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申请到港股上市,吉利汽车是其最大客户,贡献逾96%营收

重点:

  • 知行汽车科技2021年实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商业化量产后,收入出现几何级数增长,当中绝大部分来自吉利汽车
  • 未来还有多只自动驾驶概念股计划上市,意味该公司将面临更多竞争

 

陈嘉仪

新能源汽车股低迷之际,一批自动驾驶概念股排队进场,能否掀起新一波投资热潮?

继自动驾驶汽车雷射传感器生产商禾赛科技(HSAI.US)2月登陆纳斯达克筹集1.9亿美元(13亿元),成为继滴滴出行(DIDIY.US)以来,规模最大的赴美上市中概股后,中国第二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供货商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也在4月初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市场消息透露,该公司计划筹资最多3亿美元(20.6亿元)。

知行汽车科技是一家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的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据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的研究数据,按2022年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销售收入计算,它是中国第二大第三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6.2%。

该公司近年收入以几何级数上升,从2020年的4,766万元,于短短两年间狂飙27倍至13.3亿元。虽然营收增速惊人,但依然未能获利,过去三年合共录得逾8.4亿元净亏损。

未能获利

如果扣除非运营相关的亏损金额,过去三年的经调整亏损则分别为3,567万元、3,413万元及1,687万元,出现轻微改善迹象。不过,公司在招股文件预期,于可预见未来将产生重大开支及持续亏损。

知行汽车科技的业务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另一部分是智慧前视摄像头(iFC)产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L2级至L5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融合并处理来自摄像头、雷达及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感知数据,以作出驾驶决策,并触发车辆中的执行器。

该公司第一个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于2020年首次实现商业化,至去年分部收入达12.5亿元,占总收入94.5%。至于另一项业务是以实惠价格向整车厂(OEM)提供基于其核心算法的iFC解决方案,智能前视摄像头能够收集及分析环境数据、识别路况及导航车辆。

该公司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向OEM销售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较知名的客户包括吉利汽车(175.HK)、长城汽车(2333.HK; 601633.SH)与东风汽车(600006.SH)等,交付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超过10万台。不过,最大客户吉利于2021及去年贡献营收9,500万元和12.78亿元,占总收入高达53%和96.4%,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引来市场关注。

该公司与吉利自2020年10月开始合作,当时就研发L2++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展开合作,翌年L2++的项目正式量产。其后,知行汽车科技成了吉利旗下产品、尤其是极氪系列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去年产品主要装配在极氪001上,今年又被选为极氪009供货商,并已于2023年1月交付,预计全年将带来可观收入。

毛利率低

去年,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达32.9万辆,同比增长逾300%,知行汽车科技收入水涨船高,但仍无法扭亏,问题症结在于毛利率偏低,更由之前两年的20%左右,到去年减少至8.3%。公司解释主因是由于自2021年10月开始量产的高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SuperVision毛利率较低。

比较2月上市的禾赛科技,毛利率虽然也从2019年的70.3%,下降到去年前三季度的44%,但仍明显高于前者。

知行汽车科技提供两条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线,一条是与Intel(INTC.US)分折出来的Mobileye(MBLY.US)合作开发的SuperVision辅助驾驶导航方案,知识产权属于Mobileye;另一条是自主设计的iDC系列,包括iDC Mid及iDC High两种产品。

Mobileye自2018年起跟吉利达成合作,SuperVision系统的自动驾驶控制单元是向Mobileye采购。随着供应给吉利的SuperVision产品增加,去年对Mobileye的采购额由2021年的7,840万元,暴涨10.8倍至9.22亿元,占总采购额69.2%;因此,关键组件成本增幅远超期内的6.4倍收入增幅,拉低了整体毛利水平。

知行汽车科技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客户和供货商深度合作,致其议价能力大降,一旦与吉利的合作出现问题,可能出现巨大营收危机。虽然该公司已开始通过与汽车行业的其他OEM客户合作,以扩大及丰富客户及产品群,但仍面临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吉利集团的集中性风险。

该公司在申请上市前曾进行9轮融资,筹集约9.2亿元。新能源车巨头之一理想汽车(2015.HK; LI.US)旗下北京车和家于2017年Pre-A轮融资时入股7%,并在B-1轮跟投,但随后6轮未有再增资,目前持股已摊薄至4.5%;其他投资者包括明势资本、讯飞创投、招商启航和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等。

该公司融资成本从Pre-A轮每股0.7元升至2022年下旬的16.2元,估值也从8,500万元飙升38倍至33亿元。按最新估值计算,其市销率约2.5倍,与禾赛科技最新的8.69倍相比,估值明显较低。

更值得留意的是,除了知行汽车科技之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赛目科技文远知行智加科技等公司计划上市,有兴趣投资自动驾驶赛道的投资者不愁没有选择,这可能会影响知行汽车科技将来上市的市场反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上市不足两年 优必选第五次配股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 配售3,015.5万新股,相当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4%,每股配售价82港元,较周一收市价折让9.1%。 集资所得净额约24.1亿港元,将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偿还集团相关金融机构授信业务下的款项。 优必选自2023年12月上市以来频频在市场集资,之前四次配售共集资19亿港元,连同是次配售,共集资达43亿港元。 优必选周二开市跌3.6%报87港元,股价持续向下走,中午收市跌近6%报85.15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旭未来料中期扭亏赚六亿 公司拟更名为“贪玩”

网络游戏发行商中旭未来(9890.HK)周一公布,预期今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介乎6亿元(8,400万美元)至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约3.85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反转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增加,旗下游戏产品组合逐步进入成熟期,品牌效应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素材生成及投放模型优化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压缩了营销费用率,带动游戏业务利润提升。 同时,公司董事会建议将英文名称由“ZX Inc.”更改为“Tanwan Inc.”,中文名称由“中旭未来”更名为“贪玩”,以更准确体现核心品牌“贪玩游戏”于市场的认知度与价值。董事会相信,此举将进一步巩固品牌形象,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公司股价周二高开15%,其后升幅收窄,至中午休市报15.26港元,升4.5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图料上半年盈利增达七成

美图公司(1357.HK)周一称,受核心影像、视频和设计产品业务快速增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同比涨幅65%至72%。该利润指标剔除了特定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影响。 美图表示:“该业务具高毛利率,且在整体收入的占比持续扩大,带动本集团整体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长。同时,得益于本期间综合运营费用增幅低于毛利增幅,令经营杠杆效应上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图股价周二低开,但随后扭转颓势,早盘上涨0.54%至11.24港元。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idian Guofeng tries on ‘AI halo’ in move to boost business

奇点国峰拥AI光环身价便能飞升?

奇点国峰正积极发展虚实融合(OMO)新消费平台,但受减值影响,去年盈转亏蚀22.27亿元 重点: 订立投资意向计划收购AI技术公司 全球AI营运商亏损居多    白芯蕊 疫情后市场最热炒概念莫过于人工智能,只要拥有AI概念光环,股份身价便大幅提升,中国奇点国峰控股有限公司(1280.HK)早前宣布,签订投资意向计划收购AI技术公司,股价在宣布翌日(7月11日)便一度炒高近三成,但最终收市却大幅缩减至只有7.6%。 市值不足100亿港元的奇点国峰,主业是家电销售、白酒业务及教育培训服务。2024年业绩披露,家电销售业务占比最大,占总收入61.5%,白酒业务及教育培训分别占23.1%和15.4%,核心业务与人工智能或信息科技关联度不高。 至于此次计划收购方案,根据通告,奇点国峰计划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利用AI向客户提供赋能服务(Enablement services),与集团计划大力发展的OMO新消费平台战略高度吻合,相信有望加速在线线下渠道融合,扩大用户覆盖,打造持续的新收入增长引擎。 所谓赋能服务,坊间是指为企业提供支援服务,AI赋能服务则加入人工智能元素,运用机器学习、生成式AI、数据分析工具,例如部署AI聊天机器人,为企业提供必要工具、资源、知识和支援,以提升其效能。 协议需三个月完成 理论上来说,企业增加人工智能元素,有助提高营运效益,但要留意上述交易有一个重大变量,奇点国峰只是与卖方签订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投资意向书,即不是正式交易,通告中明确表示正式协议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否则收购便会告吹。 另一方面,奇点国峰计划此次收购AI技术公司作价为3.5亿至5亿港元,但却计划以发行新股支付。似乎集团收购作风惯性偏好发新股支付,早在去年7月26日,公司宣布以3.4亿港元,收购中小微企及个体工商户企业培训服务商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翌日股价曾劲飙100%,与今次计划收购人工智能商的情况类似。 尽管奇点国峰之前收购企业培训服务,去年收入也增38.2%至4.41亿元,毛利大升90.8%至4.42亿元,但去年却盈转亏蚀22.27亿元,主要是受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的商誉减值影响,因此一旦奇点国峰完成收购该人工智能企业,不排除会再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芯片商最受惠 再者,自从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热潮,企业愿意投入巨大资本开支,盼抢占龙头地位,但发展迄今除半导体企业,尤其英伟达及台积电盈利能最受惠外,其他企业从业绩上仍未展现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增长威力,甚至市场开始质疑是否真正能达到提高效能作用。 目前愿意大额投资人工智能主要是云厂商,即Alphabet、微软、亚马逊、腾讯及阿里巴巴等,但上述企业核心盈利并非来自AI业务,例如Alphabet及Meta,主要收入来自广告,亚马逊及阿里巴巴来自电商,腾讯则主要从游戏获得大量收益,上述企业共同点是自由现金流相当强劲,能抵御大量人工智能的资本开支。 研发费用巨大 相反AI软件ChatGPT开发商OpenAI,去年业绩仍见红。据CNBC曾报道,OpenAI去年收入虽然达37亿美元,但亏损却达50亿美元,要扭转亏损仍遥遥无期。至于香港上市公司商汤,去年收入按年升10.8%至37.72亿元,毛利却只增7.9%至16.19亿元,亏损更高达42.7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商汤去年录得巨额亏损,主要是研发开支庞大,去年高达41.31亿元,即比全年收入还多3.6亿元。至于2023年也出现研发开支比收入更多的情况,当年收入只有34.06亿元,但研发开支却有34.66亿元。 另一间香港上市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虽然去年研发开支未有超越收入,但也达21.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52.6亿元的41.7%,占比相当高。由于去年开支大,最终业绩继续见红。因此从OpenAI、商汤及第四范式的例子,凸显要做到顶尖一流的人工智能企业,大量投入研发开支不可避免。 整体来讲,奇点国峰虽然计划收购人工智能服务商,但环顾整个AI行业,最受益仍是半导体芯片行业,加上奇点国峰有很大可能以发新股支付,面对进一步摊薄效应下,股价难免会大幅波动,跟车太贴未必太划算。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