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表示,去年下半年利润增两倍,但分析机构预计,随着今年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这个数字将会收缩

重点:

  • 协鑫科技表示,去年下半年因核心多晶硅产品价格大涨,其利润增加两倍,延续了接近当年早些时候的增长速度
  • 分析界越来越不看好该公司及其同行,因为担心即将到来的供过于求,可能会导致多晶硅价格暴跌

阳歌

系好安全带!

在经历了一年的飞速增长之后,随着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原料多晶硅价格在大涨两年后开始下跌(或许是大幅下跌),预计多晶硅生产商今年的利润将出现中等乃至大幅度下滑。最近这轮过山车式的上涨趋势,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之一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3800.HK)周日发布的最新盈利预告中得到了体现。

这块多晶硅拼图有好几个相互关联的拼块,它们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分析机构预计今年少数生产商的收入会增长,但大多数会下降。

出现这些收入趋势之际,像协鑫科技这样的公司正在竞相大举扩张产能,锁定在过去一年中发展势头强劲的太阳能行业。以上发展最初是由争相减少碳足迹的国家推动的,但去年随着俄乌战争开打,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进而促使西方国家决心加速摆脱化石燃料,令这一势头得到大大加强。

新太阳能发电场的大规模建设,可能再加上一点点炒作,导致多晶硅价格在过去两年飙升。价格最终在去年下半年见顶,今年1月初已经比去年8月的高点下跌了50%以上。价格暴跌一直持续到上月末,在2023年前三周下降了三分之一。

但协鑫科技在其最新的盈利预告中没有谈论未来,而是沉浸在过去一年的丰厚利润。根据用其新预测进行的计算,该公司去年下半年预计录得86亿元或以上的利润,大约是上年同期利润27亿元的三倍。

它表示,利润大涨“主要受益于全球光伏行业持续维持高景气度,多晶硅产品供不应求,量价齐升”。

去年下半年利润增加两倍,较上半年187%的增长略有加快,反映了去年全年多晶硅价格持续走强,以及协鑫科技部分新产能开始投产。

去年上半年,协鑫科技在位于徐州的基地完成了大规模扩建,使该基地的总产能增至每年6万吨。去年7月,它在乐山开始运营一座10万吨产能的新工厂,并计划在内蒙古建设两个年产能各为10万吨的大型工厂,部分产能预计在去年四季度投产。

协鑫科技并不是唯一一家这样大举增加产能的。它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大全能源(DQ.US; 688303.SH)也正在内蒙古新建大型工厂,从而将多晶硅产能提高两倍左右,达到每年约30万吨。

动荡的市场反应

股东对协鑫科技乐观的盈利预测作出了反应,周一将其股价推高了近 2%。但在过去一年里,该股的整体情况要动荡得多,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担心多晶硅很快会从大繁荣演变成大萧条。协鑫科技的股价在过去52周下跌了24%,较去年7月的峰值下跌了44%,与许多海外上市中国股票在最近几个月大幅上涨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为5.2倍,与德国竞争对手瓦克化学(WCH.DE)的5.5倍相当,远远领先于大全能源的2.1倍。大全市盈率不高,部分原因可能是它相对较晚进入产能扩张博弈,另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公司的基地位于敏感的新疆地区。

今年1月,雅虎财经调查的21家分析机构中,有略为超过一半对协鑫科技的评级为“持有”或“卖出”,在经常给予“买入”和“强烈买入”评级的投资界,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在接受调查的14家分析机构中,有7家对大全能源给出了“持有”或“卖出”评级,而瓦克化学则是这个群体当中的烫手山芋,21家分析机构当中有16家给出了“持有”或“卖出”评级,由此可见投资者对这一群体的谨慎程度。

看看分析机构对这个群体的预期,就会意识到协鑫科技似乎相对最受欢迎,可能是因为它是产能扩张博弈中的先行者。

协鑫科技是我们提到的三家公司中,唯一一家预计今年收入将实现增长的公司,分析机构预测,它2023年的收入将上升6%,但较去年上半年74%的增长大幅放缓。相比之下,它们预计大全能源和瓦克化学今年的收入将分别下降23%和13%。

考虑到协鑫科技和大全能源今年将推出规模巨大的新产能,所有这些预测数据都显得尤为脆弱。这意味着,随着多晶硅价格下跌,它们每生产一吨多晶硅,所获得的收入都将大为减少。

由于价格下跌无法抵消新产能投产带来的收入,分析机构预计,生产商的利润率和利润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协鑫科技在这方面再次表现强劲,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其利润将相对温和地下降7%。相比之下,大全能源的利润预计将下降30%,而瓦克化学的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53%。

总而言之,协鑫科技最新的盈利预告过于关注过去,因此在下月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之前的几周内,其股价不太可能获提振。不过,投资者可以从全年业绩中寻找该公司2023年的前景,其中可能会充满谨慎和警告——在2024年行业可能开始稳定之前,未来一年将是艰难的一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职教需求日增 中国东方教育盈收双升

这家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10%,净利润飙升近50%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较过去两年的增长率翻倍有余 • 公司受益于中国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后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阳歌 职业教育不仅助力中国青年应对严峻就业市场,更为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强劲动力。本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近50%。 对投资者更具意义的是,这家公司崛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军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价强势反弹,52周内累计涨幅逾200%,触及近四年高位。不过,投资者跟风追涨前需注意,职教板块已显现分化格局,龙头股表现强劲,中小同业则持续承压,详细分析见下文。 过往数年间,职教机构在中国庞大教育体系中一度遇冷,因资本竞相追逐K-12学段服务,以及顶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长私营企业。2021年监管风波叫停多数K-12学科培训服务,使前者几乎清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后者近期也明显承压。 此消彼长之下,专注烹饪、汽修、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职教机构,反成民办教育领域表现最佳的板块。与触碰监管红线的K-12教培机构不同,职业教育正持续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政策红利直接体现于财报: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补助金倍增至2,150万元(折合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70万元。金额绝对值有限,但显著印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类无须偿还的资金既可冲减运营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润空间。 近期关键政策突破在于,职教机构首获颁发学士学位授权,这是原属传统高校的特权。除象征高等教育类型平等化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职校毕业生由此获得报考公务员及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东方教育在财报中指出,为应对市场变局,其三年制长期课程的报名占比持续攀升。为使日益趋近传统高校模式的长期培养获得更佳环境,公司正打造多个“职业教育产业园”。此概念实则暗合高校校园的职教版本。 新园区将与遍布全国的234个教学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学点)形成互补。目前,四川、山东、贵州、河南四省职教产业园一期已投入运营,江苏、江西两省同类项目也在规划中。 公司强调:“本集团相信职教产业园,将成为增加学生对本集团教育服务需求的主动力,并可在未来达致成本协同效益。” 美容领域的大生意 财报深层数据进一步揭示,中国东方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加速扩张,但当前疲弱就业环境下,各专业冷热不均。时尚美业板块表现亮眼之际,信息技术(IT)领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1.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相较过去两年3%至4%的年增速显著提升。期内新生注册量同比增长7.1%至83,521人,学员月均总数增长5.5%至152,817人。 时尚美业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中的业绩明星,营收几近翻番,学员月均人数增长76%。但该板块营收占比仍较小,最新财报期仅贡献总营收的4%。 烹饪技术作为核心创收板块,贡献近半数营收,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学员月均人数增长8.3%。规模较小的西点西餐部门表现更优,营收增长14%,学员月均人数增长18.5%。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板块成为业绩洼地,期内营收同比下降3%,占公司总营收17%。该板块学员月均人数同比下滑6.8%。 招生规模扩容的同时,营业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实现了师资零扩张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终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48.4%至4.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72亿元。 伴随盈利提升,公司将去年的末期股息从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该举措也是投资者青睐度攀升的潜在动因。 需要重申的是,并非所有职教股均享行业需求红利。中教控股(0839.HK)作为另一业内主要参与者,当前市盈率27倍,与中国东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后者市值约为前者一倍。规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团(2001.HK)估值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则几近亏损边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贡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禾赛计划赴港进行二次上市

根据周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其网站发布的通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 (HSAI.US),计划在香港作二次上市。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资料,主营光探测和测距(激光雷达)技术的禾赛科技,计划在香港上市发行5,120万股普通股, 禾赛科技于2023年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1.9亿美元。股价自去年10月以来上涨近五倍,目前交易价较IPO价格高出约40%。本月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4%至7.06亿元。本季扭亏为盈,净利润达4,400万元,一年前则亏损7,20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