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12.SHG
Hillhouse fined for selling down Longi stake without disclosure

这家私募股权公司在没有披露下出售了隆基的股份,应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高瓴资本需要回购这些股份。

重点:

  • 高瓴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调查后,已将隆基绿能股份的持股比例恢复至5%
  • 尽管高瓴力图转型全球并刻意摆脱与中国的关联,但它向中国监管机构承诺,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并增加在当地的资产配置

余特莉 阳歌

在中国庞大的私募股权界这个复杂的行业中,即使是最熟练的操盘手也偶尔百密一疏。高瓴资本就是这种情况。高瓴是一家中国私募股权公司,目前正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家更加全球化的基金,但公司近期因违规减持太阳能公司隆基而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批评。

根据隆基上周五提交给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文件,高瓴最近回购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1012.SH) 的股份,将其持股比例从之前的 4.85% 提高至 5%。高瓴此举是回应中国证监会去年 11 月对其“间接减持”隆基股份但未进行适当披露的立案调查。

像高瓴这样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犯下这样的错误并不常见,或许可以解释监管机构为何展开调查。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股市疲软的情况下,任何此类可疑的操作都可能被视为对一家公司缺乏信心的表现。

一家植根中国的基金在当前环境下向全球转型

高瓴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因投资了一批消费、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中国公司而知名,例如已成为中国顶级游戏公司的腾讯控股 (0700.HK) 和与阿里巴巴 (BABA.US; 9988.HK) 竞争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 (PDD.US)。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的百丽时尚以及抗癌药物制造商百济神州 (BGNE.US; 6160.HK; 688235.SH) 也在其投资组合中。

高瓴的失误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尤其是该基金正谋求从中国本土转向成为立足亚洲区域的基金管理公司,并向全球其它市场扩张,以此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转型对高瓴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其拥有庞大的美国LP基础,其中大部分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他们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担忧正日益增加。

高瓴的网站目前几乎没有提及其在中国的成功投资案例,而只是强调其在美国、新加坡、韩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地已有布局。

在违规减持隆基股份的调查进行5个月后,高瓴向中国监管机构表示,除了重新增持隆基股份外,高瓴还承诺将增加对中国 A 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加大投资中国 A 股市场。高瓴将如何兼顾其经营重心转移至海外,和对中国监管机构的最新承诺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还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高瓴已经面临整个对冲基金行业的挑战。据路透社最近的一份报道,由于业绩不佳,高瓴的几位美国投资者已经决定“用脚投票”,而且其对冲基金资产价值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跌至 275 亿美元。

被逮个正着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最终引起证监会的关注?

高瓴是隆基股份的第三大股东,通过其位于新加坡的实体 HHLR Management Pte. Ltd. 持有隆基5.85% 的股份。

2023年3月,HHLR 借出了隆基1%的股份,借期最长为182天,使其持股量低于5%的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股东必须披露其持股情况,但低于这个门槛则没有这样的要求。在这种交易中,股东通常将其在上市公司的持股借给借货人,后者必须在商定的期限前归还借来的股票,并支付预先商定的费用。

然而,9月底借贷股份到期归还后,HHLR持有的隆基股份仅回升至4.98%,这意味着高瓴在此期间减持了0.87%的股份,即5,461万股,但这一减持行动并未作出披露,从而引发了争议。

根据隆基股份最新的文件,自去年11月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HHLR一直积极配合调查,并通过购买130万股隆基股份,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5%。HHLR通过股票回购获得的任何利润都将归隆基所有。

高瓴将隆基股份增持至5%,表明已遵守监管机构的要求,并可能不打算将其持股量进一步提高到之前的水平(5.85%)。考虑到隆基股价的动荡局势,这并不足为奇。

隆基曾被誉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太阳能公司,并被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领域的顶级企业,但由于整个光伏行业受到产能过剩的困扰,其市值较2021年的峰值下跌了70%以上。价格下跌挤压了利润率,损害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上月隆基透露,将在全球裁员5%,以削减成本,理由是“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师帮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两倍

医药电商平台药师帮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净利润不少于7,000万元(975.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80万元增长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长主要因收入持续保持稳健增长;自有品牌产品的下游需求持续保持旺盛,该高毛利率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过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动核心的平台和自营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 药师帮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04港元,跌2.34%。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升6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规模效应扭亏为盈 正力新能最多赚2.4亿

锂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预计上半年成功扭亏,净利润1.98亿至2.4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 公司将盈利能力归因于销量攀升,其电池产品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特别指出,生产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向上。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盘交易中,正力新能高开,早盘报价10.66港元,涨幅0.76%。该股目前较4月上市定价8.27港元累计上涨2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扩张门店 绿茶中期料赚2.3亿

经营餐饮的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发盈喜,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录得盈利介乎2.3亿元至2.37亿元,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于门店网络持续扩张,同时提升经营效率。不过,部份利润被上半年的上市开支所抵销,该部份的开支约1,500元至2,000万元。若扣除此,以及减去权益结算的股份开支,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介乎2.47亿元至2.54亿元,同比升38%至42%。 绿茶周五开盘升8.8%报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