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股东的大规模长期减持计划震惊市场,更引来阿里巴巴会否成为下一个遭抛售对象的担忧

重点︰

  • 腾讯的南非大股东Naspers突然违反三年内不再减持股份的承诺,宣布将无上限、长期及有序地出售腾讯持股,令市场担心阿里巴巴大股东软银或有样学样
  • 商汤科技的半年上市禁售期刚过,股价便立即崩溃,当中或涉及前期投资者大手沽货套利

裴梓龙

今年3月,恒生科技指数曾创下3,463点新低,以腾讯控股(0700.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美团(3690.HK)及京东集团(JD.US; 9618.HK)为首的四大科技股被市场恐慌性抛售,凶狠之势仍历历在目。

其后,中国官方对科技企业的态度由“强监管”转为“支持平台经济”,市场解读长达近一年半的监管风暴降温,科指由低位反弹超过35%,“科网四巨头”渐渐扭转弱势,截至本周一,已从3月低位回升19%至57%。

然而,在股民对科技股重拾信心、腾讯在6月27日上午重返400港元大关之时,其南非大股东Naspers(NPN.JNB)当天中午突然违背去年许下3年内不再沽货的承诺,公布将无上限、长期及有序地出售腾讯持股,消息震惊投资界,腾讯当天下午开市由升转跌,上周累挫约11%。

无上限、长期抛售

Naspers解释,沽货是为了套现回购自家和旗下在荷兰上市的Prosus (PRX.AMS)股票,收窄净资产折让,而在仍未公布出售腾讯股份之前,Prosus的股价比其资产净值折让高达57%,单计算持有腾讯股票的价值,已占总资产值77.8%。因此,其股东过去一直催促管理层出售腾讯以实现回报。

然而Naspers却用了最不利腾讯股价表现的售股计划,就是没有公布实际将卖出多少股份,只称每次沽货不会多于腾讯当天成交量的3%至5%,同时也没有期限,也就是说投资者根本不知道Naspers会在什么时候停止相关行动,徒添不明朗气氛。

根据腾讯去年年报显示,Naspers透过Prosus持有腾讯约27.96亿股,相当于总股本28.82%,总结腾讯首季日均成交量约2,520万股,意味Naspers每天可以卖出约75.6万至126万股,如果要全数沽出,将需时2,219到3,698个交易日。

 “Naspers会出售多少腾讯股份、以至持续多长时间,根本是无法估算,这对投资者来说是最坏情况,” 骏达资产管理投资策略总监熊丽萍分析说,“估计腾讯中短期只有波幅,没有升幅,投资者也不必急于这时抄底,我估计它短期难以重返400港元以上。”

Naspers在2001年仅用了3,200万美元(2.1亿元),便买了腾讯46.5%股权,总回报高达数千倍,沽货套利也可以理解。但Naspers已非首次食言,2018年以每股405港元配售1.9亿股腾讯后,曾承诺三年内不再减持;一年后,Naspers却宣布分拆持有腾讯的Prosus到荷兰上市,再卖出部份Prosus股份,变相再度减持腾讯。

去年4月,Naspers再减持超过总值1,000亿港元的腾讯,当时再次承诺三年内不再减持,如今再次食言,实在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腾讯被减持的消息,随即让市场想起阿里巴巴的日本大股东软银(9984.JP),担心软银会像Naspers般,趁中资科技股回暖而减持套利。事实上,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过去几年投资共享办公室WeWork(WE.US)以及有“东南亚Uber”之称的Grab(GRAB.US)表现不佳,导致软银股价在过去一年大跌接近30%,让股东非常不满。

软银近年频沽阿里

软银目前持有阿里巴巴约25%股份,过去每逢公司出现困难,都会抛售阿里巴巴,包括在2016年卖出价值7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协助公司还债、于2019年录得巨额亏损时沽出7,300多万股阿里巴巴“填数”,以及两年前新冠疫情肆虐时沽出140亿美元股份。

根据香港中央结算系统(CCASS)显示,上星期有一名神秘大户将把7.22亿股、总值850亿港元(726亿元)的阿里巴巴股份由美国搬仓至香港,而从2021年至今,更有累计65亿股阿里巴巴已转移至香港的仓位,令投资者担忧有大户准备在港股市场大手沽货,并猜测这名神秘人是否日本软银。

腾讯与阿里巴巴本已让投资者担忧不已,岂料上周四,同样是科技指数成份股的中国人工智能龙头商汤科技(0020.HK)股价突然暴挫,即使管理层承诺年底前不会减持股份,其股价全日仍然大泻47%至3.13港元,单日成交量高达19亿股,为上市以来最多。到了本周一,商汤跌势未止,收盘再挫18.8%至2.54港元的历史新低。

翻查资料,原来这天是前期与基石投资者禁售期结束的日子,如此巨大的成交量,或反映前期投资者在“松绑日”抛售锁定利润。

根据商汤招股文件,公司共有9名基石投资者,共持有10.33亿股,前期投资者更持有逾220亿股,最早期的成本价只需0.156港元,就算最后一轮的成本也只是3.193港元。参考商汤崩盘前的5.88港元,前期投资者利润仍然丰厚,绝对有足够诱因抛售。

统计与商汤差不多时间上市的半新股,规模较大的分别有泉峰控股(2285.HK)、创新奇智(2121.HK)、汇通达网络(9878.HK)与乐普生物(2157.HK),其中泉峰控股的禁售期已过,基石投资者持有7.66%股份,至于另外三家公司的禁售期也会在一个多月内到期,投资者宜留意这些半新股会否同样被前期投资者大举抛售,对市场气氛带来负面影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社区服务业务推动增长 万物云半年纯利升4%

物业管理平台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602.HK)周一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升3.1%至181.4亿元;期内纯利7.92亿元,按年升3.9%;核心净利润则增长10.8%至13.2亿元,派发中期息每股0.951元。 公司表示,增长主要来自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按年升11.8%至113.3亿元,成为最大贡献来源。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增7.7%至51.7亿元,带动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总收入仅跌5.2%。不过,AIoT解决方案收入大减66.2%,拖累相关板块按年下滑23.6%。 万物云周二高开,至中午休市报25.96港元,升7.27%。该股今年以来累升约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斗鱼恢复营收增长并实现盈利

游戏直播平台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一公布逾三年来首次季度营收增长,意味着在中国众多网络游戏运营商经历艰难时期后,公司业务已趋于稳定。 斗鱼公告显示,截至6月的三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1%,达到10.5亿元,上年同期为10.3亿元。这标志着该公司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同样重要的是,当季扭亏为盈获得3,780万元净利润,创下近两年来首个盈利季度。 斗鱼将业绩改善归因于近期推进收入多元化与强化成本效益的举措。 斗鱼股价周一上涨15%,收报8.26美元。该股年内累计下跌2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oyson Electronic eyes HK listing; robot ambition becomes the key to valuation boost

均胜电子谋港上市 提升估值还看机器人

均胜电子在汽车工业多年,拥有超过100个客户,现拟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重点: 公司是汽车安全气囊龙头,近年提升平均售价,抵消销量下跌影响 进军机器人产业,与智元机器人已订立战略合作   白芯蕊 汽车安全性能提高,加上燃油车正被电动车取代,汽车零件产业备受投资者关注,已于内地上市的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699.SH),也跟随其他A股公司步伐,部署在港挂牌。 据申请文件,均胜电子前身为均胜集团旗下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部门,早期主要供应汽车高端功能性零件与内外饰配件。2010年辽源得亨与均胜集团订立重组方案,完成对均胜汽车零部件业务实体资产收购,随后于2011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均胜大股东为王剑峰,透过由王氏控制的均胜集团直接持有均胜电子37.17%的权益。 均胜业务主要为汽车安全解决方案和汽车电子解决方案,分别占集团2025年首4月总收入62.6%及27.7%,其中,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旗下安全气囊和智能方向盘,更是集团收入来源,占总收入41.8%。 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商 安全气囊对汽车安全十分重要,尤其在发生严重碰撞时能吸收撞击力,保护驾驶者安全,均胜2021至2024年连续四年为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生产商,市占率达22.9%。 随着安全标准加强,车厂对汽车安全性能日益重视,全球汽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在2025年估计将达1,734亿元,到2029年料达至2,136亿元,复合年增长达5.4%。 虽然安全气囊和智能方向盘是均胜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值得留意的是其销售量在今年首4个月下跌2%,幸好平均售价按年增加4%,才能拉动该业务上半年微升1.9%至82.4亿元,令集团纯利力保不失,按年微升1.4%至4.9亿元。 此外,占均胜收入三成的电子解决方案也值得关注,2024年收入已录得下跌,且跌势未止,今年首4个月收入倒退1.1%,集团解释因欧洲多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导致需求受影响。 均胜虽有客户超过100个,但业务却以欧洲为主,今年首4个月收入达197.1亿元,当中欧洲、中东和非洲占比最大达41.6%,尤其是集团第一及第二大客户均是德国车企,占集团收入三成,因此欧洲汽车政策对集团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盟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也计划向中国同类产品征收关税,变相对均胜都有影响。 幸好均胜在汽车业发展多年,在智能汽车技术、工艺、产业链等方面具优势。由于过往已定位为一线的汽车零件供应商,加上人形机器人大多数零件与汽车产业相似,故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均胜未来新增长动力。 机器人产业增长快 近年,全球科技企业积极投资人形机器人,当中包括特斯拉、获OpenAI与英伟达投资的Figure AI、内地的宇树科技及借壳上海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688585.SH)上市的智元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市场估计2029年人形机器人规模将达到324亿美元,即 2023至2029年复合增长达57%。 均胜看中机器人市场商机,因此从“大脑-小脑-肢体”三大技术入手,在“大脑”方面,加强与人工智能龙头合作,共同研发大模型机器人智能系统。“小脑”则自主研发先进运动控制系统。至于“肢体”便加强机械结构设计和新材料应用研究。 据天风证券,均胜在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丰富,除了传感器套件、机器人能源管理模块、机器人高性能材料外,还有嗅觉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IMU)等。 估值吸引利股价炒上 此外,均胜与中国机器人龙头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智元机器人将优先选择均胜电子零件,此前智元与宇树已夺得中移(杭州)讯息技术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智元与均胜战略合作,意味集团在机器人产业链有一定技术优势。 均胜在A股市场估值不贵,2025及2026年预期市盈率只是16.8倍及14倍,假设集团以同样估值在港挂牌,配合机器人概念,估值有望升至20倍之上,一旦中美关税战降温,有利刺激股价表现,是值得留意的新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双登集团招股 集资最多8.5亿港元

储能电池厂商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开招股,计划发行5855.7万股H股,每股定价14.5港元,集资最多约8.5亿港元。公司预期将于8月26日挂牌,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双登集团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设计、研发及制造储能电池与系统,客户涵盖全球前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双登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并在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财务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约45亿元(6,300万美元),按年增长5.6%,惟净利润跌8.3%至3.5亿元。双登已引入三水创投作基石投资者,投资额2.2亿元。公司计划将集资净额40%用于东南亚新建锂电池产能,35%投入研发中心建设,其余则用于海外销售拓展及营运资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