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US
Futu enters phase of consolidation

据报道,为实现2025年“相对节制”做准备,该公司在深圳的主要根据地裁员约200人,

重点:

  • 据媒体报道,富途控股裁员约200人,占员工总数的6%,主要来自产品和研发部门
  • 在快速扩张到中国内地之外的七个市场后,公司表示明年没有进入其他市场的计划

阳歌

在与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发生冲突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在线经纪公司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现在,它似乎正在进入巩固地位的新阶段。

这是我们根据一篇新报道得出的重要结论,该报道称富途控股在它的主要根据地深圳裁员约200 人。据财经媒体财新网报道,公司证实近期的“人员流动”占公司总人数5%左右。按照该公司在最新年报中报告的员工数3,213人计算,这相当于160人左右,但财新网援引未具名公司消息人士称,裁员人数更高,约为200人。

这种年终裁员并不罕见,在过往的案例中,公司给管理人员提出的每年裁员比例要求高达10%,以摆脱表现不佳的员工。但富途控股这次裁员似乎有些出人意料,据财新网报道,裁员引发了一些抗议。

参考富途控股最新的发展路径,裁员是说得通的,因为在中国内地本土市场之外快速扩张两年后,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稳定的阶段。公司最初是一家在线券商,帮助中国投资者购买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

但两年前,当中国证券监管机构通知富途控股及其同行老虎证券(TIGR.US),它们因缺乏必要的证券交易牌照而属于非法运营时,它陷入了争议中。两家公司获准继续为现有客户提供服务,但禁止签约新客户。去年5月,富途的应用程序被迫从内地的应用商店下架。

公司此前曾表示,它仍在与中国证监会就此事进行沟通,但没有提供任何细节。我们起初认为,富途控股没有被勒令关闭其在中国的业务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证监会可能希望达成一项协议,允许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恢复签约中国内地的新客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传来,富途控股似乎越来越做好了放弃中国业务的准备。

此举肯定与中国近来对民营金融服务公司的整体策略相一致,民营金融服务公司发现自己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公司正把目光投向中国以外的市场,以逃避国内的压力,富途控股是最早走出国门的公司之一。

甚至在2023年12月被禁止招揽新的中国内地客户之前,富途控股就已经积极进军其他市场,先是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随后是澳大利亚,最近是日本、马来西亚和加拿大。虽然富途控股的新客户都是来自上述市场,但公司并未透露与国际市场相比,目前有多少客户在中国内地。但观察人士认为,该公司目前一半以上的客户来自其国际业务。

夯实巩固的时间到了

富途控股从未给出打算进入多少个市场的具体路线图,但它似乎主要瞄准的是有大量中文使用者的市场,并透过Moomoo进军英文市场,最近还进军日语市场。公司在上个月的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就目前而言,这似乎已经足够了。

该公司战略和投资者关系主管Daniel Yua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我们今年在几个新市场度过了最初的快速扩张阶段,而且我们明年没有进军任何新市场的计划,因此总体而言,在人员编制方面,我认为我们明年将相对节制。”

财新的报道指出,最近的裁员大多发生在富途的产品和研发部门,在进入新的夯实巩固期、新产品开发变得不那么重要的背景下,裁员是有道理的。报道还指出,裁员全部发生在该公司最早的深圳基地,那里是该公司最大的运营中心,不过该公司现在正式将总部设在香港。

据雅虎财经称,这样的夯实巩固应该会减少开支,这可能是分析机构预测该公司明年的利润增长,将从今年的18%加速至22%的一个原因。尽管这些分析机构也预计,它明年的营收增速将从今年的25%放缓至16%,但利润的增长仍将实现。

事实上,分析机构对进入新的夯实巩固阶段的富途控股非常看好,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5家分析机构中,有13家对该公司给出了“买入”或“强力买入”的评级。从目前21倍的市盈率来看,该股似乎确实具有一定的上涨潜力,这个数字远低于老虎证券的44倍,也落后于美国折扣经纪商Robinhood Markets(HOOD.US)和Interactive Brokers(IBKR.US),这两家公司分别为 70倍和29倍。

尽管富途控股已扩展到中国内地以外的七个市场,但其主要业务仍是为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提供交易服务,这两项业务在三季度1.9万亿港元(合2,440亿美元)的总交易量中分别约占到80%和18%。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交易量同比增长75%,远高于该公司当季收入增长30%至34.4亿港元的水平。

这表明,富途控股日益增长的国际用户对其服务相当满意,即使他们正在想方设法降低实际支出,比如通过进行规模更大的交易或使用佣金更低的服务。富途在本季度的利润仍然相对强劲,增长21%至13.2亿港元。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富途控股指出,它三季度开始在香港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这表明它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尽管该季度的交易量相对较低,每天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但如果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继续攀升至新高,交易量无疑会增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涨

芯片制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涨16%,收市报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过上市集资22.6亿港元,首个交易日收盘市值达152亿港元。 香港的公开发售获得137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发行1,870万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与其科创板现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公司专注于无刷直流(BLDC)电机控制及驱动芯片领域,此类芯片通过电磁力驱动,与传统电机存在技术差异。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至6亿元(折合8,400万美元),利润增长27%至2.22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果链巨头蓝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挂牌,开市升近4%报18.8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19.06港元,升4.8%。 公司发售2.62亿股,每股以上限18.18港元定价,录得超额认购近462倍,国际配售超额16倍,集资净额46.9亿港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9亿美元,当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资产、Redwood Elite及世运线路版等。 蓝思科技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去年收入约6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汽与Stellantis合资车企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资成立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产管理人申请法院裁定破产。管理人表示,公司已无重整及和解可能,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无力清偿到期负债。 广汽菲克透过管理人微信公众号披露破产清算最新进展。该公司曾凭借Jeep车型本土化生产,在中国市场取得高峰,但随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吸引力下滑,最终陷入长期停产。 2022年10月,广汽菲克因经营不善,且实际资产无法偿还全部债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随后近3年里,广汽菲克拍卖了超过3,000件标的物,包括模具、试验车等。至于土地、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等核心资产已五次公开拍卖,但因无人出价而全部流拍。虽然该公司曾招募投资者重整,但一直无人问津。 广汽集团表示,此为法院及破产管理人依程序推进的正常安排,集团将尊重并支持相关工作。Jeep品牌虽已停止中国本土化生产,但牧马人、大切诺基等高端车型仍透过进口方式销售。 广汽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96港元,转升1.0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zi makes thin-film packaging

营收下滑叠加行业阵痛 新子光电逆势赴美上市

尽管去年录得净亏损且营收下滑,这家薄膜太阳能封装企业仍将其纳斯达克的集资规模扩大了一倍 重点: 新子光电已递交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国太阳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之际,公司去年营收下滑 这家公司押注强劲需求,称预测数据显示,其核心薄膜太阳能产品销售额2019至2029年将翻倍有余   谭英 杭州新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XZ.US)扩大纳斯达克上市规模的举措或许令人侧目,尤其考虑到其疲弱的财务状况,以及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戒心。 当众多中国企业蜂拥赴港上市,这家规模较小的太阳能薄膜制造商却选择纳斯达克。公司今年3月首次递交赴美上市申请,最新披露显示,新子光电拟将发行量提高150%,从原定的150万股增至380万股,潜在市值上限达1.16亿美元。 新子光电是薄膜产品市场的利基企业,专攻标准太阳能组件保护封装材料。此类薄膜亦可安装在窗户,及其他透明物质表面发电,但其光电转化率通常低于传统太阳能板。 招股书援引第三方研究称,去年其薄膜产品全球销售额达99亿元人民币(14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155亿元,这一增长趋势或是新子光电扩募的信心来源。目前,公司聚焦江苏宿迁经济开发区的客户,涵盖行业龙头天合光能(688599.SS)。 新子光电披露,上述开发区的企业年产太阳能板可达40吉瓦,即年产4亿平方米太阳能板,对应需耗8亿平方米共挤膜作封装材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太阳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产能或大量闲置,但过剩局面将随时间而缓解。 鉴于产品需求增长预期,新子光电计划新建8条共挤膜封装生产线。自2022年启动出口业务,公司重点开拓越南市场,该国已成为中国太阳能制造商规避西方关税的热门地。 若成功上市,新子光电将成为继斯凯蒙太阳能3月挂牌后,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光伏企业。斯凯蒙太阳能上市以来股价已下跌35%,这对新子光电不是好兆头。 过去三年,新子光电业务表现也乏善可陈,营收从2022年的3,800万美元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3,280万美元,去年更跌至2,500万美元。期内,利润从2022年的180万美元,到去年亏损340,050美元。 与业内同行相似,新子光电正承受产能过剩引发的价格下行压力,目前多数企业处于亏本生产状态。公司两大核心产品——透明、白色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薄膜)薄膜及POE(聚烯烃弹性体),去年平均售价分别下跌26%和21%。 业务渐趋稳定 积极信号是,新子光电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2,900万美元降至去年的2,250万美元,降幅达23%。去年上下半年营收也保持稳定,上半年销售额1,260万美元,下半年微降至1,250万美元。同期业绩明显好转,上半年亏损70万美元后,下半年实现36万美元盈利。 新子光电称,2023年公司是全球第九大透明光伏封装薄膜制造商。当前,行业龙头福斯特(603806.SH)市值为367亿元人民币,市销率(P/S)维持在2.07的较高水平。若采用同等估值,新子光电市值仅5,000万美元,远低于其7,500万至1.12亿美元的估值区间。 中国掌控全球超80%的光伏供应链,因而易受美国等国保护性关税冲击。但当前产业最大症结在于产能过剩,源于前几年厂商为应对预期需求而大肆扩产。近期在上海举行的行业论坛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去年全行业亏损总额达400亿美元,多数制造商现仍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2月,发改委召开线上会议,呼吁禁止新增产能。禁令虽未落地,高纪凡倡议通过兼并重组与减产推动行业整合。 尽管近年行业阵痛,太阳能无疑代表未来潮流趋势。能源智库Ember数据显示,太阳能装机量每三年倍翻,2024年贡献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40%。行业协会SolarPowerEurope称,2024年全球装机量增长33%,突破2太瓦,但今年增速预计放缓至10%。 增速放缓部分归因于美国市场波动,其约占全球光伏市场8%的份额。去年,美国新增装机量50吉瓦,创历史纪录,较2023年增长21%。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逐步取消新增光伏装机补贴,未来数年恐难复制此增长态势。 新子光电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定价,按中位数计算可募资约1,900万美元。部分资金将用于扩产及培育出口业务。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55%降至去年的32%。 归根结底,新子光电在中国庞大的光伏生态中体量有限,近三年营收盈利持续波动。不过,当前其经营渐趋稳定,增发目标的实现或表明有投资者看好公司前景。最终,需由华尔街主流投资者判定,他们是否认同前述乐观预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