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摩根大通减持微盟394万股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显示,外资大行摩根大通于11月1日减持微盟集团(2013.HK)约394万股,持股量从6.01%减至5.87%,平均成交价约3.11港元。 利好:减持后,摩根大通持有约1.64亿股,仍然是公司的第五大股东。 值得关注: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主要股东减持股份是利空的信号,意味其可能对公司前景存在负面看法。 深度:微盟提供电商软件即服务(SaaS),与腾讯(0700.HK)广受欢迎的微信社交网络平台密切相关。公司成立于2013年,随着微信迅速崛起,它开始在微信向电商销售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2016年,该公司增加了数码营销工具,来协助这些商家获得和留住客户,并于2019年成功上市。虽然该公司在2019年录得盈利,但由于其电商客户在疫情中控制开支,令其业务深受影响,过去三年已累亏逾37亿元。 市场反应:微盟周一股价上升,中午收市涨6.8%至3.6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013.HK
持续转型的金蝶 盈利被云业务蒙上阴影
中国最大的企业软件开发商正在收缩企业资源规划(ERP)业务,但近年力推的云业务,成本仍占收入近三分一 重点 金蝶国际上半年营收增长17%,净亏损收窄但金额仍然巨大 该软件开发商正在迅速转型为云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供应商,而其传统ERP业务正逐渐萎缩 谭英 投资者可能已经厌倦了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0268.HK)的老生常谈,该公司是中国最早的软件开发商之一,正寻求利润更丰厚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开启新篇章。金蝶的意思是“金色的蝴蝶”,上月公布中期业绩后,金蝶国际的股价短暂上涨。但就像金蝶国际自己的故事一样,这次上涨相当短暂,较1月份的高点下跌了近60%。 金蝶国际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徐少春(英文名Robert)至少在过去七年里一直表示,公司的未来在云服务。早期,其云服务收入在2016年上半年增长了138.3%,达到1.252亿元(1,720 万美元)。 当时,徐少春预测三年内云服务将占总收入的40%-50%。2017年,他退出运行网络计算机服务器业务,专注云服务。他用锤子砸笔记本电脑和数据服务器一事,曾引起广泛关注。 金蝶国际并不是唯一一家追逐云服务的公司,云服务属于更广泛的SaaS类别。此类服务比传统软件业务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们通过提供计算服务,为金蝶这样的公司带来了经常性收入,而不仅仅是软件销售带来的一次性费用。 金蝶云以远超徐少春预计的速度发展,部分原因在于公司顺应了政府发展本土技术的政策。2023年上半年,云服务在金蝶26亿元收入中占比79.5%,而上年同期这个比例为76.4%。 公司预计,到2030年,原来的重点业务ERP应用基础设施,和中间件软件的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元左右。相比之下,到2030年,国内财务软件和相关SaaS市场规模将达到475亿元,是前者的一倍多,而国内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及相关SaaS市场的规模将达440亿元。 虽然云服务的前景广阔,但投资者可能会因金蝶国际的持续亏损望而却步。虽然今年前六个月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6.8%,但公司同期亏损2.8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6亿元有所收窄。亏损是下降了,但还不够。近8.3亿元的研发费用,是亏损的一大因素,同比增长4.3%,占营收的近三分之一。 尽管金蝶国际持续亏损,但雅虎财经调查的10名分析师中,有8名给予金蝶国际“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级。关注该公司的26名分析师预计,金蝶国际今年的销售额将增长15.6%。其市销率为6.93倍,领先于一众同行,超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金山软件(3888.HK)的4.6倍,以及规模比它小的微盟集团(2013.HK)的4.39倍等。 目光敏锐的趋势发现者 金蝶国际创始人徐少春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农场,曾在工厂和当地的税务部门工作,后来搬到南方新兴都市深圳,跟人借来5,000元创业。手握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双学位的徐少春,大搞新技术的研发,比如会在电费超出预算时发出警告的企业应用程序。 徐少春于1993年创办金蝶,从最初向中国企业出售微软视窗系统的财务软件,发展到现在为国内中小型客户提供一系列会计和其他产品,期间成功把握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他注意到,微软和其他公司开始将软件转移到数据中心的云服务器上,并洞悉到专注于面向企业的类似SaaS应用程序的机会。 虽然美中科技战令许多企业头疼,但实际上,却有助于金蝶吸引客户,令其受益。2021年,金蝶前总裁沈崇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中紧张局势,为国内的云服务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起飞机会,因为中国企业要减少对甲骨文(ORCL.US)和SAP(SAP.DE)等外国竞争对手产品的依赖。 此后,科技行业紧张局势加剧,今年上半年,金蝶的两项主要服务赢得了297个新客户,实现签订合同总金额5.5亿元,其中大部分是经常性收入。许多新客户都是大型国有企业。总体而言,该公司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云订阅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36.3%,达到25.4亿元。 通过深入研究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徐少春坚信,金蝶的未来在云服务,但这(加上其他)已经让该公司负债累累。研发成本推动其资产负债率从六个月前的58%升至65%,同期借款增加约2亿元至5.9亿元。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从19亿元降至10亿元,反映要恢复盈利存在压力。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0268.HK
宝尊电商大砍Gap门店 借新交易进军国际市场
这家电子商务公司将与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大中华地区和东南亚销售Hunter品牌产品,该品牌最广为人知的是惠灵顿靴 重点: 宝尊宣布与Authentic Brands Group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其将拥有Hunter品牌户外服饰产品在中国及东南亚的相关知识产权 该电子商务公司还宣布了新近收入囊中的Gap中国门店的重大进展,包括计划在大规模改革后开始扩张 阳歌 电子商务公司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9991.HK)现在发展得相当不错。在宣布收购美国零售巨头Gap(GPS.US)在中国的门店不到一年后,这家背靠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公司又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新合作,不仅要把Hunter户外服饰品牌引入中国,还要让它进军东南亚。 此举意味着宝尊年轻的品牌管理业务再添新版图,该业务是宝尊去年底宣布收购Gap时推出的。与此同时,将东南亚纳入Hunter这笔交易体现出了宝尊的全球抱负,它加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行列,试图在海外实现多元化。 在周一发布的最新季度业绩中,该公司还披露了对Gap在华连锁门店进行全面改革后取得的一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成绩。不过,也并不都是好消息,因为最新业绩也显示其核心的电子商务业务陷入停滞,该业务仍占其收入的绝大部分,约为85%。 与Hunter品牌的所有者、总部位于美国的Authentic Brands Group达成新的合作关系,以及Gap门店表现不断改善这些好消息,至少在当天赢得了投资者和资金的。最新公告发布后,宝尊股价周一在纽约跳涨12.5%,跑赢了在美上市中概股因中国采取新举措刺激股市而出现的幅度不大的上涨。 然而,即便是经历了此次上涨,宝尊的股价今年迄今仍下跌26%。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该股目前的市销率 只有0.2倍。相比之下,国内竞争对手微盟集团(2013.HK)为4.5倍,而国际同行Shopify(SHOP.US)和Salesforce(CRM.US)分别为11.2倍和6.5倍。 关注宝尊的13家分析机构对其美国存托凭证给出了每股8.78美元的平均目标价,约为当前水平的两倍。但即便该股上涨并达到这个目标价,其市销率也依然只有0.4倍,考虑到该公司的最新举措透露出的巨大潜力,其估值显得相当低。 在与Authentic Brands的新合作中,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拥有Hunter品牌在大中华区和东南亚的相关知识产权,其中宝尊持有合资企业51%的股份。一份单独的许可协议还将授予宝尊在大中华区设计、生产和销售Hunter品牌产品的长期权利,相关产品以惠灵顿靴最为知名。 这笔交易看上去可能只是这两家公司开展更大规模合作的一个起点,此前双方通过宝尊原来的电子商务服务在中国建立起了合作关系。Authentic Brands拥有相当多的大品牌,包括Eddie Bauer、Brooks Brothers、Rockport、Izod和Nautica等。因此,从理论上说,如果事情进展顺利,上述任何一个品牌之后都可能入局此次新达成的合作。 国际化的团队 宝尊收购Hunter在东南亚地区的知识产权,似乎是该公司新设立的国际部门的基石。宝尊不仅寻求业务的多元化,也在寻求地域上的多元化。国际部门的成立意味着宝尊业务现在有三驾马车:原有的电商业务、品牌管理业务(主要包括Gap业务),以及现在的宝尊国际。 宝尊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其已经组建起一支约150人的团队,构成了新的国际部门的基础,员工分布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以及中国港台地区。 在宝尊的最新季报中,另一个让人乐观的消息是,Gap中国门店的状况正在迅速改善。去年宣布收购该品牌的中国业务时,曾引起很多人不满。在来自国内和国际各路对手的激烈竞争下,该品牌在华业务一直举步维艰,出售时处于亏损状态。…
BZUN.US
9991.HK
零售市场放缓 多点数智上市有隐忧?
这家为传统和电子商务零售商提供云服务的公司,一季度仅录得1.6%的营收增长 重点: 多点数智一季度营收增长大幅放缓,如果没有创始人强大的商业关系,很可能出现收缩 这家为传统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公司提供云服务的供应商表示,预计将于明年实现收支平衡 阳歌 零售云服务供应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看来分秒必争,该公司在更新的赴港IPO初步招股文件透露,它正在迅速耗尽有限的现金储备。与国内零售巨头物美关系密切的这家公司,预估其目前的财力只够为未来12个月的运营提供资金。 这使得完成IPO变得愈发重要,因为根据上周四提交的最新招股说明书,上市可能会明显增加公司的现金储备,截至3月底,其现金储备仅为4.77亿元。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多点数智的业务进展并不快,自去年12月第一次提交招股说明书后的6个月里,业务发展速度急剧放缓。 但多点数智表示情况可控,它正在通过专注于利润率最高的业务和控制成本来改善业绩。因此,它预计到明年将实现盈亏平衡,而这理论上应该会让其现金状况保持稳定。 我们稍后再来看看多点数智最新的财务数据,由于今年一季度业务急剧放缓,这些数据看起来不大好看。但首先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估值,如果最后真的完成了上市,其估值似乎会大幅下调。 据报道,多点去年11月完成新一轮融资时估值为213亿元。这个数字,加上2022年15亿元的最新收入,使它的市销率高达14.2倍,如果该公司的收入仍像2019年至2021年期间那样,每年都翻一番,这个市销率可能还说得过去。 但那些令人兴奋的增长可能已经成为过去,至少从它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幅1.6%的乏力表现来看(从上年同期的3.84亿元增至3.9亿元),是这样的。 相比之下,竞争对手金蝶国际(0268.HK)的市值略高,为360 亿港元(327亿元),目前市盈率为6.7倍,或者说大约是多点数智按照去年11月的估值计算出的市销率的一半。规模较小的微盟(2013.HK)市值107亿港元,市盈率更低,为4.8倍。 因此,介于金蝶国际和微盟之间的市销率似乎是合适的,或许在5.5倍左右,如此一来,多点数智的市值约为82.5亿元,略高于去年11月媒体报道的市值的三分之一。该公司筹集的现金,可能也会远低于它首次考虑在纽约IPO时据称拟募集的5亿美元(36亿元),其时为2021年,它正处于强劲增长时期,但此一时非彼一时了。 多点数智只为赴港上市指定了瑞士信贷和招银国际这两家承销商,这或许就反映出了其最新IPO计划规模缩小,希望低调行事。相比之下,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它在2021年推出的最初的上市计划,吸引了知名度高得多的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三巨头。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多点数智IPO计划的未来之路可能不会平坦,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最后会有一个低得多的估值。 业务放缓 话已至此,我们将在本文后半部分仔细研究多点数智的最新财务状况,可见近来业绩放缓。该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许多其他零售商相关公司也报告称,由于中国消费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愈发谨慎,业绩也出现了类似的放缓。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该公司一季度总收入同比仅增长1.6%,较2022年44%的增长大幅放缓。 多点数智有三大收入来源:面向传统实体零售商基于云的软件即服务(SaaS)、面向电子商务公司的类似服务,以及广告和营销服务。 面向传统零售商的服务,无疑占了其收入中最大的一块,去年约占总收入的60%。这部分业务在2022年翻了一番,从一年前的4.39亿元增至8.81亿元。但今年一季度增速大幅放缓至仅25%,达到2.6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14亿元。 但这依然比电子商务服务好得多,后者在2022年全年增长10%左右后,今年一季度收缩了31%,仅为8,300万元。一季度广告和营销服务也收缩了大约18%,至4,000万元,是该公司收入占比最小的一块。 多点数智让核心的传统零售业务保持增长的能力,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其前五名客户中的四家(包括物美超市)均由物美创始人张文忠控制,他还持有多点数智58%的股份。电子商务业务大幅下滑,可能反映出这些客户与多点数智不存在类似的联系,只是单纯为了节省成本而放弃该公司的服务。 虽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但由于控制了促销支出,并失去了通常利润较低、更有可能放弃这类服务以节约成本的较小客户,多点数智一季度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40.6%显著提高到46%。 虽然毛利率有了改善,但多点数智一季度的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47亿元增至3.42亿元,主要原因是其可转换优先股价值的增加。正如我们之前指出的,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预计明年将实现收支平衡。 虽然整体情况看起来不是那么光明,但该公司的一个潜在亮点是它的国际业务,在其最近进入的波兰和柬埔寨市场,该业务增长迅速。但这块业务仅占多点数智一季度营收的6.7%,并且其中大部分来自香港。 总而言之,由于在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零售商云服务市场中的地位,多点数智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赌注。但中国零售市场疲弱,加上该公司对其创始人关系的依赖,或抵消以上积极因素,如果完成IPO,对其股票的需求恐怕未必太大。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微盟集团恢复增长 盈利之路需加把劲
这家电子商务服务供应商表示,一季度广告收入和软件订单增长强劲,分析机构预测其今年的收入将增长约30% 重点: 微盟集团强调成本节约,同时还报告了一季度积极的运营数据,包括广告毛收入增长58% 这家与微信关系紧密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表示,其目标是在今年下半年收支平衡,并在2024年实现盈利 西一羊 后疫情时代,随着一切恢复照常,中国的经济复苏正在加速。即便如此,过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的做法已不再可行,高效运营对于长期盈利至关重要。 这是来自微盟集团(2013.HK)的最新消息,该公司的软件工具主要被中小型电子商务商家用来触达客户,主要是在腾讯控股(0700.HK)旗下广受欢迎的应用程序上微信上。在上周四发布的自愿公告中,该公司强调了控制成本的必要性,指出员工薪酬成本下降30%,帮助其大幅减少了今年一季度的运营亏损。 公告还给出了本季度一些相对强劲的运营数据,因为在北京于去年底取消了大部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后,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初步显现。其一季度的广告毛收入同比增长58%至31.3亿元,而其软件即服务(SaaS)订单也增长了20%。 此前在讨论3月末公布的公司年度业绩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微盟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涛勇着重谈了削减成本的问题,称微盟集团将在“收入增长和盈亏平衡”之间寻求平衡。他补充说,今年的核心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增长”。 该公司从去年初开始转变先前不计成本地追求收入增长的战略。2022年全年,削减成本成为微盟的重要主题,它启动了一场行动,包括逐步淘汰一些不赚钱的业务线和裁员。 去年,随着业务因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而放缓,此类削减成本成为大部分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主题。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发出信号,示意将不再仅仅因为高收入而支持高增长却亏钱的中国公司,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这些公司盈利。 2019年,也就是在香港IPO的那一年,微盟集团实现小幅盈利。但过去三年,它每年都在亏钱,并且分析机构预计其今年将继续亏损。 该公司2022年的年度业绩显示,去年销售和分销成本下降1.1%,而一般及行政开支却增长23.6%。相比于前一年双双超过80%的增长,这两个数字均显着改善。 微盟集团去年转向成本控制,很可能是对当时重创中国经济的疫情的直接回应,疫情导致很多电商商家(微盟的主要客户)控制IT和软件开支。 虽然采取多项措施削减成本,但疫情仍给该公司造成了沉重打击。其去年的净亏损从2021年的7.83亿元增加了一倍多,达到18亿元。亏损扩大之际,微盟集团去年的收入也下滑6.5%,至18亿元,这是其自2015年以来年收入首次下降。 投资者的担忧 随着营收增长停滞不前,该公司已经意识到,缺乏盈利能力已成为投资者的一个主要关切点。在2021年初,微盟集团的股价一度从2.7港元的IPO价格,飙升至30港元的高位,因为当时中国的网络股还是香馍馍,投资者认可它的增长故事。但此后,它的股价一路下滑,不过4.25港元的最新收盘价,仍然是IPO价格的两倍。 在股价大幅下跌后,按照它去年的收入计算,微盟集团的市销率为3.65倍。相比之下,美国同行Salesforce(CRM.US)的市销率为6.31倍,几乎是前者的两倍。但它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宝尊电商(BZUN.US)的市销率只有0.26倍,后者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关系密切,去年因收购服装零售商Gap(GPS.US)旗下的中国业务而登上新闻头条。 微盟集团的管理层曾表示,预计公司今年的亏损将大幅收窄。富瑞集团(Jefferies)的一份报告预测,该公司全年调整后的亏损(不包括非现金项目,如基于股票的员工激励)将从2022年的9.81亿元减至今年的3.17亿元。富瑞集团表示,该公司预计还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收支平衡,并在2024年实现完全盈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微盟集团正在推行一项持续的“高质量增长”战略,其核心是引导更多资源瞄准更大的关键客户,这些客户往往拥有更大的IT支出预算。特别是,该公司正在瞄准零售品牌,这个群体在2022年贡献了其核心订阅解决方案收入的40%。该公司预计,2023年该比例将增至近50%,2025年将增加到近70%。 该公司还希望通过深化与腾讯的合作来增加广告收入。一个主要的增长领域可能是腾讯短视频服务的快速发展,随着微信用户因为娱乐或其他原因奔向该服务,它最近人气颇旺。随着短视频服务成为腾讯广告业务的新增长动力,微盟集团希望通过自己作为该社交媒体巨头主要广告代理商的地位而从中受益。 去年,微盟集团的广告毛收入中有80%来自与腾讯相关的广告。根据大和资本市场4月份的一份报告,腾讯的短视频服务已经成为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每天为微盟集团贡献700万元的广告毛收入。 归根结底,微盟能否实现盈利的目标,将取决于它的成本控制情况,以及它通过我们所提及的各种新举措快速启动增长的能力。 不过,该公司2024年的盈利目标似乎是基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指标。目前还不清楚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公司何时才能实现盈利。 根据金融信息提供商万得对14家分析机构的调查,该公司今年的净亏损预计为5.29亿元。大和资本市场认为,微盟集团要到2024年才能实现全年的收支平衡。 虽然该公司的盈利能力问题仍然取决于你问谁,但观察人士更加一致地认为,微盟集团今年将恢复收入增长。雅虎财经调查的14家分析机构平均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增长30%左右。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2013.HK
企业趁旺市配股筹资 微盟套现16亿港元
这家电商软件工具供应商,是最新一家利用市场对中概股情绪强劲的东风发行新股的香港上市公司
多点数智扭亏路遥远 物美系背景恐碍增长
这个数码零售SaaS平台申请到港股上市,但过去三年多已录得42.3亿元巨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