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大潮来临 看BOSS直聘能否抓住拐点
企业招聘稳步复苏,带动BOSS直聘业绩显著增长,面对今年的就业大潮,公司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重点: 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42.6%至15.7亿元 去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增长25.3%至5,300万 李世达 套一句电视剧里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意指当环境越差,获得的回报就越丰厚,人力资源行业似乎也是这样的生意。近年内地经济低迷,求职人数增加,也让人力资源行业的“客户”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唯有当市道开始好转,企业招聘需求增加,真正的效益才能显现。 中国最大网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近日就用一份亮眼的年度成绩单,预告经济复苏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BOSS直聘的母企看准科技有限公司(2076.HK; BZ.US)近日公布,去年度收入及盈利双双增长,年收入增长23.6%至73.6亿元(10.2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增42.6%至15.7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147亿元,较2023年底的129.1亿元增加了13.8%。 另外,公司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长15.4%至18.2亿元,为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则为按年增长34.1%至4.44亿元。受到亮眼成绩激励,BOSS直聘美股在财报发布后涨幅逼近5%,或可视为当前的市场环境与公司的增长逻辑受到市场认可。 公司业绩的增长,来自用户的持续增加。2024年,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300万,按年增长25.3%,不过,去年第四季度MAU则从第三季的5,800万下滑至5,270万。尽管如此,若以第三季的数据比较,BOSS直聘的MAU量约相当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同道猎聘(6100.HK)等竞争对手的总和。 企业客户带动业绩增长 求职者就像大海里的鱼,越是风高浪急,越是成群结队。事实上,招聘网站卖的是求职者的履历,付费的则是企业主。BOSS直聘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企业的付费服务。 公司表示,去年全年,企业用户的活跃度也显著提升,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收入由2023年的58.9亿元增加23.4%至2024年的72.7亿元,是带动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另外,向求职者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也按年增长36.2%至8,57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BOSS直聘的营销费用由2023年的19.9亿元增加4.1%至2024年的20.7亿元,主要由于雇员相关费用增加,部分被广告及营销费用减少所抵销。截至去年底,BOSS直聘共有5,688名雇员,较2023年的5,346人增加342名增长6%,其中销售和营销人员占比超一半。 接入DeepSeek 而在技术层面,BOSS直聘APP也已接入DeepSeek-R1,在APP中的一些场景中进行灰度测试。同时,产品上也采取自研模型“南北阁”提供服务。公司称“南北阁”与DeepSeek的结合,能够在保障用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面对招聘端者的服务中,能够利用AI在庞大的求职者数据库中自主选择和匹配,向雇主推荐候选求职者,并以具体的推荐理由提供参考,进阶的服务则包含进一步与目标求职者沟通等。而针对求职者端,则提供“向AI提问”的交互模式,支持用户用更自然的语言表达需求,获取职位、就业相关信息及问题答案,同时也提供模拟面试功能。 瑞银发表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企业招聘情绪正稳步复苏,该行对公司近期表现持更正面看法,将今年首季及全年收入预测分别上调3.5%至0.4%,至按年增长12.2%及12.1%,维持“中性”评级,美股目标价从17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BOSS直聘约为40倍,远高于万宝盛华(MAN.US)的19倍,显示投资人颇为看好其未来的增长前景。不过,内地经济是否如近期股市所反应的那般,迎来市场拐点,才是真正的考验所在。 “就业难”问题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社会议题,而今年将是“就业大年”。统计预测,今年夏天将有1,222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市场是否有足够的招聘需求相匹配,很快就会见真章。对招聘网站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持续增长的就业需求,与AI技术的日渐进步,BOSS直聘虽然在人力资源行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但仍需继续充分利用用户优势与技术优势,以应对市场的改变与竞争。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三季度盈利增幅放缓 Boss直聘能否再一路狂奔
Boss直聘第三季派出一份亮丽成绩表,但净利润增长幅度似有放缓 重点: 公司上季度收入增长接近两成 预期第四季度收入达18亿元 刘智恒 当疫情结束后,市场才逐渐看清经济状况,原来疫前大家憧憬的复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实际是经济疲弱,百业陷入内卷困境,员工下岗数字急升,新毕业的学生又难找工作。但在一片找工难的环境下,对招聘人才的公司却是天大喜讯,网上招聘平台BOSS直聘成为一大受惠者。 BOSS直聘的母企看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BOSS直聘,BZ.US; 2076.HK),近年业绩一路狂奔,收入盈利双双创出佳绩。刚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9.1亿元,较去年同季度增加19%。经营利润3.3亿元,同比升26.5%。 业务亦表现理想,截至9月底止的总付费企业客达6百万,同比升22.4%;平均月活跃用户为5,800万,上升30%。 财务方面亦相当健康,手上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高达87亿元。公司中期业绩的债务总额除以权益是零。 深耕蓝领及下沉城市 能有如此上佳表现,除了受惠于大环境的逆转外,亦因为公司部署得宜。虽然疫后经济未如预期,对于白领及金领等文职人士影响较大,但对于蓝领阶层来说,市场的需求却异常殷切。BOSS直聘看准形势,早已加大在蓝领招聘上的力度,而且更投入大量资源拓展二线及以下城市,因而在过去一年多的业绩能取得不俗的增长。 去年BOSS直聘的业绩已急速上升,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鹏在报告中解释,主要在于用户规模及收入出现强劲增长,特别是蓝领行业、低线城市及中小企业的渗透。同时亦因公司对技术持续投入,以及对各种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让公司进一步巩固及扩大竞争优势。 盈利增速开始放缓 BOSS直聘的表现纵是一枝独秀,但业绩经过一轮飞跃式增长后,市场对其增速能否如之前的急升猛进,开始抱观望态度,特别是在盈利方面。 我们看三季度,收入及业务升幅理想,然而净利润为4.64亿元,同比只上升8.95%;经调整净利润为7.4亿元,按年升幅更只有3.5%,反映盈利的增速远远低于近两成的收入增长。与中期利润增长98%相比,增幅有明显下降,更难与2023年全年增长逾9倍相提并论。 另外,公司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将介乎17.95亿元至18.1亿元间,同比增加13.6至14.6%。相对2023年全年的收入增长近32%,今年上半年的31%,以及三季度的19%,收入增速亦逐渐减弱。 除业务外,公司也十分依赖投资收益,三季度来自利息及投资收益近1.6亿元,今年中期为3.1亿元,2023年为6亿元。虽然表现一直不错,但投资的收入毕竟并非来自本业,并不能长期依赖,而且投资市场变化不定,今天的盈利难保明天出现亏损,此点不得不多加注意。 香港市场交投疏落 BOSS直聘的延伸市盈率为31倍,竞争对手同道猎聘(6100.HK)亦在31倍水平,另外较细规模的万宝盛华(2180.HK)只有6倍,而其在美国上市的母公司万宝盛华(MAN.US)达70倍。相较之下,BOSS直聘的估值较同业并不算高。 然而,投资银行对BOSS直聘的取向只属稳中略好。汇丰研究发表报告,将公司2024至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3%至4%,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66港元上升至68港元。 花旗调升BOSS直聘2024至2026年盈利预测1至3%,将其在美国上市的股票目标价,由16美元上调至16.5美元,维持“买入”评级。里昂亦将公司美股的目标价从16美元调高至17.5美元,续给予“跑赢大市”评级。投行对BOSS直聘的目标价只轻微调升,反映对其未来增长速度显得审慎。 事实上,公司股票在香港的交投也十分疏落,长期的成交量在数千至万多股,本月5日曾试过一天只有100股成交,但相比其500亿港元市值,似乎并不成正比。美国的交投会好一点,但平均每天只在数十万股水平。 BOSS直聘股价表现亦不算突出,三季度业绩公布后,股价不升反微跌0.35%至56.6港元。现股价较今年5月高位的88.5港元比较,已下跌3成半,此亦可能反映,市场对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开始有所保留。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一句“艰难时期” 看准科技股价急挫
这家领先的数字招聘公司,二季度的收入在早前的指引下限,创始人请求投资者对其保持“信心” 重点: BOSS直聘公布季度业绩,尽管利润和收入增长强劲,但业绩差点没达到早先给出的指引,在纽约挂牌交易的股票下跌逾20% 随着求职者涌入市场,公司核心业务的客户为招聘服务付费的意愿降低 谭英 看上去就像投资者不喜欢好消息一样。至少在就业服务提供商看准科技有限公司(BZ.US, 2076.HK)上周公布二季度业绩时情况如此,按大部分标准来看,该公司似乎都是赢家。 这家中国最大的数字招聘平台公布二季度收入为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净利润4.17亿元,增幅也达到了可观的34.8%,平均月活跃用户(包括雇主和求职者)增长25.2%,达到5,460万。 尽管这些数字颇为乐观,但在公告发布后,BOSS直聘在香港和纽约两地的股票均暴跌,其中纽约下跌了21%。投资者为何蜂拥外逃? 原因之一可能是BOSS直聘的收入处于早前公布的19.1亿元至19.6 亿元指引区间的下限。二季度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一季度33.4%的增长,当时公司收入达到了17亿元。 但处于指引区间下限,只是投资者持怀疑态度的部分原因。于2021年6月和2022年12月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以来,公司的股价经历了多轮起伏。在美国上市后不久,该股就上涨了一倍多,但此后一直在稳步下跌。后来因被中国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审查而停止新用户注册半年,加上担心可能会在美国退市,公司于是又在香港上市。 部分投资者很可能是被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英文名Jonathan)在最新业绩中的谨慎论调吓到。 “艰难时期,信心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不管是共同投资者、共同员工,还是潜在投资者、潜在人才,”赵鹏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困难时期,信心比增长更宝贵。确保全年盈利有助于维持对公司的信心,这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管理来实现。” 投资者可能还担心赵鹏的一个观察,即由于市场上求职者人数增加,二季度后半段招聘需求减弱。“市场上的企业用户相对减少,求职者增加,”他说。“大部分企业用户发现,招聘一个项目团队变容易了,过去要三个月才能招满所有岗位,现在只需要两个月。这降低了企业用户的花钱意愿。” 赵鹏还承诺扩大BOSS直聘3月份宣布的2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第二天,公司就兑现承诺,宣布了一项新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帮助公司股价收复了早先的部分失地。 强劲的增长目标 BOSS直聘的首席财务官张宇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目标是实现全年非公认会计准则下23亿元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这将通过提高规模经济和成本管理来实现。公司还计划在今年新增4,000万至4,500万用户——在上半年新增2,800万用户后,这个目标看起来很有可能实现。 与许多中国公司一样,BOSS直聘在2021年和2022年的疫情期间经历了巨额亏损,当时招聘行业几乎崩溃,服务行业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性几乎完全停滞。2022年夏季,后者的失业率上升至19.9%,此后雇主一直占据上风。 BOSS直聘在其核心业务——向企业销售就业服务方面,居于中国市场领导者地位。据数据平台Statista的统计,在2022年的招聘市场,选择BOSS直聘平台的雇主占53.7%,求职者占46.3%。截至2024年4月底,BOSS直聘累计服务1.9亿注册用户,其中包括1,400万家企业。 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在公司二季度的收入中占18.9亿元,几乎是其全部收入,其余部分则来自向求职者收取的费用。在截至6月30日的12个月中,其付费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31%,达到590万。 张宇表示,他将专注于新的增长动力,以实现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包括加强蓝领招聘和海外业务。 随着中国面临熟练制造和物流工人严重短缺,向更多蓝领招聘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计到2025年,制造业将出现近3,000万个工作岗位空缺。据相关信息,寻找和雇用这类工人的成本超过了每名工人1万元。 尽管试图打入该市场,但BOSS直聘的蓝领战略开局不顺。2024年3月,该公司收购了W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77%的股份,赵鹏此前称其为“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人才交付项目”。在一季度,BOSS直聘新增蓝领用户的数量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白领用户。 但到了二季度,赵鹏表示情况复杂,称“工厂、工人、平台和中介之间关系复杂,导致线上平台难以服务蓝领”雇主和求职者。 问题部分出在不法中介身上,他们会伪造信息,BOSS直聘已经通过引入一套识别“可信任”中介的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季节性问题也会影响业务,每年春节期间是招聘高峰,之后逐步回落。 尽管如此,赵鹏表示,工厂招聘和物流的表现优于所有其他行业。“我们相信,这是线上招聘平台进入蓝领制造业并赚到真金白银的第一个真正的机会,”他补充道。 BOSS直聘的往绩市盈率为28倍,并不低,高于规模较小的同行同道猎聘(6100.HK)的24倍。Adecco (ADIA.F) 和 Kelly…
快讯:同道猎聘斥1.35亿元认购理财产品
最新:网上招聘平台同道猎聘集团(6100.HK)周一公布,通过旗下附属公司向厦门国际银行认购两笔结构性存款产品,投资金额合共1.35亿元。 利好:该公司认为,相关投资风险较低,而且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暂时闲置资金,在符合确保资金安全性及流动性的核心目标的同时,亦能满足日常营运资金需求。 值得关注:作为一间专注提供招聘服务的公司,将部分资金用作认购理财产品,可能会给予投资者不务正业的负面印象。 深度:同道猎聘2011年在北京成立,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它是一家主要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多种人才获取服务的中国公司,公司主要通过其liepin.com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猎聘同道和微信公众号为个人使用者提供人才服务,提供免费基本服务及付费增值服务予客户选择,并为企业提供招聘、测评及训练等外包服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溢利按年上升一倍至9,395万元,主要受惠于市场上部分就业岗位重新释放,令个人及企业客户增加,以及销售、行政及研发开支减少所致。 市场反应:同道猎聘的股价周二下挫,中午收盘跌3.3%至2.06港元,贴近过去52周低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失恋离乡创博尔捷 侯正宇走上亿万之路
中国最大的临时工供应商,希望用“零工经济”的故事吸引投资者,但它严重依赖一个主要客户 重点: 博尔捷申请在香港上市,计划探索老年护理和家政服务,希望在快递行业之外实现多元化 对投资者来说,这家人力资源公司最大风险,就是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 谭英 侯正宇来自江苏省洪泽县的一个小镇,年轻时,他一心想在上海拥有一套80平米的房子,再娶个上海媳妇。21世纪初,刚失恋的他离开家乡,来到中国的商业中心,在一家造船厂找到了一份技术员的工作。 当家乡的劳动部门找他帮忙,将务工人员安置在上海的外资公司时,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当时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和传呼机是他主要的工作工具。2004年,他从上海浦东劳动局手里,收购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上海正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及后成为今天的博尔捷核心。二十年后,博尔捷申请在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 根据上月底提交的上市申請文件,博尔捷自称中国最大的“非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公司,2023年在非传统用工平台领域的市场份额为13.2%,通过为雇主安排临时工赚钱。招股说明书称,公司计划用IPO筹集的资金来拓展业务,在目前主要为快递服务行业提供临时工的基础上,同时提供养老护理人员和家政人员。 200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沿海城市外资工厂林立,侯正宇开始为它们提供职业学校毕业生,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空白。他逐步扩大业务,开始提供其他类型的工人,从后台税务部门的临时工,到工业园区的工人。 侯正宇的故事突显出自由职业者(常被称作“零工经济”)的作用日渐增长,他们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越来越受欢迎。这类员工对雇主来说成本更低,因为他们不要求福利,只在需要时才使用。和雇佣全职员工相比,这类员工给雇主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初步招股说明书中委托的第三方研究显示,中国提供此类非传统用工服务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830亿元增长了两倍多,达到去年的8,898亿元。相比之下,同期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整体规模增长约一倍,从1.7万亿元增至3.5万亿元。作为非传统用工服务供应商,博尔捷及其同行做好了准备,以满足对临时工的旺盛需求,那正是它们的专长。 同为就业服务提供商的看准网(BZ.US,2076.HK)更专注于白领职位,去年利润增长10 倍,突显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另一家公司同道猎聘(6100.HK)去年收入下降,进而导致利润大幅下滑,也突显了竞争之激烈。看准网和同道猎聘也可以为博尔捷提供一些关于上市风险的警示教训,因这两只分别于2021年和2018年上市的股票,现在都远低于IPO价格。 尽管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整体潜力巨大,但博尔捷也有明显的弱点。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的收入结构,过去三年中,一个未具名的客户每年为其贡献了85%以上的总收入。该客户为快递服务行业提供按需劳动力。 收入起伏不定 在过去三年里,博尔捷的收入一直起伏不定。它去年的收入为9.48亿元,比2022年的约10亿元下降了7%,但与2021年的9.875亿元相差无几。2022年的情况略有反常,因为在疫情期间,人们时常被困在家中,许多日常需求不得不依靠快递来满足,该公司因此受益于需求的激增。那一年对快递员的需求帮助博尔捷把2022年的利润提高到了5,140万元,不过去年随着情况恢复正常,这个数字下降到了3,190万元。 在疫情的最后一年,公司的毛利率上扬,在2022年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达到15.1%,然后在去年回落到更典型的12.7%。 除2022年的疫情提振外,博尔捷去年的收入和利润下降还受到了一系列法律纠纷的影响,主要涉及外卖骑手,导致去年支付给这些工人的赔偿增加。 公司的收入成本主要来自与骑手相关的费用,过去三年每年总计在8.28亿元至8.68亿元间。其中,大约四分之三用于支付给外卖骑手的佣金。博尔捷自有的300名员工的成本则较低,过去三年平均在8,000万元左右。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近年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在2021年和2022年通过向三名投资者出售优先股,筹集了约1,500万美元的资金,这些投资者对博尔捷的估值略高于10亿元。 尽管中国经济放缓带来了挑战,但博尔捷处于有利地位,可以从配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受益,这些服务越来越受欢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从电子商务产品到外卖餐饮的各种快递服务。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上涨26.7%至329.6,表明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可能正在回升。 根据以往经验,公司可能只是在试水,以摸清投资者对其股票的需求。它的子公司欧孚科技于2016年在新三板(NEEQ)上市,但一年多就退市了。 在估值方面,我们可以透过同道猎聘的1.77倍市销率 (P/S) 和看准网9.61倍市销率来推测博尔捷上市后的估值。如果以两者的中间值5倍市销率作准,它的估值将达到47亿元,远超2021/2022年最后一轮融资时的10亿元估值。对于一家由一个雄心勃勃的小镇男孩创立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不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企业客户单价减 同道猎聘收入软
最新:网上招聘平台同道猎聘集团(6100.HK)周五公布,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减少6.4%至4.71亿元,净亏损收窄72.7%至1,320万元。 利好:该公司期内经验证企业用户数目达132.7万间,同比上升12.9%,反映其平台吸引了更多公司使用其服务。 值得关注:由于招聘需求下行,加上公司积极推广价格较低的轻量级套餐,其企业端客户单价有所下降,影响企业端收入下挫11.2%至4.01亿元。 深度:同道猎聘2011年在北京成立,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它是一家主要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多种人才获取服务的中国公司,公司主要通过其liepin.com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猎聘同道和微信公众号为个人使用者提供人才服务,提供免费基本服务及付费增值服务予客户选择,并为企业提供招聘、测评及训练等外包服务。虽然其收入于新冠疫情期间仍然录得升幅,但由于中国招聘市场转弱,其增长势头于去年完结。 市场反应:同道猎聘周一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3.8%至2.79港元,贴近过去52周下限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遭摩根士丹利减持 同道猎聘股价反涨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显示,外资大行摩根士丹利于12月11日减持同道猎聘集团(6100.HK)约22.8万股,持股量从5.02%减至4.97%。 利好:由于摩根士丹利对同道猎聘的持股水平已低于5%的申报门槛,日后如果再减持该股,亦不需要向港交所申报,因此市场未必会知悉这个负面消息。 值得关注: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机构投资者减持股份是利空的信号,意味其可能对公司前景存在负面看法。 深度:同道猎聘2011年在北京成立,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它是一家主要为个人及企业提供多种人才获取服务的中国公司,公司主要通过其liepin.com网站、手机应用程序猎聘同道和微信公众号为个人使用者提供人才服务。公司提供免费基本服务及付费增值服务予客户选择,由于去年的新冠疫情对就业市场构成打击,其收入按年微降0.5%,结束过去多年的快速增长势头,而由于招聘市场萎缩,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更骤降20.3%。 市场反应:同道猎聘周五股价上升,中午收盘涨4.7%至5.74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