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HG files for IPO

这家欧洲第二大电动车快速充电桩销售商,希望通过赴美上市来增强财务实力

重点:

  • 智能充电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去年前九个月收入同比增长46%
  • 公司由两名前特斯拉工程师创立,希望以其回流电网的快速充电桩脱颖而出

     

谭英

名不见经传的快速充电桩制造商智能充电有限公司希望在纳斯达克上市来充实资本,从公司预计不到1亿美元的市值来看,此次IPO的规模似乎不大。但受益于公司稳健的前景,并且包括德意志银行、中国的华泰证券和老虎证券等强大承销团队,此次融资是有可能出现惊喜结果。

智能充电的电动车充电桩是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市场的一部分,根据本月提交的IPO招股说明书中的第三方市场数据,预计到2026年这个市场将达到900亿美元。使用直流电的快速充电桩市场增长最快,需求每年增长约33%,从2021年的4.0TWh增长到2030年的52.0TWh。招股说明书称,智能充电是欧洲第二大直流快速充电桩销售商,尽管该市场分散且竞争激烈。

那么,又名XCharge的智能充电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美国巨头特斯拉(TSLA.US)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它拥有由5万多个“超级充电桩”组成的全球网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EV Magazine》报道,第四大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是中国的能链智电(NAAS.US)。其他主要充电站制造商包括 EVgo(EVGO.US)和Blink Charging(BLNK.US)。

Blink Charging目前的市销率 (P/S) 为1.72倍,EVgo 的市销率则要略微低一些,为1.56倍。按照今年预计销售额计算,同样1.6倍左右的市销率,智能充电的市值约为6,000万美元。

虽然自称全球领导者,但智能充电的实际销量依然相当小。公司的直流快速充电桩销量从2021年的807个增长到2022年的1,934个,增加了一倍多,去年前九个月销量总计1,443个。同时,它声称自近十年前成立以来,已在全球卖出超过4万个充电桩。

智能充电的收入依然相当有限,不过正在快速增长。去年前九个月,这个数字较上年同期的 1,920万美元增长了46%,达到2,800 万美元。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35.2%,稳步提高到去年前九个月的44.2%。但同期营业费用增加了两倍,从630万美元增至1,840万美元,主因是首次公开募股前要支付750万美元的股权补偿。最重要的是,公司在2023年前九个月陷入了亏损,净亏损670万美元,2022年同期则录得净盈利70万美元。

智能充电的产品线包括最大输出功率200kW的智能直流充电桩C6EU、最大输出功率400kW的C7超快充电桩,以及输出功率210kW的最新NET ZERO净零系列。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输出功率为250kW。净零系列一个差异化的因素是,它能够让多余的电力返回电网,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吸引买家。

缘起特斯拉

智能充电由前特斯拉项目经理侯逸飞和丁锐于2015年成立,他们最初将目标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两人从中看到商机,2009年左右中国新能源汽车热潮开始时,充电桩非常缺乏。侯逸飞在特斯拉任职期间负责特斯拉的公共充电。只干了一年多一点,他就离开了特斯拉,因他认为自己和丁锐可以通过给硬件添加基于云的管理软件,来改进这些充电桩。丁锐在特斯拉任职的时间也不到两年。

两人开始为能源和运输行业客户的车队或服务站提供套餐,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电网运营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到2018年,他们已在中国供应了2万个充电桩,大部分位于北京和深圳。

公司在汉堡开设了办事处,开始探索最近也蓬勃发展起来的欧洲市场。和中国一样,欧洲的充电业务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它的欧洲业务最近超过了中国业务。公司在欧洲的支持者包括壳牌风险投资公司,后者参与了它2021年的B轮和2023年的C轮融资。2022年,该公司欧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达到1,820 万美元,而来自中国的收入仅为420万美元,来自其他国家的也只有690万美元。

那么,对于这次上市,我们应该抱持怎样的期待?Seeking Alpha的分析师多诺万·琼斯(Donovan Jones)并不看好这家公司,因为它收入增长放缓、经营业绩参差不齐而且尽管“净零系列”产品,有能力将未使用的电力返回电网,但基本未经检验。但是,如果充电桩运营商喜欢“净零系列”能降低成本的功能,也可能改变游戏规则,因为智能充电是为数不多生产此类“电池到电网”充电设备的企业。

公司在2023年表示,将利用最新一轮融资的资金,在美国为“净零系列”(该系列于去年8月在德克萨斯州推出)建一座充电桩厂。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司表示还将把IPO所得的50%用于投资德州的工厂,20%用于研发,20%用于全球市场扩张,10%用于营运资金。

智能充电至少表现出了先见之明,把重点首先放在发展迅速的欧洲市场,而不是发展缓慢的美国。2021年,欧洲安装的充电桩数量为4.5万个,而北美的充电桩数量为2.31万个。招股说明书显示,预计2022年至2026年,欧洲的这个数字将以每年83.6%的速度增长,略高于北美81.5%的预测。意味着到2026年,欧洲的充电桩安装量将达到91万个,远远超过北美的54.42万个。

所以,能开发受欢迎的充电桩来为未来一代新能源车提供动力的企业,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现在,智能充电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业务,并证明自己能够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军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明合联折让4%配股 筹27亿港元

为制药公司提供合同服务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268.HK)周三公布两项集资安排,合共集资27.14亿港元(3.48亿美元)。 公司拟按每股58.85港元配售最多2,227.7万股新股,折让约4%,涉及净额约13亿港元,占扩大后股本约1.82%。此外,公司宣布与控股股东药明生物(2269.HK)订立认购协议,药明生物将以相同价格认购2,413.4万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93%,涉及净额约14.14亿港元。完成上述交易后,药明生物持股比例将由49.81%升至50.78%。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约九成将用于扩大生物偶联药物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新加坡新基地建设、无锡厂房扩建及潜在海外拓展,其余约一成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药明合联股价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64.65港元,升5.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云锋金融斥4,400万美元购万个以太币

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0376.HK)周二公布,已于公开市场累计购入10,000枚以太币,涉及资金4,400万美元。是次购买的资金来自内部储备,购入的以太币会在财务报表中列为投资资产。 公司于今年7月时公告集团战略布局,包括Web3、现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货币、ESG零碳,以及人工智能。 云锋金融指出,购入以太币符合集团的战略布局,并可探索以太币在集团保险业务中潜在的应用模式,以及与Web3相适应的创新业务场景。此外,以太币作为储备,可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对传统货币的依赖。 公司于周三开盘升3%报3.78港元,但随即掉头下跌,今年以来股价升逾2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mino's makes pizza

达势股份布局低线市场 达美乐中国登顶全球排行榜

达美乐比萨在中国的独家特许经营商披露,上半年通过净新增190家门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7% 重点: 达势股份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强劲增长,延续其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扩张战略 公司在六个月内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门店数达1,198家,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有望如期达成 阳歌 达势股份有限公司(1405.HK),作为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特许经营商,如今正深刻体会到,成功有时亦是一把双刃剑。 该公司已成为达美乐全球体系中的亮眼明星,在全球新店开业首30天业绩排行榜前50席中独占48席。如此优势表现,部分源于其深耕中国非一线城市的策略,在这些地区,比萨仍被视为新潮美食,新店开业常能吸引大量追逐餐饮风潮的客流。 这样的新鲜效应会随时间和门店加密分流,新店通常在开业一年或更久后销售额回落到更低且更可持续的常态化水平。这导致明星门店难以避免地面临短期同店销售额下滑。 其8月28日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出现1%的微降,首次体验到“首店开业红利”消退的影响。这对急速扩张成为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企业的公司而言,标志着其迎来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最新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今年仍保持强劲的营收利润双增长,其持续在“非一线新增长市场”的低线城市极速拓店。由此,公司正向全年净增300家新店的目标稳步迈进,较去年末1,008家门店总量提升约30%。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达势股份还发现,随着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餐饮选择,其位于最发达国际大都市的成熟门店表现依然稳健。 “我们将延续‘走深’与‘走广’的网络扩张策略,构筑全国布局网络并提升达美乐的品牌价值。”达势股份在中期业绩公告中称。 达势股份最初于2010年与达美乐品牌展开合作,2017年成为该美式连锁品牌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此后公司启动极速扩张,去年凭借第1,000家门店突破重要里程碑。目前是中国第二大比萨连锁品牌,但相较行业龙头必胜客来说,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后者截至6月末拥有3,864家门店,规模约为达美乐中国的三倍。 2023年的香港IPO成为达势股份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后股价已近翻番。近期达美乐启动股份减持,表明其认为达势股份已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尽管公司流动性已有所改善,但公司大部分股权仍由一些秉持长期投资理念的股东持有。当前主要投资方包括持股约7.9%的The Capital Group Cos.及其他长期股东。 版图持续扩张 上半年达势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7%至25.9亿元(约合3.6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全国净新增190家门店,总量达1,198家。7月迄今开设43家新店,另有62家处于在建或签约阶段,今年净增300家新店的年度目标已近在眼前。 上半年进军九座新城使其全国覆盖版图扩至48城。沈阳首店尤为亮眼,开业仅198天以3,100万元即刷新达美乐全球单店年销售额纪录。原纪录保持者是位于厦门的门店,该店首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 强劲的开业表现助力新店实现惊人的短期回报周期。去年12月至今年6月进驻15个新市场开设的64家门店,实际或预期平均回本周期仅11个月,远低于成熟市场约三年的常规水平。截至8月15日,其中24家新店已实现现金回本。尽管快速回本令人瞩目,但正如前文所述,此类门店销售额终将回归可持续的常态水平,由此形成“双刃剑”效应。 相对而言,成熟门店的同店销售表现更为稳健。公司特别指出2022年12月前开业门店上半年同店销售额保持正增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该指标同样为正,彰显“在高度竞争市场中具备韧性表现与强大的品牌认知”。截至6月末,公司在一线城市拥有515家门店,低线城市则为683家。 达势股份同时着力构建会员体系,截至6月末会员数达3,010万,同比增量达1,940万。此类客群当前贡献公司约66%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63.6%有所提升。客户规模扩张叠加规模经济效益,助力上半年单店经营利润率升至14.6%,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 经营优化叠加快速门店扩张,推动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激增79.6%至9,140万元(上年同期5,090万元)。雅虎财经调研的11位分析师中,2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其余9人均建议“买入”,市场对其成长叙事及股票前景普遍乐观。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比萨市场2022至2027年预计年增15.5%,期末年销售额将达771亿元。达势股份正共享这一盛宴。与许多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类似,达美乐中国也推出多款贴合本地口味的产品,包括榴莲比萨、可可芝士流心卷边比萨等备受欢迎的风味。 尽管存在前述同店销售短期波动,但达势股份在低线城市的极速扩张与持续提升的品牌认知度,有望支撑其长期稳健增长。在快速开店与可持续盈利之间寻求平衡的同时,公司或将凭借中国比萨市场的不断扩容,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上市首日收跌5.4%

奥克斯电器有限公司 (2580.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收市下跌5.4%,这家空调制造商集资近40亿港元。公司表示,以每股17.42港元的价格发售2.38亿股,约35%售予香港本地投资者,该股收市报16.48港元。 香港发售部分获556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7.3倍超额认购。 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空调制造商之一,成立超过三十年,以廉价型号闻名。今年第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7%至93.5亿元,期间利润增长23%至9.25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