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酒店龙头股強力反弹,但季琦突辞任CEO惹猜測

重点:

创办人季琦“三进三退”华住集团CEO,公司每次都会经历不同阶段调整

业界认为,季琦虽下放权力予得力助手金辉,但在他的“幕后指点”下,公司策略不会有大改变

何仲尼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受控,酒店业复元速度理想。中国首家多品牌连锁酒店华住集团(HTHT.US, 1179.HK),于今年第二季交出亮眼业绩之际,却宣布创办人季琦将于下月第三度卸任首席执行官,由2005年起加入公司的老臣金辉接棒,与总裁刘欣欣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及营运。

至于季琦会保留董事长职务,并以精神领袖姿态专注长期战略及业务探索。消息公布后,华住在美股价下挫,反映市场或对这个决定感到担忧。

酒店同业业务表现有异

华住集团截至6月底的半年营业额同比上升49%至59.1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3亿元,彻底扭转去年同期亏损26.8亿元的困局。因应表现理想,集团上半年新增399家新酒店,在营酒店数量达到7004家,总计客房数目66.77万间。

华住的业务表现,比部分规模相若的竞争对手优胜,例如北京首旅酒店集团(600258.SH)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65%到31.4亿元,净利润为6500万元,同样优于去年同期的亏损6.9亿元,但反弹幅度未如华住般强劲;主要经营低价客房的锦江酒店(600754.SH),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8.7%至52.6亿元,净利润更逆市大减98.4%至485万元。

如果从估值角度比较,华住的价格相比上述两个主要对手,也存在颇大折让。

以9月21日华住收市价45.99美元、市场平均预估下半年每股盈利2.22美元计算,其预测市盈率约为20.7倍;至于市场平均预测北京首旅酒店集团今年每股盈利0.58元,对比该股中秋节假期休市前的股价22.4元,预测市盈率约38.6倍。另外,市场平均预测锦江酒店今年每股盈利0.67元,以该股最近股价41.99元来看,预测市盈率约62.6倍。

但是,季琦对下半年前景未敢乐观,他预计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或持续一段较预期更长的时间,需应对任何短期业务波动,同时贯彻进一步渗透低端城市、加速开拓中高端市场的策略,并提升组织架构及引进人才,支持业务持续增长。

事实上,季琦非首度辞任CEO,回顾他每次出任到卸任CEO,华住都经历不同阶段调整。

早在2009年8月,即集团于美国上市前夕,他已首度请辞,仅保留董事长职位,其后于2012年1月,因应多名核心高管离职,他回巢启动改革,将业务重心由低档转至中档市场;2015年5月,他再度辞任CEO,但到了2019年11月,即集团全资收购着名奢华型酒店品牌德意志酒店不久,他再度回巢协助公司迈向国际市场,只是想不到翌年会出现新冠肺炎这只“黑天鹅”,幸好及时将重心迁回疫情相对稳定的国内市场,才成功渡过困境。

幕后指点,整体策略不变

在季琦离任的消息公布当日,其美国股价下挫2.7%到46.98美元,并连跌两日创8月底以来新低,反映集团面对新冠变种病毒疫情反复、市场竞争激烈及消费气氛冷却等隐忧,投资者对接班人金辉的能力仍存在疑问。

然而,有业内人士认为,季琦仍担任董事长,只是前面的执行者变成金辉,相信在季琦幕后“指点”下,公司整体策略不会有大改变。不过,已是第三次将权力下放于得力助手的季琦,这次又能退居幕后多久?未来会否再度出山?市场将会拭目以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haoju is an eye hospital

沉寂一年多后 朝聚眼科重启收购扩张模式?

这家私立医院及诊所运营商宣布了两项新收购计划,或标志着其去年一度沉寂后,公司重返收购赛道 重点: 朝聚眼科宣布,计划全资收购宁波一家由其控股的眼科机构,同时收购宁夏地区另一家机构70%的股权 公司去年下半年营收缩水,利润骤降30%,正努力重拾增长    阳歌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中国国家医保体系外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中国数千家医保体系之外的民营医院及诊所经营者近年获得的教训,它们试图通过提供眼科、牙科及整形外科等自费医疗服务盈利。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消费者正收紧非医保覆盖的自费医疗项目支出。 伴随业务停滞甚至出现萎缩,部分企业正试图通过收购扩张重振股价。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2219.HK)即为其中一例。该公司周一宣布,计划收购两家医院,分别位于浙江宁波市与宁夏的吴忠市。 两项收购看似旨在重新吸引投资者关注。2021年IPO时,朝聚眼科一度被寄望成为中国眼科行业分散格局的整合者。上述两笔交易都缺乏亮点(下文将详述原因),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长达一年多未进行重大收购后,此举可能标志着该公司重启收购模式。 最新公告显示,朝聚眼科对两家机构的收购金额都不高,折射出此类机构的盈利困境。其中较大规模的交易,朝聚以1,400万元(200万美元)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有限公司37%的股权,该机构整体估值约3,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朝聚眼科原本已持有宁波博视63%的股权,早已是该机构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因此,严格来说此项交易不构成收购。 第二笔交易则构成实质收购。朝聚眼科将以约500万元,购得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有限公司70%的股权。该作价显示,这家机构总值仅714万元(约100万美元),远非大额交易。 朝聚眼科公告称:“本次收购系既定战略规划组成部分,公司将进一步整合浙江及宁夏的医疗资源,通过多点布局,增强行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应对市场风险。” 朝聚眼科选在7月1日香港公众假期前披露交易,投资者反应需待周三开盘后显现。不过,考虑到交易总额仅2,000万元(不足300万美元),市场反应平淡也不足为奇。 民营医疗机构热度不再 朝聚眼科近期股价表现,反映出整体民营医疗板块的低迷情绪,其股价年内维持横盘。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2021年IPO时因有望整合高增长赛道而备受瞩目,但此后表现多逊于预期。其港股最新收盘价为2.85港元,较10.60港元的发行价已跌逾70%。 朝聚眼科股价表现绝非个例,其当前9.2倍的市盈率虽显著低于药品及医疗器械板块同业,却与民营牙科机构现代牙科(3600.HK)9.9倍、医美连锁机构完美医疗(1830.HK)10倍估值相当。 IPO之后,朝聚眼科看似一度颇为活跃,走出内蒙古大本营后展开较为激进的收购。截至2021年末上市不久,该公司运营17家眼科医院及24家视光中心;至2022年,又新增7家医院及两家视光中心。 2023年,朝聚眼科延续扩张节奏,新增10家机构(7家医院+3家视光中心),至当年末,其网络扩大至31家医院及29家视光中心。然而,此后扩张戛然而止,去年全年颗粒无收。去年年初,虽宣布以3,680万元收购北京明玥眼科诊所有限公司的计划(属较大规模交易),但今年4月披露的年报显示,这家医院没有被合并纳入财务报表,表明该交易并未完成。 伴随并购停滞,朝聚眼科也开始受到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去年全年勉力实现2.6%的营收增长,总额达14.1亿元。但结合年报及去年上半年数据测算,其去年下半年营收出现0.9%的负增长(上半年则同比增长6%)。 去年,该公司毛利率下滑近两个百分点至43.5%(2023年为45.4%),反映出在运营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诊人次及客单价承压,导致盈利能力萎缩。 受此影响,该公司去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至1.86亿元(上年同期为2.21亿元)。数据显示,其去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0%,远高于上半年降幅8.8%。 朝聚眼科确实拥有充足的并购资金。截至去年末,公司账面现金达7.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3亿元大增。最新公告或预示,该公司准备重启并购模式。若能锁定优质标的,或可提振其股价,但仍需对当前疲软经济环境下财务不稳的资产予以警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