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深耕双抗靶向和肿瘤免疫疗法开发的生物科技公司财政紧绌,已向港交所申请上市筹资

重点:

  • 友芝友生物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也只是处于2期临床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
  • 该公司现金流紧张,截至6月底的现金仅有5,379万元,因此通过转让研发管线和出售股权自救

莫莉

在创新药领域,双特异性抗体(双抗,BsAb)药物被视作接棒单株抗体(单抗,mAb)的第二代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广阔。2022 年是双抗上市的“爆发”之年,至少4款双抗获美国、欧盟或中国监管部门批准上市。自2009 年首款双抗产品获批以来,已最少有7 款双抗处于商业化销售中,覆盖肿瘤、罕见病与自身免疫病等领域。

双抗药物商业化加速,让同一领域的创新药企业看到盈利曙光,在生物医药板块的“资本寒冬”下,未盈利药企在一级市场融资困难,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员。这间深耕双抗靶向和肿瘤免疫疗法的公司,已于12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成立于2010年的友芝友生物拥有10款正在研发阶段的药物管线,有5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涉及恶性腹水、骨髓瘤、胰腺癌等多种疾病。其中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M701已进入治疗恶性腹水的2期临床阶段,预计2024年上半年开始3期临床试验。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友芝友生物也试图从新冠疫苗这个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公司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冠重组蛋白疫苗Y2019,但于2022年8月才完成该疫苗的1a期临床试验,计划明年下半年启动早期临床研究。只不过,当前中国新冠疫苗市场竞争已相当激烈,共有13款疫苗获批上市,包括5款重组蛋白疫苗,友芝友生物这步恐怕走得太迟。

未有产品收入

虽然产品管线丰富,该公司尚无产品获批,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收入,而且随着研究管线逐渐进入临床中期,研发投入增加,令亏损幅度扩大。过去两年,公司分别亏损1.08亿元和1.49亿元,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同比增加58%至8,963万元。

友芝友生物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作候选药物的研究、临床试验及商业化,并进一步开发和提升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等。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受益于双抗药物逐渐扩大的适应症范围,加上良好的临床优效性及安全性,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去年已接近40亿美元(279亿元);随着双抗药物获批上市进程持续加快,预计2030年全球双抗市场规模有望增至807亿美元。

双特异性抗体是指能够同时特异性结合两个抗原或抗原表位的人工抗体,可以理解为将两个不同的单抗结构融合形成,通常比单抗特异性高、靶向性强而用量少。但是,双抗需要通过重组DNA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涉及复杂的分子结构设计,对技术平台要求很高。

根据招股文件引述的报告,在中国拥有专有双特异性平台的竞争对手中,友芝友生物在T细胞接合的双抗在开发阶段及数量位列第一。中国代表性的双抗技术平台还有健能隆的iTAB、康宁杰瑞(9966.HK)的CRIB、岸迈生物的FIT-lg,以及天演药业(ADAG.US)的DPL等。

凭借专有双特异性平台,友芝友生物未来有望获得合作伙伴订单。今年3月,天演药业与赛诺菲(SNY.US)合作开发多靶点抗体候选药物,其中天演药业使用其抗体平台领导早期研发活动,赛诺菲则负责进一步的研发、产品开发与商业化,天演药业从该项合作中可以获得1,750万美元首付款,总合作收入有望达到25亿美元。

出售研发管线

然而,该公司的财政情况却令人担忧。截至2022年6月末,友芝友生物所持现金仅有5,379万元,较2021年末的8,309万元骤降35%, 但今年上半年光是研发开支就达到8,236万元,若以此速度消耗资金,友芝友生物的现金很可能无法支撑到产品实现商业化。

由于生物医药一级融资环境不佳,友芝友生物已通过转让研发管线自救。今年7月,友芝友生物向康哲药业(0867.HK)转让了Y400相关所有权利及资产,目前已收到全额首付款500万美元,Y400是治疗老年病靶向疗法的双抗药物,仍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同时,友芝友生物还在今年10月完成2亿元C轮融资,引入具有政府背景的武汉光谷金控。

在转让Y400和完成C 轮融资后,友芝友生物的资金紧张状况稍有缓解,截至10月31日的所持现金略为回升至7,830万元。公司在招股文件表示,如有需要也可能进行下一轮融资。在上市之前,友芝友先后进行了五轮融资,累计筹资约6.7亿元。

在最后一轮融资中,友芝友生物每股股价为14.29元,以总股本1.82亿股计算,公司估值约26亿元。同类双抗药物研发企业康宁杰瑞和康方生物(9926.HK)的市值分别为93亿港元(84亿元)和342亿港元,虽然康宁杰瑞和康方生物均未实现盈利,但两者已有产品获批上市,康方生物更是推出了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双抗。因此,友芝友生物能否快速推进产品商业化,以扭转现金流紧张的局面,是决定未来上市估值的关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师帮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两倍

医药电商平台药师帮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净利润不少于7,000万元(975.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80万元增长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长主要因收入持续保持稳健增长;自有品牌产品的下游需求持续保持旺盛,该高毛利率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过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动核心的平台和自营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 药师帮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04港元,跌2.34%。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升6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规模效应扭亏为盈 正力新能最多赚2.4亿

锂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预计上半年成功扭亏,净利润1.98亿至2.4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 公司将盈利能力归因于销量攀升,其电池产品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特别指出,生产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向上。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盘交易中,正力新能高开,早盘报价10.66港元,涨幅0.76%。该股目前较4月上市定价8.27港元累计上涨2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扩张门店 绿茶中期料赚2.3亿

经营餐饮的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发盈喜,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录得盈利介乎2.3亿元至2.37亿元,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于门店网络持续扩张,同时提升经营效率。不过,部份利润被上半年的上市开支所抵销,该部份的开支约1,500元至2,000万元。若扣除此,以及减去权益结算的股份开支,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介乎2.47亿元至2.54亿元,同比升38%至42%。 绿茶周五开盘升8.8%报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