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HK
Galaxy Entertainment publishing sound interim results, while gaming revenue growth slows down in Macao

疫后澳门旅客大增,博彩业收入持续上升,银河娱乐今年中期业绩增长理想

重点:

  • 集团半年盈利近44亿港元,按年升逾五成
  • 澳门赌收增长持续,唯升幅逐渐减弱

 

刘智恒

根据澳门统计局资料,澳门今年上半年入境旅客高达1,672万人次,按年增长近44%,酒店业入住率按年升6.1个百分点至84%,博彩收入亦水涨船高,首7个月累计达1,323.5亿澳门元(1,183亿元),按年升近37%。

社会经济一片殷殷向荣,博企业绩表现亮丽,银河娱乐集团有限公司(0027.HK)的中期收入215亿港元,按年升37%。经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60亿港元,升37%,股东应占溢利升52%至44亿港元。

来自博彩业务的收入近200亿港元,按年升45%,酒店及购物中心的收入上升34.5%至30.9亿港元。

发展如火如荼

银娱正为旗下的项目进行提升工程,在澳门的星际酒店,正评估一系列的升级工程。澳门银河的嘉佩乐酒店正进行内部装修,将提供100间空中别墅及套房,预计2025年可以开业。

另外,集团的第四期项目进展得如火如荼,总面积约60万平方米,会引入多家酒店品牌,建有一个有5,000个座位的剧院,并有不同餐饮及零售,以及水上乐园与娱乐场等非博彩设施,初步估计2027年峻工。

我们看银娱的业绩,与澳门整体博彩收入可谓息息相关,虽然赌收升跌,对各家博企都有影响,但作为龙头的银娱(按规模及收入计算),其业绩的表现几与赌收同步。以是次中期业绩看,收入增长按年升三成七,与整体澳门首七个月赌收增幅相同,因此澳门未来赌收情况对银娱业绩的表现有较大指导性。

赌收难复旧观

经历去年疫后赌收的报复式反弹,澳门政府预计今年博彩收入为2,160亿澳门元,较去年的1,830亿澳门元高出18%。再看今年政府公布的首7个月赌收,虽然仍持续上升,但若看每月的增长,其增长幅度已有点后劲不继。今年二月时,赌收按年增长79%,及后每月的按年增幅一直往下走,到七月时增幅只有11.6%,预料今年余下时间每月的增幅陆续下降,毕竟去年下半年的赌收已渐复苏,基数已增大,今年下半年难如上半年般有较大的增长幅度。

而且,在新的博彩法规下,以往主宰赌场收入的贵宾厅,其营运模式已改变,经营者只是收取佣金而非如往昔般与赌场分成;加上中介人往内地拉客受限制,受此影响,贵宾厅的收入大不如前。博企亦将发展重点由贵宾厅转往中场,但后者的博彩金额始终难与贵宾厅相提并论,整体赌收别说要恢复至2013年的3,607亿澳门元高峰,要返回2019年的亿澳门元2,925亿澳门元水平也不容易。

事实上,银娱副主席吕耀东年初接受媒体访问时,被问及澳门赌收何时可恢复到2019年水平,吕耀东只回应贵宾厅及中场的市场份额已有所调整,应要以新常态看这件事。很明显他已暗示受到贵宾厅模式的改变,赌收未必可以恢复旧观。

博企开支大增

今年澳门博企的开支负担将有相当增加,根据新的赌牌合约,六大博企在新经营期的首5年,即2023至2027年间的任何一年,若博彩收入超过1,800亿澳门元,博企要在总投资上增加额外20%。去年澳门博彩收入1,831亿澳门元,已达到新合约的要求,换言之今年要兑现承诺增加投资金额。吕耀东早前也表示,澳门政府已通知公司增加投资,集团计划将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新设施、升级设备及维修。

由于博企额外投入的资金,要用在非博彩项目,此举意味投资不能带来一定利润,甚至有可能是没有回报。因此新投资无疑会加大博企开支,特别费用比例要增两成,并非一个小数目,肯定会对博企的业绩有影响。

银娱目前的延伸市盈率(Trailing PE)为16.4倍,金沙(1928.HK)15倍,永利(1128.HK)10.5倍,美高梅中国(2282.HK)9倍,相对下银娱的市盈率有点偏高。证券界在银娱中期业绩后,表面虽没有将评级调整,但纷纷调低目标价,高盛将52.4港元调低至51.9港元,麦格里则由57.4调至56.8港元,中信里昂的调整更高,由50.2港元调至40.4港元,降幅达20%。投行削减目标价,明显反映对银河的前景有保留。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Keep Inc.预告中期亏损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预计截至6月底止中期录得净亏损约3,600万元(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63亿元大幅收窄约78%。同期经调整净利润转为正数,达1,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经调整亏损1.6亿元明显改善。 公司指出,业绩好转主因包括业务结构调整、收入质量提升及AI技术赋能,令毛利率改善,经营效率与人效稳步提升,经营费用亦得以压缩。不过,受产品精简策略影响,短期内收入出现同比下滑。 公司称,将持续聚焦于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产品发展,优化运动场景与工具,以提升用户体验与留存率,并加强新品开发与拓展销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开4.6%,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5.45港元,跌3.3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资产减值后 华宝国际上半年盈利翻倍

电子烟产品制造商华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进行多项资产减值后,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盈利约倍翻。 公司预计2025年前六个月的利润介乎1.51亿元至1.77元间,同比增幅分别为91.3%至124.3%,较2024年上半年报告的7,900万元显著提升。 公司表示:“该增幅主要于2024年同期确认了商誉减值约0.293亿元、其他资产减值约人民币0.202亿元,以及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拨备约0.480亿元所致,而本报告期间则没有类似减值拨备。” 在调整后,即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和减值相关损失后,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2.236亿元至2.496亿元,同比增长1.1%至12.9%。 华宝国际股票周一开盘上涨,每股3.42港元,涨5.2%。该股年内已上涨5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ux makes air conditioners

奥克斯冲刺港交所 低价高增长存隐忧

这家空调制造商凭借低价策略,赢得国内消费者青睐,借助代工模式成功攻下海外市场 重点: 奥克斯去年营收增长20%,凭借国内低价策略与海外代工模式,超越竞争对手 低价策略虽助力这家空调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但也引发质量隐忧,且毛利率显著低于同业   陈竹 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创始人郑坚江属牛。三十余年前创业时,他将公司命名为“奥克斯”,英文 “Ox”的音译,正是源自中国的生肖传统。此举昭示其期盼企业秉承牛的特质:坚韧果敢、笃行致远。 郑坚江推动企业上市,试图向投资者展现与已上市巨头不同的空调制造商路径时,多年耕耘终现曙光。上周,奥克斯向港交所递交更新版上市文件,同时该计划也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标志着该公司赴港上市实现双里程碑。 申港上市是奥克斯曲折上市之路的最新转折。公司曾于2016年登陆流动性匮乏的北京“新三板”,但一年后摘牌,部分原因是该市场流动性薄弱、融资空间有限。 此后,奥克斯转战A股主板,拟于上交所上市。2018年启动流程后, 2023年6月完成必备的上市辅导阶段。然而,奥克斯旋即调整方向,今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首份申请。因半年有效期届满,公司近日更新材料重新递表。 奥克斯聘请头部投行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预示此次募资规模较大,或超1亿美元。 低价双刃剑 奥克斯以激进低价策略闻名,被视作2000年代初中国空调价格战推手,当时家用空调正值普及浪潮。2001年,公司提出引发行业震荡的口号:“免检是爹,平价是娘”,国内媒体对此均有记载。 次年,奥克斯发布白皮书,拆解某型号产品成本结构,指控竞争对手定价虚高,随即宣布全线40余款产品降价逾30%。 这套组合拳既凌厉又高效。当市场主流空调售价约3,500元(近500美元)时,奥克斯产品常低于3,000元。对手猝不及防之际,消费者的积极反响令奥克斯声名鹊起。 持续低价攻势,虽未撼动美的(0300.HK; 000333.SZ)、格力(000651.SZ)和海尔(6690.HK)三巨头的主导地位,但奠定奥克斯高性价比市场认知。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空调线上均价2,775元,线下实体店均价4,306元。奥克斯线上均价仅2,207元,为前五大厂商最低,线下均价也仅2,982元。 当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低价策略正为奥克斯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奥克斯去年营收298亿元(41.5亿美元),仍不及海尔4,016亿元的十分之一。其去年20%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越海尔8%、美9.4%的逾倍,格力同期则下滑7%。今年一季度,增速小幅提升,营收从73.6亿元增至93.5亿元,增幅达27%。 过去三年,奥克斯的盈利持续稳健增长,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从7.52亿元升至9.25亿元,同比增长23%。 低价策略在夺取市场份额同时,也要付出代价。对价格的过度聚焦令品控承压。2019年,格力曾公开指控,奥克斯多款产品能效与制冷消耗功率未达标准,引发重大纠纷。 更关键的是,低价导致毛利率折让。奥克斯空调毛利率19.2%,显著低于海尔的23.87%。尽管美的、格力未单列空调毛利,但前者包含空调的智慧家居业务,毛利率达29.97%,后者以空调为主的制造业板块,毛利率更达32.55%。 为对冲国内增速放缓,奥克斯近年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助力增长。去年,其出口大增41%,海外营收占比达57.1%,公司将海外销售定位为未来核心增长引擎。 不过,其海外业务多属代工生产,产品贴牌销售。该模式以利润微薄著称,进一步解释了为何奥克斯整体盈利,逊于海内外自主品牌运营更成功的行业对手。 归根结底,在空调这类成熟行业,高增长与高盈利需并重。奥克斯欲实现长远发展,须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依托品质而非价格竞争。公司2023年推出高端品牌ShinFlow等举措值得肯定,即便此举意味着将与业内巨头正面交锋。 此外,公司可发力毛利率更高的中央空调领域,后者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家居渗透率仍较低。去年,奥克斯超87%的营收源自家用空调,且多为壁挂机型。中央空调去年毛利率达30.4%,显著高于家用机型的19.25%,加码前者将有效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海外业务需逐步从纯代工向自主品牌建设转型。唯有实现增长、盈利与品质的平衡,奥克斯方能赢得投资者认可,证明其生产的空调不仅“价优”“,而且“质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核数师对恒达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问

房地产开发商恒达集团(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业绩,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亿元,按年下跌22%,并录得亏损2.7亿元,2023年同期则有盈利4,094万元。 期内集团的现金及受限制银行存款约4.1亿元,短期银行借款为3.7亿元,长期银行借款为3.88亿元。公司的杠杆比率为66.8%,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约15.7个百分点。 公司的核数师指出,恒达向第三方及一名关联方提供的财务担保,可能产生现金流出达68.4亿元,鉴于集团现金流较低,而产生足够现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问。 恒达自去年4月2日开始在联交所暂停买卖,停牌前报0.26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