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K.US
ZJK eyes to potential expansion of Nvidia partnership

这家上市不久的高科技紧固件制造商,被邀请参与英伟达的新型高科技散热系统开发后,股价上涨了近两倍

重点:

  • 中金科表示,获邀为英伟达正在开发的新型高科技散热系统制造紧固件
  • 这家高科技零部件制造商可能会通过二次发行筹集更多资金,此前9月的上市集资规模不大,仅筹集600万美元

阳歌

在高科技零部件领域,客户名单是最重要的。螺母、螺栓和光学镜片这些东西几乎不会让投资者感到兴奋,即便它们是各种产品的关键零部件。但如果像苹果(Apple)这样的公司选择在iPhone或其他产品中使用你的产品,就是另一回事。

新上市的中金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ZJK.US)在12月3日宣布,与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US)的现有合作可能会大幅扩大时,就非常清楚这一点。但它可能没料到,公布这一消息后,投资者会给予它热烈的掌声,反映一个代表人工智能(AI)巨大潜力的公司名字的力量。

在公布这消息的当天,9月底上市的中金科股价上涨近两倍,这家原本平平无奇的紧固件(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制造商的市值,一度突破10亿美元的门槛,达到11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此后,该股一直下跌,尤其是在周二,中国宣布一项似乎出于政治动机而针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后,股价下跌了12.5%。

尽管如此,按最新收盘价12.45美元计算,中金科的市值仍高达8.7亿美元,股价是9月30日首次公开募股时5美元的一倍多。更重要的是,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时,筹集到的资金非常有限,只有625万美元,仅售出了2%的股份。

在它首次公开发行时,我们就说过,如果该公司在未来几个月在市场进行二次发行,我们不会感到惊讶。该股受到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有关英伟达的最新公告发布后,让这种可能性更增加了。该公司二次发行,可能会聘请更大牌的承销商,帮它筹集到相当于上次融资规模很多倍的资金,甚至可能达到1亿美元或以上。

中金科当然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因为它正在寻求将制造基地拓展到中国以外的地方,这是一个普遍行业趋势。更重要的是,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让投资者如此兴奋,如果项目最终取得成果,无疑将需要大量新投资,包括研发和制造。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中金科已经拥有相当强大的客户名单,不仅有英伟达,还电动汽车巨星比亚迪、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以及iPhone制造商富士康等。

有意思的是,中金科在IPO招股说明书中,甚至没有提到英伟达和很多大牌客户,相反,外界只能通过查看公司的网站才知道它们。

探索阶段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让投资者兴奋不已的英伟达相关公告。中金科和英伟达的合作,可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它涉及开发用于英伟达芯片产品所需的高科技散热系统的精密紧固件。这种散热系统,是用于AI的高性能芯片组的关键部分,因为产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故障,必须将热量散发出去。

以Zjinlok为品牌名的中金科表示,最近在英伟达加州总部举行的一次会议后,它收到生产样品的请求,用于英伟达即将推出的一个液体散热项目。为此,中金科组建了一支由工程师和技术支持人员组成的团队,专门负责这个项目。它称这一发展为公司增长战略的“转折点”。  

中金科的首席执行官丁宁说,“我们的合作领域扩大到液态散热系统,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展示我们的能力之大、研发团队的实力之强,以及工程的质量和多功能性之优。”

虽然现在显然还为时尚早,而且中金科可能只是受邀参与该项目的几家公司之一,但如果英伟达最终选择了它的产品,那么这样一个重要的新收入来源,其潜力显然是相当大。公司目前主要的紧固件产品已经涵盖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5G基站和无人机。

但中金科的实际收入仍然相对较小,2023年全年仅2,900万美元,较2022年的2,480万美元增长了17.2%。公司还实现了盈利,去年净利润增长约6%,从2022年的730万美元增至770万美元。

从战略角度看,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可能标志着中金科在客户和生产制造上,向中国以外的多元化迈出重要一步。它去年的收入中约有2,500万美元来自中国,占86%,而该公司目前的大部分生产来自国内的两家工厂,一个位于总部所在地深圳,另一个在清远。

今年4月,公司在越南设厂,并表示还计划明年初,在美国开设一个销售办事处以拓展业务。越南的工厂可能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建设资金,这是潜在的二次发行带来的新资金可能会用到的地方。如果与英伟达的合作取得进展,并获得新的大订单,那么还可能需要在研发和新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总而言之,中金科看起来是一家管理良好但规模显然较小的公司,对自己突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公司如何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将决定它是否拥有在大联盟中竞争的“实力”,或者它是否最终只是全球高科技零配件市场中的一个小小参与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