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龙湖集团多次表示无任何分拆计划,但旗下物管公司龙湖智创生活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重点:

  • 龙湖智创生活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与其他同业相比,算是姗姗来迟
  • 公司申请上市前进行连串收购并购行动,在全国物管行业排名第9

莫莉

房企分拆物业管理板块上市的浪潮已经持续数年,以寻求筹集现金并更好地区分两种不同业务。作为中国十大房企之一的龙湖集团(0960.HK)曾是例外,管理层多次重申“没有分拆计划”。如今,在绝大多数物管企业已登陆资本市场后,龙湖集团姗姗来迟,成为最后一家申请把相关业务分拆上市的头部房企。

1月7日,龙湖集团旗下新品牌龙湖智创生活正式发布,整合龙湖集团原有的智慧服务及商业运营等业务。同日,龙湖智创生活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向港股市场踏出第一步。

根据公司招股书引述的资料,截至2021年12月28日,龙湖智创生活的物业管理在管面积约2.5亿平方米,拥有1,512个在管项目,超过八成的项目位于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信息综合服务商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中国物管企业管理规模榜显示,排名前三的碧桂园服务(6098.HK)、万科云、雅生活(3319.HK)在管面积均已突破5亿平方米,而龙湖智创生活名列行业第九。

对物业管理企业而言,在管规模是营收来源的核心。市场对物管企业的估值往往基于在管规模,因此上市前突击收购并购以扩充规模,是多家物业公司不谋而合的选择,而龙湖智创生活也不例外。

上市前扩大规模

2021年,在有关房企债务“三条红线”等调控政策影响下,房企融资管道受阻,为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不少房企选择通过出售物业资产补充资金。此前保持“潜水”的龙湖智创生活一改低调风格,在收购并购战场上一路挺进。

去年3月,龙湖智创生活以12.73亿元(2亿美元)收购亿达中国(3639.HK)的物业管理板块亿达服务;8月,吞并总部位于河南的物管企业楷林商务服务;9月,收购九龙仓集团(0004.HK)在内地的部分物业管理业务等。招股书显示,龙湖智创生活来自协力开发商的物业项目,从2020年底的398个,已大幅增长74.9%至696个。

这些交易提升了龙湖智创生活的规模,也降低对龙湖集团的依赖。2021年前9个月,来自龙湖集团及其联营公司贡献的收入为23.33亿元,占比仅有30%,另外70%都是来自独立协力开发商。

但连番大规模收购,却摊薄了龙湖智创生活的毛利率,从2019年、2020年,到2021年前9个月,其毛利率分别为29.2%、25.8%与及27.6%,与同业比较不算吸引。以最新资料计算,龙湖集团及其联合营公司开发的住宅物业的平均物业费为每月每平米3.44元,但第三方开发商的住宅平均物业费每月仅为每平米2.39元,比母公司的项目低了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物管企业的收购并购带来的扩张机遇与风险并存。东北证券认为,四川蓝光嘉宝服务、彩生活(1778.HK)等物管企业在大幅扩张下,业绩增速却连年大幅放缓,显示新项目质量偏低,如果无法有效整合,当遇上被业主解约、维修资金加速上升等问题,会为公司带来风险。

物管股估值跳水

新冠疫情期间,物管行业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基层工作的价值凸显,也为生活类增值服务带来机会,物管企业价值得到放大,上市企业估值在2020年中达到峰值,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成分股的市盈率均值高达60至70倍。

但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因政府发文要求整治地产市场秩序,物管行业股价大幅下挫,估值一路走低,到2021年12月31日,该板块市盈率均值仅为17.5倍,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但上市物管企业估值呈现分化,大型物企估值普遍更高,小规模、低发展潜力物企估值相对承压。

中信证券指出,龙湖智创生活最佳可比公司是华润万象生活(1209.HK),两者都具备以一二线城市业务为主的物业在管组合和运营商场组合,并试图在物管和商管运营服务方面寻求协同。

龙湖智创生活暂未有招股价等详情,参考香港上市的同类公司华润万象生活的市盈率为57倍,为同业较高水平。其他物管头部企业中,碧桂园服务的市盈率为32倍、保利物业(6049.HK)为36倍。

招股书显示,龙湖智创去年首三季净利润为11.3亿元,按相同比例计算,预测全年盈利约15亿元,如果以上述三家同业的平均市盈率约40倍计算,龙湖智创生活上市估值约为732亿港元(598亿元)。

考虑到母公司龙湖集团财务稳健,“三道红线”均为绿档,此时推进物业板块上市,并无纾解资金压力的显著需求。作为最近市场上罕见的物管龙头新股,龙湖智创生活的上市估值,说不定能比预期稍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新游戏上线 创梦天地扭亏为盈

网游企业创梦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于新产品上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将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至5,000万元,较2024年同期1.09亿元的亏损显著改善。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000万元至6,000万元,上年同期则为3,400万元。 公告明确指出:“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集团利润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1%至15.1亿元,净亏损则从2023年的4.53亿元同比扩大至5.29亿元。 创梦天地股价周五开盘上涨9.6%至0.91港元,随后持续上涨,早盘上涨20%。周四收盘时,该股年內已下跌6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创机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机器人企业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发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较去年同期的9,924万元,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于期内销售强劲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18台。另外“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核心区域的快速覆盖与渗透,销售稳步增长。“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后,需求亦渐上升。 由于收入快速增长,加上集团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期内经调整净亏损按年收窄40%至1.25亿元。 公司周五开盘升1.3%报18.6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8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otion share placement

跨足机器人领域 知行科技一年三度配股

跨足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的知行科技,正在以密集的节奏集资 重点: 这是公司12个月内第三度股份配售,累计集资额约5.3亿港元 今年公司积极跨足机器人领域    李世达 如果说一次配股是为了补充弹药、推进战略,那么在一年内完成三次配股,或许就是另一番故事。智能汽车技术企业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1274.HK),近日宣布一年内的第三度配股集资。如此密集的融资行动,透露的是公司的雄心?抑或是焦虑? 知行科技最新一轮配股于7月13日正式公告,拟配售最多15,495,000股股份,配售价为每股15.22港元,配售价较7月11日收市价16.72元折让8.97%。集资净额约为2.31亿港元。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四大方向:高阶智驾与驾舱一体解决方案研发、研发与生产设施升级、机器人业务并购与研发、以及一般营运资金等。 就在今年2月与去年12月,公司分别完成2.28亿港元与7,328万港元的配股筹资,截至今年6月底,两次配售尚未动用的净额分别为8,948万港元及1,108万港元。从节奏与规模来看,知行的资金计划明显已进入加速期。 跨界布局下的资本压力 急切的资金需求,源于其快速扩张的发展策略。2025年初,知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艾摩星机器人”,并于5月收购苏州小工匠机器人过半股权,后者拥有逾60项知识产权,专精于一体化关节模块,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与机械臂。结合大模型算法与自研模块制造,知行希望以此打开具身智能的应用新局面。 而在飞行汽车领域,早在去年4月知行已与一家中国头部飞行汽车企业合作,提供一体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类新业务看似与本业相隔遥远,实则在感知、决策与控制模块上具有技术迁移的高度共通性。此外,知行科技亦于今年3月公告拟收购一间位于德国、专精高安全电子控制系统的供应商,意在补强其域控制器产品的国际化技术深度。 尽管研发与扩张投入增加,但技术成果已开始转化为订单。今年5月,知行科技获得一头部新能源车企、两家传统主机厂与一海外车厂的新定点,涵盖高阶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域控平台与视觉感知模块。 同时知行也在强化核心优势,在高阶自动驾驶域控与中低算力平台部署上均取得成果。其自研BEV+Transformer感知架构已部署于瑞萨V4H等中算力平台,并与地平线征程3、征程6等国产芯片合作,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2024年,公司累计交付22.7万套智驾方案,年增75%;获得35个新增定点,累计定点达65个,合作车企涵盖吉利、极氪、奇瑞、东风等。 去年亏损扩大 2024年,知行科技迎来第四个亏损年度。去年公司收入12.48亿元,同比仅增2.6%;毛利率却由9.94%降至7.28%,全年净亏损按年大增 47.8%至2.88亿元。2024年研发开支为2.81亿元,较2023年增加 29.56%。若不计研发支出,公司营运基本持平,显示成本结构压力依然沉重。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56亿元,去年录得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为1.03亿元。若考虑到2025年计划中的研发投入、跨国收购与新业务布局,现金续航力面临挑战。这也说明为何公司密集推动配股,以保持战略执行所需的资金灵活度。 市场反应方面,配股消息公布后,知行科技股价两个交易日下跌约3.2%,报16.24港元,仍较今年4月的低点高约48%。反映短期资金的压力对股价形成牵制,但市场仍对其中长期技术落地与成长潜力具有一定信心。目前知行科技市销率(P/S)约为2.73倍,高于德赛西威(002920.SZ)的1.96倍,但低于黑芝麻智能(2533.HK)的17.85倍,估值仍属偏低。 知行科技正试图以技术主导的方式扩张其在AI+汽车、机器人与飞行交通领域的生态边界,证明自己是一家具技术实力与应用广度的企业。但对投资者而言,在业绩未实现拐点之前,仍应审慎评估其现金流稳健性与新业务转化效率。若能在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等高潜市场成功复制自动驾驶量产模式,则当前估值或仍具吸引力;否则,频繁配股带来的股东稀释风险与盈利不确定性,将继续主导股价的走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