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US 9988.HK
Alibaba International's Lazada becomes profitable

CEO蒋凡表示,阿里巴巴的全球电商部门专注于业务与供应链升级、技术创新和关键市场的增长

重点:

  • 得益于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电子商务部门最新季度录得32%的收入增长
  • 多元化的跨境和本地电商产品组合,为公司带来市场拓展的巨大潜力

余特莉、阳歌

因为本土竞争日趋白热化,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BABA.US; 9988.HK)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但阿里旗下独立运营的国际业务部门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阿里国际),由于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和买家,境遇就要好很多。

在阿里巴巴集团上周四发布的最新季报中,阿里国际的这项优势成为了一大亮点,后者录得强劲的两位数收入增长,以及不断扩大的全球业务版图。阿里国际公布,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至40亿美元,这是它自成为阿里集团旗下独立运营部门以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

阿里国际CEO蒋凡在阿里集团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部门一直专注于三大关键驱动因素,即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持续升级、产品和技术创新以及在关键市场的持续增长,从而保持了增长势头。

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阿里国际B2C平台的收入同比增长38%至32.6亿美元,而其B2B批发市场alibaba.com的收入,则得益于跨境增值服务的发展,增长12%至7.71亿美元。

阿里国际运营面向境外消费者的多个市场平台。除alibaba.com外,还包括全球B2C 市场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针对东南亚买家的Lazada;以及分别针对中东和南亚买家的Trendyol和Daraz。

除了整体变现水平有所提高之外,跨境业务的走强也是公司强劲表现的主要动力之一。AliExpress继续录得快速的同比订单增长,而其Choice服务则尤为抢眼,相关订单在订单总数中占比颇高,凸显了Choice服务的用户粘性——无需会员即可享受折扣,对买家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AliExpress还通过面向卖家的半托管和全托管模式,大大缩短了平均交货时间,提高了效率。因此,Choice的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提高了近20%。

除了Choice的持续成功之外,AliExpress也在海外搜罗了大量供货商,直接服务于海外消费者对于多元化本地商品的需求。

6月,AliExpress与巴西领先的零售商Magazine Luiza(Magalu)达成协议,允许两家公司在对方的平台上销售产品。双方将在对方平台上开设、运营店铺。两家公司还将对彼此的产品类形成互补,AliExpress为Magalu增加时尚和配饰,而Magalu则将把家用电子产品,引入其在AliExpress上的店铺,瞄准巴西当地消费者。因此,该平台6月份的用户流量超过了Shein。

Lazada到达新里程碑

尽管AliExpress还是阿里国际最主要的增长引擎之一,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Lazada在近期实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在7月份首次录得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盈利,由此可见尽管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但通过提高变现和运营效率,它的运营亏损大幅减少。

阿里国际表示,Lazada计划加大在东南亚的投资,并坚持一直以来的运营模式和战略举措。蒋凡说:“这一里程碑增强了我们在东南亚市场进行有效投资以巩固市场份额的信心。”Lazada在泰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开展业务,其中泰国业务去年已实现盈利。

在上个季度中,Trendyol提高了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通过更加丰富的产品以及用户增长,进一步夯实了它在中东地区的领先地位。

阿里国际还投入巨资,提升旗下不同平台的品牌知名度。它是2024欧洲杯独家电子商务合作伙伴,签约英国球星贝克汉姆为AliExpress在全球代言。在巴黎奥运会期间,alibaba.com还签约NBA球星托尼·帕克为品牌代言人,借助他的号召力来吸引更多美国和欧洲用户。这些推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该部门本季度EBITDA亏损扩大至5.1亿美元。

蒋凡还强调,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公司各平台的持续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去年底,公司推出了聚焦商业场景、AI驱动的工具包Aidge,服务于希望提高效率、简化全球运营的商家。工具包当中的功能包括客户服务、跨平台产品投放、产品描述优化、多语种搜索和价格推荐。公司表示,目前约50万家商户使用Aidge服务,覆盖1亿个SKU。

蒋凡说:“我们的战略重点有两方面,首先是提高所有业务部门的运营效率,同时积极投资关键市场,推动增长和规模,以便在未来实现更大的规模盈利能力。”

阿里国际还没有独立上市,其业绩仍并入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此前曾表示,阿里国际最终可能进行独立融资,但近期没有提供相关进展。上周四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集团股价上涨4.6%。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股价上涨了约8.5%。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准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辆,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小牛电动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机器人股继续热炒 优艾智合赶风口上市

在国家致力扶持下,机器人产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优艾智合也不甘人后申港上市 重点: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近8.4亿元   刘智恒 股票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去年炒卖炽烈的人工智能,今年这股热风已吹到机器人股,几家业内龙头已接连在港上市,股价亦节节高升。看到这个风口,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的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递交香港上市申请。 优艾智合是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谓“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主要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为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体,并能够与物理世界构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它可以是轮式、轮带式、复合型、甚至机械臂类型的机器人。后者是除了制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为都模拟人的一种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体的最佳载体。 按功能区分,机器人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主移动机器人,主要负责移动和感知,在环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动操作机器人,即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机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类是协作机器人,专注于与人类协同,强调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动和协作。 投资者星光熠熠 优艾智合则主力发展具身智能的移动机器人,主攻工业范畴。公司由90后张朝辉成立,张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2017年带着几位师弟南下深圳创业。经过一番探索,张朝辉决定主力针对智能制造领域和智能巡检领域,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电力行业、能源冶炼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花了四年时间,优艾智合成为国内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中一家头部企业,期间又获得众多星级投资机构入股,分别有海纳华、蓝驰创投、孙正义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亏损扩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万元增至2.55亿元,但亏损持续不断,分别为2.35亿元、2.6亿元及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亿元,同比上升27.6%,却亏损高达1.4亿元,同比扩大36%。即过去三年半,收入纵使持续上升,亏损却迟迟未能改善,累计亏损达8.4亿元。 公司的负债情况也在持续扩大,负债净额由2022年的8.59亿元,增至去年的13.74亿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亿元。 期内,经营活动也持续录得现金流出,虽然去年经营现金流出情况已有改善,从2022年的负1.73亿元降至负7,946万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现经营现金流出1.06亿元,同比扩大67%。 毛利率改善行业前景佳 优艾智合虽持续亏损,负债高企及现金流出,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渐改善,过去三年分别为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反映公司能将制造成本调低,以及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理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去年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9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569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0.4%。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为3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620亿元,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3%。 从报告所示,反映市场正处高速发展,而去年在中国,按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该业务领域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7.1%。当市场在持续向上,作为龙头的优艾智合肯定可以成为一大受惠者。 现时香港上市的机器人股中,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若按市销率计算,最高为越疆(2432.HK)的72倍,优必选(9880.HK)与地平线(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约28倍,极智嘉(2590.HK)为17倍。我们可剔除估值过高的越疆,而优必选与地平线的规模远大于优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极智嘉为参考,取其中位数约22倍计算,估值可超过50亿港元。 当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热爆,加上优艾智合又在市场的风口,有国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应无悬念,只要定价不过高,短炒获利机会甚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