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物流仓库运营商的董事长李士发将向京东物流出售手中持有的28%股份的大部分,为可能的控股权收购铺平道路

重点

  • 京东物流发出要约,以5.15亿美元另外收购中国物流资产26%的股份,将它在该公司的股份提高到37%
  • 如果收购完成,京东物流可能会提出以公告前价格的9%溢价收购中国物流资产剩余的股份

阳歌

最近,物流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每年将数十亿网购产品从生产企业运送到最终买家手中的艰巨任务中,物流是关键一环。蜂拥而上建立这样的物流网络,对一些公司来说非常有利可图,而在复杂的设施和服务链中,其他的一些公司却被冷落。

后面这组“不太受尊重”的公司里包括了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China Logistics Property Holdings Co. Ltd.,1589.HK),该公司刚刚披露,它可能会很快收到来自京东物流(JD Logistics,2618.HK)的收购要约。京东物流是电子商务巨头京东最近上市的物流部门。根据几周前发布的最新中期报告,中国物流资产本质上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截至6月底,该公司经营着一个遍布全国38个物流园区的仓库网络。

周四,当京东智能产业发展(JD Property Group)可能收购它控股权的传闻开始流入市场,中国物流资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停牌。令人惊讶的是,周一恢复交易后,该股在早盘末仅上涨约1.7%,报4.12港元,远低于4.35港元的潜在收购价。

我们开始猜测这种冷淡反应背后的原因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周五收市后宣布的收购要约的实际内容。

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在公布的要约中表示,它已经同意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购买中国物流资产约26.4%的股份,总价约为40亿港元(5.15亿美元)。与传言开始前该股约4港元的水平相比,这个价格代表了相当大的一个溢价。公告显示,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已经拥有中国物流资产约10%的股份,这意味着最新的交易将使它在该公司的股份达到约37%。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规定,这一数额跨过了一个门槛,将自动迫使京东智能产业发展收购中国物流资产的所有股份。京东智能产业发展表示,它可以提出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的剩余股份,但它补充说,提出这一要约的前提是它要控制该公司一半以上的投票权。

这一条件可能是该股在周一早盘交易遇冷的原因。这是因为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实质上是在收购中国物流资产董事长兼创始人李士发所持有的股份,这样一来,它在以4.35港元的价格发起正式收购之前,还需要再赢得该公司另外两个主要股东之一的支持。

另外两家是机构投资者RRJ Capital,它是中国物流资产的早期股东之一,目前持有该公司29%的股份;另一家名为ESR Cayman的公司持有约19%的股份。该公司还有大量的未偿债务,其中一些是可转换债券。因此,在同意以所述的每股4.35港元的价格正式收购控股权之前,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可能还希望得到保证,能够以它认为有利的条件回购这些债券。

改善财务状况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物流资产经历了一段财务状况相对艰难的时期后,似乎正在恢复元气。回归更加稳健的财务状况,很可能是李士发现在选择出售股份的原因,以及京东物流可能将该公司视为其投资组合中一个有价值补充的原因。

中国物流资产于2016年在香港上市,其早期支持者包括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Carlyle)。该公司最近的收盘价为4.05港元,较五年前3.25港元的IPO发行价上涨了25%,涨幅相对较小,这对股东来说算不上特别大的回报。如果考虑到8月底有关京东投资传言开始之前的两个月里,该股一直在3.50港元的区间内交易,那么涨幅就更小了。

说到底,与该公司最具可比性的是REIT,也就是不动产投资信托,本质上这是房地产所有者和工业物业的经营者。这类REIT通常对投资者有吸引力,是因为它们以年度分红的形式向投资者提供利润。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物流资产没有提供这样的红利。

缺乏这样的分红,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司去年的利润有限。它在2020年的净利润只有6700万元(1000万美元),比2019年的约3.5亿元大幅下降。它在这两年都没有派息。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截至6月的6个月,它实现了2.96亿元的利润,尽管其中大部分是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一次性收益有关。

回顾该公司最近的历史不难发现,去年由于债务结构的原因,它的财务状况不稳定——这个问题似乎在今年得到了解决。这一积极进展令评级机构惠誉(Fitch)在今年早些时候将该公司的前景从“负面”上调至“稳定”,理由是“在2020年的再融资活动(包括发行可转换债券和一次债券交换)之后,再融资风险降低。”

以今年上半年的年化利润计算,该公司目前的市盈率(PE)为39倍,与其他主要工业REIT相比,这看起来相对强劲。根据过去12个月的利润,安博(Prologis)的市盈率更高,达到67倍;而Duke Realty的市盈率则大致相当,为41倍;First Industrial Realty Trust更低,为31倍。

归根结底,这家公司看起来确实更适合加入京东物流的大家庭中,它包括更广泛的物流相关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它没有派息,而且负债累累,这降低了它对股票买家的吸引力,他们既希望派息,也希望它能实现高于最新中期报告中12.5%的营收增长。

因此,如果各方能达成一致的话,可能甚至是大概率的,各方都希望看到该公司私有化。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条件,尚不能确定,这可能反映在投资者对最新声明不温不火的反应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手回料中期扭亏为盈 最多赚6.8亿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介乎6.6亿(9,200万美元)至6.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50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转正主要受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收益,该项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变动亏损增加约7.95亿至8.15亿元。 然而,期内经调整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至7,600万元,按年减少约5,000万至7,000万元,主要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消费需求放缓,以及保险业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调整中介经纪费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亿至5.65亿元,按年减少约1.4亿至1.6亿元;成本及费用则减少约7,500万至9,500万元,跌幅低于收入降幅。 手回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93港元,升5.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7月销售续向好 摄像头模组同比升16%

摄像头生产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销售数据,上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售出3,783.6万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纹识别模组售出1,440.2万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个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共售出2.2亿件,按年跌10.8%,指纹识别模组累计售出1.087亿件,按年大升48%。 丘钛周五开盘升0.2%报12.7港元,股价自年初以来接近倍翻。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单牌照后 移卡能否输出“中国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场,获得当地信用卡业务资格,揭示其从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业服务的全球战略转型 重点: 公司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不只服务海外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    李世达 在日本,电子支付的选择不少,但现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24年国内无现金支付比率仅42.8%,且以信用卡(占82.9%)为主,行动支付(如扫码支付)仅占9.6%,大多集中于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这样的市场特性,让外来支付工具难以真正打入日常场景,只能在观光区或特定商户中拥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壁垒、低转换的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选择正面进场。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赋贩卖法》下的信用卡合约业务者注册资格,并同步通过PCI DSS国际安全标准认证,正式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牌照让移卡得以从跨境支付“游客模式”,晋升为具备在地清算与商户服务能力的参与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 本地业务“新参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与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运营模式有本质区别。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过当地收单合作伙伴与商户签约,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户,也就是说,当中国旅客使用这些App扫码付款时,实际的结算仍发生在中国本土系统,商户透过当地收单服务商完成结汇。这是一种依赖“游客消费”的辅助性场景,商户也多集中在观光区与连锁零售。 移卡此次获得的是一张真正的“本地经营牌照”,是进入“本地商业支付体系”的门票,可以自主与日本商户签约,建立收单与结算网络,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体系,进行本地清算与商户服务,为商户提供一体化的收单与商业服务平台,服务日本本地消费者与中小企业,而非仅依赖中国游客的流量输入。 这也不难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务海外的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的一员。 然而,日本支付市场远比表面看来更复杂。日本本土市场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与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导,不仅用户数庞大,还深度整合了电商、电信与积分体系,使消费者黏性极高。与此同时,来自Square与Recruit旗下AirPay等国际与科技型平台,也凭借简易的POS设备与一体化的商户解决方案,占据中小企业市场。 平台生态联动 移卡着眼的,是将其在中国累积的商户服务能力、会员经营与数字广告推广等优势成功移植,或许能在高度饱和的日本市场中,寻找到具备特色的利基切入点。 根据公告,移卡将与其投资企业富匙科技共同推进日本业务发展,并借助其在小红书、大众点评海外版等平台的运营经验,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务,输出类似中国的商业数字操作系统。富匙科技主要为线下商户提供数字化营运解决方案,已在东南亚地区与超过两万家门店建立合作关系。 更进一步看,若能以“中资电商平台出海的基础设施商”为核心定位,绑定内容、供应链、支付、会员经营等多环节,或许也有望在海外市场突围。 除了日本与东南亚,移卡在今年5月底刚拿到美国亚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获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将逐渐迎来收成阶段。…

简讯:贷款中介业务拖累 乐信二季度营收微跌

线上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营收微降。尽管科技赋能服务板块强劲增长,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贷款中介业务的颓势。 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公司录得营收3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4亿元下降1.5%。其中信用贷款中介服务营收同比缩水15%至22.7亿元,科技赋能服务收入则跃升55%达8.3亿元。 公司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2.27亿元飙升至5.11亿元,增长逾倍有余,主要源于贷款及贷款担保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大幅波动。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四下挫4.2%。该股年内累计涨幅约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