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科技在过去两周宣布了两份新的国际订单,因为持续的打击对其在中国本土市场的销售造成压力

重点:

  • 嘉楠科技最近与两个主要国际客户签订了一系列交易,它们在2021年和2022年可能价值约2亿美元
  • 中国在最近的打击行动中关闭了大部分国内加密货币开矿业务,该公司正试图强调其不断增长的全球客户群

阳歌

尽管我们总部在中国,但我们真的非常国际化。

这就是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Canaan Inc.,CAN.US)最近一系列公告试图传递给世界的讯息,它宣布来自本土中国市场以外的两个大客户下单购买了数以千计的矿机。这对嘉楠科技这样的公司来说相当重要,因为中国禁止在其国境内运营虚拟货币采矿。

上周末,嘉楠科技宣布了一海外买家的最新销售大单,它说澳大利亚的Mawson Infrastructure Group下单购买了17352台矿机。交货时间相当宽松,只是简单地说在2021和2022年。

公告并没有给出订单的金额。但如果我们假设一台矿机大约4500美元——这大约是公司阿瓦隆1246矿机5500美元价格的八折——那么这一交易将会价值近1亿美元。换句话说,这将转换成未来六个季度,每季1700万美元的营收,这对于一家今年第一季度报告了4.03亿元(6200万美元)收入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最新的这笔订单之前,Mawson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还另外订了11760台机器。这似乎表明这家澳大利亚公司对机器的性能很满意,并迅速在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运营场所安装。这个最新订单的签订时值比特币的价格在上一个月出现反弹,从7月中旬的约3.3万美元涨到最新收盘价约4.7万美元。

与Mawson签约新订单之前不到两周,嘉楠科技才宣布了另一笔来自海外客户的大订单。根据那份公告,嘉楠科技已经签署了一份订单,向加拿大公司Hive Blockchain Technologies提供4000台矿机,在本月和下个月交付给Hive在加拿大、瑞典和冰岛的运营场所。该订单是在今年早些时候Hive的另一笔6400台机器的订单之外增加的。

回头客总是一个好的迹象,说明客户对商品很满意,事实上,嘉楠科技的阿瓦隆1246矿机在buybitcoinworldwide.com网站最近编制的名单中被评为业界最好的五大矿机之一。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网站可能会有一些偏见,因为它也在网站上同时销售所有五种矿机。

不难理解为什么嘉楠科技努力强调它的海外客户,因为中国今年一直在打击比特币挖矿,以至于现在这种挖矿业务在其境内基本被禁止。这一打击的高潮是中国国务院在5月发出通知,称中国将打击比特币的开矿和交易。

从那时起,地方政府就开始逐步执行这一打击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关闭了采矿业务。一些公司,如最近成立的专业公司比特矿业有限公司(BIT Mining Ltd.),已经将业务转移到中国境外作为应对。但许多公司缺乏这样操作的资源,不得不直接关闭。

积极反应

对于最新的公告,投资者的反应相对平静,周五,嘉楠的股票在纽约的股市仅上涨了0.4%。但该公司的股票自从7月底以来,已经上涨了幅度更大的35%,那大约是它宣布与Hive达成第一笔重大海外交易的时间。我们应该注意到,嘉楠的价格反弹也与最近比特币价格的反弹大致一致,所以该公司的反弹也许是由两个因素合力推动的。

嘉楠股价的巨大波动,对于最近的加密货币股票来说,是很常见的。嘉楠在2019年11月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9美元的价格上市,到2020年秋天,它的价格暴跌至1~2美元区间。但随后,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飙升,它在今年年初价格升至IPO价格的四倍,然后又因比特币价格的崩溃而暴跌。

以最新收盘价9.26美元计算,该股现在略高于其IPO价格。

虽然嘉楠希望我们相信它从海外客户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业务,但它实际上在告诉投资者最近有多少销售额来自中国以外方面相当谨慎。它在招股书中就直接表示,2017年境外客户占其收入的8.5%,2018年为23.9%。在2019年前9个月,也就是在公司上市前,这一数字降到20.5%,表明该公司仍然非常依赖国内市场。

它在招股说明书中谈到了开拓全球市场的宏伟计划,当时说它有意在新加坡、日本、美国和以色列开设海外办事处,以促进其海外扩张。因此,也许这些努力已经开始取得一些成果。

从实际的财务数据来看,在经历了2020年的疲软之后(当时中国企业受到了与疫情相关的干扰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似乎出现了反弹。该公司今年前三个月的收入从上年同期的6800万元增至4.03亿元。它在报告中指出,第一季度来自海外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78.4%,但没有提供具体数字。

经历亏损后,嘉楠在第一季度确实设法实现了120万元的微薄利润。但从经营角度看,它仍然在亏损。基于2019年的销售额,该公司的市销率(P/S )为7.4倍,于去年相比,似乎是一个更好的计算尺度。同样以2019年的销售额计算,其国内竞争对手亿邦的市销率为4.2倍。根据今年的收入预测,美国巨头Coinbase的市销率更高,为11倍,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该公司为加密货币交易者运营一个平台,并不生产实际的机器。

说到底,这些比率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参考价值的,从中能看到投资者心目中在该领域最强大的公司是谁。但这个行业太不稳定,人们应该对这些数字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比率会根据比特币的价格和单个企业的最新业绩,迅速发生改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女股神入股 阿里股价狂飚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9988.HK,BABA.US)近日股价节节上升,据媒体报道,美国女股神Cathie Wood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旗下基金,在4年前清仓阿里巴巴股份后,再斥资1,630万美元购入该股。 另外,在2025年阿里云栖大会上,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包括数据合成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及环境仿真强化学习等。 同日,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大会上表示,积极推进3年3,800亿元的AI计划,并会持续加大投入;同时强调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至2032年时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受到多方好消息带动,阿里周三在港股收市急升9%,周四则平开报174港元,公司股价自今年初以来大升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obotaxi company

在数字之外:如何看懂robotaxi公司的财报?

Robotaxi是一场概率的赛跑,在财报数字之外,成败关键隐藏在无人化与规模化的细节里    杨哲 自从去年底小马智行(PONY.US)和文远知行(WRD.US)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每个季度的公司财报,为解读Robotaxi公司和这个赛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robotaxi公司短期内不会盈利,头部企业也只是有希望单位毛利(unit economics)转正,这是个行业共识,所以没法看市盈率。robotaxi公司一年营收也就几个亿,也没法看市销率。这个赛道既像机器人赛道,也有点像创新药,投资人看的其实都是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这家公司未来成功的概率。 就像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都不可能给你养老,投资机器人公司应该看的是各家对于AI的理解,不应该看一个季度让多少台玩具去春节晚会跳秧歌。robotaxi市场空间公认很大,如果现在还没有盈利,那看的其实是未来盈利的概率,而不是短期内卖给甲方多少台车来获得一次性的收入。如果看卖车收入来决定估值,那自动驾驶企业也应该按车企去估值,一家一年只卖几百几千台车的车企估值是多少呢?说是零估计都多了。 所以L4公司(无论是robotaxi还是robotruck)要通过财报(当然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新闻等等)看长线计划的进展,而不是看过去一个季度赚多少钱——更何况也没盈利,只是营收。 在robotaxi这个赛道,需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各家画的饼(企业目标)你是否认可;其次,画饼之后,你是否有办法追踪这家公司的进展。能追踪进展很重要,否则你可能会被骗。在这个赛道,你应该假设所有人都是骗子,然后找不可粉饰的验证方式去验证。 内行看门道 那对于robotaxi赛道的公司,你如何去追踪验证呢?可以看“无人化”和“规模化”,且有先后顺序。先有能力做无人化,然后在无人化的前提下扩大无人车队运营规模。 无人车队运营规模,不是看在资产层面有多少车,而是看各地用户有多容易搭得到一台无人的车,以及这台车在各种极端场景、时间、天气下是否还能跑。无安全员的车越多,每天的无人化里程越大,安全风险越大。无安全员之后大约平均每多少公里出一次事故的概率,每个厂商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外界不容易直接获取,但它会体现在其他变量上——能不能无安全员、能不能晚高峰接单及去繁忙区域接单、能有多少台无人车每天上路随时接单等等。 对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没有信心的公司,就会想尽办法控制无人车在复杂场景道路上跑的规模,或控制运营时段、运营路段,从而控制安全风险暴露程度。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的robotaxi,只能搭到有安全员的车(无论安全员在主驾还是副驾),到搭到10台无安全员的车,再到公开搭到100台无安全员车,其背后的安全风险暴露程度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其对技术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可以让你在高峰期、繁忙地段搭车,和只敢在非繁忙地段和时段让你搭车,两者差别很大,因为复杂场景的事故率远高于非复杂场景,哪怕人类驾驶都是如此。 一旦安全性指标和技术要求差一个数量级,其技术差距就是有代差的。有代差、落后的公司不一定能达到下一个数量级。L4级robotaxi作为第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的具身智能AI agent,其对技术研发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实现。 自动驾驶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统计学学不好的人,做不了自动驾驶,也做不了自动驾驶的投资。通过财报、公开文件、和实际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投资人能够推测出不同公司的技术代差,而有代差的公司,彼此成功抵达robotaxi终局的概率,当然也是不同的。 杨哲,小马智行高级总监,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接近10年专业经验,他的联系方式:mail@yangzhe1991.org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九方智投入股EX.IO 布局海外数字资产业务

投资教育机构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9636.HK)周二宣布,其全资子公司JF SmartTrade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EX.IO订立股份认购协议,将入股EX.IO。公司表示,此举有助借助EX.IO的交易所资源与Web3技术,加快海外数字资产业务布局,强化链上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多元化及可持续发展。该笔投资未披露具体条款。 EX.IO附属公司EXIO Ltd.去年12月已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从事虚拟资产交易及托管业务。九方智投指出,本次投资将提升公司在数字资产交易、资产管理及托管等方面的合规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形成完整闭环。双方将共同推进数字资产创新合作,双方亦计划深化“AI+研究”在数字资产场景的应用,研发智能投顾系统与算法,巩固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 九方智投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64.45港元,转跌1.0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dong Hi-Speed engages in power stuff

证监踢爆股权集中 山高股价闪崩八成

截至今年7月,这家数据中心及绿色能源投资商的股价累计飙涨逾200%,但上周五单日大跌近80%,不仅回吐全部涨幅而且倒跌 重点: 山高控股上周五突发股价闪崩,致前两月巨大涨幅悉数蒸发,无奈启动回购程序以支撑股价 股价大跌前夕,香港证监会警示投资者称该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梁武仁 仅仅两个月,反差竟如此之大。 今年7月底,山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412.HK)发布新闻稿,庆贺市值突破千亿港元(129亿美元)大关,公司股价自年初已累计大涨逾200%。然而,上周五,这家投资机构的股价在异常巨量交易中单日狂泻近80%,迫使其紧急启动回购计划力保股价。 经历此番剧烈震荡后,公司股价基本回归年初价位,较1月份低约18%。 山高控股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认为,当前本公司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核心业务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潜力,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表明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的充分信心,是公司基于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及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所作出的决策,最终将使本公司受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公告发布前一日,香港证监会刚警示投资者,山高控股逾九成已发行股份集中于少数股东,意味几笔大额交易即可引发股价巨震。监管机构为何核查该公司股权结构尚不明确,但通告特别提及该股自4月以来累涨超150%。无论如何,通告的警示性已形成强烈利空,或直接引爆此次抛售潮。 尽管香港证监会未指认该股年内暴涨存在违规操作,此轮涨势仍显蹊跷。公司财务表现虽算不上亮眼,但尚属稳健。 2024年,山高控股营收同比增长11%至56亿元(7.87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幅增长40%至6.93亿元。不过,此类盈利增长远不足以支撑股价短期内如此飙涨。此外,公司股价涨势实际始于今年5月,距发布最新年报已近两月。8月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虽同比下滑,净利润却大幅跃升,主要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上半年最显著的利好或许来自国际顶级评级机构惠誉的背书。5月末,惠誉以政府支持力度增强为由,上调山高控股及其山东省属母公司评级,但公司股价在此前早已启动上涨行情。 “耀眼战绩” 上述因素均未能真正解释股价暴涨动因,7月市值突破千亿港元里程碑时,公司公告将“耀眼战绩”归功于新能源与算力电站领域的“智慧投资战略”,此说辞恐令理性投资者愈发困惑。 新能源与算力均属山高控股的工业投资板块,是核心营收来源。公司聚焦这两大领域不足为奇,既是当前资本扎堆的赛道,也契合其国资背景。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发展,后者耗电量不小,常需为承载AI应用的数据中心配套专用电站。 山高控股创立于1990年代初,前身为中国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被山东高速收购约五年后,2022年完成业务重构,确立现时架构。 2022年转型后,山高控股迅疾开展资本运作。当年即收购一家清洁能源开发商,后重组为山高新能源(1250.HK; 000803.SZ),其新能源发电项目现已覆盖全国逾20省份。次年,山高控股斥资2.99亿美元,入股国内三大民营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的世纪互联(VNET.US)。 这两大资产似为构筑 “电算科技产业生态”的核心支柱,但两者业绩均未达预期,新能源公司上半年营收萎缩,世纪互联二季度陷入亏损。 此类波动实属新兴产业常态,却无法合理解释山高控股股价异动。需要指出,年内数据中心板块确因AI热潮受资本热捧,世纪互联股价累涨86%,竞争对手万国数据(GDS.US; 9698.HK)也累涨60%,但二者涨幅均远逊山高控股此前表现。 公司或因“迷因股”特质吸引投机客,最终却招致监管关注。无论如何,股价过山车行情,恰印证“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的老话。 为维稳股价,山高控股上周五斥资逾百万美元回购370万股,当日股价应声反弹近30%。 虽然当前股价较一周前已然腰斩,但51倍市盈率估值仍处高位,即便对高增长前景企业也显昂贵。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数据中心运营商正深陷产能过剩困局,该公司两大核心业务赛道承压,前景蒙上阴影。 但市场逻辑似乎与该股走势关系不大,历经巨震,股价终归理性区间。监管介入或被视为对投机者的警示,但对敢于押注的投资者,或许视之为博反弹的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