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招聘网站在上市后表现平平,但Boss直聘仍想奋力一搏

重点:

  • 匹配就业需求的Boss直聘在纽约首秀后,股票大涨,获投资者认可
  • 公司将需要利用专业知识进入细分领域,否则就有可能变得像其他增长缓慢的上市同行那样

赖福喜

中国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前景,可能会被增长、供需、就业与通胀方面混杂的信号所笼罩。但这对Boss直聘(Kanzhun Ltd.,纳斯达克:BZ)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这个新近在纽约上市的在线招聘平台一鸣惊人,首日交易就大获成功而,并在第二个交易日收获更多涨幅。

研究机构灼识咨询(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表示,Boss直聘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招聘公司。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一直在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达到2490万,比去年同期的1450万增长71%。截至3月底,它有8580万名经过验证的求职者。

但这家公司是个一招鲜,这也就意味着,它需要找到其他增长点,证明它上市几天就得到高估值是合理的。否则,它的下场可能会像其他一些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同行一样,这些公司中至少有两家在投资者失去兴趣后最终退市。

Boss直聘五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它的美国存托股票(ADS),这是自3月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的最大IPO。该股在第一个交易日飙升至37.20美元,几乎是其上市价格19美元的两倍(公司通过这次上市募集了超过9亿美元的资金)。第二个交易日涨势持续,又上涨了8%,使Boss直聘的市值达到160亿美元。

在上市之前,公司得到了包括瑞银集团(UBS)、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阿布扎比主权投资机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在内的一批顶级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些大机构表示有兴趣购买高达3.5亿美元的股票,占发售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Boss直聘成立于2014年,其业务的核心是Boss直聘的移动应用——将求职者与雇主直接挂钩。它的高端服务包括使雇主能够在平台上与求职者直接聊天等特色功能。其VIP级别的服务允许求职者接触公司负责人,同时为雇主提供筛选求职者等功能。

Boss直聘表示,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劳动力供应的增长速度,雇主发现线下招聘往往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而它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Boss直聘说,与此同时,求职者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移动招聘平台,尤其是那些往往频繁跳槽的年轻人。

Boss直聘在它的招股说明书中援引了委托灼识咨询撰写的报告,预计在线招聘市场求职者的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18%达到2025年的35%,这将提供大量的增长空间。

但是Boss直聘并不满足于只为白领和所谓的精英“金领”就业人群提供服务。这家由腾讯支持的公司说,从构成中国经济骨干的数以百万计的体力劳动者和服务业从业人员身上,它看到了“巨大的蓝领市场机会”存在的巨大潜力。

预计到2025年,蓝领市场的在线渗透率将增加两倍,从2020年的13%增至近三分之一。Boss直聘估计,在此期间,来自蓝领在线市场的收入预计将更加迅猛地增长,从230亿元增至1280亿元(200亿美元)。像年轻人一样,蓝领工人也经常换工作,而企业也会使用Boss直聘的应用程序来填补职务空缺。

财务快车道

这些跳槽让Boss直聘的财务进入了快车道。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9.4亿元人民币。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达到7.885亿元。

尽管从事这个行业7年,而且最近发展迅速,但公司仍然没有实现盈利。其净亏损从2019年的5.021亿元增至2020年的9.419亿元,几乎翻了一番,不过今年第一季度该数字从一年前的2.788亿元缩减至1.762亿元。

鉴于其增长速度之快,Boss直聘似乎有望成为中国庞大的就业招聘市场的领头羊。它的竞争对手现在还挂牌交易的不多,大多在华尔街短暂上市期间业绩平平。

智联招聘(Zhaopin)在2014年上市,58同城(58.com,经常被称为“中国的Craigslist”)早它一年上市。但两家公司都选择了退市,因为最高管理层对股票表现感到不满。

2004年上市的前程无忧(51job)是其中仅存的几家之一,上个月,它也收到了一份由管理层主导、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这只股票在上市的17年里表现相当不错,期间上涨了5倍。但以目前的市值来看,它的规模仍只有Boss直聘的五分之一。

还有一个同行是在香港上市的同道猎聘(Tongdao Liepin),它是定位在中高端人才获取市场,提供多种招聘和人力资源服务,算是一个间接竞争对手。但自2018年IPO以来,它的股价一直在稳步下跌,尽管该公司在那段时间收入实现了相对强劲的增长。

Boss直聘目前的市销率(P/S)为53倍,处于泡沫状态,相比之下,前程无忧的这个数字是9,而同道猎聘只有5。

Boss直聘承认,它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面临一些困难,包括中国经济放缓或与疫情相关的限制措施。今年3月,中国定下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年经济增长目标:6%以上,相对保守。事实证明,中国从疫情中复苏的道路并不平坦。

中国的劳动力现在也很谨慎,为了追求稳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国家单位工作,或者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选择继续念书拿更高的学位,休“间隔年”或者自行创业。

鉴于Boss直聘的增长植根于中国庞大的招聘市场中的蓝领阶层,这些担忧似乎并不会威胁它的存亡,至少目前是这样。

但Boss直聘的产品可能会商品化,竞争也会加剧,就像新兴的领军企业身上经常发生的那样。这意味着投资者最终会想知道这家公司为了保持目前的强劲增长,还有什么其他想法,以免重蹈之前那些令人失望的招聘网站的覆辙。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美丽田园料中期纯利年增不少于35%

美容与健康管理集团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不少于14.5亿元(2.02亿美元),按年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按年升幅不少于35%。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的高毛利商业模式持续优化,提升收入结构与毛利率表现,同时“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战略带动业务规模扩大及市场占有率提升,推动规模效应持续释放,令净利率稳步上升。 美丽田园周一高开1.3%,至中午休市报29.55港元,转跌0.84%,股价今年以来仍升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二季度销售佳 零售电商齐齐上

运动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营运概要,主品牌产品及童装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整体流水同比亦录得20%增长。 公司表示,已进一步深化落实“科技赋能产品创新升级”战略,针对多样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出新品,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年轻化及国际化”的品牌定位。 期内,分销商于广州、长沙、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地增设39家361度超品门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的超品门店数量达49家。 周一361度平开报4.99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升近1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价倍升流通量低 西锐飞机融资是时候

西锐飞机大股东减持股份,套现近7亿港元,料公司有机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重点: 过去半年,西锐股价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国制裁名单的阴霾渐淡化   刘智恒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飞机制造股,西锐飞机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后,并不受市场注目,但随着今年股价的飞升,开始渐渐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大股东中航通飞香港亦趁机减持手上股份。 西锐发公布,中航通飞香港于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折让8%),出售1,750万股西锐股份,占总发行股本的4.78%,套现近7亿港元。出售完成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减持翌日,西锐股价即时受压,开市后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关口,收市报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东的减持,对股价的实际影响没原先估计严重。抗跌力强的背后,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西锐的投资价值。 上市受尽冷待 先说说西锐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飞香港的母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下称中航工业),于2011年从美国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购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权,公司有两条飞机产品线,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户使用的单引擎活塞飞机;另外是愿景喷射机,供零售客户或在较小范围内包机运营之用。 中航工业接手后,西锐业务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飞机于过去23年间,一直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单引擎活塞机。西锐早有上市打算,岂料2021年,美国将中航工业列入制裁清单,虽说西锐未被列入其中,市场还是对此有保留,毕竟美国政府态度阴晴不定,来自当地的质疑声音亦从没停过。 因此西锐去年中在港招股时,就受到市场冷待,公司发售5,488万股,只占发行股份的15%,公开发售的更只有548.8万股,占发行股份的1.5%。 最终公开发售超额仅0.56倍,国际配售亦只超额0.57倍,结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价,集资净额只有13.92亿港元。当时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资者,购入8.51亿港元股份,持股量为8.5%。 有机坐上融资快车 西锐的实际集资极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资者分别是国调基金二期、太仓高科、常熟东南、无锡建发新投及无锡金投,没有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也没有内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机会只是为支持西锐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资者,公司实际在市场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价长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较上市价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后锁定期完结,未见基石投资者大手抛售。相反,踏入今年2月,西锐股价开始如飞机升空,一飞冲天,上月高见47.45港元,较上市价高73%。 股价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场流通量低,今次大股东减持股份,预计公司未来有机在市场进行集资行动;毕竟去年上市融资规模小,如透过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资金配合未来发展,亦可将市场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机构投资者,更能进一步优化股东组合。 盈利续增估值合理 事实上,西锐的业绩大有资本吸引投资者。2021至2023年间,收入分别为7.38亿美元、8.94亿美元及10.6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盈利7,240万美元、8,810万美元及9,110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亿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亿美元。公司表示,期内的飞机交付量达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订单更增加114架。订单量增加之下,预期今年的业绩表现可以持续。 至于一直威胁西锐的地缘政治问题,今年特朗普上场后的关税战,对西锐未有影响;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单,至今西锐未受牵连。投资者见过了一段时间,西锐未被美国针对,原先的戒心逐渐放下,加上眼见业绩连年增长,都开始对西锐另眼相看。 现时西锐的市盈率约16倍,竞争对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国的市盈率约19倍,相较下西锐并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业绩有望续增长,现价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简讯:丘钛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长150%

手机镜头制造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预期于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综合溢利,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1,600万美元)增长约150%至180%。 该公司称,预期综合溢利明显增长,主要由于期内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模组之规格继续提升,令集团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比重继续提升,并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团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数量较同期增长约59.7%,销售数量和产品结构的双重改善令得指纹识别模组产品的销售收入明显增长,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联营公司新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钛科技摄像头模组销量达3,434.8万套,按年增长4.1%,指纹识别模组销量1,390万套,按年增长7.3%。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4.22%,至中午休市报10.68港元,升2.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