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 Medtech makes and sells high-end infusion device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roducts and insulin needles, mostly for use in hospitals.

快讯:普华和顺业绩后启动股份回购

最新:医疗器械公司普华和顺集团公司(1358.HK)周二公布,公司刚于9月2月及3日,分别回购70万股及59万股公司股份。 利好:该公司于公布中期业绩后三日便立即回购股份,意味可能对前景持乐观态度,或认为现时股价被市场低估。 值得关注:由于动用内部资金回购股份,可能间接令公司日常经营和未来投资资金减少。此外,由于回购股份数量不大,对股价的正面作用可能有限。 深度:普华和顺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高端输液器、静脉留置针产品与胰岛素针等业务。虽然该公司收入曾于新冠疫情期间受到影响,但随着官方积极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加上其产品需求持续回升,其业务过去两年已恢复正常。踏入2024年,受医疗反腐行动、产业加速整合等不利因素影响,上半年收入同比上升6.1%至3.38亿元,经调整利润则增加3.4%至1亿元,增速较去年减慢。 市场反应:普华和顺周三股价上升,中午收盘涨1.8%至1.1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上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llustration of Yellen and Blinken talking about China challenges

TikTok美国遭禁进入倒计时,华为智能手机业务亮丽回归——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布林肯、耶伦双双谈及中国挑战 ▷ 国产新能源车扎堆亮相北京车展 ▷ TikTok美国遭禁进入倒计时 ▷ 茶百道香港IPO难如人意 ▷ 汽车街争高估值上市 本周中概股评分:7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ggitwl_GaDs 》》宏观 布林肯、耶伦双双谈及中国挑战 上周,两位美国内阁官员均讨论了中国挑战,由国务卿布林肯打头阵,他在新冠疫情后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期间,提到了遏制芬太尼贩运,以及敦促中国减少对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也谈到中国。 本月早些时候访华的耶伦,对中国过度依靠政府支持,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产能过剩,破坏全球市场的倾向,直言不讳。耶伦告诉路透社,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不排除任何选项。 中国资本市场陷入寒冬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充斥着数据,显示中国金融市场交易的状况有多糟糕,这直接反映了投资者的兴趣。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市场的股票发行筹资额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仅为64亿美元,包括香港在內的离岸市场融资额是16亿美元,为21年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对外并购金额为25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贝恩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下降了37%,至4100亿元人民币,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一位资深分析师简洁地概括了这种情况,称:“这绝对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糟糕的情况。” 恒生H股指数步入牛市区域 尽管上周并不特别阴暗,没有发生新的重大危机,但也并非全然乐观。不过,这没有阻止中概股出现一年多以来的最强涨势之一。恒生H股指数上涨9.1%,恒指上涨8.8%。MSCI China ETF上涨7.5%。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包括瑞银罕见地将其对中资股的评级上调至“超配”。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中央汇金主权财富基金第一季度向国内股市注入450亿美元。此次涨势正式将恒生H股指数推入牛市区域,较1月的低点上涨25%。 》》行业 国产新能源车扎堆亮相北京车展…
ounded in 2009 and listed in Hong Kong in 2019, Venus Medtech produces and sells structural products.

快讯:产品海外收入增加 启明医疗亏损收窄

最新: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上周四公布,去年的净亏损为7.21亿元,比2022年的10.58亿元收窄31.8%。 利好:由于核心医疗器械VenusA系列产品商业化持续推进,并加大海外市场渗透,该公司去年的收入同比上升20.9%至4.91亿元。 值得关注:由于VenusA系列产品及VenusP-Valve销量增加,导致员工成本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该公司去年的销售成本上升10.5%至1.02亿元。 深度:启明医疗成立于2009年,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其业务为产销结构性心脏病经导管治疗产品,已成功建立由十二款创新器械组成的产品管线,涵盖心脏瓣膜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及高血压等领域,并已有四款产品成功商业化,打入亚洲、欧洲、南美和北美等近50多个国家的市场,引领近年收入稳步上升。以去年为例,公司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的收入为7,270万元,按年增长40%。 市场反应:启明医疗因涉及公司治理问题,股份自去年11月起停牌,停牌前报5.62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游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edical device maker PW Medtech Group said on Wednesday it expects to report a net profit of 142 million yuan to 165 million yuan for last year, up 33% to 55% from 2022.

快讯:输液器产品需求增 普华和顺盈利大涨

最新:医疗器械公司普华和顺集团公司(1358.HK)周三预告,去年的净利润约为1.42亿元至1.65亿元,同比上升33%至55%。 利好:该公司表示,去年的净利润增长,是受惠于血液净化及输液器业务利润贡献的大幅增加。 值得关注:由于该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为7,100万元,若以全年预测估算,下半年的净利润约为7,100万元至9,400万元,即是有机会与上半年持平。 深度:普华和顺主要从事研发、制造及销售高端输液器、静脉留置针产品与胰岛素针等业务,由于输注液体是临床最常规治疗手段,在就诊及住院患者中使用非常广泛。不过,这类产品在新冠疫情期间需求减弱,因为不少人都避免到医院,以减低感染风险。因此,其2020年至2021年收入,明显较2019年低,但自2022年已恢复正常,随着官方积极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加上其产品需求持续回升,其业务去年再度迎来明显增长。 市场反应:普华和顺周四股价上升,中午收盘涨14.5%至0.95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高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Venus Medtech shares remain suspended

因治理及信披问题停牌 启明医疗仍在寻求解决之道

这家经导管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商的股票于去年11月停牌,它必须满足港交所的多个条件才能复牌 重点: 启明医疗去年5月公布多项治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六个月后在一项内部调查结束后,该公司股票被迫暂停交易 公司现处于亏损状态,但分析机构预计今年亏损将收窄一半,收入增长将加速至45%   谭英 自近一年前首次披露治理问题后,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500.HK)一直在拼命地试图清除自己的企业弊病。但港交所并不相信这家经导管心脏瓣膜器械产品生产制造商足够健康,可以恢复交易了。 上周,启明医疗披露,港交所为该公司股票复牌列出了必须满足的五个条件。此前,该公司曾在去年5月公布自己未能恰当披露公司向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提供的多笔贷款。 启明医疗不仅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这些贷款,也没有告诉自己的董事会。借口是贷款已偿还,包括2021-2022年间借给总经理訾振军的3.605亿元,以及2022年借给董事会主席曾敏的2.686亿元。该公司在5月8日提交给交易所的文件中首次披露了这一问题,并称均为联合创始人的訾振军和曾敏是公司持续经营所需的关键人员。  公司向创始人提供此类贷款在中国并不罕见,因为他们的大量财富往往都与公司股票捆绑,而出于法律原因,又或是因为可能会向投资者发出错误信号,他们不想出售股票。但此类贷款须向公司董事会和少数股东披露。 在披露治理问题后,该公司于去年6月解雇了首席财务官马海越,并成立了独立团队调查此事。调查团队在8月发布报告,查明公司没有对董事贷款进行内部控制,也没有向股东报告此类贷款。报告指出,公司审计团队准备的月度报告中有贷款相关信息,但这些月报没有与董事会分享。 继首席财务官6月被解雇后,訾、曾二人也于11月离职。11月23日,启明医疗宣布股票停止交易。 但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该公司还发现,接替曾敏的公司独立董事之一胡定旭,曾在2014年,也就是他2016年被任命为启明医疗董事的两年前,被香港会计师公会裁定专业行为不当。 该公司的最新公告显示,它满足香港交易所规定的大部分复牌条件,不过考虑到胡定旭过去的历史,他担任启明医疗高管这一点可能会是一个卡点。这意味着在所有问题最终确定并执行后,交易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 那么,复牌后该公司的未来会怎样呢?启明医疗自2019年12月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市时它以每股33港元的价格出售股票,筹集资金24.1亿港元,IPO规模相对较大。该股上市首日上涨 20%,2021年2月,该公司又通过增发股票筹集资金25.9亿港元。 市场领导者 该公司作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而备受关注,根据独立研究,它研发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统(TAVR)市场占有率为79.3%,而中国市场增长潜力很大,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作为首家在中国大陆推出TAVR的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时,中国只批准了五种TAVR设备,其中两种是由其来销售的。 去年11月启明医疗停牌时,股价较峰值下跌了约95%,市值跌至25亿港元。这种大幅下跌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它失去了耐心,因为该公司的亏损从2020年的1.819亿元激增至2022年的12亿元。 即便存在巨额亏损,它仍然有相对较高的现金储备,尽管这个数字已从2021年的29.5亿元下降到2022年底的19亿元,并在去年年中进一步下降到14.5亿元。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于2022年或2023年到期的银行贷款为2.226亿元,2024年至2037年到期的贷款为7.959亿元。 该公司营收呈上升趋势,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7%,从前年的2.099亿元增至2.556亿元。由于研发和产品分销方面的开支增加,公司的亏损也扩大了52.8%,从前年上半年的2.4亿元增加到去年同期的3.66亿元。 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部分原因是研发支出增加了33.8%,这六个月的研发支出总额达2.497亿元。销售和分销费用是另一个大项,在此期间增长了28%,达到1.579亿元。 总之,对启明医疗来说,它在研发上投入重金,并且依赖目前正开发的产品在未来取得成功,从而最终实现盈利。根据2023年的中期报告,其旗舰产品VenusP-Valve已在30个国家实现商业化。2023年7月,它的产品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的中国制造的心脏瓣膜产品。 其首款产品VenusA-Valve在中国持续获得稳定收入,而VenusP Valve和其他新产品正在研发中。VenusA-Valve是首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同类产品,并在去年上半年占到公司销售额的93.7%。 在TAVA的生产企业中,启明医疗停牌前的市销率为4.97倍,是本土竞争对手微创医疗(0853.HK)1.96倍的两倍多,也高于全球同行美敦力 (MDT.US)3.54倍。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家分析机构仍对该公司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预测今年的收入将增长45%,亏损将缩小一半左右。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复星医药第三季收入增长减速

最新: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196.HK; 600196.SH)周日公布,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公司第三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7%至102.7亿元,但净利润倒退16.2%至9.07亿元。 利好: 虽然盈利倒退,复星医药于第三季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仍然同比增加3.4%至13.5亿元。 值得关注: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大增26%,远高于第三季的仅1.7%升幅,意味其业务增长在第三季明显减慢。 深度:作为综合医药、医疗设备及服务企业,复星医药业务多元,今年上半年的213亿元营收中,约67%来自制药业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则分占约19%及14%。该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布局、透过内部整合及外延扩张,打造区域性医疗模式和健康服务产业链,因此今年6月曾斥资近10亿元收购新加坡其中一家最大的私立肿瘤专科医疗中心的60%股份,以配合业务策略。 市场反应:复星医药周一早盘曾大涨8.1%,中午收盘升幅略为收窄至3.9%,报20.1港元,但仍然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区间。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