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并购之王”的包凡失联,其担任主席及控股的华兴资本,单日股价曾暴挫一半

重点:

  • 华兴资本创办人包凡失联,引发市场关注投资民企的风险
  • 有报道援引消息说,包凡失联不涉个人犯罪行为,而是配合其他案件调查

刘明

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过投资于中国民企,仍要面对难以避免的风险。在中国创投圈有“并购之王”之称的传奇投资人包凡被证实失联的事件,反映在官方重点打贪的大环境下,金融业高管随时要配合执法机构调查,一旦失联将引发股价巨大波动,为投资民企再次响起警号。

由包凡创办、在港股上市的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在2月16日晚间公布“内幕消息”,确认公司暂时无法与董事会主席兼控股股东包凡取得联系,但强调目前业务及运作维持正常。消息公布后,其股价翌日曾暴挫50%,之后略见反弹,收盘仍跌逾26%,报7.18港元。

包凡是华兴资本的控股股东,其个人及透过FBH Partners间接控股等方式,合计持有约48.76%股权。他在中国创投圈战绩彪炳,有“并购之王”的称号。数据显示,包凡在华尔街投行有7年工作经验,曾任职的大行包括大摩及瑞信,并于2005年创办华兴资本。其后,华兴资本因参与多个中国互联网并购案而声名大噪,当中包括滴滴(DIDIY.US)与快的、美团(3690.HK)与大众点评,以及58同城与和赶集网的合并等。

或不涉个人违法

有报道援引接近华兴资本的消息称,包凡失联的原因,主要和公司前董事长丛林于船舶租赁业务上的违规操作有关。也就是说,包凡可能不是由于其个人涉及犯罪行为,而是配合中国执法机关调查。

此外,据市场消息指出,部分债权银行正就事件向华兴资本“摸底”,其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要求该公司提供更多包凡的最新动态,甚至通过司法渠道查询其处境,以评估其贷款与业务往来的风险。

事实上,根据华兴资本在2021年5月与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南洋商业银行等签订的3亿美元(20.6亿元)银团贷款,当中列明若包凡不再担任主席,或是不再是最大股东,贷款人便有权要求该公司强制还款。因此,包凡的动向或牵动华兴资本的财务状况。

一名熟悉中港股票市场的未具名资深投资人认为,“投资中国民企,这种风险是难以避免”,因为在中国进行“有问题的活动”来获取业务或是发展机会,可说是市场的常态,因此很多金融业人士都被动地参与这种行为。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业人士则称,在中国市场进行并购交易,不但要参考公司有没有足够财力,更重视管理层的人脉关系。如果拥有良好的政商网络,除了能帮助公司找到好项目,也会令监管部门的审批顺利得多。

智易东方证券行政总裁蔺常念也认为,对投资者来说,管理层失联会对公司造成很大负面影响,股价或会明显跑输大盘。

郭广昌也曾失联

上市公司创办人失联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2015年12月10日,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民营投资巨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因被指涉及上海市前副市长艾宝俊贪腐案,曾经传出失联并协助调查,引发市场恐慌。其中复星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复星国际(0656.HK)于12月11日紧急停牌,两日后召开紧急电话会议。

直到12月14日,郭广昌出席“复星集团2016年年会”及演讲,期间并无提及接受协助调查一事。当日复星国际复牌,但股价仍大挫9.5%,反映其现身不足以安抚市场情绪。

但这次只是郭广昌的第一次失联传闻,在2017年7月6日,市场再次传出郭广昌失联,复星国际股价曾下跌4.5%,但集团很快作出澄清,披露郭广昌在西安参与秦商大会,又指责网上相关言论纯属谣言及恶意诽谤,最终跌幅收窄至0.2%。

另一个更加轰动投资市场的例子,是海航集团前董事长王健2018年在法国普罗旺斯一处旅游景点意外死亡的事件,由于事件疑点重重,被形容为中国企业高管的“第一滴血”。在他离世后,在内地及香港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海航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并陆续出售以减低债务。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在2021年,金融领域涉嫌重大违规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被“双开”的人员近70名。市场人士解释,在“明天系”幕后控制人肖建华于香港境内被带走后,中国官方打击贪腐的力度提升,特别是在2021年开始出现了一系列针对国内金融机构高层的打贪行动,令中港上市公司高层“协助调查”的频率大增。

近日,《彭博》援引消息称,现任中证监主席易会满有机会调任银保监会主席,而上海常务副市长吴清将接任中证监主席。数据显示,吴清在2005年曾任中证监风险办主任,期间处置了“德隆系”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他于2009年出任基金监管部主任,也曾经加强对“老鼠仓”行为的惩治。

由于作风强硬,吴清被业界称为“券商屠夫”,如果传闻属实,可能意味中证监将会对券商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方针,对本已风雨飘摇的华兴资本并不是好消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简讯:订单量突破1,400万 萝卜快跑领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并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萝卜快跑(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累计已完成1,400万单。这巩固了其行业领导地位,未来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总经理Gary Black近期亦称该公司为“全球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导者”。 财报显示,仅第二季度萝卜快跑完全无人驾驶订单超220万单,同比增长148%。百度表示,其车队迄今累计实现超2亿公里无人驾驶里程,且保持优异的安全记录。与此同时,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计付费订单量达1,000万单,并宣布其无人驾驶里程达1亿英里(约1.6亿公里)。 截至六月,萝卜快跑业务版图已覆盖全球16个城市,并逐步扩大公开道路测试范围。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区域启动中东路测。香港是萝卜快跑首个右舵车市场,近期测试已拓展至东涌和南区,推进商业区与住宅区更复杂路况的测试。 百度联合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在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在那里(香港)的经验为进军其他右舵车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增强了我们在全球扩展萝卜快跑业务的信心。” 七月,百度与Uber达成多年期合作,计划在亚洲和中东等多个市场部署数千辆无人驾驶车辆。八月又宣布与Lyft在欧洲达成合作,首站覆盖德、英两国,加快推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全球布局。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职教需求日增 中国东方教育盈收双升

这家职业教育龙头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10%,净利润飙升近50% 重点: • 中国东方教育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较过去两年的增长率翻倍有余 • 公司受益于中国年轻人对职业培训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后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阳歌 职业教育不仅助力中国青年应对严峻就业市场,更为中国东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强劲动力。本周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几乎所有核心指标均稳步增长,其中净利润增幅近50%。 对投资者更具意义的是,这家公司崛起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军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价强势反弹,52周内累计涨幅逾200%,触及近四年高位。不过,投资者跟风追涨前需注意,职教板块已显现分化格局,龙头股表现强劲,中小同业则持续承压,详细分析见下文。 过往数年间,职教机构在中国庞大教育体系中一度遇冷,因资本竞相追逐K-12学段服务,以及顶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长私营企业。2021年监管风波叫停多数K-12学科培训服务,使前者几乎清零;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后者近期也明显承压。 此消彼长之下,专注烹饪、汽修、计算机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的职教机构,反成民办教育领域表现最佳的板块。与触碰监管红线的K-12教培机构不同,职业教育正持续获得政策强力支持。 政策红利直接体现于财报: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补助金倍增至2,150万元(折合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170万元。金额绝对值有限,但显著印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类无须偿还的资金既可冲减运营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润空间。 近期关键政策突破在于,职教机构首获颁发学士学位授权,这是原属传统高校的特权。除象征高等教育类型平等化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职校毕业生由此获得报考公务员及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东方教育在财报中指出,为应对市场变局,其三年制长期课程的报名占比持续攀升。为使日益趋近传统高校模式的长期培养获得更佳环境,公司正打造多个“职业教育产业园”。此概念实则暗合高校校园的职教版本。 新园区将与遍布全国的234个教学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学点)形成互补。目前,四川、山东、贵州、河南四省职教产业园一期已投入运营,江苏、江西两省同类项目也在规划中。 公司强调:“本集团相信职教产业园,将成为增加学生对本集团教育服务需求的主动力,并可在未来达致成本协同效益。” 美容领域的大生意 财报深层数据进一步揭示,中国东方教育整体招生规模加速扩张,但当前疲弱就业环境下,各专业冷热不均。时尚美业板块表现亮眼之际,信息技术(IT)领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至21.9亿元(上年同期为19.8亿元),相较过去两年3%至4%的年增速显著提升。期内新生注册量同比增长7.1%至83,521人,学员月均总数增长5.5%至152,817人。 时尚美业作为五大业务板块中的业绩明星,营收几近翻番,学员月均人数增长76%。但该板块营收占比仍较小,最新财报期仅贡献总营收的4%。 烹饪技术作为核心创收板块,贡献近半数营收,该部门营收同比增长11%,学员月均人数增长8.3%。规模较小的西点西餐部门表现更优,营收增长14%,学员月均人数增长18.5%。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板块成为业绩洼地,期内营收同比下降3%,占公司总营收17%。该板块学员月均人数同比下滑6.8%。 招生规模扩容的同时,营业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实现了师资零扩张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动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终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48.4%至4.03亿元,上年同期则为2.72亿元。 伴随盈利提升,公司将去年的末期股息从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该举措也是投资者青睐度攀升的潜在动因。 需要重申的是,并非所有职教股均享行业需求红利。中教控股(0839.HK)作为另一业内主要参与者,当前市盈率27倍,与中国东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后者市值约为前者一倍。规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团(2001.HK)估值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则几近亏损边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脑动极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亏损仍扩大

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个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亿元(美元)。不过,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期内录得亏损1.27亿元,按年扩大11%,经调整净亏损为8,802万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来自购买系统的医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数亦由约180万次增至259万次,院外使用人数增至12,915人。同时,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贡献逾2.4亿元收入,成为新业务增长点。然而,销售成本、行政及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拖累整体亏损扩大。 脑动极光是一家专注于认知障碍数字疗法解决方案创新企业。今年6月,公司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研发官王晓怡因抑郁症辞职。 脑动极光股价周五平开,至中午休市报5.36,跌1.8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上市首份中期业绩赚4,700万美元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新增业务销售额以按年化新保费计算,同比上升38%至12.46亿美元。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净利润达4,700万美元。 税后营运利润增长9%至2.51亿美元,当中中国香港与澳门、泰国和柬埔寨、日本及新兴市场等地区持续为集团带来正面贡献。 集团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黄清风表示:“将公开招股所得,用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及财务灵活性,包括减少整体债务,以支持业务增长及拓展客户及渠道覆盖渗透的机会。” 富卫周五接近平开报42.7港元,公司本周股价急升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