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9.HK
Freitane, Kintor’s fastest-progressing key product and as the world's first AR antagonist to have entered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for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treatment, carried high hopes from investors but ended up being declared a failure.

福瑞他恩是开拓药业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用于脱发治疗的AR拮抗剂,曾被投资者寄予厚望,但研发宣告失利

重点:

  • 研发失利的消息公布后,开拓药业的股价下跌整整一周,五天累计下跌46%,比历史高峰缩水98%
  • 按当前的烧钱速度,该公司的现金或许还能支持未来两年运作,但后续的融资恐怕难度不小

 

莫莉

新药研发从来是高难度任务,药企投入庞大的研发成本加上漫长的研发周期,仍然需要面对难以预估的失败率。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期刊的数据显示,一款新药的研发成本平均约26亿美元(185亿元),耗时约10年,成功率却不到10%。许多创新药企业手握两、三款核心管线,若是接连遭遇研发失败,投资者信心崩塌,前路恐怕更加崎岖。

曾经因新冠药成为“网红药企”的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又一次遭遇新药研发失利。上周一,开拓药业在股市开盘前公布,核心药物KX-826(福瑞他恩)用于治疗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国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经过24周的治疗后,与安慰剂组相比,福瑞他恩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这意味着,该药物的临床研发宣告失利。

福瑞他恩是开拓药业进展最快的核心产品,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用于脱发治疗的AR拮抗剂,曾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研发失利的消息公布后,开拓药业的股价当天开盘后跳水超30%,随后在低位徘徊,最终收跌31.9%。投资者的大逃离更持续整整一周,从11月27日至12月1日,开拓药业连跌五天,累计大挫46%至1.83港元。相较于2021年9月时的峰值85港元,如今开拓药业的股价缩水高达98%。

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是以雄激素受体(AR)相关疾病为核心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核心产品是小分子二代AR拮抗剂普克鲁胺,可用于治疗治疗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目前没有任何产品获批上市。

新药研发失败率的确不低,但是开拓药业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新药管线在临床二期表现优异,而临床三期遭遇“滑铁卢”的情况,也难怪让投资者大失所望。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开拓药业便开始探索普克鲁胺在新冠治疗上的应用。公司称临床前研究以及在巴西开展针对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普克鲁胺对治疗轻中症、重症、危重症新冠患者均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作为进展较快的新冠特效药研发者,开拓药业的股价也因此一路上扬。

然而,到2021年底,普克鲁胺用于新冠非住院患者的临床III期中期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没有展现出统计显著性,开拓药业股价一度闪崩85%。到了2022年4月,普克鲁胺III期临床试验最终数据却出现逆转,开拓药业称该药物对于服药超过7天的全部患者相应保护率达100%,消息公布当天股价上涨106%。

只是,对于这一有“奇效”的药物,全球各地药监部门并不买账,普克鲁胺除了于2021年在巴拉圭获得用于新冠的紧急使用授权之外,并无在其他地区获批上市。

之后,普克鲁胺的另一项临床研究也遭遇逆风。今年3月,开拓药业公布,普克鲁胺单药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未达到统计显著性差异。公司表示,普克鲁胺联合阿比特龙一线治疗mCRPC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预计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上半年完成试验。

后续发展坎坷

在福瑞他恩研发失利后,开拓药业并不打算就此认输,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童友之向媒体表示,计划再做三期临床试验,可能会提高剂量或者更换对照组。在三款核心产品中,开拓药业仅剩下一款治疗男性脱发和痤疮的AR- PROTAC化合物(GT20029)暂未爆出研发负面消息,该药物目前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获得顶线数据。

但是,开拓药业手中的现金能继续支持福瑞他恩再做三期临床,或是再承受一次研发失利吗?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还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7.02亿元,以及未动用的融资9,000万元。当期的净亏损额大幅减少59.1%至2.12亿元,原因在于研发支出减少64.3%至1.65亿元。按当前的烧钱速度,开拓药业的手中现金或许还能支持未来两年的运作。

开拓药业2020年登陆港交所融资18.61亿港元后,在资本市场表现颇为活跃,不仅多次进行定向增发股份融资,且公司创始团队也多次减持。当普克鲁胺搭上新冠特效药这个大热点后,开拓药业于2021年5月以每股64.5港元募资约11.7亿港元,同时联合创始人郭创新减持370万股。到2022年,开拓药业又连续两次定向增发近8亿港元股份,郭创新及童友之则分别减持300万股和853万股。

在接连经历研发失利后,开拓药业后续的融资恐怕难度不小。其市净率仅0.57倍,同样布局脱发药物的非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科笛(2487.HK)的市净率为3.35倍,显示开拓药业的估值明显低于同行。且看福瑞他恩在重启三期临床试验后,能否把结果逆转,为开拓药业挽回失地。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Qiyunshan makes jujube oil

齐云山食品冲刺港股 能否挑动投资者的“味蕾”?

总部位于江西的齐云山食品,在南酸枣市场的份额达32%,是最新一家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零食制造商 重点: 齐云山食品成为过去三个月内第二家申请港股上市的果类零食制造商 营收增长37%、利润同比翻倍之际,公司称现有产能已达上限,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张 谭英 果类零食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数量不多但持续增加的制造商,期待自家的股票也能赢得投资者青睐。 继溜溜果园今年4月一马当先后,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齐云山食品营收规模仅为溜溜果园的三分之一,其IPO募资额可能相对保守,但亮眼的业绩增长仍对投资者具备吸引力。 两家企业皆有意效仿卫龙美味(9985.HK)的成功路径,这家以辣条闻名的零食生产商自2022年上市后股价表现亮眼,迄今累计上涨35%,当前市盈率为29倍,市值高达350亿港元(约合45亿美元)。参照卫龙的估值水平,齐云山食品的估值约为15.4亿元。 尽管规模较小且深耕酸枣这一细分零食领域,但在中国消费者日益追求健康零食替代品的趋势下,齐云山食品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申请文件显示,齐云山食品去年营收同比跃升37%至3.39亿元(约4,730万美元),净利润5,310万元,较2023年的2,370万元翻倍有余。去年毛利率达48.4%,亦表现亮丽。公司将业绩强劲增长归因于新增重要客户,以及线下经销商从2023年的162家增至去年的199家。 销售网络虽主要覆盖华东及华南地区,齐云山食品占据中国南酸枣零食市场32.4%的份额,该细分领域去年规模为18.8亿元。申请文件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这家公司以0.6%的市占率,位列中国果类零食制造商第九位,该领域去年总产值达995亿元。 2019年至2024年,中国枣类零食板块年均增速达13.7%,远超果类零食整体市场8.5%的年均增速。去年中国零食行业规模达1.34万亿元,前两者均显著高于整体行业的4.4%年均增长率,凸显健康消费理念下,果类零食日益受到追捧。 当然,国外也有多种枣类,但将其作为果类零食用的习惯颇具中国特色。齐云山食品聚焦的崇义南酸枣,其鲜果口感酸甜,尺寸近似小李子。 海外研究机构如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将枣类誉为“超级食物”,原因是其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枣类药材常用于治疗焦虑及失眠。 筹资扩产能 齐云山食品从个体农户采购原料,而非自建果园。近三年,当地农户平均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4元水平。公司的销售渠道仍以线下为主,但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设有旗舰店。 公司拟将部分上市募资用于搭建电商及线上推广,同时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去年11至12月,齐云山食品位于江西崇义的唯一生产基地已满负荷。为应对需求增长,公司计划将年产能提升45.5%至16,000吨(约为去年8,348吨产量的一倍)。鉴于枣类的采收期集中在8至12月,且原料需预存后加工,配套冷库扩容也在规划中。 在申请文件中,齐云山食品表示:“若产品需求持续攀升,现有产能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制约公司发展潜力”。 这家企业的历史久远,1979年前身工厂成立,1990年获批使用当地名山“齐云山”注册商标。实际控制人为刘志高、刘继延兄弟两人,以及朱方永。 公司改制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90年代末,由51名职工购得资产,与一家香港公司组建合资公司。2022年,香港公司将股权转让给由11名自然人(含6名核心管理层股东)持有的有限合伙企业。为筹备上市,齐云山今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结束数年低迷,香港新股市场重拾活力,齐云山食品与溜溜果园加入赴港上市企业行列。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上市募资额达135亿美元,同比激增7倍,使香港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IPO市场。 这一趋势既源于中企因地缘政治因素放弃纽约,转道香港上市,也因中国证监会调控沪深A股上市步伐,重点优先支持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淘宝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即时零售平台“淘宝闪购”周三宣布,启动总额达500亿元(69.76亿美元)的补贴计划,为期12个月,将直接补贴消费者与商家,借此加速推动大消费平台建设与服务升级。 在商家端,淘宝闪购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与免佣减佣等措施,保障利润空间、促进订单成长;在消费者端,则透过大额红包、免单卡与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强化购物吸引力。 淘宝闪购自5月上线以来成长迅速,官方指出目前日订单已突破6,000万单,并带动全国店家订单量月增逾100%。部分地区餐饮商家营业额较前一季翻倍成长,零售与花类商家亦明显受惠,吸引大量新客。另外,中国整体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亦从1亿单增长至1.6亿单,显示竞争正持续升温。 阿里巴巴港股周三逆市跌0.4%,报109.4元,美股则跌2.86%,报110.71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首开即崩盘 拨康视云午收劲跌30%

眼科医药公司拨康视云有限公司(2592.HK)周四在港首日挂牌,开市股价即跌6%报9.5元,之后股价持续下跌,中午收市报7.04元,跌30%。 公司发售6,058.2万股,每股定价10.1元,录得超额认购78倍,国际配售并不足额,集资净额5.22亿元。 拨康视云2022及2023年均未有收入,至2024年则录得收入1,000万美元,去年亏损9,913万美元,按年收窄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罕王出售澳洲金矿业务交易告吹

从事铁精矿业务的中国罕王控股有限公司(3788.HK)周三公布,原计划向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出售旗下澳洲全资附属公司Primary Gold的交易正式告吹。Primary Gold主要资产包括位于澳洲北领地的Mount Bundy金矿项目。 根据双方于2024年初签署的股份出售协议,交易对价为3亿澳元(1.97亿美元),並以若干先决条件为完成前提,包括买方须于2025年7月1日下午5时前,获得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出具的无异议通知。然而,中国罕王表示,买方未能如期取得该批准,故公司当日正式向买方及其担保人发出终止通知,立即终止股份出售协议。 交易告吹意味公司须重新评估澳洲资产的发展方向。中国罕王指出,集团目前正全面检视金矿业务发展路线,未来将专注优化资源配置,并计划于短期内对外公布新规划,以提升资产价值与股东回报。 中国罕王股价周三高开,一度升逾4%,其后转跌,至中午收市报2.28港元,跌0.44%。年初至今仍累升近20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