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碰壁 Shein是中企海外超级IPO的未来吗
这家快时尚巨头在伦敦上市的计划可能会落空,此前它出于类似的政治原因放弃了在纽约上市的计划 重点: Shein可能最终会在香港上市,此前它在纽约上市的计划失败,最新的伦敦上市计划也面临类似的地缘政治压力 这个案例表明,中国公司在纽约进行超大规模新股发行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一些大型上市仍可能会成功 阳歌 中国公司在纽约的超大规模新股发行注定要消失吗? 从快时尚巨头Shein的IPO最新进展来看,情况确实如此,其数以十亿美元计的上市计划正在迅速成为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弃儿。该公司去年年底秘密提交了在美国上市的申请,但却因我们稍后会介绍的地缘政治和法律问题而放弃了该计划。 据媒体报道,纽约上市计划未果后,公司转向伦敦,据称已于上月提交了类似的申请。但该计划现在也面临压力,原因与导致其纽约上市计划泡汤的原因类似。据英国《金融时报》上周报道,作为备选,该公司保留了在香港上市的选项,此类因素对在香港上市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讲,Shein的案例反映了大型中国公司如今谋求海外上市时面临的重重障碍。其中一些障碍是政治因素造成的,比如对人权和知识产权盗窃相关问题的审查,在Shein一事中,这些问题引起了西方政客的关注。但其他因素来自中国,尤其是数据安全法,这将导致所有手握大量中国数据的大公司难以在纽约、伦敦或任何其他西方市场上市。 以Shein为例,西方政治因素是导致其纽约上市计划泡汤的主要原因,而且现在看来也将在伦敦造成同样的结果。数据安全在此事中似乎不那么重要,因为Shein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向中国以外的消费者销售中国制造的廉价服装,包括在美国,在美国市场它处于领头羊地位。 据数据统计跟踪网站Statista称,该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快时尚零售商,估计2022年的收入为227亿美元,较上一年的157亿美元增长45%。它面向全球150多个市场的消费者销售产品,美国是其最大市场。 公司估值在2022年达到约1,000亿美元的巅峰,但此后一直在稳步下降,大约一年前融资时约为660亿美元。尽管如此,大多数主要股票市场都会争相承接这样的上市,它不管发生在哪一年都很可能成为当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上市之一,筹集资金不低于100亿美元。 美国的证券交易所一度渴望承接此次上市,但后来据报道,有政界人士介入并通过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他们对Shein的一些劳工行为以及该公司涉嫌盗窃知识产权的指控感到担忧——这两个领域往往是中国公司的软肋。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组织一直在牵头阻止Shein的伦敦上市计划,称这样的上市将代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耻辱”。 去香港上市 Shein的案例,以及该公司可能仍考虑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最新报道,突显出这个前英国殖民地最近的崛起,它成为最后几个对中国企业IPO友好的海外上市地点之一。香港是中国唯一一个股市由国际投资者主导的城市,这得益于它作为殖民地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大型国际基金公司和投行都在那里设有大型办事处。 为了欢迎内地企业上市,香港也一直在放宽其严苛的标准。此前,这些标准使得增长迅速但仍在亏损的初创企业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在香港主板上市。最新的放松措施是,今年它修改了相关规定,允许亏损的“专业科技公司”上市。这为人工智能制药公司晶泰科技(2228.HK)上月上市铺平了道路,它成为首家利用这一规则变化的企业。 在估值更高和交易量更大的吸引下,许多中国科技公司过去会去纽约上市,但现在会选择香港。这些公司包括拼车公司嘀嗒出行和曹操出行,以及轻舟智航和纵目科技等自动驾驶公司,它们最近都提交了在港交所上市的申请。 所有这些都把我们带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即Shein的案例是否是纽约重磅中国IPO的丧钟?尽管这一案例表明,目前的气候肯定不像十年前那么温暖——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 2014年在纽约IPO募集了创纪录的250亿美元——但可能仍有一些调整空间。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纽约IPO筹集了约6亿美元,其中有4.4亿美元,也就是逾三分之二来自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US)。 尽管美中关系紧张,但由于极氪的数据规模相对有限,这可能有助于它避开中国对数据安全的关切,最后成功上市。它的高科技性质可能也帮助它免去了美国对劳工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的担忧。吉利的背景可能也有所帮助,因为这家民营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关系广泛,而且作为沃尔沃和路特斯等国际品牌的所有者,在全球也受到尊重。 相比之下,Shein没有那么光鲜的家世,它成立于南京,不过后来把总部搬到了新加坡。它之所以声名鹊起,是因为利用了中国早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时闻名于世的廉价血汗工厂。 总而言之,纽约耀眼的灯光——以及纽约两大股市的雄厚实力——将继续吸引一定数量的中国大公司,它们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复杂的监管障碍。但这个数字将不可避免地低于此类上市早前的全盛时期,每年可能只有一两家公司能筹集到数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资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抢融资增速发展 梦腾智驾赴美上市
它是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中,最新一家寻求在境外上市融资的公司 重点: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已批准梦腾智驾赴美上市,预计最高可筹集3亿美元 尽管与主要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公司面对在寻找合作伙伴及来自竞品的挑战 陈竹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喜欢宣传一种双重战略,即同时专注大众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完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它声称这种方式,即所谓的“飞轮”战略,使其能够从当前的ADAS解决方案中获得收入,同时收集关键数据,用于发展未来更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 随着境外上市计划的推进,公司很快可发现,投资者是否也对这一战略充满热情。上周,上市计划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梦腾智驾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拟发行不超过6,300万股普通股。 梦腾智驾加入了越来越多寻求境外上市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行列,包括小马智行和纵目科技在内的其他公司,也提交了类似的申请。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成功上市,表现参差不齐,反映投资者对这类公司兴趣各异。它们中的禾赛科技(HSAI.US)的股价,自2023年初在美国上市以来已缩水四分之三。 尽管反响平平,但IPO大军仍步履不歇,因为梦腾智驾及其同行正寻求资金来维持亏损的业务,这些业务短期内不太可能盈利。 虽然梦腾智驾尚未披露筹资目标,但彭博新闻社上月报道称,该公司可能计划筹集2亿至3亿美元。公司尚未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任何公开文件,不过它可能已经提交了一些早期机密信息。 与很多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全自动驾驶的竞争对手不同,梦腾智驾自2016年成立以来,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它最初主攻ADAS,致力于提供一款具有即时创收潜力的产品。直到2019年,梦腾智驾才扩展到包括全自动驾驶技术。 与许多同行一样,梦腾智驾由一支拥有强大技术背景的团队在2016年创立。创始团队成员包括曾在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商汤担任高管的曹旭东,以及其他人工智能和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多年来,公司的融资一直很成功,在多轮融资中吸纳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它的投资者包括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阿里巴巴旗下的云锋基金、游戏巨头腾讯和德国的戴姆勒股份公司。规模最大的融资之一发生在2021年,当时公司筹集了5亿美元,参与投资的包括丰田、博世和戴姆勒。 梦腾智驾早期专注于将自己的产品集成到量产车辆中,这可能让它在商业化方面比同行更具优势。它的很多竞争对手直到2022年才开始转向ADAS。近期申请上市的小马智行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直到2023年才正式进入ADAS市场。 “飞轮”战略 梦腾智驾优先考虑利用两种战略与汽车制造商建立牢固的关系。其一,让上汽、丰田和戴姆勒等汽车制造商成为它的投资者。其二,通过战略合资企业建立关系,比如2020年与上汽集团旗下高端电动汽车部门智己汽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底与比亚迪建立类似合作。 这种合作关系具有双重目的,合作伙伴可以成为未来的客户。而一旦成为客户,它们还可以提供大量车辆运行数据。这个方法是梦腾智驾“飞轮”战略的核心,合作既能在当前带来收入,又能为未来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 尽管梦腾智驾拥有众多合作伙伴,但真正将其技术用于量产汽车的合作伙伴并不多。两个值得注意的采用者是智己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前者已将梦腾智驾的D.L.P.人工智能模型集成到车辆中,后者将在2025年4月投产的纯电动CLA车型上,使用梦腾智驾的高阶智驾方案。 梦腾智驾及其同行,都瞄准了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ADAS市场。纵目科技援引第三方研究称,中国的ADAS市场从2018年的93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413亿元,凸显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个新兴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吸引了许多初创公司和老牌汽车制造商投身进来,开发自己的ADAS解决方案。例如,比亚迪目前在包括汉系列在内的许多车型上,使用其专有的ADAS系统DiPilot。 在将ADAS作为近期收入重点的同时,梦腾智驾也在大力发展全自动驾驶。据麦肯锡称,到2030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600亿美元。该公司的战略包括推出Momenta Go,这是一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于2021年在中国东部城市苏州的指定地区开始商业运营。 梦腾智驾没有透露Momenta Go的许多细节,这表明其服务仍处于试验阶段。因此,该业务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产生可观的收入。我们还需要等到它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公开文件,来衡量在ADAS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做得如何。 与其他机器人出租车服务提供商一样,梦腾智驾还面临除技术挑战之外的重大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中国复杂的监管环境,法律和监管框架,往往难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这给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潜在障碍。 不过,中国监管环境的最新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迹象。去年11月,中国出台了一项全国性的指导方针,接受部署全自动驾驶汽车以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公司的申报。 根据新计划,测试车辆的驾驶员可以放开方向盘,汽车制造商和车队运营商将承担安全责任。这种责任转移是一个关键的发展,可能会加速更广泛地部署自动驾驶汽车的进程。然而,这也让梦腾智驾等公司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以确保它们的系统稳健可靠。 虽然取得了这些积极的进展,但梦腾智驾仍需继续投入巨资改进技术,通过IPO筹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可能会用于研发。公司似乎已经为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它与汽车制造商的关系,以及它目前和未来的收入潜力,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长期前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增长缓慢亏损持续 纵目科技乏上市亮点
这家自动泊车解决方案研发商,去年亏损严重且收入增长乏力,仅录得6%,不太可能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 重点: 纵目科技已申请在香港上市,但因研发投入巨大,公司收入增长缓慢,亏损严重 如果能够加快ADAS驾驶解决方案的商业化,这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或许能吸引投资者的兴趣 陈竹 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动驾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曾经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但随后就被遗忘。但相关技术终于开始成熟,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等全球有远见卓识的人提出了大胆的主张,并为推出全自动汽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时间表。在中国,随着新一代电动汽车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中争夺注意力,采用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卖点。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月末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希望这股重新燃起的乐观情绪能够吸引投资者。在上周修订的上市文件中,公司表示,在最初的两家承销商华泰国际和法国巴黎银行的基础上,增加中信里昂为承销商,这三家二级公司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组合,为公司的第三次上市尝试护航。 纵目科技早在2017年就在新三板上市,新三板是中国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清冷。但不到一年,它就退出了新三板。2022年,公司申请在类似于纳斯达克的上海科创板上市,但最后又主动撤回了申请。 纵目科技由唐锐在2013年创立,主要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主攻软件。这让它有别于业内一众公司,如计划打造自己的自动驾驶车队的小马智行,和聚焦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的禾赛(HSAI.US)。 招股说明书显示,纵目科技自成立以来已通过九轮融资,筹集资金22亿元。它最有名的支持者是小米集团(1810.HK),小米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坚定支持者,并于上月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NEV)。纵目科技的上一轮融资是在2022年3月,筹集资金近10亿元。在那一轮融资中,公司估值超过90亿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独角兽是指估值在10亿美元或以上的初创企业。 如果能完成首次公开募股,能不能保持这么高的估值则是另一回事,因为股市投资者最近对新上市的科技股估值,远没有那么慷慨了。禾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2月上市时,它的估值在25亿美元左右,但上市后估值已跌至约5.5亿美元。 纵目科技自称是一家全自动驾驶技术的供应商,但其主要关注点是自动泊车,这是一种专门的自动驾驶应用,通常用于停车场或车库等严格控制的封闭环境中。 在中国的乘用车自动泊车解决方案(APS)市场,按2022年的销售额计算,纵目科技在供应商中排名第五。公司上市文件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APS整体市场规模达81亿,纵目科技占4.9%。 公司还强调自己在APS的一个细分市场,即它所说的自动泊车辅助(APA)领域领先国内同行,市场份额达5.6%。 增长乏善可陈 在包括泊车和驾驶解决方案在内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市场,纵目科技仅占1%的份额。中国ADAS市场经历了大幅增长,从2018年的9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13亿元。 2022年,纵目科技的泊车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为4亿元,占其全年总收入4.695亿元的85%以上。驾驶解决方案业务则贡献了剩余的7000万元,表明这部分业务仍然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不过,纵目科技把一大部分研发费用都花在驾驶解决方案上,这似乎表明它对这部分业务成为未来的增长引擎寄予了厚望。 纵目科技去年的营收仅录得6%的增幅,达到4.98亿元,这令人难免质疑它能否有效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并扩大业务规模,尤其是考虑到它在该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 虽然增长缓慢可能会引起一些投资者的担忧,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研发支出巨大,该公司亏损严重。纵目科技报告称,在截至2023年底的三年里,累计亏损超过15亿元,其中去年亏损5.64亿元。同期,该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接近10亿元。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风险,是它严重依赖少数关键客户。2021 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2.5%,到去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93%。在此期间,最大客户在公司收入中的份额从28.5%增至43.8%。 虽然许多公司都面临类似情况,但在中国迅速变化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种风险可能尤其需要警惕,在这个行业,今天的超级明星可能明天就出局了。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纵目科技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之一是与商业伙伴的合作关系密切,这使它能够不断改进产品。公司表示,2022年与中国十大汽车制造商全都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这些制造商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72.1%。 投资者是否看好纵目科技的IPO,可能取决于该公司是否有能力加快商业化步伐,特别是其ADAS驾驶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该公司表示短期内盈利无望的情况下。 类似的逻辑可能也适用于越来越多尝试赴港上市的自动驾驶公司,包括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这些公司的表现将证明,投资者究竟是认为这类公司将在不久的将来加速增长,还是认为它们的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