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US
Youdao edges towards profits

这家从游戏巨头网易分拆出来的教育公司二季度亏损收窄,并预计今年将取得经营溢利

重点

  • 网易有道报告称,2024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4.5%,而经营亏损则收窄逾90%
  • 这家教育公司的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在上半年翻了一番,而其学习服务和智能设备的收入分别下降了4%和20%

谭英

过去几年是网易有道(DAO.US)的学习期,作为游戏巨头网易(NTES.US)旗下单独上市的教育部门,受到了中国对大型科技公司监管收紧浪潮的冲击。在一场针对课外辅导公司的打击中,该公司的K-12在线教育业务停摆,导致网易有道在2021 年出售了该业务。

自那以后,投资者对该公司兴趣不大。公司的股价年初至今已下跌17%,自 2019年在纽约上市以来,股价已蒸发约四分之三。上周公司公布二季度业绩后,下跌趋势继续,即便最新财报显示,公司亏损大幅收窄,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尽管前景相对乐观,但在最新财报发布后的几天内,公司股价下跌了11%。

网易有道认为投资者应重新审视自己。财务副总裁在上周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机构,上半年经营亏损下降92%至4,300万元,他说:“有信心在2024年全年实现正经营利润,尽管竞争激烈,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网易有道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14.5%至27亿元,净亏损收窄83%至8,590万元。上半年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4.849亿元缩减92%至4,260万元。

实际上网易有道在今年一季度取得了小幅盈利,但由于经营支出大幅增加,二季度再次陷入亏损。最新财报指出,盈利能力强劲的网易继续为网易有道提供资金支持,包括8.78亿元短期贷款和1.265亿美元长期贷款,这笔长期贷款来自一笔3亿美元的循环贷。

网易有道距离盈利似乎越来越近,尽管这条路并不平坦。这种进展不平衡,体现在公司二季度三大核心业务部门的业绩喜忧参半上。

在线营销服务是本季度最大的亮点,收入增长68.4%至5.1亿元。但智能设备收入下降25%至1.67亿元,学习服务的收入也下降5.5%至6.438亿元。公司本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约三分之二,从去年同期的2.99亿元降至9,950万元。

转向广告领域

深入分析财报数字,可能会促使一些人推断公司正逐渐脱离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根基,转而为一个推广人工智能工具的科技企业提供营销服务的平台。这些同样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营销服务,占网易有道今年二季度收入的40%左右,而两年前这比例仅为15%左右。

这些服务的客户包括字节跳动、百度的文心一言以及网易等大牌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枫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二季度,来自客户推广AI工具的广告净收入环比增长超过100%。营销服务的强劲增长,帮助网易有道将二季度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7%提升至48.2%。

营销服务激增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广告。网易有道总裁金磊表示:“利用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加速国际广告基础设施的发展。”他续称:“到二季度末,我们的国际运营商数据库已经超过700万,同比增长超过200%。”

这些数据表明,网易有道正在借鉴Facebook母公司Meta的做法,后者去年几乎所有收入都来自广告,其中很多是由个性化算法驱动,这些算法能够识别并向最有可能响应的消费者投放广告。网易有道的广告附加在数字内容上,比如词典和名为“子曰”的大型语言模型。

网易有道面向儿童和成人的学习服务,主要依赖订阅或收费模式,而这部分业务正在迅速萎缩,从 2022年上半年占总收入的64%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一半左右。公司的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智能设备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趋势,同期从占收入的23%下降到12.8%。

那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在被禁止针对K-12学生的课外辅导后,中国的教育科技似乎正在寻找新的出路。最近,政府呼吁促进“高品质”消费,应该也对网易有道有利,因为除了提供学习服务的核心业务外,它越来越多地将自己打造成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在陷入困境的智能设备领域,网易有道已开始将价位下调至更大众化的水平,尽管它的词典笔仍比同行贵50元至100元,这是因为它强调其人工智能功能。在二季度,入门级词典笔的销量同比增长50%,净收入增长了10%。

在学习服务方面,网易有道现在完全专注于中国文学和计算机等非学科的兴趣爱好课程,这些课程未受早前打击行动的影响。“每个人都知道这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CEO周枫说。

尽管持续亏损,分析机构界对网易有道的前景依然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因为其商业模式正在转变。在雅虎财经对关注该公司的10家分析机构所做的调查中,有9家给予的评级是“强力买入”或“买入”。

网易有道的市销率为0.48倍,相较于高途 (GOTU.US)的2.48倍,似乎被低估了。在教育整顿行动中失去了三分之二的业务后,高途将自己重塑为一家成人教育公司。 最近上市的企业培训服务提供商云学堂(YXT.US) 的市盈率更高,达到8.33倍,这表明投资者可能需要重新关注网易有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绿城半年销售跌11% 前董事长港机场被带走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销售数据,今年首六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涉及的面积为229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为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亿元下跌11.3%。 6月份绿城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为142亿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价则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内地媒体早前报道,绿城中国前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张亚东,5月底时在香港机场准备飞往加拿大时,于登机口被带走,但具体因何事则未有披露。张亚东曾任大连副市长,2016年调往央企中交集团,至2018年被派往报掌绿城。至今年三月,绿城突然公布张亚东呈辞。 绿城周二平市报9.77港元,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泰国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下降

财新报道称,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估计,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中国航司计划执行中泰航线班次达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降至195万,同比减少33%。 财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包括演员王星赴泰时被绑往缅甸诈骗园区。其他担忧还包括地震,以及泰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赴泰旅游成本上涨。 当中国游客对泰国兴趣减退之际,他们正涌向日韩等亚洲地区。中国航司计划,于七八月执行中日航线的航班达25,300架次,同比增长35.3%;中韩航线计划执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长13.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ong Kong Robotics’ stock soars on robotics pivot, but does it have legs?

华丽转身股价狂飈 港仔机器人价高势危?

一家三四线香港上市公司,突然变身机器人公司,股价即如脱彊野马,一路狂奔 重点: 公司去年度业绩蚀1.4亿港元,已连续亏损五年 年初与达闼组成合资企业,摇身一变成为机器人公司 刘智恒 赶潮流,追风口,从来是股票市场的本质;要数今年的热门行业,肯定是机器人,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越疆(2432.HK)及优必选(9880.HK)等,年初以来均升幅由五成至逾倍,但要说在港股上的真正赢家,港仔机器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370.HK)的升幅才是王者,年初至今上升超过5倍。 公司近日公布一份不堪入目的年度业绩,收入大跌45.6%至1.16港亿元,亏损则续扩大5.3%至1.38亿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1,132万港元、商誉减值亏损2,182万港元、物业厂房减值及设备减值3,937万港元。 一遇达闼便化龙                              为何业绩表现乏善可陈,股价又能忽然爆升?原来一切缘于年初的一项合作协议!时间回到今年情人节,当时港仔机器人的名称仍叫国华控股(今年五月才易名),与内地的达闼机器人签订框架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国华占股51%,达闼占股49%,目标是开拓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民用产品。 国华在两年内协助合资公司募集足够资金,达闼则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予合资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全资附属。 过去香港市场的一些三四线公司最擅长的伎俩,就是转型资本市场最热炒行业,通常透过收购或合并而进入风口市场,当股价被不断推升,往往会作出连串集资行动。港仔机器人的情况似乎有点类同,他们最终能否成功,暂时仍是未知数。 小米2023底发布首部电动车SUV7时,我们曾发表 “雷军造车,一往无前”一文,从小米的往绩,主事人的能力,及公司财力去分析,结论是雷军成功机会相当高。我们不妨按此框架,分析港仔机器人的成功机会。 国华业务强差人意 首先,不妨看看港仔机器人过往业务,当你翻开资料,大抵会吓一跳,竟然有多项主业,包括商品买卖、证劵及期货经纪、物业经纪、地热能供暖制冷、楼宇建筑承包、特制技术支援、项目管理、集中供热及融资租赁。 要知道,今年初国华控股市值还不到6亿港元,业务之分散,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可谓佼佼者,公司重点在哪儿?如何去营运及发展各业务?资源又怎样分配? 观乎去年业绩,除个别业务外,其余全部见红。部分业务更是问题多多,其中在运城的供热业务,因未能符合牌照要求,被勒令终止,结果公司要将该业务出售。 融资租赁方面,因未能履行监管要求,被政府部门禁止有关经营,最后要终止业务并出售。另外,今年亦公布将金融控股公司出售。 楼宇建筑承包业务,旗下的陕西江威涉及多宗诉讼,涉资达4,556万元,以致部分资产被冻结。至于公司的中介业务,旗下上海轩美房地产经公司涉及多宗诉讼,涉及金额106万元。从过往的业务看,公司的发展方针及经营管理似大有关题,现在转搞机器人公司,成功概率确实令人存疑。 达闼连年亏损 我们再看达闼机器人,说不定其有能力让港仔机器人迈向美好前景。事实上,达闼并非吴下阿蒙,反之曾是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机器人企业,软银及富士康均是主要投资者,估值一度冠绝同行。 公司2015年由曾任职贝尔实验室及中移动通信研究院首任院长的黄晓庆成立,专注云端智慧机器人技术,2023年完成C轮10亿融资后,估值达到223亿元。 然而,人型机器人在商业市场仍属起步阶段,公司不断烧钱,2019年准备赴美上市,不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管制黑名单,集资不成,苦苦支撑,近年屡传资金链陷断裂之危。今年4月在社交平台及媒体消息,公司在上海、北京及深圳等地,有数百员工被欠薪,位于广州的公司,更被断水断电。 达闼往绩也是乏善可陈,亏钱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似是看不到明天,以致原有投资者不愿再注资,公司已陷于危急存亡之秋,它又能为港仔机器人带来多少业务,何时才可扭亏为盈? 一场烧钱的竞赛 投资机器人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烧钱阶段,因此企业要有充裕的资本才能继续前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早前表示,人形机器人面临技术成本高企,远超出顾客愿付费用。其次是许多企业所谓的应用场景,实际是想象出来,并非实际需要。 港仔机器人长期亏损,截至今年3月底,手头资金只有5,000万港元,凭什么去支撑这场烧钱的游戏?虽然港仔机器人上月宣布签定四份合作框架协议,但靠一个香港市场,能为公司带来多少生意?相信投资者也别抱太大期望。 然而,在机器人热潮下,港仔机器人的概念相信会受到一定追捧,股价或再创新高,但何时能盈利就别太乐观。再者,股价经过一轮急升猛涨后,投资者现阶段追入,风险高值博率低。别忘记,股价大升后,未来公司很大机会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股价将会十分波动,投资者只适宜投机性买卖。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