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技术即服务提供商二季度净亏损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它继续努力削减成本和开支

重点:

  • 金融壹账通二季度收入增长17%,亏损收缩近三分之一
  • 该公司CEO沈崇锋同时升任董事长,将公司的领导权集于一身

梁武仁

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金融壹账通科技有限公司(OCFT.US; 6638.HK)正在盈利之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从它的最新财报可以看到,公司收入增长,运营效率提升,助力季度亏损大幅缩窄。然而,要扩大客户基础,并且更加独立于股东平安集团,该公司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该公司希望可以在一位新董事长的领导下,通过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来实现这种独立。它在上周发布最新业绩的同时,宣布了新董事长的任命。沈崇锋在保留CEO职位的同时,晋升至这个新的位置,成为金融壹账通无可置疑的领袖。

公告显示,金融壹账通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17%,至11亿元。这是一项扎实的成就,同样重要的是,这家技术即服务提供商的亏损大幅收窄。其营业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了约30%,至2.78亿元。剔除上个月在香港上市的相关费用,这个数字进一步缩减至2.46亿元。在香港上市之前,该公司已在纽约上市。

收入增长并非推动金融壹账通走向盈利的唯一引擎,成本控制也在发挥作用。该公司的营收成本仅增长了12%,远低于17%的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它创造收入时的花费变少了。因此,该公司的毛利率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至36.2%。

摩根士丹利在其研报中称:“尽管有宏观经济的阻力,(金融壹账通)可能依靠其适应性较强的业务(在2022年下半年)保持客观的增长。”

金融壹账通的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反欺诈检查和信用风险评估等功能。该公司将效率的提升,归功于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这是该公司通过减少成本高昂的定制业务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点。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当中国的其他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时,该公司却能很好地适应疫情影响。这是因为金融壹账通的多数产品都是在过去为银行定制好了的,而银行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

然而,沈崇锋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首次作为董事长兼CEO讲话时说,自从疫情开始以来,为了控制成本,许多客户都转向了标准化产品。令人欣喜的是,在转向标准化产品的过程中,该公司的银行客户越来越意识到此类工具更好,并坚持使用这些产品。

金融壹账通的运营费用也在该季度下降。公司研发成本增加,这符合其提供前沿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但销售和营销支出也出现下滑,在新的疫情暴发阻碍营销活动的情况下,该公司的销售部门变得更加高效。

就像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金融壹账通今年7月在香港进行双重第一上市,作为2019年开始的纽约上市地位的补充。这种双重上市或者第二上市让熟悉该公司的中国投资者更容易买到它的股票,也可以作为应对中美证券监管机构关系波动的一种缓冲。

金融壹账通的利润率二季度也出现增长,这是因为带来丰厚利润的客户群不断壮大。“优质plus”客户——除平安及其子公司外,贡献了至少100万美元(686万元)年收入,增长了约19%。

执行战略计划的新舵手

虽然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金融壹账通在二季度依然依赖中国平安。该公司最初成立于2015年,当时是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部门,2017年被拆分为一家独立公司。本季度,来自中国平安的收入增加了约21%,它对金融壹账通总收入的整体贡献在此期间略有增加,达到60%左右。

公司管理层表示,平安作为其最大的客户,能帮助其发展并优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产品在推向更多客户之前能够减少缺陷。

金融壹账通一年前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核心是实现收入多元化,涵盖海内外更广泛的客户。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帮助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以提高效率。该公司还计划更密切地关注政府政策,并围绕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企业生态系统,同时扩大海外业务。

在更实际的方面,五年计划还包括将重点转向关注能够带来大量收入的客户,这样无论是否有中国平安,都不影响公司实现良好的盈利。但二季度的业绩显示,实现这一目标仍是当务之急。

这个计划最初是由前董事长叶望春提出的。现在,相对年轻的沈崇锋执掌金融壹账通。现年52岁的沈崇锋于一年前加盟该公司,金融壹账通将有一个明确的领导人负责执行该计划。

投资者似乎尚未拿定主意,究竟是应该更多关注金融壹账通不断提高的利润率,以及它的盈利好于分析师预期的事实,还是关注它继续依赖中国平安。还有很多投资者仍在观望中美之间能否就重要信息共享的问题达成一致,从而让许多中概股摆脱从美国退市的威胁。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下跌。但在之前的两天,有报道称中美之间关于审计与信息披露的僵局可能即将结束,中概股纷纷反弹,金融壹账通的股价也随之反弹。

金融壹账通在纽约和香港上市股票的市销率都在0.78倍左右。这个数字低于陆金所的1.3倍,不过这两个数字都有欠公平,尤其是对一家科技公司而言。

归根结底,金融壹账通在扭亏为盈方面取得的进展看起来让人鼓舞。但投资者可能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平安之外的客户推动这一进程,而对于中国经济放缓,他们可能也存在普遍的担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Tuya operates a PaaS

涂鸦智能加速AI战略  装载AI功能品类出货量占总出货量超93%

该全球AI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正采取广泛措施,将AI技术融入开发者工具及其赋能的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 重点: 涂鸦智能表示,截至六月底,在其开发者平台上部署的产品中约93%已配备AI功能 公司制定了双管齐下的战略:运用AI赋能开发者,并优化接入其平台的AI产品   阳歌 随着全世界大踏步进入AI时代,全球AI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涂鸦智能(TUYA.US; 2391.HK)也融入其中,确认AI将在未来尖端联网设备中扮演核心角色。公司在最新财报中着重强调其对新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深耕布局,凸显其如何运用AI技术赋能开发者生态。 涂鸦智能在阐述财务稳健态势持续向好的同时,发布了AI战略宣言。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7%至1.5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5亿美元。 占总收入约三分之二的核心PaaS(平台即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从上年同期的约1亿美元增至1.12亿美元。截至六月的十二个月内,贡献 PaaS营收近90%的优质客户数量增至285家,较此前十二个月周期的280家有所增加。 今年上半年经营利润率几近盈亏平衡,同比改善显著,表明其即将实现GAAP(通用会计准则)营业利润。按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剔除股权激励等支出后,该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利润率相对稳健。 公司上半年实现2,360万美元净利,逆转了上年同期40万美元亏损态势。鉴于去年首度盈利,2025年全年利润有望创历史新高。公司同时警示美国关税政策给部分客户带来不确定性,但预计随着形势趋稳,四季度相关压力将缓解。 涂鸦智能核心业务围绕其PaaS平台展开,该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程序来连接家电、玩具、家居安防系统乃至喂鸟器等实体设备。此类设备通过实时网络连接以及越来越多的AI支持,实现多样化功能:比如让玩具与儿童实时互动;让家居安防系统识别住宅内外的活动并在发现可疑情况时发出告警。随着更多接入平台的应用程序和设备利用AI实现高阶功能,公司正日益聚焦AIoT领域。 AI渗透率持续提升 Global Market Insights报告显示,全球AI硬件市场规模2034年预计将达约2,963亿美元,2025至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8%。随着硬件领域AI融合度的持续提升驱动强劲增长,该趋势有望进一步提速。 涂鸦智能同期披露,截至六月底,平台上装载AI能力的品类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约93%。此外,其开发者平台提供的AI智能体服务,日均支持全球1.5亿次AI交互,覆盖翻译、医疗健康、能源管理、宠物护理、玩具及AI机器人等领域。 涂鸦智能联合创始人、COO兼CFO杨懿表示,公司在AI领域有两大重心:第一是降低海量开发者使用涂鸦平台的门槛,正通过AI Agent开发平台等推进该目标;同样重要是,涂鸦也助力开发者将更多AI功能融入硬件与应用,以提升性能并加速商业化。例如开放集成ChatGPT、DeepSeek、通义千问和Gemini等主流模型,并将文本生成、图像生成等功能一站式赋能给开发者。 “涂鸦始终站在AI硬件和应用落地的最前沿,我们正在全力推进AIoT生态建设”, 杨懿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目标是不断降低AI硬件产品的开发门槛,并推动其在更大范围内的AI创新和普及。” 强化AI生态布局 截至六月,涂鸦注册开发者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151万,较2024年末的132万增长约15%。 为拓展开发者生态,涂鸦通过AI开发者平台降低使用门槛。该计划包括开源框架TuyaOpen,支持主流开源软硬件生态,帮助开发者将项目移植部署至芯片或开发板。 除内部举措外,涂鸦还联结外部开发者社群,举办线上线下“黑客松”加速AI技术渗透。2025年上半年此类活动催生数百个具商业潜力的AI硬件原型。其中,Otto机器人项目表现亮眼,该项目运用智能体开展营销推广并采用了涂鸦T5开发板。公司还与DFRobot社区合作,将AI硬件开发引入高校及嵌入式系统课程,为学生提供AI应用实践机会。 公司正加强AI联合开发力度,积极寻求高潜力AI硬件投资项目,推动前景良好的方案市场化。 “管理层重申将持续推进AI驱动的产品与生态扩张”,股票分析社区SeekingAlpha在研报中概括涂鸦最新财报基调,“当前战略重心仍是深化客户关系、加速AI硬件商业化、保持强劲经营杠杆,使涂鸦既能抵御短期波动,又可深耕智能设备领域长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多想云折让22%1供6 筹2.74亿港元发展AI

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多想云科技控股(6696.HK)周四公布,拟以每持1股供6股方式集资最多约2.74亿港元(3,500万美元),每股认购价47.53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折让约22%。 发行最多5.76亿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85.7%。公司表示,供股将按非包销基准进行,仅供合资格股东认购。控股股东合共持股约16.9%,已承诺全数接纳约9,754万股供股股份的配额。 公司拟将所得款项约92.3%用于开发AI模型,包括用于获取AI专用计算硬件,构建一个高效且具扩展能力的内部计算能力平台,而约7.7%用于购买媒体资源特别是快手、视频号和小红书的在线流量,以便客户在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 此外,公司近期与抖音、快手等平台达成一级代理合作,需缴付大额预付款,导致现金需求增加。董事会表示,供股所得将有助应对与大型媒体平台合作所需的高额现金流压力,同时补充营运资金。 多想云股价周五早盘低开,其后一度涨逾9%,至中午休市报0.64港元,升4.9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anvin is a fashion company

Lanvin光环渐退拖累 复朗中期亏损续扩大

受累于核心品牌Lanvin 销售同比大跌42%,复星国际旗下的复朗集团披露,今年上半年营收下 滑22% 重点: 复朗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下滑22%,毛利率收缩四个百分点,亏损进一步扩大 在实施关店策略并迎来新总裁后,复星国际预计下半年奢侈品业务将企稳回升   阳歌 复星国际(0656.HK)旗下奢侈品业务复朗集团(LANV.US),是否需要考虑更名? 复朗集团(Lanvin Group)以法国标志性奢侈品牌Lanvin命名,后者不仅是其最具认知度的资产,更曾长期稳居业绩支柱地位,但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一周前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在整体遇冷的全球奢侈品市场中,Lanvin品牌光环正加速消退。该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大跌42%至2,790万欧元(约合3,250万美元),营收贡献排名从榜首跌落至第三位。 本季度业绩“亮点”是美国品牌St. John Knits母公司St. John,营收仅微降0.8%至3,970万欧元,跃居复朗集团第一大营收来源。Wolford部门上半年营收下滑23%至3,300万欧元,同样超越Lanvin跻身次席。 尽管我们认为复朗集团尚未会因品牌贡献度变迁而更名,但其转型进程显然远未完成。该业务前身为复星时尚集团,复星国际2010年代后期通过系列收购整合而成。2021年10月,复星国际将之更名复朗集团后, 2022年末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实现在美上市。 上市后,复朗集团经营持续承压,高管层与创意团队频现人事动荡。今年初,原St. John品牌首席执行官Andy Lew擢升集团执行总裁。此前,复朗集团开始推展节流措施,除关店及削减行政支出外,市场推测进一步将会裁员。今年上半年,降本行动仍在持续,据首席财务官 David Cha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集团共“精简”29家门店。 当前,只有一位分析师覆盖复朗集团的股票,且仅给出“持有”评级,这绝非积极信号。更令人忧虑的是,据电话会议记录,因无分析师参加,本次财报会异常简短,全程仅由Lew和Chan宣读既定文稿。 客观而言,行业系统性困境难辞其咎。现实是全球奢侈品市场自去年起遭遇疫情后首度萎缩,今年颓势更显加速。头部企业路威酩轩(LVMH, MC.PA)上半年营收下滑4%,古驰(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Kering, KER.PA)跌幅更达16%。 营收领跌者 复朗集团以22%的同比跌幅领跌同业,上半年营收报1.33亿欧元。公司将业绩不振归咎于“全球奢侈品行业普遍疲软”及自身“战略调整”。Lanvin销售大跌42%构成最大拖累,其他品牌同样全线下跌:前述St. John微降0.8%,Wolford下滑23%,Sergio Rossi大跌25%,Caruso亦回落11%。 经营困局中,复朗集团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从58%收窄至54%,同比收缩4个百分点;经调整EBITDA亏损由4,200万欧元扩大至5,200万欧元。…

简讯:融创上月销售54亿 按年下跌27%

房地产开发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1918.HK)周四公布八月的销售数据,上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跌27%。 八月的合同销售面积约13万平米,每平方米销售均价41,460元,较去年同期下跌7.8%及20%。 今年首八个月,融创中国累计销售金额为304.7亿元,同比下跌13%,每平方米均价33,050,同比上升57%。 融创中国周五开盘报1.55港元,升0.65%,股份年初至今已下跌逾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