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US
Futu enters phase of consolidation

据报道,为实现2025年“相对节制”做准备,该公司在深圳的主要根据地裁员约200人,

重点:

  • 据媒体报道,富途控股裁员约200人,占员工总数的6%,主要来自产品和研发部门
  • 在快速扩张到中国内地之外的七个市场后,公司表示明年没有进入其他市场的计划

阳歌

在与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发生冲突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在线经纪公司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它似乎正在进入巩固地位的新阶段。

这是我们根据一篇新报道得出的重要结论,该报道称富途控股在它的主要根据地深圳裁员约200 人。据财经媒体财新网报道,公司证实近期的“人员流动”占公司总人数5%左右。按照该公司在最新年报中报告的员工数3,213人计算,这相当于160人左右,但财新网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人士称,裁员人数更高,约为200人。

这种年终裁员并不罕见,在过往的案例中,公司给管理人员提出的每年裁员比例要求高达10%,以摆脱表现不佳的员工。但富途控股这次裁员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据财新网报道,裁员引发了一些抗议。

参考富途控股最新的发展路径,裁员是说得通的,因为在中国内地本土市场之外快速扩张两年后,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稳定的阶段。公司最初是一家在线券商,帮助中国投资者购买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

但两年前,当中国证券监管机构通知富途控股及其同行老虎证券(TIGR.US),它们因缺乏必要的证券交易牌照而属于非法运营时,它陷入了争议中。两家公司获准继续为现有客户提供服务,但禁止签约新客户。去年5月,富途的应用程序被迫从内地的应用商店下架。

公司此前曾表示,它仍在与中国证监会就此事进行沟通,但没有提供任何细节。我们起初认为,富途控股没有被勒令关闭其在中国的业务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证监会可能希望达成一项协议,允许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恢复签约中国内地的新客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传来,富途控股似乎越来越做好了放弃中国业务的准备。

此举肯定与中国近来对民营金融服务公司的整体策略相一致,民营金融服务公司发现自己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公司正把目光投向中国以外的市场,以逃避国内的压力,富途控股是最早走出国门的公司之一。

甚至在2023年12月被禁止招揽新的中国内地客户之前,富途控股就已经积极进军其他市场,先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随后是澳大利亚,最近是日本、马来西亚和加拿大。虽然富途控股的新客户都是来自上述市场,但公司并未透露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有多少客户在中国内地。但观察人士认为,该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客户来自其国际业务。

夯实巩固的时间到了

富途控股从未给出打算进入多少个市场的具体路线图,但它似乎主要瞄准的是有大量中文使用者的市场,并透过Moomoo进军英文市场,最近还进军日语市场。公司在上个月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就目前而言,这似乎已经足够了。

该公司战略和投资者关系主管Daniel Yua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我们今年在几个新市场度过了最初的快速扩张阶段,而且我们明年没有进军任何新市场的计划,因此总体而言,在人员编制方面,我认为我们明年将相对节制。”

财新的报道指出,最近的裁员大多发生在富途的产品和研发部门,在进入新的夯实巩固期、新产品开发变得不那么重要的背景下,裁员是有道理的。报道还指出,裁员全部发生在该公司最早的深圳基地,那里是该公司最大的运营中心,不过该公司现在正式将总部设在香港。

据雅虎财经称,这样的夯实巩固应该会减少开支,这可能是分析机构预测该公司明年的利润增长,将从今年的18%加速至22%的一个原因。尽管这些分析机构也预计,它明年的营收增速将从今年的25%放缓至16%,但利润的增长仍将实现。

事实上,分析机构对进入新的夯实巩固阶段的富途控股非常看好,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5家分析机构中,有13家对该公司给出了“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级。从目前21倍的市盈率来看,该股似乎确实具有一定的上涨潜力,这个数字远低于老虎证券的44倍,也落后于美国折扣经纪商Robinhood Markets(HOOD.US)和Interactive Brokers(IBKR.US),这两家公司分别为 70倍和29倍。

尽管富途控股已扩展到中国内地以外的七个市场,但其主要业务仍是为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提供交易服务,这两项业务在三季度1.9万亿港元(合2,440亿美元)的总交易量中分别约占到80%和18%。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交易量同比增长75%,远高于该公司当季收入增长30%至34.4亿港元的水平。

这表明,富途控股日益增长的国际用户对其服务相当满意,即使他们正在想方设法降低实际支出,比如通过进行规模更大的交易或使用佣金更低的服务。富途在本季度的利润仍然相对强劲,增长21%至13.2亿港元。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富途控股指出,它三季度开始在香港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表明它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尽管该季度的交易量相对较低,每天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但如果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继续攀升至新高,交易量无疑会增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智能手机出货1,330万台 小米首季跃居中国第一

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国产品牌小米(1810.HK)以近40%的同比增速跃居市场首位。同时,苹果公司(AAPL.US)在华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排名第五。 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7,160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6,930万台。3.3%的增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增幅的一倍有余。IDC认为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得益于政府近期推出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消费的提振。 小米以18.6%的市场份额领跑一季度,较去年同期13.8%的市占率大幅提升,其智能手机出货量激增39.9%至1,330万台。这一强劲表现使其超越原领头羊华为,后者以1,290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幅为10%。Oppo与Vivo分列第三、第四位,同比增幅均不足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向餐饮业投入1,000亿元补贴

中国外卖市场再度掀起补贴大战。在线餐饮外送巨头美团(3690.HK)总经理薛冰,周一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宣布,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136.8亿美元)。 据财新报道,该笔1,000亿元将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向餐饮商户发放更多“助力金”、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以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美团也将联合480多个连锁品牌探索“卫星店”模式,2025年将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系列扶持,包括首年零佣金、长期助力金、AI选址系统免费开放、专属流量等。 美团近期动作频频,被认为是应对京东外卖的挑战。今年2月正式跨足外卖市场的电商巨头京东(JD.US; 9618.HK),上周宣布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自上周五起向全体用户发放每天最高20元的补贴。至周二,京东宣布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突破500万单。而为鼓励商家加入,京东还宣布于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软件可转债持有人换股

从事软件开发的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二公布,可转债持有人行使部分换股权,涉及1,012万股股份,占初始可转债本金总额约11.35%。 该批可转债金额为31亿港元,去年4月发行,于今年到期,息率0.625厘。是次转换价经调整后每股34.77港元,转换后占公司扩大股份总额约0.75%。 金山软件周三开盘跌3.4%至35.7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近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aced with a cloudy regulatory picture, Smoore is preparing back-up plans

突破监管迷雾 思摩尔两手准备

思摩尔再次面对监管与关税的压力,这次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重点: 首季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 大型烟草公司正游说美政府对中国一次性电子烟设备加征额外关税   李世达 电子烟所处的行业,是既传统又创新的行业、是市场庞大但又监管严格的行业,卖的是电子烟,却要与一般香烟竞争,管制还多得多。对许多业者而言,政策的影响有时如同一团迷雾,让人看不清晰。 全球最大电子雾化技术公司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近日公布2025第一季度业绩,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税后利润同比减少43.4%至1.92亿元。公司表示,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开支、分销及销售开支、研发开支总体上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思摩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为全球烟草公司代工电子雾化产品,电子雾化产品即是电子烟设备,如雾化器、烟弹、一次性电子烟及加热不燃烧类设备等。另外,公司也在积极推动自有品牌的发展,并加强雾化美容、雾化医疗方面的研发。 公司2024年收入117.99亿元,增长约5.3%。录得年内溢利13.03亿元,同比跌20.78%。去年公司面向企业客户的收入约为93.24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0.3%,占总收入约79%;自有品牌业务大幅增长34%至24.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1%。去年在中国推出雾化美容品牌“岚至”是一大突破。 尽管增收不增利,公司股价却水涨船高。2024年,股价由年初的6.5港元倍增至年底的14.12港元。 事实上,经历一段快速发展后,中国电子烟行业已沉寂一段时间。2022年,中国正式将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制度,明确禁止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调味电子烟,并要求产品需获取许可并上架统一交易平台。政策出台后,思摩尔将重心放在海外业务上,至去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90%,公司收入也从前两年的负增长中恢复。 同时,海外市场似乎释放更多利好。美国作为电子烟最大消费市场,去年正式开放非烟草口味的薄荷醇口味电子烟,而总统特朗普亦承诺当选后将进一步开放相关市场,让外界期盼监管放松。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去年加强打击不合规电子烟产品,也帮助思摩尔的客户销量增长,对公司业务带来正面影响。 高额股权激励计划 让公司股价一飞冲天的,还有去年底给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陈志平的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向陈志平授予6,100万份股权激励,条件是在2025年至2030年底,公司连续15个营业日平均市值达到3,000亿、4,000亿和5,000亿港元时,分别可获得其中30%、60%和100%的购股权。 思摩尔曾在2021年1月达到5,500亿港元市值,目前则约630亿港元。激励计划意味着,陈志平未来做任何决策也要以公司市值为考虑,而5,000亿港元的目标也透露出公司重返巅峰的雄心壮志。 然而,尽管公司发展稳健、业绩复苏,大有一展手脚的架势,但风云变换的政策风向与地缘政治因素,仍让公司的前景打上问号。 据路透社报道,思摩尔的大客户英美烟草公司(BATS.L)正在游说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电子烟,包括对中国电子烟设备实施进口禁令。 烟草公司游说加强监管 英美烟草公司抱怨,他们的合规产品需要等待几年才能上市,但一些非法产品已经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据估计,未经授权的一次性电子烟(多数是中国制)占美国每年近129.3 亿美元电子烟销售额的70%左右,严重影响合法的电子烟与香烟销售。呼吁政府禁止中国进口的所有一次性电子烟,并考虑对任何其他中国制造的电子烟和吸烟替代品征收额外关税。 此外,美国近期推出“对等关税”并取消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小额进口商品的免税待遇,也对中国制电子烟的出口构成压力。 话虽如此,思摩尔仍有机会通过产品升级催生增长动力,如加热不燃烧产品(HNB)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就被陈志平视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正加强研发与营销开支,发展雾化美容与雾化医疗业务,以应对电子烟业务的不确定性。 目前,思摩尔市盈率约52倍,高于雾芯科技(RLX.US)的30倍,亦高于烟草业平均的11倍,显示当前估值已偏高,投资人应小心回调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