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走出集采阴影 利润势重回高增长轨道
中生制药上半年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加11.1%,但净利润却大增1.4倍至30.2亿元 重点: 中生制药上半年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8%,期内有四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该公司一边加速剥离仿制药资产,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加合作引进的方式,拓展创新药版图 莫莉 在中国政府加大医药行业管控的背景之下,老牌药企近年来逐渐有序退出仿制药领域,全面转向创新药研发和生产,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7.HK)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间曾经的仿制药巨头,最近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包括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在内的创新产品贡献的收入占比达38.6%,份额比2023年同期的22.9%大幅增加。 财报显示,如果剔除非持续运营业务,今年上半年中生制药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加11.1%,净利润则大增139.7%至30.2亿元,主要得益于今年3月出售了研发骨质疏松症及海洋药物的子公司正大青岛的股权,所产生的16亿元盈利。 扣除这笔交易后,中生制药上半年录得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4%,以行业今年的景气度来看,表现已属亮眼。资本市场对此给出正面反应,财报发布后,中生制药股价连续三天上涨,累计涨幅约11.5%。 中生制药主要专注抗肿瘤、肝病、呼吸和外科/镇痛四大治疗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其业务可以分为两大板块,以仿制药为基石,创新业务为驱动。当中,备受重视的创新产品上半年贡献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4.8%。 报告期内,中生制药旗下主攻创新药研发生产的子公司正大天晴收获颇丰,共有四款创新产品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贝莫苏拜单抗于今年4月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富马酸安奈克替尼亦于4月获批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另外两款则于6月获批上市,包括当前最火的GLP-1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这些新产品获批较晚,相信对上半年财报的贡献有限,未来将进一步迎来收成期。 在仿制药领域,中生制药旗下年收入5亿元以上的仿制药产品已全部纳入集体采购。由于价格大幅收缩,该领域的营收近年来表现不佳,以曾经的王牌产品润众为例,这是乙肝药物恩替卡韦在中国获批的首个仿制药,在2010年上市后,润众曾经为中生制药带来巨额利润,在2015至2017年间,润众的年均销售额超过30亿元。然而,在2018年集采开标中,润众需降价94%,导致毛利大幅下滑。 中生制药近几年没有披露润众的具体销售额,所在的肝病用药分部贡献的营收占比也从2017年的45%,一路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12.8%。今年上半年化学仿制药贡献收入97.4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有11款仿制药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公司管理层表示,预计今年收入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创新药物的销售额达120亿元,相当于下半年的收入将同比增长10%,野村证券的研报认为,该增幅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下是可行的,多间投行给出中生制药“买入”评级。 创新药赛道入正轨 创新产品如今已经成为中生制药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不过与其他主攻一类创新药的公司相比,中生制药的管线中,也包括不少生物类似药和同类仿创药,这些产品获批上市后,可能会遭遇更为激烈的竞争。例如,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均为2023年获批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上已有多款同类产品,中生制药作为后来者,要扩大市占率需要更高的营销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约58 亿元,同比增加11%。 财报显示,公司有在研创新产品76 个,还有65 个在研仿制药产品。2024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5.8 亿元,其中76%用于创新药研发,24%用于仿制药研发。 目前中生制药一边加速剥离仿制药资产,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加合作引进的方式,拓展创新药版图。今年4月,公司与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共同在中国内地研发和商业化勃林格殷格翰的多个处于临床阶段的管线。中生制药在第 42 届 JPM 大会上亦表示,外部合作是公司将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今年的目标是完成 5 笔授权引进或转让交易。…
快讯:四环转盈为亏 医美业务改善
最新: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460.HK)周三宣布,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持续经营业务录得不超过4,000万元除税前亏损,表现远逊去年同期的5,600万元除税前利润。 利好:该公司旗下医美平台成功通过3.0版本的销售升级,引领收入大幅上升,预计上半年医美分部营收不低于1.9亿元,同比大增超过95%。 值得关注:由于仿制药板块集体采购降价,加上部分产品被纳入重点监控目录,令售价和销量下滑,该公司预计上半年收入不低于10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30%。 深度:四环医药于2001年创立,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过去专注于生产心脑血管及肿瘤仿制药物,是中国最大的心脑血管处方药物供货商之一。2021年2月,该公司进军医学美容业务,其独家代理的肉毒素“乐提葆”上市销售,是第四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A型肉毒素。管理层更把该年称为“拐点”之年,实现了“从传统仿制药公司向创新药及医美领先公司的转型”,并把部分仿制药业务逐步出售。 市场反应:四环医药周四股价下跌,中午收市软2.7%至0.73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上市仅4个月“摘B” 博安生物面临两风险
这家2022年底才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即将“摘B”,生物类似药为其带来营收,却未必有助增强投资者信心 重点: 博安生物目前已有两款产品上市,收入增长协助公司迅速“摘B” 该公司主打的生物类似药能快速带来营收,但普遍面临激烈竞争,更有被纳入国家带量采购令售价降低的风险 斯年 依靠两款生物类似药的销售增长,上市仅四个月,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955.HK)就即将成为第8家在港股“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 4月14日,博安生物发表公告,透露港交所已授出批准上市规则第18A.09至第18A.11条不适用于该公司的申请,自2023年4月19日起,公司的中英文股份简称将不再加上“B”的标记。 根据港交所规定,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提交上市申请,但获批上市后,其名称结尾需有“B”字供投资者识别风险。截至2022年,已有56间企业通过该规定登陆港股。但如果年收入高于5亿港元(4.35亿元)、市值大于40亿港元的公司,经港交所批准后,则可以移除“B”的标记,等同于常规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将来有更大机会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除了有利于提高股票流动性,也可以提高市场对企业的关注度,更容易进行股权及债务融资。 博安生物在2023年4月14日,市值已经达到96.5亿港元;此外,基于两款产品博优诺和博优倍的商业化贡献,博安生物去年的年收入达到5.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5%,成功满足港交所的摘B规定。 尽管快速摘B,但博安生物始终未能展现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其主打的生物类似药面临市场激烈竞争,更有被纳入国家带量采购而需降价的政策风险,公司能否给投资者带来信心,还有待观望。 博安生物成立于2013年,2019年被绿叶制药(2186.HK)收购,然后又被分拆,历经两次递表后,去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时,博安生物因连年亏损被标注“B”字,但仅仅4个月后就成功摘B。 专注生物类似药 从产品研发管线看,生物类似药是博安生物的主要发力点,包括已上市的两款产品和后续在研的肿瘤、代谢和眼科领域的5款产品,都是生物类似药,这类药物往往瞄准已上市多年的热门生物药进行仿制,研发门坎较低而成功率较高,如果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快速上市,就有机会争取巨大的可替代市场。 在博安生物之前,复宏汉霖(2696.HK)也曾依靠生物类似药带来大量营收,在港股上市3年后成功摘B。根据该公司的业绩报告,其生物类似药去年销售收入约23.4亿元,占总营收的73%,其中治疗乳腺癌的生物类似药汉曲优收入达到16.94亿元。 尽管如此,投资者对生物类似药企业难言看好,例如博安生物于上市日的股价曾经破发,上周五的收盘价18.94港元,仍然比招股价19.8港元低4.3%。估值方面,博安生物的市销率虽高达23倍,远高于复宏汉霖的2.7倍,但随着旗下两款产品收入快速飙升,将有助收窄估值差距。 对企业来说,专注于生物类似药也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研发门坎较低,这些药物往往面临大量竞争,企业需要抬高销售成本,但却未必能带来理想收入和利润。 博安生物的首个商业化产品博优诺就面临这种处境。博优诺是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可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适应症,但贝伐珠单抗的原研药、罗氏公司的安维汀2004年在美国上市、2010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自从2018年专利到期后,多家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推出生物类似药。2021年上市的博优诺是贝伐珠单抗在中国上市的第四款生物类似药,但如今同类产品已增长到9款。 为扩大销售,博安生物在2021年选择与销售实力强劲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LN)合作推广。在上市后的8个月里,尽管这款药为博安生物贡献1.59亿元收入,其行政开支和销售开支也同时抬高8.5倍,未能让博安生物扭亏为盈。 产品将出海巴西 去年11月,博安生物也迎来第二款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博优倍,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这款药的原研药是跨国药企安进公司的普罗力,博安生物介绍,普罗力2021年在全球的销售额高达32.48亿美元(223亿元),博优倍是其中国上市的第一款生物类似药,这款药销售的情况目前还有待观望。 此外,生物类似药还有一项风险,就是国家带量采购(集采)。这是一种由政府牵头、“以价换量”的政策,一旦产品被纳入集采,尽管有助增加销售量,但也意味着必须大幅降价,令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但值得留意的是,可能是为了打开更多市场,又或是为了抵抗随时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博安生物正积极为现有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根据该公司上周二公布,博诺优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巴西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受理,希望拓展这个全球第八大医药市场。此外,博优倍也正在欧美同步进行国际临床试验和注册,反映公司正积极把这款药物推向全球市场。博安生物能否借着扩展全球的努力来抵消两大经营风险,时间将证明一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从仿制药转型医美 四环医药未竟全功
这家专注于心脑血管及肿瘤药物的药企,近年决定转攻医美业务,本来曾取得好成绩,但似乎后继乏力
基石药业前舵手加盟 助恒瑞医药扭转乾坤?
踏入2023年,恒瑞医药引入“重磅人物”,获得曾担任基石药业董事长兼CEO的江宁军加盟,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
快讯:康哲药业多赚19% 行政开支大增七成
最新: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0867.HK)周三晚间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期内录得纯利30.17亿元,同比增长19.2%,每股派发末期股息22.69分。 利好:公司去年营业额同比上升20%至83.37亿元,其中销售医药产品收入增加16.6%至66.55亿元,占总收入近八成。 值得关注:集团去年的销售费用增加23.7%至25.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三成以上,行政费用也大增75.6%至4.41亿元,主要因为医学美容新业务的发展需要投入较多资源。 深度:康哲药业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创新药与仿制药的生产、推广及营销,并于2010年在港交所挂牌,截至去年底,公司已有9款产品在美国或欧洲获批上市。相对于其他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康哲业务模式较成熟,过去数年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为寻求突破点,公司去年扩展至医学美容领域,收购注射用透明质酸凝胶、医美器械研发和生产等业务,成立独立运营的皮肤医美业务体系“康哲美丽”,期望实现“中国最大和最专业的皮肤医美健康管理公司”的愿景。 市场反应:消息公布后,康哲药业周三早盘曾大涨9.8%至11.42港元,中午收报10.94港元,上升5.2%。但与去年6月的高位22.8港元比较,其市值仍然削去一半。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