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了创始人的离职条件之后,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股价反弹,但后来又回吐了这部分涨幅

重点:

  • 秦淮数据表示,已与创始人居静就其离职条件达成一致,包括大幅削减其超级投票股
  • 这个方案将帮助公司继续前进,尽管居静曾大力推动的新业务充满不确定性

梁武仁

运营数据中心的秦淮数据集团(CD.US)在创始人突然离职后,正在努力稳定形势,因为其环保愿景,是该公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也许可以理解的是,投资者似乎并不急于上船,因为该公司的未来发展之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上周,由私募股权巨头贝恩资本控制的秦淮数据表示,在创始人居静上个月突然辞首席执行官职务后,该公司已经与他及其相关实体就其离职条件签署了协

这份过渡协议约定,居静将担任公司董事会非执行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成员,任期不超过18个月,除非另有延长。更重要的是,居静通过两个实体持有的大约1,300万股B类股票将被转换,大大降低他总的投票权。每一股B类股票给予他15票,而每一股A类普通股对应1票。

这种投票权集中在公司创始人手中的情况,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比较常见,通常是通过发行具有这种超级投票权的特殊类别股票。

在居静突然从最高管理职位上卸任后约一个月,他和秦淮数据达成了分手条件。虽然该公司在最初的公告中没有解释这一意外之举,导致股价暴跌,但高管们随后表示,由于在战略上存在分歧,董事会决定免去居静的职务。

过渡协议减少了居静可能试图利用他的超级投票权股份在决策过程中造成任何破坏的风险,可以帮助秦淮数据更顺利地向前发展。截至去年3月底,秦淮数据的所有B类股份都由贝恩资本公司和居静持有,这使得他们有权力对任何关键决策:从任命董事会成员到收购不一而足,以施加过大的影响。 

到去年3月底,居静持有约4,100万股B类股,约占该公司13%的投票权。一旦他按照约定转换1,300万股超级投票股,这一比例将大大下降。相比之下,贝恩资本公司通过自己的B类股共持拥有该公司81%的投票权。

在披露了过渡协议后,秦淮数据的股价稍有回升,但后来又跌去了所有的涨幅,交易价格低于公告前的水平。不过,上周五收盘时,该股的远期市盈率(P/E)仍为76倍,是竞争对手世纪互联(VNET.US)38.5倍的双倍水平,表明尽管最近出现动荡,投资者仍对其持乐观态度。分析师预计,中国另一家主要的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GDS.US)今明两年都不会实现盈利。

秦淮数据在市净率(P/B)和市销率(P/S)方面也高于世纪互联,尽管它在这两项指标上都落后于万国数据。

新一代数据中心先驱

居静和其他高管因为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而产生冲突,进而导致他的离职。居静推动公司进入零部件制造和发电领域,而董事会其他成员则希望公司能专注于数据中心运营这一核心业务,或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正是居静最初的想法。 

居静的英文名叫Alex,留着一头灰白的长发,又潮又酷,他于2015年创立了秦淮数据的数据中心业务。贝恩后来收购了该公司,并在2019年将它与另一家经营类似业务的公司合并,并于次年将合并后的集团上市。

年近半百的居静,在数据中心和相关设备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除了秦淮数据,他还创办了另外两家企业:深圳市秦淮实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怡安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他经常被视为所谓“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设计者和先驱,与过去的同类设施相比,新一代数据中心能够以更低的延迟率和更低廉的成本,更快地传输大量数据。 

居静非常重视绿色能源,2020年接受业界杂志《Capacity》采访时,他称自己是一个“零碳主义者”。他愿景中的这一要素,使秦淮数据从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使该公司与中国政府减少碳排放的努力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可以成为与政府实体合作的一个重要优势,特别是在新项目的审批方面。

即使在居静离开后,秦淮数据可能还是会继续专注于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下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这看起来是深谋远虑之举,鉴于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数字化并将数据管理外包,秦淮数据这样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将获得更多业务,而数据中心行业因此将以强劲的速度保持增长。

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师预计,该公司在发布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业绩时,将公布其上市以来的首个年度净利润,而且在过去一周,大概是因为发布了新的过渡协议,分析师纷纷上调了对该公司的平均利润预期。

但居静的离开引发了人们对2020年底建立的三个新业务的怀疑。其中包括Chinpower和Chinidea,前者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后者致力于制造数字基础设施设备。到目前为止,没有太多关于这些新业务的细节出来。但在讨论2020年四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管理层暗示,他们最终将把业务扩展到外部客户,这可能已成为居静和董事会之间的分歧来源。

Chinpower已经签署了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协议,Chinidea的生产设施已经开工。它们现在会被重新规划,以服务于母公司,实质上成为其内部供应链的一部分吗?或者秦淮数据会将这些业务挂牌出售,或者试图吸引合作伙伴?许多问题还没有答案,而缺乏一个能回答这些问题的正式CEO只会增加不确定性。

投资者对秦淮数据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体现在其股票的估值上,而该公司在大型绿色数据中心的领先地位,或许可以证明这种乐观态度的合理性,因为这些大型绿色数据中心可能会成为该行业增长的推动力。但在过渡协议消息传出后,该公司股价先上涨后下跌,这表明投资者在该公司正式CEO上任,做出是否为该公司背书的决定之前,希望得到更多的战略方面的澄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平安好医生首九个月盈利劲增72%

医疗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个月业绩,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亿元,收入则上升13.6%至37.2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16亿元,按年增长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于公司的医险协同模式不断深化,保险+医养会员模式的持续深耕,以及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上的快速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并推动核心服务的数字化和AI化,通过更一体化的整合式体验,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 周五平安好医生开盘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IMCo files Hong Kong IPO

思卓基金递表港交所 开启另类资产上市新时代

当其他市场仍在争论AI与科技股时,香港选择将焦点转向更深层的资金流向——基础设施与长期收益。首家另类资产基金公司思卓基金递表上市,正是这场金融转向的起点 重点: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首只基础设施私募信贷基金 全球基建投资缺口至2040年将达15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约占3.5万亿美元    李世达 在金融市场日益追求透明与流动性的时代,香港正尝试让原属机构投资者领域的“另类资产”走向公募市场。随着香港证监会(SFC)于今年2月17日发布《关于上市封闭式另类资产基金的通函》,另类资产基金首次被允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也为思卓基础设施私募资本开放式基金型公司(SIMCo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redit OFC)开通了上市通道。 所谓“另类资产”(Alternative Assets),一般指不属于传统股票与债券范畴的投资,如基础设施、私募股权、房地产、信贷与对冲基金等。这项新规意味香港开启了“资产上市”的新篇章。过去,另类资产基金因缺乏流动性与估值透明度被排除在公募市场之外。通函明确指出,只要基金采取封闭式结构、具稳定现金流与透明估值机制,即可在港交所上市,让私募基金能保留专业策略,同时获得二级市场流通性。 这次制度突破,也代表香港监管框架的深化。从2018年引入开放式基金公司(OFC)制度、2021年简化注册程序,到2025年正式开放另类资产基金上市,SFC逐步完善从“设立—授权—上市”的全链条监管,试图打造一个能吸引全球资产管理机构落户香港的制度平台。 思卓基金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04条设立,属公众开放式基金型公司(OFC),但以封闭式运作、不设赎回机制,需透过交易所买卖股份。这是香港首个以私募信贷与基础设施投资为核心的上市OFC基金,投资人买入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篮子基建贷款的现金流收益权。 另类资产登场 根据申请文件,思卓基金由思卓资本亚太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管理人,也是投资顾问SIMCo(Sequo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之直接全资附属公司。SIMCo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伦敦,专注于基础设施债务,目前管理或建议分配予基础设施债务的资本约25亿美元,其团队迄今为止已在北美、英国和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进行超过60亿美元的债务投资交易。其姐妹基金“Sequoia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Income Fund(SEQI)”长期维持约8%的年化分配率。 申请文件指出,至2040年全球基建投资不足额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基金将北美与欧洲视为重点市场,资产配置上限为60%,亚太地区上限则为40%。基金已识别潜在投资项目总值超过50亿美元,涵盖能源、运输、公用事业、资料中心及社会基建贷款等固定收益资产。 基金采“固定分派+资本平滑”策略,按月派息。若短期现金流波动,董事会可动用部分资本维持稳定派息,以确保现金流连续性。风控上,单一借款人曝险不得超过总资产10%,单一子行业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以上,并采取货币与利率对冲策略,以减低波动。 整体而言,思卓的估值逻辑不同于一般股票或ETF。其收益主要来自基建贷款利息与本金回收,资产净值(NAV)由独立估值代理人依DCF模型与市场数据计算,并按IFRS编制。虽具透明度,但仍受贴现率、利率与市场情绪影响。基金设有折让控制与股份回购机制,维持股价稳定仍待市场检验。 耐心的实验 思卓能否复制母基金在伦敦市场的稳定派息与估值表现,不仅关乎自身成败,也将测试香港能否成为亚洲另类资产的金融枢纽。这不再只是金融制度的一次尝试,更是市场信任的考验。 对投资人而言,观察这类基金的重点,并不在短期价格波动,而在它能否真正建立一条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若未来能在波动的利率环境中,仍保持每年足够吸引的稳定派息、维持估值透明,或能为香港开辟出一条“另类资产上市”的成功案例。…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