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其特应性皮炎药物的2b期临床试验数据后,公司股价下挫,该药物是达必妥的潜在竞争者,后者是一款大获成功的药物,由再生元和赛诺菲联合开发

重点:

  • 尚在亏损的康乃德生物医药表示,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物CBP-201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三期临床试验
  • 康乃德生物医药的股价在11月发布初始2期临床试验数据后下跌了一半以上,在数据更新后进一步下跌

林美心

中国的康乃德生物医药(CNTB.US)正迫不及待地想通过一种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药物,以带来其有史以来的第一笔收入,该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在稳步推进。但投资者并不买账,尽管它于上周发布了近期临床试验的更多数。其中包括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第三阶段试验的细节,这是寻求监管部门批准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新药CBP-201具有成为再生元制药(REGN.US)和赛诺菲(SNY.US)联合开发并大获成功的药物达必妥(Dupixent)之潜在替代品,后者在2020年带来了35亿欧元(40亿美元)的收入,两家制药商相信它有可能达到100亿欧元的年销售峰值。其他制药巨头如礼来(LLY.US)和辉瑞(PFE.US)也在参与竞争,都有自己的皮炎治疗药物。

康乃德生物医药在其1月5日的公告中说,其2b期临床试验的更多分析表明,CBP-201可以安全地以各种给药方案进行治疗。它特别炫耀了其中的一个方案——每四周一次,每次300毫克(Q4W)——对于目前的药物来说是一个“更方便”的选项。

康乃德生物医药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郑伟在公告中表示:“我们对上述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感到鼓舞,对CBP-201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以及更方便的每4周一次差异化给药方式上,具备的高度竞争潜力充满信心。”

尽管语气乐观,但投资者却没那么看好。该公司的股票在上周三公布消息的当天下跌了7%,尽管后来扳回了大部分损失。但由于投资者不看好新药的前景,该公司的股票在过去52周内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价值。

特应性皮炎的终生患病率高达20%,在国际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除了这个市场,康乃德生物医药还希望其产品能够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鼻炎。

这家成立10年的公司,拥有四种管线药物,但还没有收入。它必须证明它的主要管线产品CBP-201至少与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一样好,或者更有优势。这似乎是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们的一大症结所在。

赛诺菲公司正在快速行动,以保持霸主地位。它已经为达必妥取得了一系列通行证,包括在中国等新市场治疗青少年特应性皮炎,以及作为哮喘患者辅助治疗手段,取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许可。

康乃德生物医药在最新试验结果出来后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说,与中国政府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是“积极”和“富有成效的”。

与此同时,达必妥的季度销售额在过去两年里几乎增加了两倍。赛诺菲去年第三季度从该药物获得的收入为14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5%,这不仅得益于它在占主导的美国市场的增长,还要感谢它在欧洲本土市场和日本的增长。

市场竞争激烈

康乃德生物医药目前的市值只有区区2.83亿美元,要想在众多制药巨头中脱颖而出,看来难度是越来越大。在去年11月公布CBP-201二期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后,该公司股价下跌了一半以上,这或许反映了这一现实。

本月更新的研究结果对支撑该公司的股价作用甚微,该股周二收于4.93美元,离4.06美元的历史最低点不远,仅为该公司去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时17美元IPO价格的零头。康乃德生物医药表示,它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 ”开始该药物的三期临床试验,这听起来可能比11月份的声明中所说的“2022年中期”的预期略有延迟,这可能令原本的担忧雪上加霜。

但对投资者来说,更大的担忧似乎是更简单的市场竞争问题。去年12月,辉瑞的abrocitinib获得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礼来上个月表示,在三期研究中,lebrikizumab与局部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时,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皮肤改善和瘙痒缓解效果。

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临床试验也带来挑战,康乃德生物医药指出,它在试验期间出现了较高的患者退出率。事实上,该公司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实施了行动限制,多达五分之一的患者退出了其全球研究的部分项目。

该公司表示,随着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和疫情得到缓解,预计留存率将得到改善。

由于投资者对康乃德生物医药的主导产品前景仍持观望态度,该公司的股票可能会继续承受压力。该公司还有另外三种药物正处于研发阶段:其中一种也处于二期临床试验中,它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另外两种还处于早期阶段。

与此同时,资金的流失还将继续。总部位于中国、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业务的康乃德生物医药,2021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为2.68亿元(4,210万美元),较2020年同期的6,250万元大幅上升,原因是与临床试验、人员和实验室费用相关的研发成本上升。

但是在2021年的IPO筹集了2.045亿美元之后,该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底拥有20亿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意味着该公司还有大量现金剩余,无需现在就筹集更多资金。

这可能会为该公司赢得足够的时间,直到它开始产生第一笔收入,但这至少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到来。在此之前,投资者希望看到三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希望显示其皮炎药物与市场上已经上市的药物一样好,甚至更出色。

该公司目前的市净率(P/B)很低,只有0.76倍。低于同样没有收入的癌症治疗专家药明巨诺(2126.HK)的1.25倍,也远低于另一家癌症专家天境生物(IMAB.US)的4.85倍,后者已经开始通过合作获得收入,但尚未从实际药物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赚586%

甜味剂生产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亿元(4,700万美元),按年升54.3%,录得纯利2,43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万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核心产品销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达1.52亿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级及工业级甘氨酸收入合共1.68亿元,按年升25.9%。管理层指出,美国对中国甘氨酸征收高关税,公司因而透过印尼工厂供货以拓展海外销售,而泰国新厂亦进一步推动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约11.26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8.5%;现金结余达2.5亿元,负债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3.19港元,升1.7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招股集资36亿港元

空调供应商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2580.HK)周一发售2.07亿股,香港发售占5%,每股售价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资最多36亿港元。8月28日截止认购,9月2日正式挂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亿元,按年增加19.8%,盈利则增长17%至29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亿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于升级公司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约20%用于全球研发,另外20%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余下一成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H seeking an infusion of funds through IPO, after having hemorrhaged 700 million yuan due to years of losses

连年亏损负债7亿 闪回上市融资补血

手机回收商闪回第三度申港上市,冀乘着香港新股热的风口下,成功上市集资 重点: 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500万元 净负债超过7亿元   刘智恒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闪回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去年两次在港申请上市均失败而回,原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新股市场过去半年受市场热捧,闪回这时再递交上市申请,时机再好不过,有望赶上新股的风口,让公司得以融资续命。 闪回主要从事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业务,当中又以回收手机为主。公司通过旗下的“闪回收”系统,在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进行以旧换新。 回收产品通过检测、分级、维修及定价后,再通过旗下的“闪回有品”平台,或在多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出售。 增收不增利 闪回最大的卖点,在于国策支持。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对智能手机等九类电子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国家再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当中手机每部补贴最多500元。 国策的大方向虽有利回收业务,但闪回的实际业务表现实在难以恭维,正如去年我们对闪回的分析,在今次新的申请中,情况纵有改善,核心问题依然持续,暂时看其前景乏善可陈,投资价值并不吸引。 公司过去四年的收入节节上升,由2021年的7.5亿元升至去年的12.9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更达8.09亿元,同比上升40%。收入增长理想,可亏损持续,过去四年亏损分别是4,870.8万元、9,908万元、9,827万元及6,587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虽收窄近四成,但仍蚀2,481万元。 毛利率低企 连年蚀钱的一大原因,主要源于对投资者持有的优先股权进行赎回,导致出现亏损。不过,实际上回收手机这门业务,最大问题在于毛利率太低。公司过去四年半来自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从来未高于8%,2021年高见7.5%后,去年跌至4.4%,今年上半年即使回升至6%,仍然是处于偏低水平。 毛利率过低,意味盈利要增长,就要靠销售量弥补。不过,闪回要争取更大生意并不容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内地手机回收市场的占有率,前五大参与者占18.6%,闪回位列第三,但市占率仅有1.3%,而排第一位的是万物新生(RERE.US)旗下的爱回收,市占率为7.9%,第二位的公司亦达7.4%。 按2024年手机出售金额计算,前两位分别为78亿元及77亿元,闪回只有12亿元,也是严重落后竞争对手。可见闪回在回收及二手销售的数量,均被前两位对手大幅抛离。换言之,在两大强手环伺下,闪回处于弱势,要抢占市场以提升交易量并不容易。 债高现金流弱 闪回另一问题是负债高企,净负债由2021年的2.35亿元,上升至去年的6.88亿元,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升至7.13亿元,短短四年半时间,债务增加200%。公司解释净负债问题,主要也是来自对投资者的优先股权赎回,引致账面值变动所致。 撇除优先股权的问题,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令人失望,过去四年分别是负现金流640万元、4,374万元、4,777万元及1,84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正现金流4,371.8万元。乍看,今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终录得正数,但是否因今年申请上市,在会计上的调动得出,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去年上半年时,经营活动也录得1,310万元现金流,到全年时,却有近两千万元的现金流走,反映闪回的经营现金流并不稳定,且并不充裕。 可以说,闪回所在行业纵获国策支持,但以公司目前状况,投资价值有限,在新股市场旺盛下短炒无妨,要长期押注回收这个板块,似乎万物新生属首选,一方面市场占有率大,另外公司收入远大于闪回,且已有盈利,市盈率虽高达57倍,但在云云对手中,实已脱颖而出。除非我们看到闪回未来两三年的业务能急速上扬,否则倒不如选择龙头企业更具值博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