比,这个行业一直不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叮咚买菜赢得投资者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提供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客户,从而重振增长势头。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