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3.HK
Tom Group posts net loss

这家得到亿万富翁李嘉诚支持的昔日科技巨头现在主要管理投资和台湾的一家出版公司

重点:

  • 在去年录得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后,Tom集团今年上半年重回亏损
  • 该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台湾的一家出版公司,它还投资科技公司

 

谭英

在去年短暂地给投资者带来一线希望之后,曾引发轰动的香港互联网公司Tom集团有限公司(2383.HK)似乎又将迎来糟糕的一年。上周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其今年上半年亏损9,500万港元(8763万元),收入为3.786亿港元。这使得该公司在2022年短暂实现多年来的首次盈利后,再次陷入亏损。

就连2022年恢复盈利这件事也颇为可疑,因为其依赖于中国邮政的一笔资金注入。2014年中国邮政与Tom集团成立的合资企业邮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邮乐为中国农村地区的小企业提供B2B电子商务服务,今年前六个月其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46%,达到85亿元,带动去年全年增长41%。

2021年11月,中国邮政向邮乐注资1.28亿美元(9.2亿元),换取Tom集团的股份。相关的非经营性收益为Tom集团提供了其所需的提振,推动公司当年扭亏为盈,但到了2023年上半年,重复这一操作还不够。

投资者显然不愿意见到该公司重新陷入亏损。最新业绩公布后,Tom集团股价下跌10%,回到一年前的水平,人们对其能否实现难以捉摸的盈利提出了新的质疑。该公司于1999年成立,是香港富豪李嘉诚最重要的互联网项目,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派发过股息。

即便如此,Tom集团的估值仍高达29亿港元,市销率3.7倍,与科技股相当。这实际上领先于盈利能力较高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BABA.US;9988.HK)被压低的2倍市销率,但不及腾讯控股(0700.HK)的5.2倍。它也远远落后于Meta(FB.US)和谷歌(GOOG.US)等盈利丰厚的国际互联网巨头,后两者的市销率分别为6.9倍和5.9倍。

那么,Tom集团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在这个例子中,一切都与香港最有名的一对伴侣有关。该公司的股份被李嘉诚及其亲密伙伴周凯旋把持着。据《福布斯》报道,现年95岁的李嘉诚是全球排名第35位的富豪,估计净资产达374亿美元。他在20世纪90年代认识了周凯旋,她作为承包商参与了李嘉诚的公司当时在北京进行的一个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

周凯旋的维港投资以参与了Facebook、Spotify、Siri、Waze和Deepmind等大型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资而著称,她一直被认为是Tom集团的决策者。此外,长期担任李嘉诚顾问的陆法兰是该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就职于麦肯锡的行业老手杨国猛。

变迁史

据代表少数股东的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前成员大卫·韦伯(David Webb)称,李嘉诚直接参与了Tom集团最早期的发展,当时其还是互联网公司Tom.com。目前,周凯旋持有Tom集团25.35%的股份,而李嘉诚的旗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0001.HK)持有36.13%的股份,双方合起来拥有多数控股权。

在周凯旋的领导下,Tom集团已经从最初的互联网神奇小子变成了一家投资公司和台湾出版商的混合体。其投资策略与维港投资有些相同,都是寻找前景诱人的初创企业。

在与中国邮政成立合资公司邮乐后,Tom集团于同年投资了金融科技平台汇立银行,并于2022年投资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数据提供商妙盈科技。2019年,汇立银行成为第四家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牌照的虚拟银行,但此后一直萎靡不振。不过,总部位于香港的妙盈科技发展迅速,它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汇丰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

但Tom集团的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自其台湾出版业务城邦媒体控股集团,后者是社交媒体平台痞客邦的母公司。Tom集团称该平台是台湾最大的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里,该出版集团的毛收入为3.56亿港元,分部利润为3,700万港元。去年全年,出版收入为7.649亿港元,占Tom集团全年总收入8.301亿港元的90%以上。

虽然多年来经历了许多波折,Tom集团的股价在其23年的交易中并没有走得太远。最初的Tom.com于2000年3月上市,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的高峰期,公司成立尚不足一个月时间。

互联网狂热加上李嘉诚的声誉,帮助该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时,股价达到了区间的最高端,即每股1.78港元。它筹集了7.62亿港元,首日股价翻了两番,收于7.75港元,《华尔街日报》当时称其为香港历史上最热门的IPO。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该公司的中国子公司Tom在线于2004年3月在纽约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融资1.92亿美元,自诩为中国科技企业。在2013年微软收购即时通讯服务Skype之前,Tom在线一直运营着Skype的中文版。但早在那之前,Tom在线在2007年就被Tom集团私有化了。该股周三收于0.73港元,目前的股价不到IPO价格的一半。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药师帮料中期盈利按年增逾两倍

医药电商平台药师帮股份有限公司(9885.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半年净利润不少于7,000万元(975.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180万元增长2.2倍。 公司表示,盈利大幅增长主要因收入持续保持稳健增长;自有品牌产品的下游需求持续保持旺盛,该高毛利率的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及通过数字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动核心的平台和自营业务的运营效率提升。 药师帮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04港元,跌2.34%。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升6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规模效应扭亏为盈 正力新能最多赚2.4亿

锂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四宣布,预计上半年成功扭亏,净利润1.98亿至2.4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亿元。 公司将盈利能力归因于销量攀升,其电池产品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扩大。公司特别指出,生产效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向上。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亦大幅下降。 周五早盘交易中,正力新能高开,早盘报价10.66港元,涨幅0.76%。该股目前较4月上市定价8.27港元累计上涨2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扩张门店 绿茶中期料赚2.3亿

经营餐饮的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发盈喜,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止,将录得盈利介乎2.3亿元至2.37亿元,同比上升32%至36%。 盈利上升主要是受惠于门店网络持续扩张,同时提升经营效率。不过,部份利润被上半年的上市开支所抵销,该部份的开支约1,500元至2,000万元。若扣除此,以及减去权益结算的股份开支,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介乎2.47亿元至2.54亿元,同比升38%至42%。 绿茶周五开盘升8.8%报8港元,公司自今年上市至今升11%。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utohome is an auto trading platform

价格战叠加广告大减 汽车之家季度收入四连跌

这家汽车交易服务商二季度毛利率骤降逾10个百分点,营收连续四个季度下滑 重点: 在惨烈的价格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大幅削减广告预算,汽车之家二季度营收下滑约6% 公司6月上线核心交易平台海外版,旨在借力中国全球汽车出口榜首的发展势头   阳歌 面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失速的业绩,中国最大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ATHM.US; 2518.HK)正将目光转向海外寻求突破。在披露截至6月的季度营收连续四季萎缩的同时,公司宣布已于6月上线网站海外版。 汽车之家核心客户群——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在持续逾年的惨烈价格战中大幅削减营销预算,致其广告服务收入遭受重创,当季同比大跌36%。公司高管指出,政府今年已出台措施缓和价格战,乐观预测下半年形势可能好转。 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成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中,当季唯一实现增长的亮点。结合线索服务收入11%的跌幅,前者本季反超后者,跃升为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实事求是地说,汽车之家当下仍是中国低迷车市中少数具备潜力的公司。主要源于其坚守轻资产商业模式,意味公司完全不承担库存风险,有效规避中国车市剧烈波动的影响。 公司收益主要源于交易及广告衍生的服务费用。从交易维度看,汽车之家应具有相对优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约1,560万辆,同比增幅超10%。 尽管中汽协未公布汽车均价数据,但价格战导致上半年车价下行已是不争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12%。价格下行或通过拉低单辆车交易佣金冲击汽车之家的收益,正如公司所指,利润大跌也导致众多车企大幅削减广告开支。 投资者对财报反应相对积极,周四汽车之家的美股收涨0.26%。公司股价年内3.5%的涨幅看似平淡,却显著优于通用、大众的合资伙伴上汽集团(600104.SH)17%的跌幅,以及丰田、本田的合资伙伴广汽集团 (2238.HK; 601238.SH) 在港股的7.3%跌幅。 虽处境不稳,汽车之家15倍的远期市盈率仍显坚挺,与美股同行CarGurus(CARG.US)16倍水平相当。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分析师群体对汽车之家持相对谨慎态度。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13位分析师中,有9位给予该公司“持有”评级。 出海新举措 下文将聚焦汽车之家业务底层逻辑,首先看似乎未获投资者热捧的出海新举措。公司CEO杨嵩透露,平台新版海外网站已覆盖52个中国出海汽车品牌的1,900余款车型数据,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汽车之家正试图搭乘中国车企海外销售提速的东风,这股推动中国超越日本登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浪潮,部分源于二十年产能扩张积累的严重过剩。 “当前业务覆盖六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杨嵩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认为此类海外布局将成为我们业务新的增长曲线。” 在本土市场,汽车之家持续承压,二季度营收同比下跌5.9%至17.6亿元(约合2.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8.7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骤降逾三分之一至2.7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6%;线索服务收入下滑11%至7.33亿元;在线营销及其他收入增长21%至7.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跌逾10个百分点至71.4%,去年同期为81.5%。公司管理层将之归因于“在下沉市场推广创新业务引发交易成本攀升”,但未详述细节。未来几个季度该指标能否企稳,势必成为投资者关注重点。 14%的运营开支降幅,部分对冲了毛利率下滑。雇员规模缩减或是重要因素,汽车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员工总数4,360人,较上年同期的5,078人减少14%。但最终净利润仍同比萎缩22%至3.99亿元,上年同期则为5.10亿元。 展望后市,汽车之家预期下半年价格战趋缓,有助提振广告及线索服务业务。然而,当前价格战本质是中国经济疲软抑制消费信心。尽管低价能刺激部分消费,唯有经济企稳与消费主导型增长动能回归,方能推动国内车市重归健康发展轨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