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吉利控股入股雷诺巴西 获得本地化生产资源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周二公布,母公司吉利控股与雷诺(RNO.PA)及其全资附属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雷诺巴西扩大其在零排放和低排放车辆开发和生产方面的战略合作。吉利控股将投资并成为雷诺巴西的少数股东,以获得本地化生产、服务网络和管道资源。 吉利控股为间接持有吉利汽车已发行股本约39%的主要股东。吉利汽车在公告中澄清,其并非该建议交易之订约方,且就该建议交易而言并无与吉利控股合作或向吉利控股提供融资。鉴于与雷诺合作的潜在协同效应以及拉丁美洲市场的巨大潜力,集团正积极探索不同选项(包括但不限于成为合资协议和业务合作协议的缔约方)参与该建议交易。 本月14日,吉利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品牌极氪(ZK.US)完成并购高端合资品牌领克,极氪与吉利汽车分别持有领克51%与49%的权益,领克原有合资股东沃尔沃退出。吉利汽车称,收购事项完成后,将为集团带来未经审核收益约64.7亿元。吉利汽车去年11月中宣布内部战略整合,至完成并购用时仅三个月。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极氪携三款新车亮相CES 2025

吉利(0175.HK)旗下的电动车企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本周将携三款纯电动车型亮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并将公布其最新AI智驾与AI座舱技术。 美国汽车网站CarBuzz报道,三款登场车型分别是001 FR、极氪 009光辉与,三款车型目前均未在美国发售。其中,001 FR配备四台电动机,总功率达1,265匹马力,零到100公里(62英里)加速仅需2.0秒,足以和1.99 秒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媲美。极氪 009光辉则是一款纯电动豪华MPV;极氪Mix则是一款多功能MPV。除极氪Mix外,001 FR与极氪 009光辉在中国的售价都超过70万元。 极氪汽车本月1日公布, 2024年12月交付新车27,190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2%。2024年全年共交付222,123辆,同比增长87%。同时,极氪公布2025年将挑战32万辆的交付目标。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eekr takes the wheel at Lynk & Co

不满并购领氪 股东抛售极氪跳水

吉利控股并于不久前上市的豪华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出资13亿美元,收购母公司旗下一家最近才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子公司51%股份 重点: 极氪宣布以94亿元收购母公司旗下领克品牌的大部分股份后,股价下跌27% 极氪三季度汽车交付量增长51%,与前两个季度的增长速度相比大幅下降,公司称有望实现年度销售目标 阳歌 所有在5月份购买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的IPO股票的投资者,以为自己买入的是一个豪华新能源汽车(NEV)品牌,都在上周大吃一惊。因这家由吉利控股的新上市公司向全世界宣布,它将与更下沉的姐妹品牌领克合并,后者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较晚。 对于关注中国公司,尤其是吉利的人来说,这笔交易并不完全令人震惊。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大部分中国公司,都由个人或母公司控制,小股东在重大战略决策中通常没有发言权。 以极氪为例,它的母公司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可说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除了原来的吉利品牌外,李书福多年来还推出了其他品牌,如极氪和领克。他也是中国收购外国品牌最成功的人之一,最著名的是瑞典的沃尔沃和英国的路特斯。 李书福曾在9月公开表示,至少就目前而言,推出和收购新品牌的时代已经结束,并指出他的公司正在从战略扩张阶段转向战略整合阶段。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这一新的整合举措并不令人意外。不过,那些在购买极氪股票时,以为买的是一家豪华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的投资者,肯定在知晓这一公告时感到有点受骗。 与此同时,此次合并确实为极氪注入新元素,与领克在同一天发布的极氪最新业绩显示,公司正迅速陷入不可避免的增长放缓和价格压力。 虽然此次收购将大幅提升极氪的销售额,因它会将领克的财务状况整合到自己的损益表中,但投资者对此并不十分满意。极氪的股价在公告发布前一天上涨了12%,接近IPO后的最高点,很可能是因为市场对此前传闻的交易寄予厚望。但公告发布当天,极氪股价暴跌24%,并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继续下跌。总而言之,该股在三天内市值蒸发约15亿美元。 对领克的收购涉及不少变数,但收购价格似乎相对公平。根据交易,极氪将出资约94亿元收购领克51%的股份。领克的估值约为26亿美元,约为极氪最新市值52.5亿美元的一半。似乎表明,投资者相信这两部分将为新的极氪2.0做出同等贡献。 与此同时,吉利宣布将以8.06亿美元的价格,将11.3%的极氪股份转让给旗下两家子公司,在这笔交易中极氪的估值为71.3亿美元。这似乎是吉利显示对极氪充满信心的方式,因为出售价格与极氪在大规模抛售前的市值相比有大约6%的小幅溢价,与公司的最新市值相比更是溢价36%。 股票被低估 最近的抛售导致极氪的股票市销率(P/S)相对较低,仅为0.56倍,这不符合大众对高增长公司的预期。它的几乎所有劲敌市销率都高于1倍,其中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为1.06倍,理想汽车(LI.US; 2015.HK)为1.31倍,零跑汽车(9863.HK)为1.81倍。 这似乎表明,投资者需要看到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才会相信这笔交易的逻辑。极氪联合创始人兼CEO安聪慧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此笔交易会将极氪主攻的25万至50万元之间的豪华车,与领克15万至30万元之间的平价车进行合并,拓宽上市公司的价格区间。 从销售角度说,领克目前的销量超过了极氪,尽管差距不大。前者在10月的销量为31,074辆,后者在那个月的交付量是25,049辆。极氪高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们的目标是今年最后两个月每月交付3万辆,这样它就能够实现今年23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 领克于2017年成立,是吉利与沃尔沃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传统的燃油车。直到最近才开始进军新能源汽车,于今年推出首款电动车型。相比下,从2021年开始交付首批车辆以来,极氪仅销售新能源车。极氪的高管表示,通过整合后台功能和经销商网络等,合并将有助于大幅节约成本。 最后,我们将用极氪最新财报中的一些数据来结束本文,透过它们,可以看到公司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承受的压力。在三季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51%至55,003辆,与前两个季度的销量翻倍相比大幅放缓。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汽车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42%至144亿元,低于销量的增长,这是它为了保持竞争力而被迫降价所致。 通过控制成本,极氪化解了部分压力。作为最大成本之一的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6%。尽管如此,毛利率仍从上年同期的17.2%降至三季度的16.0%,不过其净亏损收窄了约17%至12.2亿元。截至9月底,公司拥有83亿元现金,其中4.4亿美元来自IPO。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会用于支付收购领克的费用。 总而言之,收购领克是李书福为了合理安排其汽车棋盘上众多棋子而策划的一桩强迫婚姻。这笔交易在许多方面都是合理,价格看起来也相当公道。最大的问题是极氪管理层能否为领克注入新的活力,因为它的发展似乎慢于李书福和吉利的最初设想。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在美集资4.4亿美元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WRD.US)上周五在首個交易日上涨6.8%,公司筹集 4.405亿美元,是今年中国企業在纽约最大的IPO之一。文远知行表示,公司以每股15.5美元的价格,发行约774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是15.50至18.50美元招股区间的低位。 该股周五早盘最高升至19.14美元,较IPO价上涨23%,随后回落,最终收盘上涨6.8%。 此次ADS发行集资约1.2亿美元。此外,文远知行表示,其他投资者已同意在IPO的同时再购买价值3.205亿美元的ADS。公司此前表示,其中1亿美元来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风险投资基金Alliance Ventures的承诺。 文远知行上市的同一周,另一家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机器人也在香港上市,募资54.1亿港元。是今年5月份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智能(ZK.US)募资4.4亿美元以来,中国科技公司在海外进行的两起最大IPO。中国宣布采取重大新举措刺激经济放缓,内地股市近期出现反弹,新势头由此而来。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uanbao applies for Nasdaq IPO

借技术模式应对逆市 元保申美上市筹5,000万美元

这家在线保险分销商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尽管面临中国的经济挑战,但公司的收入正快速增长 重点: 元保申请在纽约上市,据报道公司以超过4亿美元的估值筹集5,000万美元,这个目标相对而言不算高 尽管中国保险市场艰难,但公司的平台利用大数据为潜在买家匹配最合适的产品,发展迅猛 梁武仁 即便是在繁荣时期,保险也往往不好卖。因此,如果潜在客户先来找保险公司,而不是按惯例通过销售人员来招揽新买家,保险公司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 这正是自称提供“保险与前沿技术无缝集成”的保险分销商元保有限公司,正努力通过其在线营销平台向客户兜售的完美场景。至少从其蓬勃发展的业务来看,该公司似乎正成功完成这一使命,在公司寻求上市之际,可能有助说服投资者。 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成立刚五年的元保于上周申请赴美上市,大牌机构高盛、花旗集团和中金公司任主承销商。这些大牌承销商通常预示着发行规模相对较大,但一篇媒体报道指其融资目标是5,000万美元,相对不算高。 本质上,元保是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通过使用大数据的“引擎”,为保险公司提供高度针对性的在线服务。为了帮助保险合作伙伴找到新买家,它将计算机模型部署到社交媒体等热门网站上,以便收集有关消费者特征和行为的数据。然后,其引擎会对潜在买家的需求进行初步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位潜在买家制作量身定制的广告内容。 当潜在买家来到元保的平台上时,平台会收集和分析更多有关他们的数据,并为他们匹配最合适的产品。公司还提供售后服务。它的收入来自向保险公司收取服务费,以及从促成的销售中收取佣金。 这种数据驱动的营销和销售体系,比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更有效,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促成,让人们相信自己需要这类产品。这类产品在中国本就不好卖,但随着过去三十年中国转向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人们需要自己支付医药费用时,慢慢被社会接受。 元保的商业模式另一个同样积极的方面是,随着新买家的增加,它的数据库也在扩大,使它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消费者想要什么产品,并提出更好的建议。从而提高新客户的转化率,为该公司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与传统保险经纪公司一样,元保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保险公司在其平台上达成的保单,佣金比例在10%到30%之间。元保专注于个人寿险、意外险和医疗险。援引第三方研究数据的招股说明书称,按首年保费计算,元保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分销商。 增长亮眼 元保增长迅速,在当前环境下绝非易事,因随着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放缓,消费者正控制支出。去年,公司的收入较2022年增长了140%以上,达到约20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又增长了约59%,达到15.3亿元。 元保已有盈利,这对如今的中国公司来说并非易事。去年,公司净利润2.03亿元,是2022年盈利的10倍多。尽管如此,在计入折价发行的优先股赎回价值的会计处理后,公司去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即便如此,元保在今年上半年又恢复了盈利。 如果上半年的增长持续到全年,元保今年的收入预计约为30亿元,按照竞争对手水滴(WDH.US) 1倍左右的市销率计算,元保的估值约为4.25亿美元。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其实并不利于保险业,因消费者不太愿意把钱花在医疗保险等不会带来直接利益的非必需品上。 中国对金融业实行高度监管,而且监管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也带来了风险。以保险业为例,中国监管机构最近对通过银行或所谓的银保渠道销售的保单收费进行了限制,以确保它们更准确地反映风险评估。这对与银行签订分销协议的保险经纪公司造成了打击。这类保险经纪公司包括泛华控股集团(FANH.US),该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超过40%,部分原因是政策转变。 但至少从元保最新的财务表现来看,公司目前似乎没有受到这些风险的影响,这表明该公司没有太多参与银保产品的分销。 公司计划将上市所得大部分用于投资增长。自2020年以来,公司已通过发行优先股私募筹集了1.53亿美元。截至去年底,公司持有约1.23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表明其在寻求美国上市之际财务状况良好。 北京自2021年起加强对海外上市审查的背景下,元保是少数几家意欲试水美国股票市场的较大中国公司之一。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US)今年在纽约的IPO,是自共享出行应用程序运营商滴滴在2021年底退市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的首批大型上市之一。 当然,潜在的元保投资者可能会担心,中国的经济形势对保险公司不那么有利。但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的保险公司才需要元保等公司的服务。 而且,无论经济形式有多不好,至少有一部分人可能愿意购买保险,但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积极寻找此类保单。元保找到这类消费者的能力,可能有助于让它的业务继续扩张,使它的服务在保险公司自身业务放缓的情况下颇具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内地车市放缓 吉利减收购稳营运

据《财新》报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周五在台州的一场活动表示,集团将重点从战略扩张转向战略整合。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 20 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长陷入停滞。面对新形势,吉利以稳定营运为重中之重,不会盲目扩张,并将关停及重整一些设施。 吉利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积极的汽车制造商之一,通过收购和自然增长去拓展。2010 年,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成为全球头条新闻,当时是中国公司对西方汽车制造商的最大并购案。近期,吉利积极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于今年将电动车品牌极氪(ZK.U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ngEx files for Nasdaq listing

外包模式凑效 闪送申美上市

这家同城快递公司拟募资1亿美元,可能是自极氪5月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规模最大的上市 重点: 闪送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集资1亿美元 这家同城快递公司通过外包的形式,雇用骑手和部分客服人员,以压低成本 谭英 今年,中国IPO并没有真正重返华尔街,虽然三年前开始的监管障碍大部分已清除﹐但因中美紧张局势和投资者信心疲软,完全抵消了监管放松的利好消息。 但一些值得注意的大型上市正在慢慢进入纽约,其中包括闪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上周提交最新申请,拟募集资金1亿美元。这将使其成为自5月份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US)融资4.41亿美元以来,华尔街最大的中国IPO。虽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的闪送的集资规模远远比不上极氪,但与今年上市的大部分中国公司相比,是次的集资金额还是很大。 根据Dealogic的数据,截至8月中旬,今年只有13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6.42亿美元。闪送的IPO规模,以及早前极氪的IPO规模表明,形势可能正在好转。 但这肯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应该注意到,上个月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的大型IPO,因市场信心疲软而在最后一刻被叫停。在线教育公司云学堂(YXT.US)上个月成功完成纳斯达克上市,但只筹集到2,500万美元,而它起初的目标是3,300 万美元。 闪送在IPO招股说明书中,未提供有关融资金额的信息。但媒体报道称,该公司的目标是1亿美元,估值71亿元,将比2021年少30%。在申请IPO之前,闪送通过七轮融资筹集到高达3.88亿美元的资金,其中最后一轮1.25亿美元的融资发生在2021年3月,由顺为资本、SIG海纳亚洲和五岳资本领投。 与很多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IPO候选公司不同,闪送其实处于盈利状态。这对该公司来说应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美国投资者已厌倦了支持拥有大量客户但亏损巨大的中国公司。该公司聘请了相对知名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里昂证券、德意志银行和瑞银来承销此次IPO,证明其上市潜力相对较大。 闪送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22年3月至2024年6月的10个季度中,该公司有7个季度实现了盈利。这些利润也伴随着一些警示,我们稍后再来讨论。但能够盈利就相当不错。 招股说明书显示,闪送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2.8亿元,利润1.24亿元。这比竞争对手达达(DADA.US)的表现要好,达达今年上半年净营收48亿元,亏损6.14亿元。而且与达达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6.5%不同,闪送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5%。 中国最大的同城快递公司顺丰同城(9699.HK)报告今年上半年营收68.8亿元,盈利6,220万元。但这次小幅盈利,以及2023年全年的小幅盈利,都是在连续多年亏损之后取得的。 劳动力成本高昂 同城配送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劳动力成本。闪送表示,它通过众包骑手来解决这个问题,骑手通过应用程序来获得工作,并被相对较高的费用所吸引。它也愿意雇用几乎任何人,包括一个名叫“Raz”的外国人,他在YouTube上记录了自己的经历。 骑手的薪酬及奖励是公司的最大成本,占2024年上半年收入的85.4%。公司也尽可能地将其他劳动力外包,包括203名客服中的61%。 该公司表示,它还通过收取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来实现利润,相信消费者会认可其更高水平的服务,并愿意支付溢价。 闪送没有采用其他大多数电商物流服务商所采用的聚合模式,即为单个骑手分配多个任务,它称这种做法会增加成本,并导致损失。相反,它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企业客户可能更愿意为此支付溢价。事实上,有消息称,企业客户占到该公司订单的20%至30%。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像顺丰速运和其他主要的快递公司都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控制风险,”闪送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薛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完全采取了另一条路线,从服务开始,经过精心设计,使其达到消费级,满足用户的速度和安全需求。” 闪送的招股书将以下两种服务区分开来:一种是“专属”的按需配送服务,比如达达集团,其大部分业务来自大股东京东;另外就是像它这样的独立快递公司。它声称,独立快递公司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个行业,2023年至2028年期间每年增长27.8%,而整个按需配送市场每年增长19.1%。 闪送表示,它是“独立”类别下的最大企业,占据了33%的市场份额,截至6月,已在中国295个城市开展配送服务,注册骑手达270万。该公司表示,其独立地位使其能够将客户放在第一位,而像达达这样的公司,必须优先考虑相关利益方的配送。 但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闪送的利润带有星号。该公司去年的净收入为1.1亿元,而2022年则有亏损1.8亿元。该公司扭亏为盈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拨款,从2022年的92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7,430万元。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指出,这一增长是其今年实现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指出此类拨款“由相关政府部门酌情决定”。 由于收入结构复杂,中国的外卖行业既受到监管部门的骑手劳动权益审查,也偶尔出现会计丑闻。今年早些时候,达达承认虚报了约5亿元的收入,导致股价大跌。许多中国公司都存在类似违规行为的风险,但随着外部审计师变得更加严格,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关注中概股的人士将密切留意闪送,看看它是否能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并实现1亿美元的融资目标。它的盈利能力和不断增长的收入可能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尽管对中概股持续的负面情绪仍将是一个主要障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