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SW.US
Lianhe Sowell makes painting technology

这家机器视觉公司的股价在上周五,也就是第二个交易日暴跌,公司正想办法推动停滞不前的增长

重点:

  • 联合索威尔的股价在上周四交易首日上涨,但第二天由于市场担心全球性贸易战而普遍抛售,股价暴跌
  • 这家机器视觉公司近来的收入增长势头在最新报告期内戛然而止

 

阳歌

说说时机不佳吧。

机器视觉公司联合索威尔国际集团有限公司(LHSW.US)上周四在纳斯达克一上市,就遭遇多年来最不利的市场环境。该股似乎无视周围市场的低迷,一度从4美元的IPO价格上涨一倍多,最后以4.29美元的价格收盘,涨幅仅7.3%。

但上周五,也就是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现实摆在了公司面前,大盘继续下跌,原因是人们担心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将带来混乱。该公司当天暴跌32%,收于2.92美元。

这家公司的股价波动如此剧烈并不奇怪,因它的规模很小,流通股体量也很小,仅占其已发行股票的3.8%。更重要的是,联合索威尔最新的招股书显示,去年5月首次申请上市时,可能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惊人增长,在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也就是该公司的上半财年突然停止了。

联合索威尔的故事看上去令人鼓舞,但也有一些因素可能限制它的潜力。与其他专注于机器视觉的公司主要依赖政府客户不同,联合索威尔是把自己的机器和软件卖给其他公司。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因中国各地的政府最近都因债务负担过重而在控制支出。

相比之下,作为联合索威尔客户的制造商们,实际上可能正在增加支出,因为北京为刺激经济而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它们升级设备。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供制造商用于识别生产线上的次品,以及自动获取进出港口的集装箱上的识别码。

话虽如此,联合索威尔最大的弊端是其产品需要高度定制,意味扩大业务规模的难度更大。

正如前文所说,联合索威尔的规模很小,这反映在首次公开募股时仅筹集了800万美元。截至去年3月底,公司仅有30名全职员工,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数字比一年前的20人增长了50%,而2022年3月仅有16人。它大概会利用IPO所得进一步扩充员工队伍,公司计划用这笔钱来发展业务。

即使在周五的股票被抛售后,联合索威尔的股票市盈率(P/E)仍相对较高,为61倍,这对刚在华尔街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并不罕见。该股市销率(P/S)略微现实些,为4.14倍,远低于规模比它大得多的同行商汤(0020.HK)的12.8倍和另一家机器视觉公司云从科技(688327.SH)的30.8倍。

增长停滞

尽管联合索威尔的规模远小于商汤和云从科技,但从截至2023年3月的那个财年开始,随着推出新产品并赢得客户,公司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爆发式增长期。在截至2023年3月的12个月里,公司的收入从上一年的95万美元猛增至1,310万美元。这种增长在下一财年继续保持,截至2024年3月的12个月里,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达到3,660万美元。

但随后,增长戛然而止。联合索威尔表示,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里,公司收入总计1,6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680万美元增长不到1%。公司并未给出增长突然放缓的明确原因,但仔细查看招股书就会发现,在任何特定时间,该公司都只能服务于一小部分客户,限制了它的发展能力。

它的客户流失率也相当高,表明它的大多数客户购买了该公司的产品后,没有再回来继续购买。对于像联合索威尔这样的小公司来说,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公司的产品种类相当有限,因此可以向客户销售的产品有限。但也使它失去了回头客生意,对于任何一家成长中的公司来说,回头客都很重要。

联合索威尔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的六个月里,其85%的收入仅来自6个客户,前三大客户贡献了约70%的总收入。此外,公司2023年同期的两大客户(合计占当时收入的30%)在一年后已不再是主要客户。此事表明它正在吸引新的大客户,这总归是个好迹象,但吸引新客户的速度仅够取代正在流失的客户。

所有这些意味着,公司可能拥有不错的产品,但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就需要扩充团队,以便服务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中的的更多公司。如果想要达到进入大型企业行列所需的规模,它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将产品标准化。

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里,联合索威尔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2.9%下降到21.2%,降幅近2个百分点,与人们对成长型公司的预期恰恰相反,反映它目前在成长阶段的尴尬处境。公司将毛利率下降归咎于其努力为较新的软件业务争取更多的客户,该业务在这六个月内增长了16%,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9%增至22%。相比之下,较为传统的硬件业务销售额在这六个月内下降了3%。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联合索威尔仍实现了盈利,不过在截至去年9月的六个月内,其净收入从2023年同期的158万美元降至125万美元。归根结底,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可能应该预料到,在其上市后的最初几个月,股价会出现更多波动,尤其是在全球贸易战升温的情况下。他们还应该密切关注联合索威尔,是否能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和产品标准化来重启增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家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eekr gets privatization bid from Geely

美上市仅一年 极氪极速退市

该公司提出私有化,是母公司吉利汽车持续整合旗下上市子企的一部分 重点: 极氪已收到私有化要约,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吉利汽车提出以20%的溢价收购其股份 极氪在纽约IPO仅一年便欲私有化,背后有多重因素,包括中国企业在华尔街面临的敌意日渐加剧   阳歌 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这正是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ZK.US)要告诉投资者的。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仅一年,公司就要退市了。对投资者而言,极氪这段短暂的上市经历带来的收益还可以:私有化要约价格与IPO价格相比溢价可观,超过20%。 推动持有极氪65.7%股份的吉利汽车(0175.HK)发出此次收购要约,最大原因是创始人李书福希望对其庞大的汽车帝国进行整合。 其次是政治因素,中国企业在美国证券交易所面临的敌意日渐加剧。近几个月来,这一问题多次显现,一些政客建议将部分或全部中国企业强制退市。私有化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子公司,而吉利汽车在香港的上市情况,看起来比极氪在纽约上市要安全得多。 去年5月,极氪名声大噪,公司在纽约上市并筹集资金4.4亿美元。因中美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争端,导致上市活动沉寂数年后,成为中国在美上市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双方最终达成一项信息共享协议,解决这一争端,为重启大型交易铺平了道路。 但现在,美国政客再次威胁要限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理由多样,包括数据安全以及与中国国防工业有关联的公司,利用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极氪其实并不属于任何一种情况,因为它的大部分销量都在中国,而其生产的汽车是民用车辆。尽管如此,最近各种反华言论或许仍让极氪感到不安。 吉利汽车周三在香港发布的公告显示,按照拟议的收购协议,吉利汽车将以每股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极氪股东手中的美国存托股票(ADS)。极氪的股东可以选择收取现金,或是以1:12.3的比例换取在香港挂牌交易的吉利汽车股份。这个价格较极氪在要约披露前30个交易日的价格溢价20%。 吉利汽车表示:“预期私有化建议将为集团创建一个统一的上市平台,全面整合极氪的资产及资源,从而提升集团乘用车业务的竞争力。这也将有助于集团确定极氪未来的战略方向,以应对全球市场及经济挑战。” 极氪股价在公告发布当天上涨,收于25.19美元,比要约价格低大约2%。有些不寻常的是,周四该股继续上涨,收盘价26.06美元,略高于要约价。这可能表明,投资者认为吉利汽车最终会提高报价。 整合旗下公司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也一如吉利汽车所指出的,这笔交易背后的主要推手,似乎确实是李书福意图整合、精简旗下众多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是其中的先行者,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近年来,公司旗下的沃尔沃汽车(VOLCAR-B.ST)和路特斯(LOT.US),也通过收购欧洲企业获得的资产相继完成上市。 吉利旗下其他上市公司还包括两家智能汽车技术企业——在美国上市的亿咖通科技(ECX.US)和在香港上市的知行科技(1274.HK)。此外,旗下曹操出行赴港上市计划,已获中国证监监管机构的批准,预计未来一两个月内将完成挂牌。 去年11月,李书福对其商业帝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整合——极氪宣布将出资13亿美元,收购吉利旗下高端汽车品牌领克51%股份。极氪的投资者对这一计划并不满意,该计划公布后,极氪的股价下跌了27%。但整体而言,极氪上市后股价表现相对平稳:去年8月曾跌至13.5美元的低位,而今年3月一度冲高至33美元。 25.66美元的收购价格较其21美元的发行价溢价22%。 说实话,极氪的业绩数据并不是特别亮眼,这可能也是李书福决定将该公司并入历史更久且盈利状况更好的吉利汽车的因素。极氪在中国过热的电动汽车市场争霸中入局较晚,但由于与吉利的关联,它也具备一些强大的优势。 但极氪品牌电动车的增长近期急剧放缓——中国电动车市场在经历数年爆发式增长后,已开始显现饱和迹象。据CnEVPost数据,4月份极氪品牌汽车的交付量仅为13,727辆,同比下滑14.7%,不过该品牌今年前四个月累计交付量仍保持12.2%的增长。同期领克表现更为亮眼:4月交付27,589辆,同比大增47%,2025年前四个月累计交付量增长25.6%。 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当前增速已显著回落——当时极氪(含领克品牌)合计交付量同比翻倍,达79,250辆。而公司当季营收同比增速仅为39%,为228亿元(31.5亿美元),这个数字展示出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极氪正承受着巨大的价格压力。 尽管面临这些压力,极氪的毛利率还是提高了4个多百分点,季度内的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9.4亿元收窄至8.21亿元。 极氪当前估值明显偏低,市销率(P/S)仅0.58倍,不仅低于吉利汽车的0.69倍,更远逊于理想汽车(LI.US;2015.HK)和比亚迪(1211.HK;002594.SZ)等竞争对手,它们的市销率均超过1倍。估值低或许是因为极氪入局电动车赛道较晚,不过极氪退市或将有助于提升吉利汽车的估值,后者的估值目前也有点低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